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麼是書法的基本功?

當代尚書院


問題:書法基本功指的是什麼?如何取得紮實的書法基本功?

竹韻認為書法的基本功,應該是書家各種技巧的綜合能力。既駕馭毛筆的能力、駕馭字形的能力、駕馭墨法的能力、駕馭行氣、章法的能力。簡而言之,書法的基本功是:“書法家駕馭筆法、墨法、章法技巧水準的綜合的能力”。駕馭筆法、墨法、章法的能力越強,其水準越高,基本功就越厚。這不僅是寫好任何字體與書體所需,同時,在藝術的層面上,出成果的可性更大!

1,駕馭筆法的能力。

不論什麼種類的毛筆,在善書者手裡都能很好地控制,寫出符合法度而且精美的點畫。不同的字體與書體在筆法的法度上有不同的方法法則,主要體現在點畫的造型上。其筆法技巧的關鍵所在,就是運用筆毫和調領筆鋒將點畫的造型準確地刻畫出來,並且,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美的效果。這是書法基本功中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

2,駕馭墨法的能力。

書法的創作是靠墨的具體體現來展示點畫的造型,進而展示字形和行氣、章法的。因此,控墨的問題是基本功技巧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它需要書者要有很強的控制筆速的能力和控制筆中含墨量的能力,需要輕墨時要惜墨如金,需要重墨時要潑墨如水。這樣才能使書法更具有靈性和情感!

3,駕馭章法的能力。

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駕馭字形的能力。二是駕馭行氣的能力。三是駕馭整篇作品構成的能力,也就是駕馭大章法的能力。


基本功的訓練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

技法與技巧全面的學習和訓練過程,就是基本功的積累過程。這種技法、技巧的學習與訓練,也就是所說紮實基本功的取得,主要靠臨摹古代名碑名帖來完成。

1、臨摹必須在筆、墨、章三法上守原帖,不能似是而非,只臨大概。

2、反覆臨摹,認真研讀、分析、並不斷對照、檢查、反思。

3、選帖要多角度、多風格,不能只限一種字體,一種風格,但無論哪種都應做到形神兼備。

4、克服暫時不進步的煩燥、苦悶,堅持到底,方能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當然多進行集字創作,多嘗試原創,多向行家學習請教基本功的練習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後兩句話共勉:“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我就是竹韻


書法的基本功是——線條。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毛筆為書寫工具的線條造型藝術。

今天給大家一起聊聊學習書法的訣竅。書法學習離不開臨帖,沒有幾年的臨帖經歷,想學好書法簡直就是痴心妄想,臨帖也是書法學習的基本功。古人是如何學習書法的?他們也臨摹字帖嗎?

黃庭堅講過一句話,現在臨摹字帖的方法行不行?《山谷題跋》中有這麼一句,我引用出來給大家說說: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牆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

結論說古人學習書法不臨摹字帖,把前代書家的字帖拿來看,看到什麼程度呢?觀之入神。不盡臨摹,這句話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懷素被稱為狂僧,張旭被成為張癲,癲狂之狀。茶聖陸羽寫過一本《懷素傳》,對於我們研究書法很有幫助,懷素時而酒酣興發,遇到寺廟裡白牆壁、衣裳、器皿靡不書之。更有意思的在於,在故里種芭蕉樹,萬餘株,用來練字,取了齋號叫做“綠天庵”。懷素練字很會找竅門,也很勤奮,勤奮是一個書法家必須要做到的,我小時練字也很勤奮,廢紙一屋子一屋子的。我們學習書法都是按照一個方法,馬不停蹄的往前趕。古人學習書法擅長反躬自問,回頭問問這樣寫行嗎?經過幾輪的反問,反思,反省得出來一個結論,如果學習書法,沒有一個高明的老師來指點的話,結果就像我要走出這間房子,不是從這個門裡出去的,那怎麼出去?撞牆出去,能出去嗎?只能是撞的頭破血流。


行露書畫


書法基本功指執筆和運筆、也叫筆法。筆法指的是運鋒的方法,也就是基本筆畫筆順的運用。筆順不正確,寫再多的字都沒用(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 到筆隨),筆法是書法技法的核心內容。

間架結構也就是習字原理,也叫字法。學習書法還需知道中國字的“六書”是什麼,“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專注”“假借”,這些有關漢字告字和用字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分析極具指導意義。如:均稱原理、協穩原理,大小原理,讓就原理,神勢原理(神勢也叫筆勢),結構以字立形,才能相安呼應。結構合理字形自然有韻。

