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未來林地該如何發展?

小蒙myh082637


林地是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採伐跡地、宜林荒山荒地、苗圃地的統稱,是森林資源最基本的附屬場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首當其衝就是保護和發展林地資源。

我國林地資源現狀

根據我國第八次森林資源調查結果,我國森林面積2.08億公頃,其中天然林1.22億公頃,人工林0.69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森林蓄積151.37億立方米,森林面積和蓄積分別位列世界第五和第六,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人工林面積穩居世界首位,連美國的監測衛星也發現“東方的一抹綠”,值得國人驕傲。

同時我們也發現,在我國森林資源公告中提及“嚴守林業生態紅線”面臨巨大壓力,5年間各類違規佔用林地達200萬畝,主要是城鎮化發展、工業化進程、局部毀林開荒造成對林地空間的擠壓,林地資源的保護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未來林地資源的保護和發展

習總書記的“兩山論”為我國未來林地資源的保護和發展指明瞭方向。根據國家制定的林業發展綱要,未來,國家將從以下四個方面狠抓林業資源的保護和發展。

  • 一是抓資源保護,劃生態紅線:根據相關報道以及林業重點工作安排,林業生態紅線的劃定工作將在今年夏季全面啟動,屆時,我國的林地資源將會構築擋箭牌,穿上防彈衣,破壞和佔用林地資源的行為會受到有效遏制。

  • 二是抓生態工程,保資源雙增:國家將會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天保工程、長江岸線復綠、三北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建設,全面推動生態修復和興林復綠活動,確保國家森林資源穩步增長,實現面積和蓄積雙增。

  • 三是抓林業改革,增發展動力: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推行“林長制”,從“增綠”、“護綠”、“管綠”、“活綠”、“用綠”上挖掘林業資源保護和發展的潛力,切實增加林業發展動力。

  • 四是抓森林經營,促提質增效:全面編制森林經營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國家、省、縣三級森林經營規劃體系,開展科學經營,修復改造低產林分,加大森林撫育管理,加快速豐林基地建設,提高我國木材和林產品的供給能力,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等。

可以肯定的是,我國的林地資源將步入嚴監管期和快速發展期,未來,只會出現穩步提升和快速發展的局面,我國的森林資源不僅數量會得到大幅提高,質量也會不斷提升。


基層林業


未來林地該如何發展?對這問題,我有豐富的設想。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等覆蓋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保護林等。對於每種林地,有著各種不同的開發價值。在廣大農村裡,主要是天然林地、經濟林地,如何開發發展呢?

農村開發,主要還是圍著種植、養殖、鄉村旅遊轉。林地雖是林,但也有種植蘑菇、菌類的空間。可根據當地氣候、溫度、溼度、市場情況,選擇合適菌類特別是特色菌類進行種植,無論天然林還是經濟林,都可有很大的發揮餘地。如果是經濟林,還可考慮套種或嫁接相關品種,根據經濟林自身情況而定。

而養殖上發揮的空間也很大,主要就是散養,經濟林散養雞、鴨、鵝、豬等,天然林養豬、兔、羊、牛、雞、鴨、鵝等都是比較適合的,也是倍受消費者歡迎的。當然,從經濟價值來說,還是走特色之路比較好。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更能獲得消費者的好奇與體驗慾望。

隨著城鎮消費者個性化、娛樂化、旅遊化消費趨勢的增強,鄉村旅遊開發的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經濟林的旅遊主要與採摘體驗關聯,天然林的發揮空間主要與環境、空氣、山珍、餐飲、玩耍等關聯,但無論哪種林地都可因地制宜而做出經濟效益好、體驗感受佳的旅遊體。





種植大世界


林地的發展也是林業的發展。林業與農業生產密不可分。也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民脫貧的有效路徑。那未來林地該如何發展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要加大原始林地;天然林地;人造林地的保護和退耕還林工作的力度。以及沙漠化治理工程和其它生態建設工程的力度。通過退耕還林的貨幣與糧食有機結合的補助,解決廣大農民的糧食問題,和增加他們的收入。
二:要抓住機遇,發展林業特色經濟和林業產業。多措並舉種栽有機結合,大力發展以林業為基礎的旅遊休閒業,微手工製造業等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要積極主動地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及配套資金。把林地建設與退耕還林、天然保護、荒漠化治理、農村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經濟用材。以栽代伐、以短養長、以粗護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豐產豐收。

其實,發展林地還有很多的規劃要做。但保護林地面積不被侵佔,不縮小這才是根本,也是基礎。唯有在這種基礎上談林地的發展才有意義。


村民小江


其實我們國家的森林植被面積遠遠不夠,一直以來,都沒能達到大自然需要的生態循環面積。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拋開國仇家恨,我們和人家那的森林綠地相比,差的很遠很遠!

