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李自成有百萬雄兵,為何在山海關戰敗?

老許


遠看雄兵百萬,近看破衣爛衫——似匪、似農、似乞丐的,佔大多數

乍一聽上將千員,可惜全部都只會打打殺殺,要說排兵佈陣運籌帷那真是外行

所以,從闖王李升級為皇帝李的自成,在面對軍備整齊、實力不俗的清軍和大量明朝降軍,終於成不了了。


李自成的硬實力——天時+地利,只是還遠遠不夠

潼關南原是李自成的傷心地,他曾手握不少的精兵強將,卻被孫傳庭打的滿地找牙,扒光了所有的家底,只剩下18個小弟。躲在大山挖野菜、喝山泉的李自成,愣是沒被徹底搞死。等到故地重遊,反手就幹掉了孫傳庭,走上溜光大道,奔赴北京城

也就是這一仗,給李自成打出了信心、打出了風采,一路上勢如破竹(人海戰術),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兵臨北京城。看起來這一次是李自成的人生巔峰了,而北京城的由內而開,也讓李自成感慨——終於成了!

崇禎自盡、主力未還、快速膨脹、迅速跌落神壇,這就是李自成的成敗四部曲,群龍無首的明朝軍民選擇投降,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吳三桂又沒來勤王,原本思想就很有侷限性的李自成,自然選擇當一個土皇帝——撈地撈錢撈美女

自上而下的一股燒殺擄掠風吹起來了,大將劉宗敏當仁不讓,分分鐘扛起了搶劫大旗

原本就不是很堅挺,還一個勁兒的透支——結果只能是虛了

李自成的百萬農民軍,實際上有戰鬥力的只有10萬人左右,而且這十萬人馬也不是看起來的那樣又大又好。沒有系統的訓練,沒有嚴格的軍紀,這幫勞苦大眾出身的屌絲們,在逆襲之後立刻就找不著北了。

就像是現在的人一樣,本來連酒吧的門都沒見過,自從暴富以後點酒都點一排。李自成手底下的這幫人,就是這麼玩的,但問題是這些錢來自於哪裡?不是明朝的降官就是平民商賈。本來大家對闖王還是抱有幻想,是擁戴他的,這麼一搞——臭了

以劉宗敏為首的貪汙派,快速的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與此同時也加速丟失了各階層的支持熱情。李自成敗退北京之時,雖然仍握有大量的財富和不俗的兵力,只是此時無論是凝聚力還是戰鬥力都十分弱,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士氣

打天下為了什麼?不就為了撈錢撈好處麼,現在好處和錢都有了,誰還想賣命打仗呢?

滿清的硬實力——經營多年,實力雄厚,政策得當

一直躲在後方悶聲發大財的滿清,在優秀領導人多爾袞和第一鐵桿漢奸范文程的經營下,硬實力快速提升,精銳騎兵數量雖然只有數萬,但能一個打三個,從紙面實力上來說,還是幹不過李自成的。畢竟人海戰術在古代還是很有效的,沒有加特林,也不能冒藍光分分鐘秒掉一排人

所以,是多爾袞非常需要一支力量去打破這種勝率較低的局面,於是吳三桂率領的遼東系,成為雙方都非常想到的牌面。而且,在這場爭奪戰中,李自成一度處於優勢,因為李自成知道,一旦吳三桂降清,對他來說是將致命的打擊。

手握精銳重兵的吳三桂,加上同樣能打的滿清八旗,只要拉攏一批明朝降軍,對付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將十分有底氣。而且,滿清打出了為崇禎報仇的旗號,這又為這場博弈增加了獲勝的籌碼。暫且不說吳三桂是因為什麼倒戈滿清,就單純的從結果來看,李自成輸的徹底、輸的沒有任何脾氣!

實際上,不是滿清打贏了大順和大西,是吳三桂及幾十萬明朝降軍打贏了這兩支農民軍。也可以說,是李自成玩火自焚,打的了天下卻坐不住!

一個闖字,似乎貫穿了李自成的一生。從一開始起義,他就是因為沒有飯吃,要出去闖一闖,而有幸跟著高迎祥這樣的大佬級農民義軍領袖,也讓他見過了市面,積累了經驗。等到高迎祥一死,他順利接班並一闖再闖,無數次失敗無數次爬起來,倒很有點韌性和骨氣

只可惜,缺少大局觀和戰略眼光的李自成,不懂得什麼叫謀篇佈局,不知道什麼叫穩固發展。沒有地盤、沒有根基,也沒有足夠多的精兵良將,自然難逃最終結局

所以,跟他推翻的明朝建立者貧農朱元璋不一樣,他們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跟一手送他上路的多爾袞比起來,也差的十萬八千里呢!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