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民國時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黎小潔


四川袍哥是哥老會在川滇一帶的叫法,袍哥與以前的天地會同出一源,是清康熙年間鄭成功創立的“反清復明”組織。鄭成功死後,會眾化整為零,成了了天地會,取洪字的三點又稱“三合會”,對內稱洪門,其分支就有哥老會、小刀會等。

清末,會眾中的有識之士,取《詩經》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之意,稱為袍哥,活躍於兩湖、川、滇、黔等地。袍哥成員都是異性兄弟,本意是行俠仗義,但後來有的為惡一方,有的成為危害社會的封建團體。

袍哥會員一律以兄弟相稱,首領被稱為大哥,也可叫袍哥。明末,幫會改為橫向組織,即哥弟平起平坐。“仁義結拜,生死與共”,是袍哥的誓言;“三綱、五常、五倫、八德”是袍哥克己律人的信條。大哥要以劉備為榜樣,“仁義齊天左朝堂”;三爺要學恆候,“大吼三聲斷當陽”;講的是“兩肋插刀”的義氣,守的是“扶弱濟貧,尊人妻妹”的信約。

袍哥有著嚴密的組織體系和職責分工,袍哥原有十個首領而設十個排位,後因四、七排居心不良,所以被廢,只設八排。後人冠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字,會內由舵把子嚴管。第一把交椅:比擬劉備,稱龍頭大爺、舵把子等;第二把交椅:比擬關羽,稱聖賢二爺;第三把交椅:比擬張飛,稱糧臺三爺;第四把交椅比擬趙雲,第七把交椅比擬羅成,都留空。剩餘一直排到第十。

袍哥的懲罰措施有,掛黑牌、賠禮道歉及經濟懲罰、矮舉、傳堂訓誡、磕轉轉頭、走知會、擱袍哥、放河燈、草壩場等等。

民國時期,袍哥之所以興盛不衰,是同四川複雜的政治背景分不開的。革命黨人曾利用過袍哥組織,對推翻清政府起到了一些促進作用。會中知名人士有楊滄白、向楚、熊克武等。四川大都督尹昌衡,把袍哥牌子掛到都督府大門前,後來熊克武、周俊等人都利用袍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樣一來,袍哥便堂而皇之的得到政府的提倡和保護,袍哥組織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壯大起來。

袍哥畢竟是地方遊民組織,在連年的戰爭影響下,袍哥逐漸蛻變為土匪組織,打家劫舍為禍地方。在國共內戰期間,袍哥被國民黨利用,充當圍追堵截紅軍的幫兇。四川自護國戰爭後長期成為軍閥必爭之地,各軍閥為了擴充實力,想方設法拉攏袍哥土匪。1923年間四川省內共23個師的兵馬,其中收編的土匪高達七成的比例。四川袍哥以軍閥為靠山,大肆進行非法活動。如成立的“徐榮樂”社便是。

四川袍哥武裝不僅在各類內戰中助紂為虐,為虎作倀,而且在平時也耀武揚威,任意欺壓老百姓。頻繁的內戰給袍哥勢力的膨脹提供了有利的政治軍事條件,槍桿子是袍哥為所欲為的基本要素。1933年,原先投靠29軍黃正貴師的賴合山部百餘名匪徒被楊秀春旅5個連圍剿,慘敗後將金堂縣長許達權槍殺。

四川袍哥的土匪行徑逐漸為四川省當局所注意,他們在積極組織袍哥武力攻打紅軍的同時,曾以通告的形式企圖制止袍哥對四川社會的破壞。這一縱一收,看似矛盾,但實質都是出於國民黨在四川統治的需要。

1935年,四川省政府以“袍哥會黨種類太多,遺毒社會”為名義,發出了查禁通令。紅軍過境後,四川省主席劉湘要求當局制定禁止哥老會的有效辦法。同年10月,懲治哥老會的暫行條例被蔣委員長批准實施。此後,四川袍哥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野史也是史