以前都說我們國家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出口,最近的日本都是全部進口我們國家的。為什麼人家明明有林木還需要進口我們的呢?這個問題很好理解,人家就是要保障森林植被面積的覆蓋率。反觀我們國家,沒有及時的法律硬性條文,大範圍的亂砍亂伐,造成了很多植被綠地被破壞掉了!

從這些情況來看,我們國家未來的林地發展,就必須要加大種植樹木的面積。就像去年國家環保局,大力度劃歸禁養區一樣,我們國家應該也要劃歸林木農場和植被區。綠化面積要不斷的加大,與其像現在那麼多的荒地荒著還不如種一些樹木呢。

像楊樹是不能再種了,這個棉絮也太多了。據說是國家要砍伐掉這些楊樹呢,不知道是真假。所以說,我們國家要發展林木,必須增加綠地植被,劃歸一些林木區。法律規定,損壞樹木應當重罰才行。


鄉村九覺


關於林地未來的發展。我市位於北京的平谷山區。這兩年北京放寬了林地的使用權。鼓勵農民家庭經營。一家子承包百十畝林地,在林子裡養雞種菜。培育藥材或者搞旅遊接待。在蘋果。這種叫家庭林場。經濟組織形式。已經試用了兩年了。

經營林地和經營果園不同。家庭林場經營管理的絕大部分是集體生態林。這就意味著京郊漫山遍野的松,柏,楊,愧等生態樹木,在被保護的同時,也將創造出經濟價值。目前家庭林場在昌平。房山,懷柔,平谷等地推出。

嗯。北京市共有。1330萬畝集體林地。其中生態林地1070萬畝。商品林地260萬畝。商品林娜,也就是蘋果,梨,桃等經濟樹木為主。也可以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生態林以松柏,楊愧等生態樹木為主。其主要作用是涵養生態。

這種改革讓幾乎不能動的集體生態林給農民帶來。實打實的經濟收益。但收益主要來自於財政補貼,而不是林地本身產程。這也給後期集體生態林抵押貸款貸來了難度,畢竟林子本身並不直接生錢。這種成嗎?是嚴格保護森林資源為前提。如果出現惡意破壞植被。改變林地用途。使用偽。違禁藥等情況。將取消家庭林場經營的經營資格。

種植養殖對。場地要求不高。但如果發展旅遊。那必不可免的是你配套設施建設。既不能破壞林地資源,又想滿足接待需求,這個矛盾如何解決?在北京承包中政策放寬的使用權,也就是允許家庭林場在其經營的林地範圍,內修建直接於經營與管理服務的設施。

這種探索政策集成機制,加大對家庭農場的鼓勵,引導和扶持力度。未來的林場主有望在林權抵押貸款貼息,山區小流域治理生態,生態林森林保險,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方面,享有優先權。北京為我們打開了林地的發展的一個方向。也推動全國林地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趣拍小澤


林業是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產品供給和生態服務的重要任務。2016年國家頒佈了哪些林業政策,對未來林業的發揮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11月28日 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65億元支持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3010萬畝

2014年至2016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65億元(不含基本建設支出),支持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3010萬畝,其中,2016年安排90億元,新增任務1510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按照農民自願、政府引導的原則,根據各地申報情況安排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國家按照退耕還林每畝1500元、退耕還草每畝1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退耕還林補助資金五年內分三次下達,退耕還草補助資金三年內分兩次下達。

2、11月21日 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林業局發佈林業領域PPP推進指導意見

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林業局發佈了《關於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進林業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在林業重大生態工程、國家儲備林建設、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林業保護設施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及利用等5大重點領域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表示,力爭“十三五”期間,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投入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達到5000億元。

3、11月16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這是繼2008年以來,中央再次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進行全面部署。集體林改目的是增加森林資源、增加林農收入,實質就是要讓廣大林農能夠享受改革發展帶來的福利,這是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建立責權利明晰的林業經營制度,讓“國家得生態,林農得實惠”。

