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保加利亞國家擴大版圖

保加利亞國家擴大版圖

公元8世紀末,保加利亞國家開始擴張領土。卡爾丹姆可汗即位(777-803年)後,宮廷內部矛盾趨於緩和,一致對外的呼聲越來越高。他成功地帶領保加利亞軍隊挫敗了拜占庭發動的兩場戰爭,致使後者遵守過去簽訂的和約,繼續向保加利亞進貢。這場勝利為保加利亞進一步與拜占庭爭奪領土創造了條件。克魯姆可汗在位時(803-814年),保加利亞的疆界有了實質性的擴展。首先,克魯姆在公元805年討伐被法蘭克人征服的阿瓦爾人,並消滅了阿瓦爾人的國家組織。邊界線向多瑙河中游移動,佔據了多瑙河與喀爾巴阡山之間的大片土地。居住在這一帶的斯拉夫部落投奔保加利亞,增加了保加利亞國家斯拉夫人口的成分。接著,克魯姆瞄準了拜占庭控制的其他地域。公元807年,拜占庭皇帝尼基佛一世為了遏制保加利亞的擴張勢頭,親自西征保加利亞,不料半途聞訊帝廷發生了針對他的政變,收兵回國。

保加利亞國家擴大版圖


克魯姆可汗利用拜占庭的背信棄義行為發動了一系列攻佔拜占庭領地的軍事行動。公元808年,保加利亞軍隊向西南部進攻,直抵斯特魯馬河流域,消滅一支拜占庭部隊,繳獲了大批戰利品。公元809年,克魯姆的部隊攻克了拜占庭重鎮塞爾迪卡(即今索非亞)。保加利亞國家已控制了巴爾幹半島東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戰略要地。公元811年,拜占庭皇帝尼基弗一世決心徹底摧毀保加利亞這個可怕的勁敵。他再次率領軍隊攻佔了保加利亞國家的首都普里斯卡,將京城洗劫一空。這年7月26日,當尼基弗皇帝滿載而歸經過巴爾幹山一個隘口時,遭遇保加利亞軍隊伏擊,全軍覆沒,尼基弗皇帝陣亡。據說皇帝的顱骨被克魯姆可汗鑲銀當做了酒杯,藉以雪恨。克魯姆可汗率部乘勝追擊,於公元812-813年攻入色雷斯,佔領了拜占庭的一些土地和城池,還掠走了拜占庭帝國的臣民。公元813年7月,克魯姆指揮他的軍隊直達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新即位的拜占庭皇帝利奧出面求和。利奧想趁和談之機暗害克魯姆。但謀殺未能得逞,克魯姆怒不可遏。他下令摧毀君士坦丁堡城郊的所有教堂,焚燒房屋,掠奪一切有用的財物。克魯姆看到繼續攻城已喪失時機,遂帶著大量戰利品和數萬拜占庭居民回到普里斯卡。次年,克魯姆厲兵秣馬,再展宏圖。

保加利亞國家擴大版圖


他率領3萬士兵和5000輛牛車再次包圍君士坦丁堡,想消滅拜占庭帝國。公元814年4月13日,克魯姆突然病逝,攻城計劃失敗。克魯姆可汗在中世紀保加利亞歷史上是一位“打江山”的英雄君主。他不僅在軍事上多謀善戰,而且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成績卓著。他頒佈法律,嚴禁搶劫、酗酒、偷盜和乞討。克魯姆為保加利亞擴大了版圖,增加了人口。他沉重地打擊和動搖了拜占庭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地位,致使拜占庭在後來的近一個世紀裡沒有發動對保加利亞的大規模戰爭。克魯姆可汗執政只有10年,但他使“保加利亞變成了僅次於拜占庭和法蘭克帝國的第三個最有影響力的歐洲國家”。克魯姆去世後,他的兒子奧穆爾塔格(814-831年)在激烈的王位爭奪中勝出。他接手的國家遭到連年戰爭的破壞,雖然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但急需“休養生息”、穩定與和平的環境。於是,他登基伊始便同拜占庭簽訂了為期30年的和平條約,試圖解決兩國交戰期間所產生的各種問題。首先,條約確定了兩國邊界線,沿埃爾克西亞界溝到斯特拉賈河以北為國界;其次,解決被拜占庭俘虜的斯拉夫人和生活在拜占庭的斯拉夫人的歸屬和宗教信仰問題;再次,條約還涉及交換戰俘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