四川袍哥魚龍混雜,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清水袍哥”,另一種是“渾水袍哥”。第一種有正當的職業,地位顯赫,有文化有內涵。第二種和土匪差不多,只要有錢拿,什麼事都可以做。比如賣鴉片、販軍火等、殺人放火絕對是渾水袍哥。

“袍哥”意為“同袍兄弟”,出自於《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袍哥源自於哥老會,至於起源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總之,中國所有的秘密結社都與天地會有關。包括洪門、青幫都源自於天地會。最早的天地會以“反清復明”為旗號,但是遭到清政府的圍剿,為了逃避清兵的圍剿,一些舵主分散全國各地,改名換姓,成立各自山堂,所以遍及全國各地。

袍哥成員以“仁義結拜,生死與共”為誓言,又以“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八德(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克己律人的信條。總的來說,袍哥都是一群講義氣的兄弟,無論是清水袍哥,還是渾水袍哥都有各自的原則。袍哥也有一些要求,且內部等級分明,仁字號上的穀子多(士紳、富戶、官員、書生,位尊),義字號上的銀子多(商賈、地主),禮字號上的定子(即拳頭,打手)多。此外,袍哥紀律嚴明,有許多戒條,主要有四不準:一不準窮人賣個(裝桶子出賣袍哥);二不準卡字更股(分錢財不公平);三不準進門參灶 (看內財,與袍哥妻女通姦);四不準紅面肆兇(發酒瘋,亂出言語,不認真)。如果違規,必須受到“家法”制裁,輕者磕頭認罪,嚴重的必須“三刀六個眼”,嚴刑處置。

在民國時期,據說90%以上的四川男子都加入了袍哥會。這麼龐大的群體,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可想而知了。在辛亥革命時期,袍哥會的大爺參與了四川保路運動,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義奠定了基礎。清朝滅亡以後不久,全國又進入軍閥混戰的局面。而四川也避免不了軍閥混戰,而那些軍閥幾乎是清一色的袍哥大爺,給四川人民也帶來了不少的災難。不過,袍哥當中也很多幹革命的,並非我們現在所說的土匪。

比如我們熟悉的朱德元帥,其實他早年也加入過袍哥組織。1908年,22歲的朱德加入儀隴當地的袍哥組織,成為一名哥老會成員。加入袍哥會的次年,他去了雲南講武堂學習,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還有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他的父親鄧紹昌,在廣安的袍哥會當中,先後當過“三爺”、“掌旗大爺”(即頭領),辛亥革命時曾率眾參加廣安的武裝起義。還有劉伯承元帥,都是袍哥組織的成員,據說還是禮字輩,也就是上面說的定子(即拳頭,打手)。在做國軍軍長的時候曾遭到四川軍閥劉湘的通緝,由於懂袍哥暗語,劉伯承在安居古鎮順利脫險,並參加了南昌起義。

雖然說袍哥人群,魚龍混雜,什麼三教九流都有。但是,加入袍哥都是為了有一個依靠,在當時的清末和民國,政治腐敗,官員徇私舞弊,老百姓遭受欺負和冤屈,告官基本沒用。所以請袍哥大爺出面主持公道,比直接告官要好使。所以,在四川為什麼那麼多人加入袍哥,其實是有原因的。出現龐大的袍哥群體,都是那個時代背景造成的,與現在所說的黑社會是兩碼事,所以大家不要誤解了袍哥人!


謀士說


說到民國時期的四川就離不得不提到袍哥,袍哥作為四川的一個秘密組織,在清末時因為保路運動而走上了公開化,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四川袍哥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可以說全國罕見。

大到四川軍政高層,下到黎民百姓都有袍哥的身影,地方上的袍哥可以說掌握著一切,當地官員的行動都離不開他們的幫助,比如正亮,徵兵,收稅等等。更有甚者,一言不合,連縣長都敢殺。而到了1949年,成都有公口(包括分社、支社)1000多個,重慶有公口300多個,袍哥人數都在7萬至10萬之間,以此為參考,整個四川的袍哥數量大約在300萬左右,佔成年男性的五分之一。

