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歡迎關注,查看個人主頁——簡介,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料。更有學習交流群等你加入

人類對色彩的喜愛幾乎是與生俱來的。色彩作為視覺藝術的語言和重要的表現手段,一直是藝術家們探索的課題。

對於攝影師而言,相機只是一個工具,猶如獵人手中的武器。捕捉色彩的美麗瞬間,卻要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創造。

各種色彩給人的感覺:

紅色:熱烈、喜慶、溫暖、奮進、熱情。

綠色:生機、和平、涼爽、平靜、希望。

藍色:廣闊、清新、冷清、寧靜、靜寂。

黃色:高貴、莊重、光輝、溫順、光明。

青色:堅強、圓順、冷清。

橙色:華美、豐碩、甜蜜、享樂。

紫色:深沉、穩重、神密、寒冷。

白色:神聖、純潔、素靜、稚嫩。

黑色:神密、悲哀、穩重、死亡。

灰色:平和、渾厚、溫存、穩重。

褐色:沉穩、淳厚、嚴密、深沉。

金黃色:貴重、高雅、華麗、正統。

銀白色:高潔、素雅、柔軟、明亮。

品紅色:溫柔、樸實、坦率、平和。

色彩的性質:色彩是物體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視神經上產生的感覺。

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飽和度。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徵,是區別各種不同色彩最準確的標準。黑、白、灰一般稱為消色。這三色在攝影構圖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如在黑白畫面上,這三色的不同比例,能形成高、中、低三種不同的影調。以白色或淡灰色為主、以黑色或深灰色為次的畫面稱為高調結構。高調畫面一般給人明朗、簡潔、素雅的感覺。中間調畫面除黑、白兩色外,主要是由豐富的灰色層次構成的。中間調一般給人和諧、平緩、樸實的感覺。低調畫面主要是由黑色或深灰色構成,並由白色勾劃形象的主要部分。低調畫面一般給人深沉、凝重、壓抑的感覺。

色彩的特性:色彩有冷暖之分,主要是由人的感官在受到色彩刺激後,引起心理上的反應,併產生聯想形成的。例如紅色與火聯繫,產生熱烈、奔放的感覺;藍色與大海聯繫,綠色與森林聯繫。

攝影的世界中充滿了無限豐富和不斷變化的色彩,攝影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攝影色彩的準確表達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攝影中,色彩有哪些作用呢?如何正確的把握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呢?

色彩與構圖:那些鮮豔的色彩點立刻可以成為照片的趣味中心,有力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讓色彩最大限度地作用於構圖。同時要注意主題中色調和背景色的關係,主體的顏色比背景色更明亮、就更具效果。

色彩與用光:構圖時採光的方向與色彩的表現有密切的關係:順光拍攝,畫面的色彩飽和、鮮豔,但色彩損失大;側光下景物的色彩明暗對比強,既能表現一定的色彩,又富有質感,立體感也比順光好。同時,當曝光過度或者曝光不足的時候,都會導致色彩飽和度的缺失。

色彩的輕重關係:決定色彩輕重感覺的主要因素是明度,即明度高的色彩感覺輕,明度低的色彩感覺重。一般來說,暖色黃、橙、紅給人的感覺輕,冷色藍、藍綠、藍紫給人的感覺重。

色彩的冷暖作用:色彩的冷暖感覺在攝影的色彩語言表達上往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冷色如藍色易聯想到海洋等產生寒冷平靜的感覺;暖色如紅色往往會聯想到太陽等能產生溫暖的感覺。所以色彩的冷暖關係的把握使攝影師在表達自己情感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比色關係:就是互為補色的關係。由於補色有強烈的分離性,故在色彩繪畫的表現中,在適當的位置恰當地運用補色,不僅能加強色彩的對比,拉開距離感,而且能表現出特殊的視覺對比與平衡效果。藍色和橙色是對比色,一冷一暖,色彩絢爛,內容紮實,讓人覺得歡樂活躍。此外,紅色和綠色是對比色,黃色和紫色也是對比色,我們在拍攝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如能合理運用,定能收到奇效。

色彩的情感含義:活潑鮮豔的顏色與動態、快活的感情關係密切;紅色是最能體現個性的顏色,人們會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個紅色的元素。紅色令人振奮,就像一枚興奮劑,劑量越大,提供的能量越大。

