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解讀繪本有效開展繪本教學

繪本,又稱圖畫書,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為主的兒童圖書,“顧名思義是一種適合低幼兒童閱讀的,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完全沒有文字而全是圖畫的書籍”。近年來,繪本因為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受到幼教人的青睞。不少幼兒園將繪本作為教學資源引入教學課堂,積極開展繪本教學。實踐屮,教師常常產生這樣的困惑:到底應該如何解讀繪本,才能有效廾展繪本教學?確實,解讀繪木是有效開展繪教學的前提。解讀繪木就是解讀教材。但是,繪本是一種特殊的教材,沒有權威的、固定的教參可以參考,需要教師自行探索。我認為,解讀繪本應該從繪本本身、幼兒、教師三個角度層層深入地去思考。這樣的解讀全面而深刻,能夠充分挖掘繪本的多元價值,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

解讀繪本有效開展繪本教學

解讀繪本有效開展繪本教學

1、從繪本本身解讀一一理解價值點

繪不僅僅適合幼兒閱讀,小學生、初屮生甚至成人也可以閱讀。從繪本本身解讀是第一步,其H的是讓教帥儘可能多地瞭解繪本。瞭解的信息越多,對繪本的理解就越深刻、越全面,才能真正讀懂繪本,理解其價值點,為繪本教學做好必要的鋪墊。

2、從幼兒角度解讀一一尋找切入點

幼兒角度解讀是第二步。雖然每個人都可以閱讀繪本,但繪本主要是為幼兒創作的,幼兒才是繪本的主要讀者。當公本作為教學資源進入幼兒園,就意味著教帥分享繪本的對象是幼兒,意味著教師必須從幼兒的視角來思考繪本,尋找切入點。

2.1瞭解幼兒閱讀繪本的特點

幼兒的閱讀特點與成人不同。拿到一本繪本,成人習慣的閱讀方式是先關注文字,再關注圖畫,甚至不關注圖畫。而幼兒看圖是天生的本能,他們主要靠畫面接觸、瞭解這處世界。因此,幼兒閱讀繪本時一般首先關注的是圖畫,有時候會因為不識字或者識字不多,對文字並不關注或者關注很少。

解讀繪本有效開展繪本教學

解讀繪本有效開展繪本教學

2.2尋找幼兒的興趣點

因為閱讀特點的差異,閱讀結果也是不同的,教師要從繪本中尋找幼兒的興趣點。彭懿認為:“圖畫書是圖畫講個故事,文字講一個故事,圖畫和文字合起來又講一個故事。大人們要和孩子緊緊挨在一起,把書平放在前面,孩子看圖,爸爸媽媽讀文字,孩子的腦子裡會形成第三個畫面。”確實,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圖特,同一本繪本,作為成人的教師和父母看到的與幼兒看到的是不同的。比如,繪本《金老爺買鍾》,成人通過閱讀了解到這樣一個枚事:金老爺為了確定家裡的鍾準不準就去買了一個新的回來:一個不能解決疑問,就再去買個……直到把鐘錶師傅都請到家裡,發現所有的鐘都是準的。故事告訴我們:時間是不會停止的,一直在不停地往前走。由此,成人自然而然認為這個繪本是讓幼兒明自時間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可見,教師從繪本本身閱讀的故事,不是幼兒的故事。這就需要教師嘗試從幼兒的視角來閱讀繪木在繪本的多元價值中尋找切入點,將繪本與幼兒有機地聯繫起米,更好地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閱讀特點,使繪本教學成為可能。

3、從教師角度解讀一一思考教學點

從教師角度解讀是經三步,要求教師從教育者的角度思考繪本的教學價值。簡言之,就是利用繪本,設計活動方案。教師要思考:如何才能將繪本與幼兒聯繫起來?可以選擇哪些內容與幼兒分享?應該採取哪些方式方法傳遞教師的教育意圖?如何將教師預設與幼兒發展連接起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

3.1篩選調整,確定內容

每一個繪本都具有多元價值,但並不是每一個價值點都能夠和幼兒分享,需要教師做合理的取捨、恰當的調整。比如繪本《狐狸村賽船大會》,成人覺得繪本的中心思想是“友誼比比賽更重要”,希望藉助小兔子落水的畫面達成目標而從幼兒的視解閱讀,發現幼兒不太關注這一所謂的結論他們感興趣的是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希望是和同伴不樣的楊法。如果一定要讓幼兒回緊到“友誼比比賽更重要”的道理上,繪本對幼兒就失去了應有的魅力。所以,教師換個視角思考,同樣是選擇小兔子落水的畫面,目標從明白一定的道理變為啟發幼兒主動表達觀點,甚至提倡他們相互辯駁,培養幼兒願意表達自己不同觀點的學習品質。教師通過三個問題實現目標。問題一:你想救小兔子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問題二:為什麼?引導幼兒尋找理由支撐自己的觀點,並利用矛盾衝突,激發幼兒討論,發展求異思維。問題三:救和不救都有充分的理由,怎麼辦?設置一個兩難的情景,引導幼兒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實現兩全其美。調整的結果是幼兒主動參與,思維活躍,回應積極,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解讀繪本有效開展繪本教學

解讀繪本有效開展繪本教學

3.2關注幼兒,設計活動

幼兒是繪本教學的主角。教師必須關注幼兒,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活動設計的出發點,以幼兒的發展為活動實施的落腳點,始終以幼兒為本,從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三方面著手,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愉悅的情緒中提升閱讀品質。比如繪本《金老爺買鍾》教師想讓幼兒明白時間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可是時間是一個抽角的概念,對幼兒來說並不容易理解。如何解決這道難題?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活動一—《體驗一分鐘》,通過“漫長的一分鐘”、“短暫的一分鐘”、“緊張的一分鐘”、“快樂的一分鐘”四個遊戲環節,讓幼兒在參與中體驗,真正感受到時間的寶貴,初步理解時間的重要性。

開展繪本教學,解讀是關鍵。首先要深入挖掘繪本蘊含的多元價值,再從幼兒的視解選擇恰當的切入點,最後通過教師設計適宜的活動方案,將繪本的價值與幼兒的發展很好地聯繫起來。這樣層層深入地解讀繪本,一定可以引導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中感知繪本的魅力,並獲得多元智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