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雍正晚年最愛的妃子年氏,恩寵甚至高於甄嬛,為何突然失寵?你怎麼看?

諶海飛


敦肅皇貴妃是雍正帝最為寵愛的妃子,也是雍正帝在世時冊封的唯一一位皇貴妃。敦肅皇貴妃為年氏,其父是太傅一等公年遐齡,其兄長則是大名鼎鼎的雍正朝權臣大將年羹堯。

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年氏就進了雍王府,被封為側妃。雍正即位後,在雍正元年(1723年)年底冊封其為貴妃,兩年後又晉封其皇貴妃。如此短的時間內,年氏地位快速提高,成為了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可見雍正對她的寵愛。年氏一共為雍正生了三男一女,但是可惜的是均未成年而夭折。

年氏雖與年羹堯為兄妹,但是對於年羹堯的飛揚跋扈也是相當不滿,不僅勸誡年羹堯,還經常向雍正皇帝諫言,仔細約束年羹堯。後年羹堯被雍正賜死,而年氏的恩寵依舊沒有減少。但是不幸的是,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年氏去世,諡號:敦肅皇貴妃。雍正六年(1728年),年氏所生的小皇子福惠去世,年僅八歲,但是他的喪葬禮儀卻用的親王之例,更見雍正對年氏的疼愛。


老照片


看題主說到了“甄嬛”,這就不是個正確的討論歷史的態度了,歷史上,年氏從未失寵,而甄嬛的原型(當然根本沒有甄嬛了)熹貴妃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受寵的,甚至有沒有獲封貴妃都是個謎。


先來說說年氏吧,眾所周知的年羹堯之妹,是雍正繼位之前的側福晉。在潛邸和雍正繼位後,地位都僅次於雍正的正宮皇后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她在康熙五十四年生下雍正第四女,此後接連為雍正生下福宜、福惠、福沛三個皇子(絕非甄嬛傳說的沒有子嗣),而且那段時間,只有年氏為雍正生下皇子。足見受寵。

年氏康熙五十年左右被康熙指婚為雍正側福晉,雍正元年即被冊封為貴妃,是雍正第一位貴妃,雍正三年十一月年氏病重,雍正百忙之中推掉了幾天的事務陪伴身邊,將其晉升皇貴妃(也是雍正第一位皇貴妃,由於當時皇后尚在,不可能封年氏為皇后,所以她的榮耀已經到達頂點)。不久年氏病逝,諡號敦肅皇貴妃。雍正輟朝五日,給予了極高禮儀賜予哀榮。還因為喪禮不合雍正心意,覺得尊榮不夠,還遷怒將負責官員降職。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感覺,雍正處置了年羹堯,肯定因為年羹堯的事情讓年氏失寵。其實恰好相反,如果年氏沒有死,年羹堯可能不會被殺。年氏死於雍正三年十一月,而次月,年羹堯被押解京城,定下大罪。雖然早在四月,年羹堯就被調任杭州將軍,失去了西北兵權,九月份被解職。但是雍正對他真正治罪卻是在十二月。可以說,年氏的病重身亡還延緩了年羹堯獲罪的時間。年氏也沒有因為年羹堯的失寵損失什麼寵愛,反而晉升皇貴妃,更是喪禮機器隆重。年羹堯在十二月獲罪,可以說恰恰是失去了年氏這個保護傘。


更重要的是,年氏死後,他的兒子福惠更是被雍正視為掌上明珠。年氏三個兒子中福、福沛都出生不久就夭折,只有八阿哥福惠,可謂雍正最寵愛的皇子。可能是年氏的去世,更讓雍正把對愛妻的心意寄託在這個碩果僅存的兒子身上。他對福惠的喜愛體現在兩件事上。首先是取名,年氏的三個兒子都沒有正式的弘字輩名字,那是因為福宜、福沛沒來得及取,而福惠雍正太喜歡了,所以對他的名字反覆斟酌不定。曾給他取名弘晟,後來發現三哥允祉的兒子已經取名弘晟,雍正還斥責內務府官員辦事不力,要求允祉的兒子改名。之後又覺得弘晟名字不好,又不讓福惠用了。如此反覆足見重視。另有一件事,雍正六年,規模宏大的《古今圖書集成》完成,一共棉紙本十九部,竹紙本四十五部。雍正賜書,棉紙本有些供奉在重要宮殿裡,剩下的分賜最親信的親王(怡親王允祥、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等)、軍機大臣(張廷玉、鄂爾泰等),都是最信任的人,其餘的王公貴族最多獲賜次一等竹紙本(包括元壽阿哥(也就是弘曆)、天申阿哥(也就是弘晝)、允祉、允祺幾個不算最親的兄弟,還有李衛、田文鏡等外臣),高下立判。而福惠居然是僅有的九個獲賜棉紙本的人,這種待遇遠超過弘曆、弘晝兩個哥哥。朝鮮使者回國後也表示雍正最喜愛的是這個八阿哥。

