03.05 《封神演義》中截教幾乎全軍覆沒,通天教主當初為何會同意封神行動?

Lost-學不會


《封神演義》中,對於闡教截教的相關表述說得並不是很清楚。全書看完之後,我們讀者只能有一個“截教教眾大多是反派”的印象。所以為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筆者將一點一點分析說明。

(一) 闡教、截教究竟是什麼樣的教

天地開闢之後,天地間第一位大神就是鴻蒙老祖,也叫 鴻鈞 老祖。鴻鈞老祖其實就是天地未開之前混沌世界的主宰,盤古手持大斧劈開天地,死掉了,鴻鈞老祖依然是開天闢地之後的第一位大神。

鴻鈞老祖隨後收了三個徒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 老君 ,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創立了闡教,太上老君創立了道教,通天教主創立了截教。三教教義都出自鴻鈞老祖的教義。鴻鈞老祖沒創教,但是有教義。

1. 闡教

《說文解字》:闡,開也。《易》曰:闡幽,(讀如記)辭傳文。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

闡教就是闡明先天教教義的教派。換言之,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先天教教義的首席傳承人,具有對先天教教義的權威解釋權。而且這個權力是得到鴻鈞老祖認可的。正因根正苗紅,所以闡教弟子自以為高人一等,看不起截教中人,經常肆無忌憚的罵人家畜生禽獸。

2. 道教

《說文解字》:所行,道也。一達謂之道。道就是從一而終的行動。就是說太上老君是鴻鈞老祖先天教教義的執行者,行動派。一套理論只有運用到實踐中改變事物狀態才能體現其價值,空談好不好沒有意義。

3. 截教


《說文解字》:截,斷也。就是說,先天教教義在通天教主這裡被截斷了,發展不下去了。通天教主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思考,跟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不同。先天教教義是混沌世界的教義,現在世界變了,天地開了,這套教義已經不適合新世界了,得改。所以他廣收門徒,毛羽畜生都收入麾下,就是想把這套東西擴大,讓萬物生靈共同探討,不能侷限在一方。

因此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爭,其實就是爭奪對先天教義的解釋權。

通天教主為何戰敗了?因為道教的太上老君和西方教的接引準提都支持元始天尊,不支持通天教主。四個打一個,勝負毫無懸念嘛。有人問鴻鈞老祖對通天教主的態度,其實沒有影視劇渲染的那麼惡劣,從本心而言鴻鈞老祖是非常喜歡通天教主的,最後通天教主被四大高手追殺,還是鴻鈞老祖親自出面救了他一命。

《封神演義》中,作者雖然沒有一開始就寫截教之惡,然而其反面形象卻是一早 就安排好的,根據小說情節發展,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站在闡教的立場上審視截教。

(二) 通天教主支持封神行動的原因

第一,通天教主覺得封神大戰主要針對的是闡教門人。

封神大戰發生的兩大理由,無一不是針對闡教十二金仙。不僅僅是女媧和昊天上帝,整個仙界都垂涎十二金仙。尤其昊天想讓玉虛宮十二金仙向他稱臣一事,令通天教主覺得這是一次針對闡教的行動,於是在榜單上籤了字。

闡教十二金仙是崑崙山上玉虛宮中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弟子: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懼留孫、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

第二,通天教主讓門人閉門不出,坐看闡教倒黴。

通天教主為了警示弟子,特意在碧遊宮大殿前張貼一副對聯,文曰: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應該說,通天教主對封神大戰可能對截教帶來的危害,已經足夠重視。

可惜通天教主被委以重任的徒弟長耳定光仙背叛了,截教門人慘遭屠戮、被擄,連誅仙四劍也被闡教搶了,最後只剩無當聖母和二三百名散仙。雖然是天數,但此恨怎能消除,三友情義破裂。

第三,劫數將至,必須應對。

也正是因為劫數將至,如何化解,共同商議封神榜一事。

封神大戰的原因,第一,便是闡教十二金仙的殺劫;第二,是昊天上帝命令十二仙首稱臣,所以三教相商訂立封神榜;第三,便是成湯該滅,周室當興;第四,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


縱觀全書,我們沒有看到截教門人做什麼壞事。反而到是闡教門人以殺罰臨身這種無稽的藉口殺人。如果通天教主錯在收了很多妖精徒弟,收了“不分披毛戴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那麼姜子牙不也是這樣做的嗎?七個徒弟,除了武吉之外全是妖精,闡教又有什麼理由以此詆譭截教呢?


