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民如果不出去打工,在農村一年能存多少錢?

農夫也瘋狂


問:農民如果不出去打工,在農村一年能存多少錢?

可以說咱們農民真的很不容易,在家辛辛苦苦種點地,每天起早貪黑,賺的都是血汗錢,而外出打工,雖然輕鬆點,工作也好找,就是工資不高,用錢的地方又多,沒結婚的為老婆和彩禮擔憂,有老婆了,為孩子、房子、老人擔憂。

我還記得九幾年的時候,那時候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農村老家種田,平均每家只有一畝五分田,除了種點水稻供自己吃,再種一點菸葉來賣錢,那時候菸葉是兩塊錢左右一斤,只能種幾分田的菸葉,菸葉種出來後,我爸媽每人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走到三十多里的一個收購點去賣錢。

我真佩服我爸媽他們,想想都不可思議,這是吃了多少苦,當年也是沒辦法。

很多人好奇那個時候為啥不出去打工,幹嘛在家種地?那個時候工廠很少,一旦能進廠,一個月的收入頂農民在農村辛苦半年,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於是像我三叔和四叔他們就放棄在家種地,跑外面進廠去了,結果這一呆二三十年過去了,同時還帶動了不少村裡年輕人在外面打工。

後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農民在村裡可以承包更多的地,然後農產品的物價上漲,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特別是十年以前,村民發現可以種更多的地了,特別積極,承包一畝田,承包費就要五六百,只要是種地的基本都會承包十三四畝左右,結果種植一畝水稻才賣千把塊錢,當然更多的地是用來種菸葉,利潤還不錯。

現在村裡種地的基本都老了,種地的越來越少,農田變的更廉價了,從當初的五六百一直下降,最後到免費,甚至免費都要磨破嘴皮子,別人才肯種。

現在我們村裡種植菸葉的,叫種植大戶,承包個15畝左右,畝產300斤至400斤,種植經營豐富的,菸葉價格可達14元一斤,不過種煙很辛苦,成本也很高,收入可觀。

上半年種植菸葉,下半年種水稻,畝產1300斤,賣給收購商1.2元一斤,也能賺不少錢,再把兩者加起來,一年的收入可能比打工還好,不過付出的辛苦可能是打工的幾倍,正所謂一分辛苦一分收穫,農民賺的都是血汗錢,而且城市比農村好賺錢。

總之在農村如果肯努力,不怕辛苦,慢慢積累種植經營,又沒有什麼經濟負擔,一年存三萬以上沒什麼問題,我只是說基本可以達到,但是現實情況可能不是這樣。


每日新況


農民如果不出去打工,在農村一年能存多少錢?

這個問題提的有一點點的籠統,這要看是男人還是女人,多大年齡,不去城市打工,在農村想做點兒什麼事,做的事情不一樣,掙得錢當然也不一樣,那一年下來存款當然也是有多有少。如果單純的靠在家裡種地,我想一年收入不了多少錢的,可如果做點小生意,或者乾點兒養殖種植什麼的,我想也不會比出去打工少掙錢。


像我們膠東地區,很多農民都種蘋果,家裡都有好幾畝果園,雖說辛苦一點,但是也不比去城市打工賺的錢少。只是種植蘋果樹也分大年小年,趕上小年的時候,掙的錢或許會少一些,但是如果趕上大年,掙得錢那就是相當可觀了。比如說今年的蘋果價格就非常不錯,所以今年果農的收入會非常可觀 。昨天下午去我們村的小市場買了幾個蘋果,價格是四塊錢一斤。買的時候跟果農隨便聊了幾句,果農說今年的收入還是可以的,存個幾萬塊錢沒問題。



如果是女人,不想出去打工了也完全可以。我還是不太贊成女人出去打工,畢竟把孩子扔在家裡,有太多的不方便。就算是有老人照顧孩子,畢竟人老了有很多事情力不從心,不管是輔導學校的功課還是教育孩子方面,都要比奶奶更好一些。其實女人在家裡,除了照顧孩子的同時,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說搞點兒養殖,也未必比去城裡打工掙得錢少。

我有個親戚,是個60多歲的老太太,家住在河邊上,房子周圍地方比較寬敞,她就利用了這個天然的方便條件,自己養了一隻羊和幾十只雞。她精心喂的羊出奶率挺高,每天除了賣羊奶有收入以外,還賣土雞蛋。土雞蛋的價格要比超市裡賣的雞蛋價格昂貴,但是很多人會去買她的土雞蛋。一年下來,僅憑那一隻羊,一年的收入就是七八千,再加上賣土雞蛋的錢,應該說,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自己掙的錢,除卻自己花銷,還會有存款。年輕女人,就不用多說了。


一品小十六


正好家裡來了九個客人,都是農民,四個家庭的,最牛的是我連襟,在很多年前,他開荒六百多畝地,那時候花錢不多,現在補貼每年五萬多,汗田已經改成水田,出租費不到三十萬。表小舅子出租農機,給別人耕地收地,一年十多萬收入,表大舅哥專門包地種,他說現在全是機械化,打農藥都是飛機,好年頭賺多賺點年頭不好混個家用,孩子在北京上大學,看來生活不錯,只有老姨好像差點,她養雞,沒問具體收入。

我現在的鄰居沒有純種田的,都出去做生意打工,沒出去的也搞養殖,勤快的家庭一年存三五萬沒問題,甚至更多,懶的到過年就想辦法躲債。


老牛拉車三十年


農民如果不出去打工,在農村一年能存多少錢?

