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川大化學學院教授馮小明甘坐八年冷板凳 影響未來數十年

川大化學學院教授馮小明甘坐八年冷板凳 影響未來數十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馮小明(左一)在科研中

川大化学学院教授冯小明甘坐八年冷板凳 影响未来数十年

時光一晃,曾歷歷在目的一個個奮鬥著的當下,變成了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但無論記憶中的,抑或進行中的,我們總是在昂首向前。那促使我們前進的力量,是奮鬥的責任,更是愛國的情懷。

2019,新中國成立已70週年。時光疾馳中,這片神州大地日新月異,回頭望去,已有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為今日之榮光砥礪前行,開拓努力。

他們或許是為科研奮鬥的創新者,或許是為夢想拼搏的企業家,或許是為培養人才而揮汗的老師,或許是無數新興行業的弄潮兒……這無數的小家小我終匯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將我們推向更好的時代。

即日起,推出“愛國情、奮鬥者”系列報道,講述這片土地上一個個奮鬥者的故事,講述時代變換中,那份不變的家國情懷。

人物速寫

馮小明

●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26歲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副教授之一

●化學反應“Roskamp-Feng反應”以他名字命名

中國“諾獎”

去年9月8日的上午,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現場揭曉,馮小明同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馬大為、周其林、林本堅7位科學家獲獎。未來科學大獎,被稱作中國“諾貝爾獎”

現實版“藥神”

紫杉醇,當前治療乳腺癌、子宮癌等具療效的藥。其每年超過40個億美元的銷售額,但是合成卻非常困難,並且成本昂貴,一個療程下來患者要花費上萬元。

“如果將來能夠通過我們的催化劑,減少反應步驟,降低合成成本的話,價格降低了,那不就大量人都用得起了?”

去年9月的一天,正在川大第一理科樓開課題組會的馮小明接到一個北京號碼的來電。看了看,他沒有接。號碼接連響起,他終於按下了接聽鍵。對面傳來一個聲音:您好,我是未來科學大獎評審委員會,您已被評審通過,成為獲獎者……

對面的聲音接著響起,問,高興嗎? 馮小明回了兩個字,高興。後來他才知道,聽筒對面,上百號專家、媒體就坐在臺下聽著這場連線,等著他的反映。兩個字一出,臺下人已經充滿笑意。沒有預兆,沒有風聲,這被稱作中國“諾貝爾獎”的大獎,就這樣落在了馮小明頭上。這也意味著,他已是公認的,能夠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發展至少20年的人物。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馮小明,49歲那年,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的履歷很長,挑幾個簡單的來說,比如26歲就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副教授之一;比如以他名字命名的化學反應“Roskamp-Feng反應”,這也是首箇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所做的工作被國際人名反應專著冠以中國人名的有機化學反應,該研究工作也糾正了國際上通用有機化學教材對該反應獲得光學純產物的片面描述。再比如國家自然科學獎乃至去年未來科學大獎的榮獲……

只是,搜索馮小明的名字,榮譽多,報道少。他幾乎,從不接受採訪。

川大的綠色化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擺滿了各式儀器與化學實驗用的瓶瓶罐罐。3月28日,馮小明走出實驗室,借了間隔壁的辦公室,跟記者聊了聊。讓他願意打開話匣子的,是四個字的主題,“科研精神”。

為何走這條路?

——這是時代烙印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果時間再倒退個半世紀,馮小明或許只想當個工人,有份工作,也就是“能領工資的人”,像父輩一樣,那樣就很幸福了。“你想想,那時候多少人沒工作啊”。

但讀到中學,這就不再是他的理想了。因為,“科學的春天來了”。

1978年,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那場40年前的全國科學大會,拉開了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那篇徐遲發表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在全民範圍內掀起一股熱愛科學、投身科學的熱潮。那時誕生了陳景潤、張廣厚和楊樂等等名家,他們也成為了馮小明想要成為的人。

“那時候,也不是明確將來就一定做科研,但是就是想讀書”。

1981年參加的高考,那與如今的高考競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大約2%的錄取率,但還是會讓大批想讀書的人為之去拼。“這就是我們那代人的時代烙印吧”,打開數十年前的記憶,馮小明仍是恬淡,如同講述昨天。

彼時,他走入的是蘭州大學的校園。為啥要選化學呢?也沒啥特別的,他說,因為中學時候化學考得最好。

化學學得最好,也沒啥特別的,純粹是因為“老師教得好”。況且,“還有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