九卿1234


兩個原因,一、這是師傅天道聖人鴻均老祖的命令不得不從;二、封神只需三百六十五仙,通天教主當時徒子徒孫共一萬一千多,就是全部都是截教門人,對截教而言佔比很小,只是後來元始天尊聯合太上老君以大欺小並言語間蔑視截教,氣昏了通天教主使他失去理智地擺下萬仙陣,被四聖聯合團滅才導致截教損失那麼慘重。

元始天尊創立闡教,教徒十九仙(含十二金仙)。太上老君創立人教,教徒玄都法師和度厄真人。通天教主或許是因為降生於山林之內的緣故,唯對這自然生物情有獨鍾,世間各類樹神花神以及狐仙虎仙,大都是通天教主的門人。因為他的門人大都是飛禽走獸,花花草草,於是就被認為是妖孽的祖宗,並將其門下弟子統歸到一起稱為截教。因為通天教主不嫌棄所有徒弟出身善於教授,曾經的截教萬仙來朝、欣欣向榮,在三教中一支獨大,引起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嫉妒,也引起師傅鴻均老祖的忌憚和西方教接引和準提的眼饞,後來封神過程中,這幾方力量聯合把截教肢解了。萬仙陣後截教眾仙死的死,被西方教收的收,剩下的兩三百散仙也隨著通天教主被鴻均帶走而作鳥獸散。

縱觀整個封神過程,截教弟子雖大多不是人類出身,卻是最講義氣和感情的,好像有些諷刺。通天教主一直被人算計,其實都是被動參與其中,之所以後來不守規矩想重開六合,都是老實人忍無可忍的爆發,撇開對錯,他的重情重義尤其是淳淳護犢之情確實令人感動。





焱煌神話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封神演義》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神話小說,由明代作家許仲琳創作,故事背景以商紂王無道,西周起正義之師,率天下大軍共同推翻商紂王政權的故事。

在《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作為截教的教主,他樂於傳道,由於他有教無類,天地萬物,只要願意聽他講道,他都會孜孜不倦的把自己對道的理解分享給大家,因此只要通天教主開壇講法,經常是聽者雲集,受教著無論飛禽走獸,花草樹木,只要開啟靈智,在聽完通天教主的講道後,都收益頗豐,久而久之,通天教主講法的地方,萬仙來朝,一時間聲勢浩大,力壓闡教,人教一頭。

要討論為什麼通天教主同意封神,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封神大戰的起因是什麼?


封神大戰起因一:神仙劫來臨。

天地無情,歲月悠悠,漫長的修真歲月中,因緣際會,彼此糾纏不休,亂如麻團,因此每隔一千五百年,神仙劫來臨,到時候仙界大亂,最終快刀斬亂麻,彼此瞭解機緣,之後各界重整秩序,大家重新開始。

第十一回:“……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因神仙一千五百年犯了殺戒,乃年積月累,天下大亂一場,然後復定.”

第十三回:“……吾輩一千五百年不曾斬卻叄屍,犯了殺戒,故此降生人間,有徵誅殺伐,以完此劫數.” 第五十回:“……只因一千五百年逢此大劫,乃遇此鬥裝入陣中,總是神仙也沒用了.”



封神大戰起因二:金闕昊天上帝命崑崙十二仙首稱臣。

當時天庭由昊天上帝管理,修仙者們各處聚集,昊天上帝一個人管理天庭能力有限,因此請求鴻鈞老祖,讓十二仙首稱臣,幫助自己治理三界。

面對昊天上帝這樣的要求,鴻鈞老祖也不好拒絕。



封神大戰起因三:截教人員眾多。

截教當時的情況是“萬仙來朝”。

而元始天尊的闡教只有十二首仙和一些門人,三代弟子。

同時,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只有太上老君和徒弟玄都天大法師兩個人。太上老君作為人教之主,雖然修的是清淨無為,但是畢竟門徒太少。

封神大戰起因四:商紂王無道,夏商氣數將盡。

紂王去女媧廟進香,口不擇言,褻瀆了聖人尊嚴,因此軒轅墳三妖入世,迷惑商紂王,削減商朝國運,最終在商紂王殘暴無道的統治下,民怨沸騰。



所以,綜合以上四點原因,通天教主不得不同意封神,因為假如神仙劫到來,天地之間一片混亂,自己門徒雖多,但是都是根性淺薄之輩居多,好殺好戰者不計其數,因此孽緣不淺,大劫之下,難免魂飛魄散,化為灰灰。藉助封神大戰,自己的眾多門徒雖然榜上有名,將來要去天庭出苦力,但總體而言要好過魂飛魄散。