章法也叫“布白”,一般指一幅字的整體佈局。包括字間關係,行間關係,以及用墨的濃、淡、幹、枯、溼的處理。

要想取的紮實的基本功,不光要掌握以上這些,還要下功夫多讀帖,學會畫或摺疊出比較規整的米字格或方字格,這樣字才會有中心點。寫出作品不至於參差不齊。

寫好書法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個人淺見,僅供大家參考。





鞏慶喜工筆畫館


我認為,書法基本功,類似於聲樂的樂理、發聲技巧、演唱方法,如同武術的基本手法、步法、身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書法基礎技法。主要是指初始入門階段,必須瞭解和掌握的常規技術方法,並且按照規定程序,有針對性的、有步驟的分別進行專門訓練,熟練掌握各種操作方法要領,為日後順利進行其他相關科目訓練打好前期基礎。

屬於基本功技法訓練科目有(概要): 書法原理、工具材料、範本選擇、書寫姿勢、執筆方法、運筆動作、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結字法則、讀帖法、臨摹法、紙法、墨法,以及其他輔助訓練方法等。

上述這些科目,必需在正式臨帖之前,逐一各個攻破,達到熟練運用程度,謂之意在筆先,成竹在胸。否則,不加思索,直接拿過字帖就照著寫,屬於違反訓練規程的做法。


△圖為我的習作

關於臨帖。臨帖是學習書法過程中必需經歷的途徑。它是貫穿於基礎技法訓練、創作技法研究全過程的紐帶,相當於過山車的纜繩。臨帖的概念,是傳統臨帖法、摹帖法兩大系列,所含多種操作方法的總代稱。(略)

二是書法創作技法。主要是指綜合實際應用能力訓練。重點體現在如何把基本功訓練階段,所掌握的書寫技能熟練的運用到創作方法當中,如: 取法技巧、章法佈置、藝術表現手法等。


△圖為我的習作

上述是我學習書法的一點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書法的基本功是什麼,如何取得紮實的功夫?

老生常談,書藝基本功,首先具有文化層面,文化水平高者,相比較水平低要利於理解感知,另外人的稟賦,藝術細胞的多少,對於初練習書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基本功,自然是點畫的學習,現今都是照貓畫貓的臨摹,結合自己的感知力可以意臨,會有更好的體驗書寫的規律,照搬抄寫會有不動腦子,形成懶惰,自己的思維有僵化,不會對點畫有敏感書寫,及巧妙技法的加深。

因此培養興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帖,細細回味品咂其味,觀察筆畫結體的規律,用筆是初學的關鍵,懂得如何把握好筆毫的實用,逆鋒,中鋒偏鋒,基礎知識。

當然過分強調各種筆鋒知識,往往會混淆糊塗,不如踐行習練,慢慢熟悉了書寫後,再去理解,根據自己的的書寫體驗,結合實際的練習去感悟用筆的技術用語。

一句,貫穿習練的過程,逐漸瞭解和理解書法的各種用筆方法,不必注重這法那法,只有一個法,就是比著書認真,一絲不苟,加上執著的精神。練習練習。事情最怕的是認真二字。

基本功於古代,是童子功,就是說從小練就的硬功夫。學書法與學功夫拳一樣,靜心,不可燥氣。紮實的我功夫源自自己的毅力,不是別人的所教就會寫出漂亮的字,只有靠自己。僅僅拋磚引玉。

隨便扯扯,可參考。



狂喜淡墨a


書法基本功包括兩個方面,書法本身的功夫和字外功。

書法本身的功夫很好理解了,包括對於毛筆的控制能力、對於結構和章法的控制能力。

楷書尤其是唐代的楷書,因為有著成熟的技法,規範的結構和較高的格調,被公認為練習書法基本功最好的一種書體。

當然,學習楷書也只是練習基本功,楷書能力並不是書法基本功的全部。



2、字外功,顧名思義,就是除了寫字之外的其它方面的功夫,這個就多了。

狹義上的字外功包含書法理論、詩詞歌賦、、甚至武術、儒釋道都是書法的字外功。


廣義上,一切生活都可以成為書法的字外功。

你覺得呢?


不二齋


書法的基本功:一、筆法基礎

1、執筆

在執筆時,手指要實要牢,不可軟弱無力,筆管不可以離手心太近,要有一定的空間,手腕運轉要靈活,要有較大的使轉餘地,不能僵死,不能死貼在桌面上。執筆的高度,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書寫姿勢要求上身不得歪斜,略向前傾,但胸不得靠在桌沿上頭略向左歪,眼睛不得離紙太近,雙腳平放與肩同寬。紙的擺放一定要和身體對正不得歪斜,寫每一個字時都要把寫的字擺在身體(或視線)的正前方,不得靠左或是靠右,也不得太遠或太近。