袍哥的勢力迅速擴大,主要是袍哥善於拉攏人心,如對於一些窮苦兄弟,一般都有當地的有勢力的袍哥給介紹工作,去當個夥計,學徒,或者去那裡出苦力等等,當然,有些當地袍哥因為某些原因,做生意失敗了,被當地官府欺負了等等,都會有當地的袍哥給張羅,給予一些幫助。有些貧困袍哥家裡有老人去世,因為家庭原因,辦不起事,給當地的袍哥大爺一說情況,然後就由當地的管事五哥出面張羅,拉著弟兄們一起來幫忙,且並不吃酒飯,這樣一來,事也辦了,弟兄們一起來送葬,也顯得風光氣派,而袍哥的此舉也是更得川人的推崇。


梅長蘇76410694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看過電視劇《傻兒師長》嗎?

傻兒師長樊傻兒當年還是公子哥,在外面幫家族收錢。

住店期間,樊傻兒遇到幾個黑社會放高利貸的,向一對唱戲的夫妻收賬。

樊傻兒路見不平,仗義執言,雙方几乎動手。

然而,突然黑社會為首的崔大哥,同樊傻兒對了一段黑話。

崔大哥:有寶獻寶,無寶受考

樊傻兒:同扶漢室,造福必昌

崔大哥:公片寶扎,請拿上符

樊傻兒:金字牌、銀字牌,小弟與兄送寶來!仁兄今日得寶後,步步高昇坐八抬!

這一段,就是袍哥組織的黑話了。

樊傻兒對得出切口,崔大哥知道都是袍哥組織的,就不能亂來了。

其實,當時樊傻兒只有一個人,對方有三個人。

如果惹急了對方,殺了樊傻兒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普通見義勇為的群眾,這些人開槍殺死樊傻兒,就像踩死一隻螞蟻。

但是,既然樊傻兒也是袍哥,按照規矩是不能隨便殺的,必須合理解決。

如果殺了樊傻兒,就是不講袍哥的江湖規矩,以後就不好在江湖上混了。

隨後刀疤臉故意說樊傻兒,是不是來好字旗的,意思就是來主持公道的。

樊傻兒孤身一人,此舉等於是在當地搶地盤。他自然不能隨便承認,不然可能惹上大禍。

所以,最終樊傻兒直接自己掏錢,為唱戲的夫妻支付了債務,這事按照袍哥規矩瞭解了。

其實,袍哥就是四川黑社會組織,最初是反清組織天地會的分支,早在清朝初期就傳入四川。

到了清朝乾隆以後,袍哥組織才在四川發展壯大起來。

當時四川社會較為混亂,土匪地痞很多,仗著腐敗的官府無所不為。

袍哥中最初又分“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兩種。所謂“清水袍哥”一般指雖然參加了袍哥組織,但不幹違法亂紀的勾當;“渾水袍哥”則是一些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土匪。

袍哥雖然多是流氓黑社會,有的甚至是土匪,但有著鮮明的反清性質。

至於為什麼叫做袍哥,一種說法是袍哥必須忠義。

忠是要忠於大漢,義是需要互相講義氣。

關二爺被逼降曹後,曹操獎予很多金銀財帛,他一概不收,只收了一件錦袍,平時很少穿著,有事穿上,卻要把舊袍罩在外面,曹操問他原因,關二爺說:“舊袍是我大哥玄德賜的,受了丞相的新袍,不敢忘我大哥的舊袍”。因此,這個袍哥組織,老名稱又叫“漢留”,含義就是從漢朝遺留下來的精神氣節。

比如樊傻兒說的“同扶漢室,造福必昌”,這個漢室就是反清的意思。

遺憾的是,袍哥是個鬆散的幫派,各地都有自己的老大,也沒有幫主這種人物。

所以袍哥整體不成氣候,在地方倒是頗有勢力。

袍哥會在四川還有云南,都有很強的實力,在西北則叫做哥老會,實力也相當瞭解。

也許大家不知道,劉伯承同袍哥上層有很高的關係。


薩沙


袍哥是指清朝中後期活躍在四川一帶的秘密結社,這種秘密結社又稱哥老會。辛亥革命最早發源於四川,袍哥組織大多參加了反清鬥爭。在同盟會的聯絡策動下,一些著名的袍哥舵把子組織了東西南北中各路保路同志軍。根據範紹增的回憶,“袍哥組織遍及城鄉各個角落,到處可以打擊清軍。特別是袍哥兄弟夥中的農民,平時都撒在田間,從事耕種,一遇清軍,即出其不意的突然襲擊,漫山遍野的同清軍展開戰鬥,聲勢極為驚人。”因此,後人評價說:“四川之獨立,哥老與有力焉。”