“時代”影響的是一代人,因此他並未覺得彼時自己的大學生涯有甚特殊。三點一線,大家都是三點一線,起早去圖書館佔座,下課去圖書館佔座,圖書館宿舍教室,沒太多其他的娛樂,“因為大家都要刻苦讀書,讀更多書,恨不得一週七天都在書海里面”。

要讀更多書,所以考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他還在西南師範大學做了5年的大學教師。那時期,才26歲,馮小明就被破格提拔成為副教授,成為了國內最年輕的副教授之一。

“我們是從對科學的狂熱之中走過來的一批人”,他說,這是時代烙印,迎來科學的春天后,我們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科研能跟海內外的科學家有一個平等對話的機會。

基礎研究枯燥嗎?

——當然不

“探索的慾望會把你推著往前走”

馮小明所從事的是不對稱合成方法學及手性醫藥、農藥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這對大多非專業人士而言不太通俗,但涉獵面甚廣。

簡單而言,他研究的是催化劑,新型手性催化劑。不論醫藥、農藥,還是化妝品、食品添加劑等等,其合成過程中,都少不了催化劑。而馮小明團隊的催化劑成果,則是當前業內不對稱手性催化劑中“手性適用範圍最廣,反應條件最溫和,得來最容易的”。換句話說,最經濟、最環保、應用範圍最廣。

他舉了個例子,好比紫杉醇,當前治療乳腺癌、子宮癌等具療效的藥。其每年超過40個億美元的銷售額,但是合成卻非常困難,並且成本昂貴,一個療程下來患者要花費上萬元。

新型催化劑,這完全是對自然科學全新事物的探索。馮小明在這個課題中紮根了20年,泡在實驗室中20年。

“每天就是實驗,大量的實驗”,他說,他們合成了成百上千的化合物,最終若干年下來,發現了現在這個“最好的”。實驗室,日復一日,其實旁人真看不出什麼趣味。

要知道,他的課題組真正誕生突破性的成果,其實是在2007年。而從課題組開始的1999年起,在七八年的時間裡,或許就是所謂的“冷板凳”。

“做基礎研究嘛”,他說,其實起初就不知道未來會怎樣。這是個全新的領域,不知道結果,不知道過程,甚至不知道該怎樣著手。但“一旦成功了,這就是全新的成果,總比跟蹤和重複別人的研究要好”。

會枯燥嗎?他說當然不。基礎研究,是在已知的自然界旁邊,去建立一個新的自然界,“那種探索人類未知的慾望,會讓你心甘情願靜下來挖掘,並且甘之如飴”。成功了固然有成功的喜悅,失敗了也無妨,“那種探索的慾望始終會把你推著往前走”。

原標題: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獲得者、川大化學學院教授馮小明 甘坐八年冷板凳 影響未來數十年

得獎了,高興嗎?

——“嗯?嗯”

“現在社會更格外需要科研精神”

從2007年有突破性成果誕生起,此後,馮小明課題組的成果就一發不可收。直至如今,成果被國際公認,已是不對稱手性催化劑中最為經濟、綠色、適用範圍廣的一種。

此時,馮小明院士已經因此收穫了不少榮譽。但最意料之外的,還是去年的未來科學大獎。

因為,“沒有絲毫的預兆”。

這被稱為“中國諾獎”的大獎,其評審規則也同諾貝爾獎如出一轍。沒有自薦、不用申報、沒有接洽、不交材料……未來科學大獎的提名委員會會自行提名,範圍包含了整個大中華地區,並由評審委員會根據候選人們的公開成果進行反覆多輪評審和淘汰。不過,成果一定是要誕生在國內,不能是從國外帶回來的。

評審委員會不僅由國內外著名科學家組成,其候選成果還會遞交給全球範圍內的院士專家等、包括諾獎得主等評審反饋意見。多輪篩選之後,去年9月8日的上午,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現場揭曉,馮小明同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馬大為、周其林、林本堅7位科學家獲獎。

“謝謝你們認可我的研究成果”,他在電話中對組委會的連線表達感激。他知道這個獎的分量,之所以叫“未來科學大獎”,其認可的,是其成果能夠在未來至少20年甚至更多年中,對人類社會進步產生影響的科學家。

