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鄂州古蹟之庾樓由來

水墨鄂州


庾樓,即庾亮樓,原稱南樓、譙樓,也叫鼓樓、玩月樓,位於鄂州城區中心偏北。樓分上下2層,磚木結構,紅磚灰垛,白牆黛瓦。上層為正樓,抬梁式結構,磚砌城臺長22米、寬10.7米、高7.6米。樓呈閣狀,5間寬20米、內深10米,單簷四面坡式瓦頂,前後壁設隔扇,雕花木窗,古樸莊重。下層為巨型石砌半圓形拱門,飛架東西,氣勢雄渾,拱高12米、寬11米、長16米,人車暢行無阻。

1983年,鄂州市政府將庾樓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1月,湖北省政府將庾樓列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鄂州古蹟之庾樓由來

歷史上有2個庾樓,一是武昌(今鄂州)庾樓,一是江州(今九江)庾樓;至少有6個南樓,其中著名的有2個,一是武昌(今鄂州)南樓,一是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區)南樓。這2個“庾樓”和2個“南樓”都與東晉權臣庾亮有關,千百年來,形成了內涵豐富的南樓文化,產生了強大的名人效應。然而,正是這種強大的名人效應,常常被後人穿鑿附會,張冠李戴,以致出現了一樓而異地同名的現象,使人們弄錯地方,產生誤解。

庾樓的前身為武昌南樓,武昌南樓的源頭,又可追溯到三國時吳王城安樂宮的端門。據記載,吳黃武元年,孫權在漢代鄂縣城池的基礎上修築了吳王城,中心位置為武昌宮,宮廷內有安樂宮,安樂宮有一座門,叫端門。據南宋方誌《武昌乘》(編撰者佚名)記載:“南樓,安樂宮之端門也。”可看作是鄂州庾樓的初始階段:安樂宮端門。

西晉建武元年,吳王城毀於兵災。後來,在原址上重修了武昌城。

東晉咸和九年,庾亮接替病逝的陶侃駐鎮武昌。據南朝宋代文學家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這是稱作“南樓”(也稱“庾公樓”)的最早記載。據薛季宣《武昌土俗篇》記載:“武昌南樓,城堞可通故府,以所向為名,蓋南門也。”可見,所謂“南樓”,是東晉武昌城南門上的城樓。隋煬帝窮兵黷武,號令各關隘修築城闕,用以禦敵,由武昌縣令羲仕暄牽頭,將城池西移一里許,遷至西山腳下,土築武昌城。到了盛唐,李白來到武昌,在《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中寫道:“清景南樓夜,風景在武昌。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晚唐時,武昌城已經破敗不堪。杜牧先後寫有《悲吳王城》《南樓夜》詩,抒發遊覽武昌的悲愁情懷。這是鄂州庾樓命名的第二個階段:南樓。

《壽昌乘》又云:(壽昌)“升郡後,譙樓置鼓角。”譙樓,指城門上的瞭望樓。當時郡縣官員為了激勵學子發憤讀書,在譙樓上設置大鼓和號角,故又稱譙樓為“鼓樓”。此時,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區)作為縣級以上的行政區域已經崛起,“鄂州南樓”名聲大噪,且後來居上。於是,在宋元時期,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武昌南樓和鄂州南樓同時並存,詩人所吟詠的“南樓”,多半指的是鄂州南樓,如戴復古的《鄂州南樓》詩:“鄂州州前山頂頭,上有縹緲百尺樓。”也有少數指的是武昌南樓,如丁鶴年的《南樓再用前韻寄吳翁》,開篇即道:“庾公樓上鄂城頭,乘月今為第幾秋。”但更多的是以“譙樓”“鼓樓”的名稱稱呼武昌南樓。直到明萬曆三年,縣令李有朋在隋代土城的城址上,督修武昌石城,南樓、譙樓、鼓樓的名稱同時保留到清代康熙初年。這是鄂州庾樓命名的第三個階段:譙樓、鼓樓、南樓。

清康熙九年,武昌知縣熊登見南樓“其上荊蓁縈繞,鳥鼠攸居”,重建南樓,並作《重葺庾樓記》,“過之者曰:此南樓也。或曰:此譙樓也。或又曰:此庾公樓也。”乾隆二十七年,武昌知縣邵遐齡主持重修南樓,又作《重葺庾樓記》,“邑令熊公登以前名譙樓”,“不若仍舊跡名庾樓為妥”。這是正式命名庾樓之始。比如熊登、邵遐齡和談有典均有以《庾樓》命名的同題詩,賀桓、陳寶鑰均有《南樓懷古》詩。光緒版《武昌縣誌》記載:“南樓在武昌縣南。南樓即譙樓,在城內縣署前,又名玩月樓。今題庾公樓。”抗戰時期,庾樓被日寇炸燬,後鄂城士紳商民又在原基復建,後屢有修繕。

2017年初,鄂州市政府和湖北省文物局安排專項資金,再次進行維修。這是鄂州庾樓命名的第四個階段:庾樓、南樓、鼓樓。

在以上幾個階段中,稱作“南樓”的歷史最為長久,特別是宋代,由於“鄂州”作為行政區域的設置,使情況更為複雜。詩文中究竟寫的是武昌南樓,還是鄂州南樓,需要仔細辨別,才不會產生誤解。

江州庾樓,即今聳立在江西省九江市長江之濱的庾亮樓。此樓為宋代名樓,滕子京在《求記書》中曾將江州庾樓與南昌滕王閣、吳興消暑樓、宣城疊嶂樓並列,稱其“名與天壤同”。陸游曾在《入蜀記》說道:“自京口以西,登覽之地多矣,無出庾樓右矣。”

唐、宋、元、明四代,詩人所吟詠的“庾樓”,大多為江州庾樓;而清代詩人所吟詠的“庾樓”則比較複雜,有“武昌(今鄂州)庾樓”,也有江州庾樓,甚至還有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南樓的,因為庾亮的故事,也被後人附會到了江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