不幸福惠年僅八歲就夭折了,雍正萬般痛苦,命以親王禮下葬,而那時弘曆、弘晝連貝子都不是。乾隆繼位後,更是表示八弟福惠“皇考素所鍾愛”。承認這是雍正最喜愛的兒子,追封他為親王。獲得乾隆追封親王的兄弟除了福惠,只有雍正的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弘暉,可以想見福惠擁有什麼樣的地位。而這一切想來必然來自雍正對其母親年氏一直不衰的鐘愛。


說完了年氏,再來看看熹貴妃,也就是乾隆的母親,後來被尊為孝聖憲皇后的鈕祜祿氏。她完全不能跟年氏相提並論。她嫁入雍正潛邸的時候稱號只是“格格”,沒有側福晉的封號,甚至在生下弘曆之後十幾年也沒有提升,也再沒有生下其他子女。直到雍正元年封為熹妃,也並沒有記錄顯示她受寵,位份不及貴妃年氏。

清史稿記載熹妃晉升貴妃,但清實錄中並沒有相關記載,也未有發現冊封貴妃所必有的金冊、冊文和冊封禮儀記錄。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可能熹妃根本就沒有晉封貴妃,最多隻是享受了貴妃的待遇。所謂貴妃只是乾隆給自己的母親臉上貼金。後來的尊榮不夠完全是因為乾隆做了皇帝,才成為太后罷了,跟年氏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伊耆角木


雍正也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成了眾多電視劇男主,跟各種女主角談戀愛。本來一個勤勤懇懇的皇帝,都被電視劇耽誤了。

其實雍正哪有時間談戀愛,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忙著奪嫡,當了皇帝之後忙著批閱奏章。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兩天休息,沒有周末,主動加班。

他的父親康熙,兒子乾隆,那真是後宮佳麗如雲,兒女成群。他也就那麼十個兒子,四個女兒(康熙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女兒,乾隆十七個兒子,是個女兒)。

其實雍正是個心思深沉的人,冷靜,也冷酷,所以能在九龍奪嫡中勝出。這樣的男人更注重的是事業,而不是愛情。但是他也並非無情,對於女人,他也有偏愛的。

如果說《甄嬛傳》裡的年妃,也就是華妃,爭了一輩子,最終發現,自己不過是雍正籠絡年羹堯的工具,年羹堯失勢,華妃便沒有了利用的價值,自然會被拋在一邊。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華妃就是個悲劇。

歷史上的年妃其實不是《甄嬛傳》裡面華妃這樣的女人,她其實是個溫婉賢淑的女人,生性孱弱。雍正在冊書中充分肯定了她的品性。稱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

年妃並沒有失寵,雍正一直很愛她,也沒有因為年羹堯的關係冷落她。她不過是身體弱,加上流產,沒有養過來,最後病死的。她是雍正的第一位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當然,雍正生前也只有一個皇后。


無名氏論史


無情最是帝王家。古代後宮的鬥爭與現在的女人爭風吃醋相比,現在的女人爭風吃醋無非是一哭二鬧。而封建時代後宮的鬥爭卻是你死我活的。輕則失寵打入冷宮,重則死於非命。年氏的結局還算比較圓滿的。



史料記載,年氏約於康熙五十年進入雍王府,被封為側福晉。繁衍子嗣對皇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年氏的肚子非常爭氣,至雍正元年,年氏為雍正生了一個女兒,三個兒子(最後一個夭折)。如此能生,雍正對年氏自是寵愛有佳。 雍正元年年氏被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

年氏的父兄同時也步步高昇,父親年遐齡原是湖廣巡撫,後加太傅,賜爵一等公。大哥年希堯為廣東巡撫,工部右侍郎兼內務府總管。最有名的是二哥年羹堯,官至一等公,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