綜合上面四個起因,在這種情況下,鴻鈞老祖召集人教,闡教,截教三教教主共同討論,提供以下方案,供三位教主選擇。

第一:神仙劫到來,按正常程序完結此劫難,到時候仙界大亂,各安天命。(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心裡沒底,畢竟天道無情,大劫之下,眾弟子只有順應天意。)

第二:崑崙十二仙首去天庭輔佐金闕昊天上帝。(元始天尊心裡不贊成)。

第三:闡教、截教、人教,三教教主共同商議,分別出人力物力,一方面滿足金闕昊天上帝的請求,一方面能讓眾修仙者安然歷劫。

面對這三個選項,最終截教因為教員眾多。所以上榜者最多,這些名字都是通天教主同意的,而闡教十二仙首肯定不能上榜,因為他們都是“根性深厚”之輩,所以上榜的只能在三代弟子裡面選擇了,最終元始天尊也提供了一些上榜者的名字,最後是人教太上老君,他只有一個徒弟,肯定是不能上榜的!



榜上有名者,早已註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首先封神榜是三教教主共同簽訂的。其次,上榜之人,死後魂魄直接被封神榜收走。再者,姜子牙的打神鞭只打榜上之人,這就表示,榜上之人早以註定,名字早就被寫在上面了。

其實,熟讀《封神演義》的朋友都會好奇,為什麼陸壓一輩的崑崙十二仙首都知道將來會有個萬仙陣,萬仙陣過後,神仙劫結束,大家各歸洞府,潛心修煉,以求證道。

因此,在封神大戰的最後一戰,萬仙陣,最終鴻鈞老祖出面,斥責了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並且直接把通天教主帶有了,假如鴻鈞老祖不出面,聖人之戰,帶來的可是毀天滅地,而鴻鈞老祖作為天道。怎麼能允許他們破壞天地規則?

鴻鈞道人曰:“你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已作孽,致生殺伐,該這些生靈遭此劫運,你不自責,倘雲責人,情殊可恨!當日三教共籤封神榜,你何得盡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爭,嗔怒乃兒女子之所事,縱是未斬三尸之位,天赴蟠桃之客也.要脫此苦惱,豈意你二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為三教元首,乃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罪孽.他二人原無此意,都是你作此過惡,他不得不應耳.雖是劫數使然,也都是你約束不嚴,你的門徒生事,你的不是多;我若不來,彼此報復何日是了?我特來大發慈悲,與你等解釋冤愆,各掌教宗,毋得生事.”遂吩咐左右散仙:“你等各歸洞府,自養天真,以俟超脫.”眾仙叩頭而散.”鴻鈞道人曰:“只因十二代弟子運逢殺劫,致你兩教叄商,吾今特來與休解釋愆尤,各安宗教,毋得自相背逆.”

所以說,通天教主同意簽押《封神榜》也是無奈之舉,但是最起碼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顯然同意封神榜,保住眾門徒的魂魄,雖然要去天庭效力,總好過魂飛魄散吧。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祝大家生活愉快。


古梁鏞


沒辦法,這封神榜是昊天大帝命令,鴻鈞道主召集三教商議,命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執行,元始天尊實際落實的。我們先來看看,通天教主的來歷和截教的規定,就明白了:

說通天教主,就得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共同構建的神話傳說中來講,而不是脫離神話,到道教中來講,那就沒得講了。

通天教主,是盤古大神開天闢地隕落後,一口精氣,一氣化三清,分別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盤古大神,是這方宇宙混沌初誕生時,孕育的三千魔神中最為強大的存在。

所以,通天教主是妥妥的二代魔神。

後來,通天教主拜入率先成聖的鴻鈞老祖門下,為其三弟子,並創辦了截教,有教無類,教化眾生。

沒辦法,你人最多,萬仙來朝,肯定一是你這勢力,威脅到了昊天上帝和鴻鈞老祖,尤其是昊天上帝,不得不削弱;二是,你人最多,肯定上封神榜,也最多了。


董江波


通天教主能掐會算,截教最後全軍覆沒,他當初為何會同意封神?