四川獨立後,尹昌衡對了對抗清政府,決定利用袍哥組織來支撐自己的政權。他在成都公開成立“大漢公”總公口,自任總舵把子,軍政府各部也都組織公口。陸軍部有“大陸公”,參謀部有“大參公”,連城內各街、各警署都打出了公口招牌。還通令各縣袍哥舵把子率領兄弟夥到成都點驗。在這種形勢下,袍哥的人數迅速增長,袍哥組織如雨後春筍遍及各地,袍哥人數達到了數十萬。

(辛亥革命中的保路同志軍)

尹昌衡後來誘殺趙爾豐,成立了軍政府,穩定了四川局勢。革命有功的袍哥組織此時卻成了不穩定因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尹昌衡宴請一批重要的舵把子,打出了“功成不受賞,長揖歸田廬”的口號,收編了一部分進入軍隊,其餘的大部則讓他們自行解散,算是近代版的杯酒釋兵權吧。

但沒多久,康藏叛亂,尹昌衡率軍西征。叛亂平定後,尹昌衡被袁世凱騙到北京軟禁。那些還沒來得及解散的袍哥組織從此失去了制約。有的跟地方官府勾結,走私販毒,橫行鄉里,成為一方豪強。有的盤踞偏僻地區,淪為土匪,稱霸一方。進入軍閥割據時代後,袍哥組織也以各種方式活躍在四川。

一、淪為土匪或直接被軍閥收編

袍哥隊伍比一般幫會組織更加嚴密,既是兄弟關係,又有上下關係;既有袍哥的家法,又有軍隊的軍法,難以拆開打散。當時四川比較大的軍閥如熊克武、劉湘、楊森、潘文華、劉存厚、鄧錫侯等都收編過袍哥隊伍。劉湘曾在綿陽、廣漢一帶收編喬得壽的袍哥匪幫,編為獨立旅。其他被收編的有:陳蘭亭、鄧國章、範紹增等等。餘際唐所部四個團全部是袍哥隊伍。劉文輝的二十四軍,許多團長營長都是袍哥。

(傻兒司令)

二、成為軍閥的保鏢和負責地方治安

一些實力強大的袍哥雖然沒有被軍閥直接收編,卻提供了一種保鏢服務。劉文輝和鄧錫侯下面負責保衛的人員,全部是袍哥。這些袍哥往往以副官的面目出現,暗中負責安全事宜,並不參與軍事行動。除此之外,整個四川的地方治安,幾乎全是被袍哥組織包攬。一些機構,從頭目到成員全部是袍哥。甚至有的直接被某一個堂口壟斷,比如成都警備司令部鄉村情報所,主任就是袍哥組織華成社的舵把子,其成員全部是華成社袍哥,外人或其他堂口根本無法染指。

三、軍閥統治社會的工具

劉文輝授意其五哥劉文彩當上了“敘榮樂”總舵把子,利用幫規和紀律,控制著10萬兄弟夥。劉文彩還與各地各縣的袍哥舵把子三百餘人換帖,擴大影響力。劉文輝後來敗給劉湘,退居西康。為了殺回成都,他指使劉文彩在西康組織袍哥,成立敘榮樂雅安總社,約請川西各地袍哥舵把子到雅安與劉文輝見面,幫助劉文輝在袍哥土匪中拉隊伍,擴大勢力。

四、成為軍閥的打手

四川易幟後,軍閥們表面上服從蔣介石,暗地裡一直在抵抗。軍統曾經派一個稅警團進駐雅安,想監視二十四軍。劉文輝不能公然拒絕,暗中指使袍哥半路攔截,最終稅警團未能進入雅安。後來蔣介石也開始拉攏袍哥,讓孔祥熙出錢資助大的袍哥組織,扶植他們組織“漢華公”。後來的校場口事件,就是袍哥一手操辦的。