二、運筆

1方筆和圓筆

A有稜角的筆畫,是突出楷法的剛勁挺拔,端莊規範和刀劈斧剁的風韻神釆。

B沒有稜角或稜角不明顯的筆畫,是突出楷法的雄渾凝重和古樸深沉,強調的是字的“分量"和內在的含蓄。

2中鋒與偏鋒

中鋒,行筆時將筆鋒保持在筆畫的中間

偏鋒,行筆時將筆尖偏在筆畫的一側

三筆法的力度

筆法的力度可以稱為筆力,骨力,它是指從點畫的形態上體現出來的一種力,並由這種力帶給人視覺上的一種“精神氣質"的感受。

永字八法

練好八種筆法:點、橫、豎、鉤、挑、長撇、短撇、捺。

認真學習練好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這些都是很基礎很重要的書法基本功,需要長久堅持,認真仔細臨帖學習才能有所進步


福林書法


書法的基本功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有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看的見的具體來說,一是基本點畫和線條的練習,這類練習也分初級和高級,初級就像小孩剛練字的時候基礎筆畫練習,主要目的是掌握毛筆的基本特性和大腦與手、筆的協調性。



二是對間架結構的掌握,無論練什麼書體,無論學哪位名家,把握字形是重要基礎之一,第一眼看的是字形,然後才是點畫線條,可以先摹後臨,找準字形,書法是平面藝術,找準位置不難,關鍵是要記在腦子裡。

以上是初級的,高級一點的比如行草書的點畫、結構、筆順、節奏、變化、章法、作品形式等等。

以上都是看的見的,外在的,其實書法學習看不見的基本功更重要,一是書法基礎理論的瞭解,二是書法基本規律規則的瞭解,三是對於書法歷史和典型人物的瞭解,學書法只知道個歐陽詢那叫學什麼書法,四是對於書法基本審美要有所瞭解。這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後推薦一下,楷書學智永千字文,行書學聖教序,隸書學張遷碑,篆書學吳大徵,這幾個帖打基礎比較好。一家之言,僅作參考。

以上圖片引自網絡,特此告知。


張偉評論


什麼是書法基本功的問題,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說,書寫執筆運腕、書寫坐姿、書寫立姿,這是書法的基本功;有人說楷書(或者行、草、隸、篆等等中的任意一種書體)是書法的基本功;有人說書法史、論、審美,是書法的基本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那麼,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呢?都有道理,只不過都是站在了不同角度上的觀點罷了。

其實,真正的書法基本功,具體分析不外乎三點,即:心、眼、手。心、眼、手能夠合一,即有了基本功;心、眼、手不能夠合一,即不具備基本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不管你臨習哪門哪派的名家字帖,眼看到,心想到,手中的筆即能把它一模一樣的臨寫出來,這就叫有書法基本功了。反之,臨寫不像,儘管你有理論、有審美、姿勢正確、執筆運腕有氣勢,那能叫有書法基本功嗎?

紮實的書法基本功,取決於持之以恆的鍛鍊和研習。寫顏像顏、寫柳像柳、寫王羲之像王羲之、寫秦李斯像秦李斯,心、手、眼的協調發展,離不開“認真”與“勤奮”。

心、手、眼的協調,當然只是書法基本功的簡單組合。要想基本功紮實,離不開心、手、眼的不斷境界提高。比如:提高自心修養、提高腕力指力及控筆能力、提高眼界審美和心靈境界等等,藝海無涯,學無止境。

當然,既然明白了書法基本功的問題,至於“怎樣取得紮實的基本功”的問題,似乎已不再是問題了。




月顏夫妻書畫


書法的基本功是什麼?

第一層級:

站立書寫10公分大小的楷體字,手不抖,筆畫能交代清楚。

臨帖(楷書)能與原貼達到95%以上相似度。

以上兩條看似簡單,實則不簡單,如果拿這兩條硬套學書人,包括書法後面帶家的那些人,肯定能幹倒一大片。

第二層級:

通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精研其中一體,精研書體中主流法帖均有涉獵,背臨法帖達到三五種,精臨法帖十餘種,達到隨便一個字寫出帖的水平。其餘四體達到非業餘水平。

第三層級:

堅持臨帖達到10年左右。

讀帖有自己的發現和見解,不人云亦云。

精研書論一家,如孫過庭《書譜》,主流書論均有涉獵。

詩詞、歷史、美學、藝術等學科修養達到一定水平。

對結體、章法有清晰的認知,具體是能對法帖章法結體說出優劣,結體、章法法度能自然融入自己作品中。

怎樣取得紮實基本功?

清人有私家手抄本《書法秘訣》雲:凡欲學書之人,功夫分三階段,一為專一,次要廣大,三要脫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取古之大家,以一人為宗,門庭一立,腳跟把牢。

這段話把基本功全概括了,當細思。

最後的話

王陽明說,要學孝,就回家伺候父母,要學弓箭,就去射箭。同理,要學書法,就去寫字。這裡的寫是指臨帖,不是自己隨心所欲的寫。老實認真的寫,心不要虛浮。有些人動輒就說寫了多少斤墨汁,寫了多少刀紙,都是誇誇其談,學書最怕虛浮,當謹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