小劉侃封神

話說封神演義裡的神仙,基本他們全都能掐會算,包括身為凡人的姬昌和姜子牙算卦都很準!

女媧娘娘以及元始天尊都能算到鳳鳴岐山周室當興以及紂王還有二十八年氣運!

確實,他們算的都很準!

連凡人算卦都很準,那麼身為聖人的通天教主算卦準嗎?

當然,通天教主也一定會算卦,而且也會算得很準。

既然通天教主算卦很準,那麼他就一定能算到截教最後的結局,弟子們有死後封神的、有被西方教渡走的、有成為坐騎的、有白死的連封神榜都未上的,甚至包括通天教主本人都被鴻鈞道人帶回了紫霄宮。

很可能通天教主被鴻鈞道人關了禁閉,不得出來!

既然截教的結局如此悽慘,那麼通天教主當初為何要同意封神呢?

小劉跟大家來分析一下!

一,鴻鈞道人的命令,通天教主不籤不行!

原文描述,鴻鈞道人曰:“當時只因周家國運將興,湯數將盡,神仙逢此殺運,故命你三個共立‘封神榜’,以觀眾仙根行淺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

二,當時三教僉押封神榜之時,三教教主還是親密無間的師兄弟關係!

既然三教關係這麼好,簽押個封神榜來為眾仙解脫,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算後來截教弟子下山之後被闡教弟子殺了許多,通天教主也沒有生氣,他還認為是弟子們不聽吩咐擅自下山而導致的。

三,簽押了封神榜,不見得就一定會上榜!

僉押封神榜之後,通天教主再三囑咐弟子,千萬不能到西岐戰場,否則就很可能會上封神榜!

這是通天教主在避免弟子們上榜!只要聽話不去西岐,就不用上榜。可是弟子們不聽話,他也很無奈啊!

四,聖人能掐會算,都知道天意!

通天教主知道有封神榜的事情,他在順應天意!

五,死後封神,上了封神榜,也算是有個活路。

死後封神對於截教來說,雖然算不上什麼好事,但也好過輪迴轉世投胎。投胎的好還行,萬一投胎之後也是活受罪呢?

能投胎還好,萬一不能投胎導致脆弱的靈魂灰飛煙滅呢?

而死後封神,還會因為神位帶來天庭的權利,這也算是好事!

所以,死後封神也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六,截教幾乎覆滅,是因為元始天尊的算計,以及通天教主的怒火中燒。這跟僉押封神榜沒什麼關係!所以當時僉押封神榜,通天教主覺的還行!

在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通天教主也不覺得自己會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

為了完成封神,元始天尊在算計通天教主。

但是,截教覆滅的真正原因,與元始天尊有關,但也與通天教主有關。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於是通天教主惱怒的擺下了誅仙陣!

此時誅仙陣雖然死了許多截教弟子,但截教並未損失根基。

直到通天教主擺下了萬仙陣,闡教弟子在萬仙陣殺的那叫一個痛快。用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絕了他的截教弟子!

通天教主知道天意,可他因為抵擋不了自己心中的憤怒火焰,於是,這就造成了截教覆滅的結局。

或許,在通天教主看來,縱然截教因此而覆滅,他也要出了心中這口惡氣。

況且,截教弟子也都攛掇著通天教主出頭對抗截教。

或許通天教主明知道截教會覆滅,但弟子們都已經同意,他心中又有惡氣,縱然是覆滅又如何呢?

心之所向,無懼無悔,願求仁得仁,復無怨懟。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小劉侃封神


《封神演義》創造了道教神仙彙總集合的傳奇。

它不僅將道教的神仙從祖師級到二代三代一網打盡,還將佛教也隱晦的說了一些。其創造者功底之強,令人膜拜。

說封神演義,整個封神榜戰爭之中,受災受難的不僅僅是人間百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另一個最受委屈的是通天一脈。

被申公豹一句‘道友請留步’,禍亂死了一堆大神。

但為什麼很多大神妖修散仙都不顧危險,參與進封神之戰呢?