4、11月 國家林業局印發《林業科技扶貧行動方案》

我國山區、林區和沙區是發展林業產業的重點地區,這一區域集中了60%的貧困人口。同時,林業具有涵蓋範圍廣、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就業容量大的優勢。林業科技扶貧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十三五”期間,在貧困地區推廣重大林業科技成果500項、林木良種500個,扶持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10個;建立林業科技扶貧開發攻堅示範點500個,幫扶指導和發展林業科技精準扶貧示範戶1萬戶,示範戶戶均增收20%以上;通過舉辦各級各類技術培訓,培訓林農和基層技術人員500萬人次以上,每個貧困戶掌握1-2項林業實用技術。

5、9月9日 國家林業局發佈指導意見 2020年建200個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林業局發佈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著力推進森林進城、森林環城、森林惠民、森林鄉村建設、森林城市群建設、森林城市質量建設、森林城市文化建設、森林城市示範建設等八項主要任務。根據指導意見,到2020年,森林城市建設全面推進,基本形成符合國情、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森林城市發展格局,初步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森林城市、1000個森林村莊示範,城鄉生態面貌明顯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高,居民生態文明意識明顯提升。

6、7月6日 國家林業局印發《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

《規劃》明確了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相銜接的未來35年全國森林經營的基本要求、目標任務、戰略佈局和保障措施,是指導全國森林經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的發佈實施是推動我國現代林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性工作,其中提出的多功能森林經營思想及其理念技術、分期發展目標、技術體系設計、森林作業法工藝規範、分區經營策略、樹種經營特徵等技術細節,對於進一步制定和實施省級、縣級森林經營規劃,引導各地全面持續科學規範開展森林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

7、7月2日 新版《野生動物保護法》發佈

7月2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三審稿,新版《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野生動物保護法》認可了實質性的動物福利;加強了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迴歸科學,把“馴養繁殖”改為“人工繁育”;限制和規範了野生動物的利用;重視對野生動物所致損害的補償;提出了各方參與保護的制度和機制;並增加了四種違法行為的情形,而且法律責任更加嚴厲。

8、7月1日 林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印發 部署9大重點行動

行動方案部署了大力培育適應氣候變化的良種壯苗、適地適樹科學造林綠化、積極推進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經營等九大重點行動。目標到2020年,林木良種使用率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23%以上,森林蓄積量達165億立方米以上,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率達95%,溼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森林、溼地和荒漠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明顯增強。

9、5月6日 《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出爐 2020年森林年生態服務價值將達到15萬億元

《規劃》提出了今後5年我國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指標、發展格局、戰略任務、重點工程項目、制度體系等內容。《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森林年生態服務價值將達到15萬億元,林業年旅遊休閒康養人數力爭突破25億人次,國家森林城市力爭達到200個以上,人居生態環境將顯著改善。國內木材儲備供應能力將顯著提高,林業產業總產值將達到8.7萬億元。

10、1月29日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林業內容釋放諸多利好

文件指出,全年計劃完成造林1億畝、森林撫育1.2億畝,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6.3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1500億美元。將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擴大退耕還溼試點範圍,大力推進重大林業生態工程,提高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補助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文件在“加強農業生態治理”部分,林業改革較以往著墨更多。

附:林業補貼

對於從事林業生產經營的人,必須要深入瞭解各種補貼或補助政策,如果你是個林業生產經營大戶,而不知國家有些什麼補助或補貼政策的話,那就很吃虧了。而關於國家對於補助的政策,除了中央有統一的標準以外,有的地方還會根據本地方的實際作出調整。

1.森林生態效益補償

根據國家級公益林權屬實行不同的補償標準,包括管護補助支出和公共管護支出兩部分。

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平均補償標準

每年每畝5元,其中管護補助支出4.75元,公共管護支出0.25元。

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

每年每畝15元,其中管護補助支出14.75元,公共管護支出0.25元。

2.林業補貼

(一)林木良種苗木培育補貼

主要用於對因使用良種,採用組織培養、輕型基質、無紡布和穴盤容器育苗、幼化處理等先進技術培育的良種苗木所增加成本的補貼。

補貼對象:國有育苗單位。

補貼標準:每株良種苗木平均補貼0.2元,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有變化。

(二)造林補貼

補貼對象: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跡地、低產低效林地進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面積不小於1畝的造林主體。

補貼標準:人工營造,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畝補貼200元),水果、木本藥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跡地人工更新、低產低效林改造每畝補貼100元。

(三)森林撫育補貼

補貼對象:承擔森林撫育任務的國有森工企業、國有林場、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林業職工和農民。