總體來說,民國時期的袍哥是軍閥統治的社會支柱,跟土匪和軍閥融為一體,難分彼此。但是在組織層面保留著自身的獨立性,主要體現在開香堂、執行幫規儀式方面。而袍哥組織內部講義氣,共患難,使得組織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江蝶夢


大家把袍哥的情況說得比較清楚了,我來說說四川袍哥為什麼勢力大。

四川袍哥到清朝中葉,已經從一個有明確政治訴求(反清復明)的社團,發展為一種民間自治組織了。

古近代四川地區,交通命脈是河道。最大的交通要道是長江,號稱黃金水道。其他諸如岷江、嘉陵江、烏江,水系也相當發達。四川地區的物資和人員來往,都是順著河道流動。

而河道流動的特點就和官方的行政管轄方式出現了矛盾:河道是長形的,行政區域是團形的,一條河道,往往穿州過府,經歷好幾個縣甚至好幾個州的地盤。這樣,官方的勢力就非常受限了。比如彭水的縣官,在彭水呼風喚雨,但烏江在彭水只有幾十公里,上游酉陽、沿河(貴州),下游武隆、涪陵,船舶順水而走,你彭水官府的裁決,在上下游都打不走,自然權威性不足。加之當時交通不便、通訊落後,搞什麼區域聯動、跨省抓人,簡直就是神話。

而船行水上,糾紛又是特別多的,急需一個權威的調解機構,於是袍哥便生逢其時。所以拜會當地袍哥叫拜碼頭,因為袍哥大爺的堂口,大多都是設在大大小小的碼頭上,否則,他要喝西北風。

袍哥為啥特別強調義氣和麵子?因為義氣和麵子就是執行力。涪陵的袍哥在長壽遇到麻煩,當地袍哥幫其擺平,給了面子,好,長壽袍哥在涪陵遇到麻煩,涪陵袍哥也會鼎力相助,照樣給其面子。只有這樣,在長長的水路上,秩序才能有效維持。否則,一條船,走一路一路的麻煩,川中的一條條黃金水道,只能成為擺設。


天空是雲朵的牧場


四川袍哥由來已久,早在康熙年間就有了這個組織,但那是還是屬於隱秘組織,不為多數人所知,清末時期,社會環境發生急劇變化,人民生活愈發艱難,袍哥這個組織也開始了半公開化,四川的保路運動則直接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而作為保路運動的主力,袍哥也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保路運動以後,袍哥以功臣自居,四川袍哥的勢力開始了急劇增長,大小鄉鎮袍哥碼頭林立,尤其那成都街頭,隨處可見的袍哥茶樓,儘管後來政府明令禁止民間組織袍哥,但是面對著民間勢力龐大的袍哥也是難以執行,袍哥只是取下招牌,一切照舊,由於袍哥遍佈各鄉鎮,成員極多,地方官員為了穩定局勢不得不屈膝拜訪當地的袍哥大爺,不若如此,不僅官做不好,連小命都有可能丟掉,部分官員就加入袍哥成為其中一員,隨著袍哥的勢力越來越大,袍哥就開始作為武裝力量參與軍閥勢力之間,甚至與軍閥一體化,四川軍閥混戰期間,大多數戰鬥都有袍哥的參與,而袍哥在軍隊中更是司空見慣,比如軍閥劉文輝,他是四川主席劉湘的堂叔,本身就是袍哥大爺,手下官兵袍哥更是不在少數,袍哥在軍隊中屬於合法的存在,軍官階層十之八九都是袍哥出身,藉助袍哥身份增加統治力度。