一個說法是天機被遮蔽了,很多人掐指一算的能力受到了影響,未來算不準了。

再一個是封神榜有定數,只要數字到了,浩劫就截止了,剩下的就能存活下來。

所以參與封神之戰的大妖大仙們,除了少數派故意派人前往充封神榜名額之外的,大多數都有一個希望---把對方幹掉,自己活下來的機會就更大了。

封神之戰中,涉及的三大教派,人教、闡教、截教,三大教派的創始人都是鴻運老祖的弟子。

老大:太上老君。

老二:元始天尊。

老三:通天教主。

封神之戰的原因,說起來是紂王寫淫詩、妲己亂朝政,商周的轉換。但這些只是個誘發點而已。人間帝王是誰,修仙者壓根就不會關心。

之所以一場戰爭引發了那麼多修仙者介入,形成了三教大戰,死傷無數,明面上,是因為昊天上帝向三大教要公務員,逼得三大教混戰。

同時,在同一時刻,二代中大神級別的存在要斬三尸,得渡劫。

再加上契合著商周交替的節點,神仙掐架就這麼爆發了。


咋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但實際上,卻是人族當興,仙族當隱退,性格最不容易控制,最容易被獸性左右的妖族當滅。

這個連昊天上帝都控制不了,這是天道自然轉換,是會元變更的結果。

你看現在就知道了。

建國後不準成精,仙佛不來,只座上觀。

所以,截教死傷慘重,根深蒂固的原因就在於此。

人族當興,仙族退隱,妖族毀滅。會元變遷,人當為王。


姚君鴻


據《封神演義》記載,鴻鈞老祖有三個徒弟,老大太上老君、老二元始天尊、老三通天教主,三人各成一派,各掌一教,太上老君執掌“人教”,元始天尊執掌“闡教”,通天教主執掌“截教”。

在這三位師兄弟中,通天教主排在最後,而且門下弟子在最後幾乎全軍覆沒,所剩無幾,所以,通天教主就往往給人一種最弱小、最無能、甚至最愚笨的印象。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非也!通天教主非但不弱、不愚,而且,其實他才是鴻鈞老祖門下最有大智慧、大境界的一個!

也就是說,在整個封神行動中截教的門人幾乎全軍覆沒,但通天教主並不會太過悲傷,更不會後悔當初同意“封神”的行動;其實,恰恰是通天教主早已經知道他的弟子們註定要死才同意“封神”的,而且應該來說,通天教主還是最同意“封神”的。

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背後所隱藏的,正是通天教主不為外人所知的大智慧。通天教主很清楚自己弟子們的出身,這些弟子三教九流,天資愚鈍,甚至更不乏一些飛禽走獸也在其中,他們跟隨通天教主修煉,其實是很難修成正果的。

所以,通天教主痛下決心,正好可以藉助“封神行動”,讓自己的眾位弟子能夠登上一個更高的平臺,因為“此生雖盡”,但終究可以被封為神仙了。正像最後申公豹嘲諷姜子牙的那句話一樣:“我此生雖不能榮享富貴,但我畢竟是一個神仙,而百年之後,可就沒有神仙好封了”。

為自己的弟子前途計,通天教主明知後果卻依舊同意“封神行動”,這正是通天教主的大智、大愛之所在!


文化新篇


《封神演義》中截教幾乎全軍覆沒,那麼當初通天教主為什麼同意封神呢?首先有兩個必要的因素是通天教主無法抗拒的。

第一.昊天上帝,起初天庭神職空缺需要補充人力。昊天上帝看中的十二金仙拒絕臣服,就向鴻鈞老祖提出補充天庭神職人員的要求,鴻鈞老祖不好拒絕,就命三教共議封神榜封神。

第二.神仙劫,修仙者修行一千五百年卻未斬去三尸身,需要用殺伐來渡劫證道。此時正趕上殷紂無道氣數將盡,西岐已出聖主,商亡周興已成天意。

此二因素,是封神的主要目的和原因也是通天教主無法抗拒改變的。

但是通天教主還有一個小算盤。

因為三教共議封神榜至於誰上榜,是根據眾弟子的根行深淺和機緣造化來決定的,而不是提前擬訂好的,所以是一張空白榜。於是,通天教主擔心根行淺薄的弟子無法領悟,就特意交代,封神期間眾弟子緊閉洞門不得下山,以免上封神榜。但是通天教主沒想到的是:截教門徒眾多,根行心性不一且自大驕傲過於自負。有的被聞太師禮請下山參與封神之戰,有的被申公豹忽悠下山參戰,更有的打著為截教師兄弟報仇的名義下山參與封神之戰。

最後落的截教弟子幾乎全軍覆沒的下場,這也是其門徒眾多,有教無類需要大浪淘沙篩選的必然結果。這是截教門徒的機緣造化,也是通天教主意料之外的結果。


讀書小院


其實最早都是商量好的,鴻鈞老師和昊天董事長定的事,三人全是心知肚明。天庭缺人,需要補充,但補充的人是神不是仙,也就是死了才行。老子元始通天是起草人,也都是聖人,但錯就錯在通天心裡有小算盤,說白了就是心存僥倖。明明知道封神榜上截教門人多,也怪不得別人 誰讓你截教人太多呢,之前也下了旨意讓截教門人不要下山,但是不聽話啊,說白了還是人多管教不力,加上臥底申公公,最後全給忽悠去了。到了最後你忍不住了,他媽咱仨玩就行了,還請外援西方教,和你拼了 最後就完了!