人像攝影中的色彩運用:重點將用於突出被攝者的形象特點和精神狀態,這也正是攝影者把對象的心理感受和感情世界外露化的展現手法。畫面上不一定色彩越多越美。切不可堆砌羅列,給人以雜亂無章的感。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這張照片想要表現的是女性在霓虹燈下的嫵媚妖嬈的感覺,在色彩的運用上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妝面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比較一致。絢麗的色彩往往會讓人聯想到燈紅酒綠,歌舞昇平,這和女性嫵媚妖嬈的感覺也是一致的,模特眼神和肢體語言都比較到位。

色彩的三個特性:在調控色彩時,有三項非常重要的指標,是每一位攝影人都需要高度關注的,這就是色彩的三個特性——色調(色相)、明度與飽和度。

色調(色相)就是對色彩的一種直觀感受,通常我們用某一被攝物的名稱來表示(例如:一輛藍色的汽車,一頂紅色的帽子等)。

明度(有時被稱為亮度或照明度)是對色彩明暗度的一種衡量或是對灰度(在色調被去除的情況下,就如黑白攝影一樣)的一種衡量方式。你可以想象一下,一輛藍色的汽車與一頂綠色的帽子的明度,或許它們的明度幾乎相同。

飽和度(或色度)通常指色彩的純度、生動度或強度。是對色彩純度的描述。你可以找一個西紅柿和一塊紅磚,它們或許具有相同的色調(西紅柿可能偏綠一點,紅磚可能偏紅一點)。但是,從色彩飽和度上講,西紅柿的紅色則更加純一些,要比紅磚的紅色更加顯眼一些。此外,影響色彩飽和度的因素也比較多。相機拍攝出的照片的色彩飽和度取決於拍攝場景中被攝物的物理特性以及場景的照明度。

色溫:不管你是採用數碼相機還是膠片進行拍攝,色溫是影響照片視覺衝擊力與視覺效果的重要因素。即色溫僅有細微的改變也能使畫面的效果產生巨大的變化,從而直接影響到觀者對照片的感受。例如我們的肉眼看到的白襯衣就是白色的,無論在陽光下或燈光下。但是這兩種光源的色彩傾向卻完全不同,而我們的大腦則會用相同的方式對這一不同進行補償,所以才會使我們感覺物體位於不同的光源下顏色相同,只有相機才會忠實的紀錄不同光源色溫帶給物體色彩變化,因此,先知道什麼是色溫是非常重要的。

色溫定義:色溫就是專門用來量度和計算光線的顏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紀末由英國物理學家洛德·開爾文所創立,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算法,而其具體確定的標準是基於以一黑體輻射器所發出來的波長。

低色溫光源的特徵是能量分佈中紅輻射相對說要多些,通常稱為“暖光”;色溫提高後,能量分佈中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溫為:標準燭光為1930K(開爾文溫度單位);鎢絲燈為2760-2900K;熒光燈為3000K;閃光燈為3800K;中午陽光為5500K;電子閃光燈為6000K;藍天為12000-18000K。

預設白平衡功能:常見的有日光、陰影、多雲、閃光燈、鎢絲燈和日光燈。你可以設置這些選擇,以適應照亮被攝體的光線。

設置“錯誤”的白平衡,可以給照片增加一些情緒。理解了這個概念,你可以利用它創作有力的照片。

提示:如果你使用JPEG格式,那麼在拍攝時就要把白平衡設置準確。以後後期是很難再對其進行調整的。雖然可以調整色彩平衡,但這和調整白平衡是有區別的,可能會產生無法預料的結果。

如果你使用RAW格式拍攝,那麼後期可以通過RAW軟件來調整白平衡。這也是使用RAW拍攝的原因之一。有需要時你可以在後期調整白平衡,或改變它以創造一些藝術效果。

在拍攝人像時試試改變白平衡。將相機白平衡設為多雲,這樣會給照片增加漂亮的、討喜的暖色。產生的效果與使用日光白平衡膠片和81B濾鏡的類似。

下面請欣賞“色彩”攝影作品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紅葉如血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紅裙奪目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紅傘白線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如花似錦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紅衣女子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鐵水奔流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水天一色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綠色海灘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殘陽如血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別有洞天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天壤之別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紅色土地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紅霞飛度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錦繡大地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紅花綠草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黃花吐豔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一簾幽夢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光怪陸離

色彩在攝影中的運用

小嘟為大家準備了大量的學習素材,關注以後私信回覆:‘’學習‘’即可獲得視頻學習資料,更有攝影交流群等你加入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