袍哥借用自己的身份,遊走與各方勢力之間,政府辦不了的事情,他們都能做,如袍哥頭目冷開泰,結識杜月笙、黃金榮、顏家棠等人,是長江沿岸赫赫有名的地頭蛇,當時劉湘意欲購買軍火,因為受南京政府監管,無法運到,於是委託冷開泰辦理,冷前往上海,通過青幫購買軍火,又通過外國軍艦,和沿岸袍哥的幫助下,軍火被安全送到重慶,頓時得到劉湘的重用。要知道劉湘可是主政四川,連他都辦不到的事情,卻被袍哥頭目冷開泰給辦理了。

有曾經參加過袍哥組織的一位老人回憶,在抗戰期間,在四川做生意,為了做生意不被欺負,因此經過當地的管事五哥介紹,加入了袍哥組織,當時他主要去幾個縣城之間販賣東西,有一次,在縣城裡,被當地的稅務官把貨給扣了,實際上想敲他的竹竿,沒轍。他抱著試一試的方法找到了管事五哥,管事五哥當即通過當地的袍哥大爺給稅務局打了招呼,東西完璧歸趙。後來有一次,他運一船貨被大浪打翻,當地的袍哥大爺組織人馬幫忙把東西弄上來,並組織人馬湊錢買東西。1948年的時候,一次運貨,被土匪打劫,啥都不剩,等到了縣城,找到了當地的袍哥大爺,袍哥大爺又給他了一些銀子做路費。·


愛運動的五華


現在說起來四川袍哥,基本上也都是隻存在於歷史書上面了。但是他當年可是天地會、哥老會,洪幫、三合會等等一樣的黑社會團伙。但是人家都是會、幫等等,唯獨四川這個地方單呼袍哥,這真的是不好研究。


其實像袍哥這樣的幫會,放在現在這個時代他就是黑社會。但是作為一個特殊時期的組織,多少與黑社會有點不一樣。在清朝時期的幫會,很多時候還有點眾互助的意味。因為農民離開了生養自己的土地,難免會有些孤獨的意味。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組織,可以作為大家的靠山,把所有人籠絡在一起。但是這樣的組織,政府管不了,鄉紳伸不到手。規矩也都是他們自己定,看誰不順眼三刀六洞的捅下去。時間長了就是社會禍害,甚至影響統治根基。因此在清朝的所有的幫會也都是非法的。如果有機會朝廷也會嚴打。

和天地會的性質有點相似,他們一直自我標為反明覆明,但是實際上不可信。最可能的是崛起於清代中葉。因為隨著資本主義的崛起,農民離開土地外出做活,因此需要取暖抱團。但是們總是被壓制,漸漸地越演越烈。


最後他們乾脆也認了,既然你們不讓我好過,我們乾脆也就是反清復明。但是話有說回來,存在就是合理。既然出現了不是鎮壓就鎮壓的了。有這樣的社會需求,就會有這樣的社會存在。但是他們的存在,也是社會的默許。為何這麼說?因為王朝時代,政權不下農村,社會脫節嚴重。所以他們一般不惹出大麻煩,當地官員也會讓它去。

但是一旦放任久了,他們也會忘乎所以。因為一開始的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動刀子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是清理門戶。但是後來發展到和土匪沒有太大的區別。四川鬧土匪的那些年,但凡是碰到了袍哥,通常禮讓不止三分。

只要報出名號,基本上讓道放人。有的乾脆一夥兒無所不為。據說袍哥也是有規矩,下九流諸如理髮、修腳、扒手、妓院茶壺等人被拒之門外。但是在事實上這樣的人,真的很多都喜歡袍哥。


原來的袍哥還分仁義禮智信的門。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門,都有講究。只是後來實在是亂,索性乾脆也不分了。當然一正經商人尤其是行商,還偷偷的跑去入袍哥。為的是行腳的便利性,以防止土匪搶劫。

清朝末年這是一個動盪的年代,政府從西方引進洋槍洋炮。鎮壓能力強了,順帶著造成了劇烈的社會動盪。在這些年裡,我們想要革命的革命政黨,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黨會。全國各地的社團組織,包括四川袍哥,都引起了引革命人極大的注意力。

所以就算是鬧事也都是理直氣壯。想當年辛亥革命的時候,不就是四川先亂的嗎?從保路運動開始,袍哥就開始不安分。革命成功後,袍哥覺得自己像個英雄的革命同志軍隊。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所謂的袍哥當家。