補貼標準:平均每畝100元

3.林業工程項目

(一)新一輪退耕還林(草)項目

補助標準:退耕還林1500元/畝,(種苗造林費300元,現金補助1200元,分三次支付,第1年500元,第3年300元,第5年400元);退耕還草800元/畝(種苗種草費120元,現金補助680元,分兩次支付,第一年380元,第三年300元)。

(二)鞏固退耕還林項目

補助標準:營造薪炭林200元/畝,用材林300元/畝,經濟林、綠化苗木500元/畝;

(三)天然林保護工程項目

補助標準:營造馬尾松、杉木350元/畝,按樹、楠竹及珍稀鄉土樹種370元/畝,經果林400元/畝;

(四)農業綜合開發林業項目

建設內容:木本油料示範基地、林下資源開發利用、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

補貼對象: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大戶、家庭農(林)場。

補助標準:每個項目中央財政投資不低於200萬元以上。

(五)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項目

補助標準:防護林300元/畝、經果林500元/畝。

4.支持林業產業發展的政策

(一)中央財政林業貸款貼息政策

補貼對象:林業龍頭企業以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形式,發展種、養殖業以及林產品加工貸款項目。

貼息標準:中央財政年貼息率為3%,貼息年限:1—5年;

(二)支持木本油料基地建設貼息政策

補貼對象: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從事種植及加工、據實給予貸款貼息


城隍廟小哥


在保護林地的同時發展多種養殖、種植項目合理有效利用林地:種植可以栽培野生藍莓果,枸杞、人工栽培園參,食用菌培育野生靈芝,猴頭、樹莓等高檔珍貴作物。兼種果樹和有心賞價值的高檔珍稀花卉、樹木。

種植結合養殖、人工繁殖野雞,七彩珍珠雞,林蛙等高效益項目,根據當地生態環境,民俗風格、投資建設大型集採摘、野捕、觀光、遊覽為一體的山村景點。在荒廢的林地上挖掘財富,上訴的一切要靠充足的資金做保證,山村合作社以集體投資或股份投資形式發展,也可以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山村農民的經濟效益,改變貧困現狀。

傳統單一的種植養殖方式,以不適合現代的經濟發展、需要種植、養殖者,更新觀念、轉變思想,向高科技的種植養殖方向發展。所有的事物成功與否取決於人,成就屬於辛勤拼搏的人!


平沙落雁1698


未來林地規劃,現在農村林地一片綠色,原因是年輕人都出門打工了,院子裡也是荒草,林地裡長滿了大小樹木,其實近些年森林植物成長的很好,植樹造林,有些荒山種上了果樹,大力發展林下養殖,樹林下可以養殖雞,種林下作物,磨菇,還原一些適合當地林下的產品,比如,五貝子,蜜猴桃,人參,現在森林已覆蓋整個三分之一,水土流失已比以前損失減少,國家大力發展森林,適合林木經濟,比如種梧桐,杉木,都是經濟發展帶動一切的因素,全中國的林地整體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因素,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建設一個沒有汙染的環境,有了林地的覆蓋面,空乞好了,人民生活質量大大改觀,才能保持水土流失,森林公園才是中國人的百年大計,


在巫山


我有500畝果園,也算是搞的立體經濟林業,在紅棗和石榴樹下分區養殖,餵了有2000多隻雞和600多隻鵝,這樣雞和鵝在樹下生存吃草,啄蟲子,拉下的糞便在樹下又是很好的有機肥。這種放養的雞鵝其肉質很好,很受大家喜歡。每年的紅棗和石榴收回來都是色澤光亮,果形飽滿,囗感甜潤,紅棗和石榴品質綠色環保,很受消費者歡迎。在200畝核桃樹下喂有150頭羊,羊在樹下自由走動,場景生動。賣出的肥羊,羊肉鮮美供不應求。當然這種立體的養殖一定要注意疫情,可是個技術活,如有相似情況,遇到問題可以聯繫溝通哦。看到此文的給個贊吧。


品棗


未來林地該如何發展?

國家明文規定不準亂砍亂伐,保護森林。

林地是野獸,野禽,昆蟲棲息之地。只有保護,人類才能和大自然和諧共存。

不打擾,就是人類對大林地的最好的發展。

近些年,各地的山區和丘嶺植被保護的很好了,整山造林,美化環景,養禽養畜,果業發展快。立體經濟得到充分體現。

千人栽樹吧,讓後人乘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