高處不勝寒,年氏一門顯赫達頂峰後,形勢急轉而下。年羹堯自恃功高,不體察雍正之心,擅權結黨,貪汙受賄,奢靡無度。雍正終於忍無可忍,頒佈年羹堯罪狀,決定法辦。


此時已是雍正三年,滿朝大臣的彈劾。年貴妃肯定是知道的,皇帝也對她關懷不再,冷漠如斯。年貴妃早年難產本就身體不好,從此一病不起,香消玉隕。他的哥哥年羹堯也在一個月後被賜死。年氏死後,諡為敦肅皇貴妃。雍正對她,其實還是挺不錯的。她的結局還是較為圓滿的。


風雪夢不逝


年妃是年羹堯的妹妹,其實在古代女子本沒有地位,大多是當政者的政治資源,年妃之所以受寵就是因為家族人脈是雍正的一部分政治資源。

雍正登基初期依託的主要有:年羹堯、張廷玉、隆科多、李衛。所以年妃受寵是一種理所應當,也是一種姿態。

當年羹堯在西北的戰事結束,雍正本來想繼續重用年羹堯,畢竟年羹堯是雍正一手栽培的,無奈年羹堯不知死活,再加上朝中言官御史的彈劾,雍正不得已拿掉年羹堯,這個時候年妃失寵也是年羹堯不再是雍正的政治資源,同時也是雍正不得不有的一種姿態,做給言官御史以及其他人看。總之,年妃是一種悲劇,悲哀。


敷衍比欺騙更罪過


年氏,是年羹堯的妹妹。皇家的感情絕大多數和政治軍事扯上關係。年氏能夠入當時還是四爺的後宮,大多數也是因為有年羹堯的存在。年羹堯的受寵程度等於年氏的受寵程度,當然,年羹堯的下場也相當於年氏的下場。皇上四爺是什麼人,勾心鬥角人到中年才坐上皇位,他又是個工作狂,在他任上死的官吏非常多,為什麼年氏會被影視劇重視,就是因為年羹堯功高蓋主,恃才放曠,目空一切。

抱得功名有時候真不是什麼好事,人是會變的,尤其是經濟狀況和地位的變化。雍正變得不信任自己的潛邸奴才,年羹堯變得貪得無厭,而年氏只是一個政治格局變動的犧牲品罷了。


一人一言堂


提問者可能是《甄嬛傳》看多了,將正史與電視劇混為一談。敦肅皇貴妃年氏在雍正朝受盡榮寵,非但沒被冷落過,反而榮寵終持。即便年羹堯見罪於雍正帝胤禛,其帝寵著絲毫都沒有衰減。

相反,雍正帝因為對年貴妃的寵愛,甚至放緩了對於年羹堯的處罰。雖然年羹堯伏法,年氏仍舊尊奉皇貴妃,附葬泰陵。


雖然雍正帝是清朝著名的工作狂皇帝,但雍正帝的後宮規模在清朝也還算中等,而他最寵愛的妃嬪之一就是其貴妃年氏。年氏出身高貴,而且為胤禛生育了眾多的皇嗣,這與影視作品中的形象是完全相反的。

胤禛登基後的雍正元年,嫡福晉烏拉那拉氏被尊奉皇后,而年氏則為僅次於皇后的貴妃。當時雍親王府中還有一位李氏,無論資歷還是年齡都大過年氏,卻只冊封妃位。而後年氏病重,雍正帝為了給她沖喜,將其冊封為皇貴妃,使得年氏成為雍正朝首位貴妃、皇貴妃。


電視劇《甄嬛傳》中,因為雍正帝胤禛懲處年羹堯而日益疏遠其妹妹華妃年世蘭。然而歷史上,胤禛對於年羹堯的懲處是真,卻從未因此怪罪疏遠貴妃年氏。雖然年羹堯伏法,年氏家族其他人仍舊享受榮寵,年貴妃的另一位兄長年希堯還步步高昇。年氏受封貴妃之前,其家族就從漢軍旗鑲白旗抬入滿洲鑲黃旗,之後也並沒有除去旗籍。

年貴妃其實生育了眾多皇嗣,雖然都短命,其皇八子福惠很得雍正帝疼愛,以至於當時的朝鮮使臣都認為雍正帝有意立之為儲。很可惜,福惠八歲夭折。胤禛對年貴妃的寵愛可以說相當罕見了。


澹奕


年氏的哥哥是年羹堯,在雍正王朝時期是統領數十萬精兵的西北大將軍,在當時的朝野有著舉足輕重的份量,雍正寵愛年氏,就相當於年羹堯示好,讓年羹堯更好的為朝廷出力,不要有二心,隨著後來年羹堯的失勢,所以雍正皇帝就不用再裝下去了,這就是所謂的政治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