到這個份上,袍哥也就很普遍,因此一些有錢的富麗紳糧大戶,也開始要紛紛加入。憑藉自己的實力,搶袍哥大爺位置。可惜也有一些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那些被幫會兄弟吃破產的,也不是一兩個。

但是這種混亂局面維持沒多久,就都被袁世凱後來用力按下。像其他地方一樣,四川多少恢復了一點秩序,然而這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袁世凱稱帝,蔡鍔討袁世凱進入四川,一下子把原來的蟄伏的袍哥喚醒。

袁世凱去世後,四川再次陷入混亂。各地的袍哥再次拉起隊伍,成為各地軍隊大小頭目。或成為師長旅長的頭。或者是排長和連長的指揮官,這些淨是些袍哥大爺。


但是這些袍哥起家的排長,都沒有單獨跟隨軍隊頭走來走去的,就“駐紮”在他們的老家。連長、營長的肩膀肩章在身上一貼,腰間一把駁殼槍。開一家茶館幫人收租。地方上擺不平的事情,進來茶館喝幾杯,打上幾圈麻將。就算是天大的事情,最後也可以給你擺平。

在政治上這些袍哥大爺,看誰的勢力大就掛著哪個軍旗。因為不管怎樣,衣服是一樣,只要換旗就可以了。所以當時四川地面上,一會兒歸劉存厚,一會兒歸熊克武,一會兒歸楊森,一會兒歸劉文輝,最後歸了劉湘。但是沒有一點好處嗎?肯定也不是。

當時在四川所有的成年男性,似乎人人都是袍哥。不是袍哥,日子沒法過了。只要是袍哥的人,所有的兄弟,不管認識不認識,不能欺負。所以欺負的事也少了。以前偷個妻子什麼可能沒什麼。但現在被偷了,偷的就有可能是袍哥的家庭,按規定三刀六洞少不了。


因為我不能傷害對方,那麼剩下的更加和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更好了。這就是為什麼袍哥在此後的口碑,一直不錯的原因。後來解放之後,袍哥也是個問題。幸虧四川這塊地方交給了鄧公管理,這些人就像是江水宜疏不宜堵。採用放任不管理,但是不代表不過問,最大可能的減少了“官逼民反”,時間長了袍哥也就消失了。


史之策


清朝初年四川人口稀少,清政府移民很多人到四川,這些移民到四川后,有一些人沒有正常安居樂業開始以搶劫為生,慢慢形成了嘓嚕組織。後來天地會發展到四川慢慢與嘓嚕融合形成新的幫派組織袍哥會。

清朝末年,孫中山領導同盟會進行革命活動,孫中山安排同盟會會員到四川聯絡袍哥會一起參加革命活動。清朝滅亡後,由於袍哥會革命有功,在民國時期得道了大力發展。就重慶袍哥成立的 大小工口(碼頭)有上個,當時四川成年男性70%都加入了袍哥,一些女的也成立姐妹社,組織達到幾百個,人員上萬,這些是女袍哥。

四川的袍哥分為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組織眾多,但是他們主要特點信奉關公,講義,要面子,為了面子可以性命不要,這也是抗日戰爭日期川軍出川抗日打得勇猛沒有叛徒的根本原因,由於受到袍哥文化從小到大的薰陶,四川人都不怕死,如果誰投降當叛徒肯定會被同族人瞧不起,不但自己被人瞧不起,一個家族都被人瞧不起,所以到戰場上寧願死也絕對不投降的,這個和日本武士道精神一樣。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南兵也害怕四川兵,因為打死四川兵一個,四川兵會集體來拼命。

袍哥文化講義氣,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現在社會以錢為先,農村消亡,這種講義的文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了。


奇哥修真


袍哥作為民國時期四川的幫會組織,可以說勢力極大,完全達到了影響一方的地步,這是四川所特有的,解放後袍哥被取締,但是四川日常生活中依然有著袍哥文化的身影。

當時的幫會組織就全國來說,浙江一帶稱“清幫”,兩湖兩廣稱“洪幫”,川、滇、黔則稱“袍哥”,又稱“哥老會”,而不管這些地方的幫派叫什麼名字,他們全都是起源於鄭成功的“洪門”,也就是後來眾所周知的“天地會”。