秋_無忌


我是花禪酒仙,封神演義的主線就是封神,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著封神來做的,其中由通天教主掌管的截教,在封神中幾乎全軍覆沒,通天教主氣得差點親自上場動手,既然封神是這樣的結果,當初為什麼通天教主要同意進行封神呢?

我認為通天教主同意封神,主要是有兩個不得不同意的原因,並且封神剛好給了他一個機會。

第一個不得不同意的原因:封神是為了應對無量量劫,事關所有人的利益,通天教主不得不同意;

第二個不得不同意的原因:封神是通天教主的師父鴻鈞老祖的意思,目的是為了給天地立規矩,他不敢不答應;

通天教主的機會:通天教主也一直期待這樣一個光明正大和師兄弟鬥法,與師兄弟分個高低的機會。

封神應對無量量劫

天地誕生之後,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個劫數,因為經過無數次劫數,所以稱為無量量劫,封神的主要目的就是應對這一次的量劫。

這一次量劫根源在於修煉的人太多,天地快要承受不住了,又有通天教主的四大仙劍這種大殺器,誕生於這個量劫,引動天地間的戾氣,於是天地降下殺劫。

這次量劫是由所有修煉之人引起,所以劫數必須所有人一起承受,又因為通天教主的四大仙劍是劫數的開端,所以通天教主以及他掌管的截教都要全程參與。

在所有人必須參與這樣的情況下,經歷殺劫,於混亂中爭奪一線機會,將修煉的人數減少到天地能夠承受的範圍內,才能繼續修煉,這對所有人來說是一份危險,也是一份機遇;

如果不開啟量劫,只能是所有人一起應劫,這是眾多修煉者不願看到的結果,事關所有人的利益,即使強如通天教主,也不得不同意進行封神。


封神給天地立規矩

封神最開始是鴻鈞老祖提出來的,鴻鈞老祖作為天道的代言人,眼光看得更加長遠,他知道這一量劫的根源,在於天地之間沒有明確的規矩,這就導致所有人都可以隨意修煉,修煉的人就越來越多,天地間的修煉資源不夠用了,並且修煉者沒人管理,容易滋生事端,不利於天地正常運轉。

經過深思熟慮,鴻鈞老祖準備在此次量劫降臨之際,在天地間立下規矩,並安排專人進行管理,這也是後續用封神榜抓取修煉者的真靈,併成立天庭賦予他們職責的原因。

這些被封神榜抓取真靈的人,無法通過修煉來提升實力,不僅減少了天地間修煉的人數,還可以做為治理修煉者的人選,對於被封神的人來說,又免於被劫數磨滅。

鴻鈞老祖考慮到這是雙方共贏、一舉多得的好事情,而通天教主作為鴻鈞老祖的徒弟,當然不敢違抗師命,這是通天教主不得不同意封神的第二個原因。

封神給通天教主的機會

通天教主和他的兩個師兄弟都是先天聖人,實力相差無幾,相互之間總是無法分出勝負;但是通天教主一直以來,因為有教無類這個教義的原因,被兩個師兄弟多次吐槽,這讓通天教主掉了不少面子;

為了證明自己的教義沒毛病,通天教主一直想找一個機會,和兩個師兄弟過過招,但是先天聖人直接出手威力太大,對天地的傷害也太大,只能讓門下弟子出手;

但是弟子之間也不能無緣無故的出手爭鬥,這次量劫到來正好是一個機會,正好截教的弟子殺氣重,這次殺劫對截教很有利,通天教主也想乘這個機會,和兩個師兄弟分個高下。

通天教主沒想到的是,在封神的過程中,他的截教被其餘幾個聖人合力針對,這種多個聖人聯合對付截教的情況,讓本來實力靠前的截教最先遭殃,這也是截教全軍覆沒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