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銘記!一座無名紅軍烈士墓,三代人深山義務守護85載

清明前夕 陰雨濛濛

57歲的謝紅軍扛著鋤頭獨自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目的地是離家約一公里的一座無名紅軍烈士墓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走在山路上。秦浩攝

墓裡的人叫什麼名字從哪裡來,他一無所知

但謝家三代已默默守護這座紅軍墓85載

箇中緣由,只因謝紅軍爺爺的一句承諾

爺爺的承諾

謝紅軍一家三代守護的這座紅軍墓,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老山界景區內。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與無名紅軍烈士墓。秦浩攝

謝紅軍的家就在景區內的紅軍村。該村坐落在高山上的一塊狹小坪地中,以前叫大坳村,人數最多時有二十多戶人家,將近一百人,後因交通不便,村裡的人慢慢遷出,現在整個村就只剩下謝紅軍一個人。

謝紅軍的弟弟妹妹也勸他搬到外面去,但他說:“我必須要信守承諾堅守在這裡,直到我守不動的那一天,不然我不安心的。”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清明前夕,謝紅軍帶著花去掃墓。莫凡攝

關於承諾的具體情況,謝紅軍並不清楚,只是從父親謝臣明口中得知一些。

那是1934年的一天早上,爺爺謝忠芝打開房門時,看到一群頭戴紅五星帽的軍人在門前路過。其中一位軍人對謝忠芝說,“老鄉你們不要怕,我們是為老百姓打天下的隊伍,剛打了仗,肚子又餓了,可以到你家裡煮飯吃嗎?”謝忠芝聽到那句是為老百姓打天下的隊伍,便開門接納了他們。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經常會為紅軍墓除草。秦浩攝

這支隊伍臨走時,將一位負重傷的戰士託付給謝忠芝照顧,但因傷勢較重,這名戰士五天後便去世了,連姓名、年齡、來自哪裡都沒有留下。謝忠芝將這名紅軍烈士安葬在家對面的山頭,每年清明節都帶著兒子謝臣明去掃墓。

“爺爺覺得沒有照顧好他,一直心懷愧疚。”謝紅軍說,爺爺去世時交代父親謝臣明,他和後代一定要堅持為紅軍戰士守墓。

父親的遺願

紅軍烈士墓距離謝紅軍家直線距離不到300米,但因為是山路,實際距離約一公里,耗時需近半小時。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的家。莫凡攝

墓地被一圈石頭包圍,唯一的標識只有墓碑上刻著的“無名紅軍烈士墓”,落款東安縣人民政府於2015年4月5日立。四周竹林圍繞,顯得格外寂靜。

謝紅軍說,這塊石碑是當地政府重修墓地時立的,小時候父親帶他去掃墓時,這裡只有一個墳頭。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無名紅軍烈士墓”墓碑。秦浩攝

謝紅軍回憶道,從四五歲開始,每年清明節前後兩三天,父親都會帶他去掃墓,拔拔墳頭上的雜草,偶爾還會跟他講爺爺和紅軍的故事。

為了緬懷先烈、紀念自己當年未實現的紅軍夢,謝臣明還將兒子取名為謝紅軍、謝滿軍。

1995年,父親謝臣明去世,留下的唯一遺言就是,讓子女一定要為無名紅軍烈士墓守墓。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擦拭墓碑。秦浩攝

“父親為紅軍守了一輩子墓,不能在我這兒斷掉。”因著爺爺的承諾、父親的遺言,謝紅軍留在了紅軍村。

兒子的堅守

謝紅軍出生於1962年,他至今仍住在父親留下的木板房裡。房間裡很暗,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連炊具都“傷痕累累”。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家的灶具。莫凡攝

初中畢業後的謝紅軍,一直待在家裡種田。17歲那年,為了補貼家用,謝紅軍在魚塘炸魚時發生了意外,讓他失去了雙手。

雙手殘疾的謝紅軍至今沒有結婚,但他在1991年與1992年,先後從東安縣醫院收養了兩個被遺棄的女嬰。他暗下決心,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將兩個女嬰撫養成人。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獨自一人住在深山。秦浩攝

謝紅軍生活非常節儉,辛勤勞作,含辛茹苦地將兩個女兒拉扯長大。像父親一樣,謝紅軍也經常帶女兒給無名紅軍戰士掃墓。

常年一人待在深山中,生活雖然清貧,謝紅軍卻無比滿足。更讓他欣慰的是,近年來,紅軍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現在有些遊客會來這裡上墳祭拜。2018年,永州就有一支部隊來這裡祭拜過,回來的時候還跟我聊了天。”

謝紅軍的兩個女兒也表示,家裡三代人為無名紅軍守墓的事讓他們很自豪,如果父親身體不行了,姐妹倆將把三代人的意願延續下去,繼續為紅軍守墓。

铭记!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三代人深山义务守护85载

謝紅軍很欣慰,自己走不動了,女兒也會為無名烈士守墓。莫凡攝

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為無名紅軍戰士守墓的意義何在?謝紅軍說:“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他犧牲在為人民謀幸福的路上,我們不能忘了他,是應該守著他的,我會一直堅持到我走不動為止。我走不動,我女兒他們也會記住的。”

歷史並不遙遠

需要的只是銘記

緬懷先烈,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