凡是參加袍哥(以下稱“哥老會”)的人,都要按桃園三結義的精神,以講義氣,扶正氣,抱打不平,維護地方安寧,達以“反清復明,滅滿興漢”報效國家的目的為宗旨。為此,哥老會對於參加者的把關非常嚴格。

一、參加哥老會的條件

參加哥老會組織的要求很嚴,“要身家清白,己事明瞭”,“沒有拖家帶口”,而且三代人沒有紅疤黑跡,沒有做任何壞事。參加時要當眾發誓:“兄弟如有三心二意違規亂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還應嚴格遵守各條各款紀律,履行全部信條。

哥老會中以“仁義結拜,信守交往,生死與共,患難相扶”為誓言;以“三綱、五常、五倫、八德”律己律人。同時要繼承“羊左之交”、“桃園結義”、“梁山聚義”、“瓦崗結盟”的精神氣節。

而入了會之後,兄弟們平時相處的時候,當大哥的要學劉備那樣有仁有義,當三爺要學恆候樣,為義氣連刀山火海也要闖。此外,還要不背信棄義,不恃強凌弱,不淫妻戲妹。對結拜的兄長要禮讓,一切聽從吩附,不以下犯上。

二、參加哥老會的程序

凡是申請參加哥老會組織的人,必須要四大拜兄的栽培。所謂的四大拜兄,分別是指介紹入會的引進拜兄,負擔保責任的保舉拜兄,複查瞭解身家、己事的承認拜兄,批准入會的思準拜兄,然後才能進行兄弟們的拜把儀式。

舉行儀式時,由保舉拜兄用紅帖宣佈新入會者和恩、承、保、引4大拜兄名單。新入會者向這些拜兄一一行叩拜禮表示謝恩,然後由恩拜兄賞賜排位。會後還照例由4大拜兄送厚禮酬謝,以示感恩之誠意。

同時也向公口繳納入會金,畢竟幫會也不會隨便就能進的,然後再進行各種宣誓,由恩准拜兄向新入會的兄弟講述哥老會的歷史,最後經過仁、義、禮、智、信各堂人的認可後,方能成為正式哥老會成員。

三、關於哥老會的一些規定

入會的兄弟一定要保持禮節,比如遇到各堂主,要作揖磕頭等禮節不能缺。哥老會的成員之間有很多切口語,比如我們熟知的天地會切口語有“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明覆清反,母地父天”等。

哥老會還有十大戒律,如下:①不準蹺腳把腿架;②不準前後把衣扎;③不準吃酒亂說話;④不準胡言亂開花;⑤不準栽瓜和逗把;⑥不準打條想辦法;⑦不準煙賭娼玩耍;⑧不準拋室不顧家;⑨不準故意作虛假;⑩不準休妻把妾納。

再其他的還有一些比較詳細的幫規:比如當初矇混過關進入哥老會,後面查出來家中實際上出現過道德敗壞的人,那麼仍舊會被踢出會外;在民國之前,女性是不能參加哥老會的;當過理髮工人和裁縫的不允許進入,因為他們曾經給漢人剃髮,給漢人做韃子的衣服穿。

四、哥老會實際上是怎樣的一群人?

哥老會宣揚“忠孝節義”,反對“姦盜邪淫”。因此,凡偷盜扒竊、衙役、娼妓、老鴇、吹鼓手、跟班、看門、燒水煙、修腳、擦背、男旦、男妓、演宮娥、綵女,麼姑、妻子偷人、母親再嫁等都認為是下九流的下賤人,不準參加。

《海底》(關於袍哥的書籍)書上也說:“要想加入不能夠,除非二世把胎投。”這些所謂的下九流,其中許多是勞動人民,卻遭到哥老會鄙視被棄之於門外。而那些搶人越貨的土匪、流氓之類反而大受歡迎,並允許他們搶皇糧、劫貪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