但回想起當日,也真是突然。馮小明後來出席頒獎時,曾看過連線之時的回放,這番“突然襲擊”,有的獲獎者真就沒接電話,而自己在電話那頭的茫然,還逗樂了不少現場的記者和專家。

事實上,這份認可之所以可貴,就在於承認了“過去”,認可了“未來”。

馮小明做的是基礎科研,而科學家們很清楚,基礎科研之所以曾被稱“是坐冷板凳”,一來研究能否出成果並不可知,二來,一旦出了成果,其真正走向社會,應用於社會進步和人類生活,那也可能是個格外漫長的過程。

“所以很多人不愛做基礎研究”,他說,所以現在社會更格外需要“科研精神”。

進入廣泛應用了嗎?

——還需要過程

“最後的結果, 可能我看不到”

55歲的馮小明,仍在日復一日做實驗。

他說,他現在只是發現了那個“好的催化劑”,但是他還需要知道它為什麼好,最終建立和完善理論體系。以及,他還需要知道“它的極限在哪,有沒有邊界,是不是能夠源源不斷地實現更多種反應”。

事實上,他的課題組所發展的手性雙氮氧化合物,既可做手性有機催化劑,又可做手性配體與金屬生成配合物催化劑,已能高效高選擇性地催化近50類反應。50類反應,這就意味著,已能夠產生數萬個分子,有可能廣泛用於包括抗癌等一系列藥品及其他行業領域。

現在,馮小明課題組的催化劑已經作為產品被試劑公司銷售和一些企業、藥物研究機構合作應用。這些企業、研究機構將用其進一步研發,以應用到抗癌藥、抗憂鬱藥物等生產。而未來,包括農藥、化妝品、食品等等大量領域,都可能將其廣泛應用。但是,這是個過程。

基礎研究,只是發現了自然界的新規律。就像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後來上天入地的應用對人類影響如此深遠,但也只能是它的“未來”。

許多可能更容易理解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那是實打實的糧食增產增收。事實上,馮小明的催化劑成果道理也是一樣,能使反應更加高收率,經濟、環保、反應條件溫和的催化劑,當廣泛應用於生產藥物、食品、農藥、化妝品等等行業,不僅產品成本降低,排放自然也降低。

只是,那一天還要等待。“這沒什麼”,他說,基礎研究就是這樣的。

“那個能夠真正影響人類影響社會的結果,也有可能我是看不到的”,他語氣仍然不見波瀾,“這個急不來,可能若干年後,別人想起,會說起這個研究最早來自哪個實驗室”。而他更希望做好當下,去挖掘催化劑中更大的可能性。

最看重的精神?

——實事求是

“或許社會上有許多不誠信,但你們不能不誠信”

如今,馮小明一大半的時間,仍是泡在實驗室裡。當然,他還要上課,以及去作一些科普講座。3月29日,他就前往南開大學去作了一場講座,不過次日就踏上了歸程。

每個月,他至少兩次出差,節奏基本都是機場、會場、再返回,幾乎不逗留。他說,沒有時間。其實,更多的時間,他要爭分奪秒花在實驗室裡。

在川大第一理科樓南三樓辦公室走廊的牆上,張貼著馮小明教授對課題組的要求:智慧,勤奮,誠信,自信,抓住機遇,走向成功;堅定信念,敢於創新,實事求是,強化責任。他說,這是課題組文化和要求。

幾乎每個到過他課題組的學生,後來都被打上了這樣的課題組烙印。而這也正是他所理解的科研精神。

上世紀60年代出生,馮小明恰好經歷了那個“大江大河奔湧的年代”,他的科研精神是創新,是責任,是家國情懷。同時也是實事求是。

這也是他少之又少的採訪之中,屢屢提及的。

“化學學科是實驗科學,研究成果就是要拿來做產品的,來不得半點虛假,一個數據不實,結果就可能差之千里,所有數據都必須經得起檢驗”。

曾有馮小明的學生說,馮院士要求不論誰的成果,一定要其他老師同學重複驗證,驗證無誤,才能作數。

他這樣對學生們說。

他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對王貽芳院士的專訪,《中國基礎研究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實際上,這也是他常在思考的。

對他而言,他這一代從事科研的人,當年就希望通過自主創新能夠與海外的科學家有平等的對話。如今,國內許多領域科研突飛猛進,但終究要更多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又一代,熱愛科學,有純粹的科研精神。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