這個問題不好說,主要看人,有的人在家種地,打點零工,一年下來可能存個一兩萬,也有的人在老家打工或者做生意,一年下來存個五萬,十萬的也有不少。

到了臘月,離過年越來越近了,很多在外面打工的農村人逐漸開始回家和親人團聚,等到過完年就開始去外面打工賺錢,村裡將會變得空蕩蕩的,只剩下老人孩子。

我爸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因為家裡有老人小孩,平常很少跑很遠的地方打工,在家裡面主要種地,閒時就在村裡的建築隊工作。我家種了有十幾畝地,主要是小麥玉米,紅薯,花生等,一年下來淨利潤平均一畝地能賺個千把塊,十畝地也就是一萬多塊吧!在村裡幹建築,一天150左右,一個月平均幹20天,一個月能發3000多塊錢,冬天天冷很少有人蓋房子,村莊附近有很多粉條加工廠,一天150-200左右。這樣下來一年能賺到將近4萬元,我媽在家帶孩子,做家務,沒有工作。家裡每個月的生活花銷還是很多的,主要支出有禮錢,電費,電話費,生活費,醫藥費等等,平均一個月的消費支出是1500-2000元,這樣算下來如果不外出打工,一年下來也只能存個2萬塊錢。

我姑父,雖然也種了幾畝地,他搞室內裝修的,是技術工,一年到頭都有幹不完的活,就農忙的時候幹農活,平常一個月工資5000多元,再加上種地的收入,一年能賺6萬塊錢,我姑姑,在村莊附近打點零工,基本上夠一家人的生活費,這樣一家人一年能存個5-6萬元。

我們那裡在農村搞種植的,收入都不高,搞養殖的還好些。養羊,養牛,養豬,養殖肉雞,蛋雞,肉鴨的也比較多,這個主要看行情,行情好一年賺個幾萬,十幾萬,行情不好,賠本的也不少。

在農村如果僅僅靠種著幾畝地,一年下來所賺的錢可能連基本的生活都很難保證的,當然種的多,倆夫妻種個幾十畝,碰上好的年景,可能一年下來也能存點錢吧!我村一對夫妻,因為家裡有事出不去,去年承包了40畝地,再加上在附近打點零工,一年下來存個五萬塊錢吧!

現在的農村,很多年輕人都不會種地了,大都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賺錢,在外面夫妻兩個一起打工,省吃儉用的話,一年能存個七八萬還是可以達到的。

在農村要想不出去打工賺錢,在家裡要想賺得多,要麼自己有門手藝,比如裝修,水電工,維修工,電焊工,建築工等,在家附近也能找份不錯的工作。要麼就是在農村附近村鎮做生意,有生意頭腦的,一年也能賺個幾萬到十幾萬的。

辛辛苦苦幹一年存不存到錢,不僅要看一家一年的收入,還要看一家人一年的支出。家裡老人多,孩子多,生活支出就很多,辛苦一年也存不到幾個錢。如果家裡人少,夫妻兩個都努力幹活,不用擔心照顧老人,孩子也大了,一年下來存的錢也多。


鄉間一抹陽光


你若是農民那就是過高的估計了自己。若不打工你去那幹零活,都不打工誰家有活讓你幹,再說了,就沒有什麼零活可找的,真若是那樣別說存錢了,就是學生也供養不起。現在農村主要是靠孩兒打工養活家庭,比如說我家,六口人不到六畝地,我和老伴將近七十了,孫子孫女上學,名義上是免費了,可想不到的費用小學也得幾百元,再加上住校一個月得三百,算算一年得多少錢花掉,全靠孩子兩個打工掙錢,若不打工你們說怎麼辦?算算能存多少錢?


user2105012690572


要看那個人的微信實際情況……二十年前教師工資五六百塊一個月,雲南有些地方種植烤煙,一年就收入就有三五萬……你說他還有必要去打工?現在麼很不行啦……好多都選擇外出打工……認不得雲南下一個不讓雲南人外出打工的產業是那個產業……估計是生態農業……⑤G產業新高地(年產值五千億的五G產業新城正在昆明新建著)……國際物流、雲花雲茶、雲藥……這幾年把雲南人逼了去外省打工……說來慚愧……


瀘永春


農村人如果不外出打工,光種地一年能收入多少錢?現在這個時代是很好的,雖然外出打工的農村人很多,很多莊稼地都荒著沒人做,但我還是要說,在農村種地也是有前途的,關鍵是看你怎麼種,種什麼。如果按照常規的種植莊稼,那效益不好是肯定的,但如果是做特色種植、特種養殖呢,收益應該是很可觀的。

我來自於貴州遵義,我們是山區,這幾年在我們貴州山區做特色種植的,也有發大財的。比如提子,在我們遵義市播州區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鏈,成片成片的都是。不僅滿足了本地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還賣到了外地或加工企業,各家各戶都因此而發了財。比如三麻菇、八月瓜,曾經是野生品種的美味食物,經過技術馴化後能人工種植。這幾年種植三麻菇、八月瓜的,都發了大財。

而特種養殖呢,也是有很大發展機會的。貴州山區動物食材資源豐富,搞一些小規模特種養殖也是不錯的發財之道。比如養兔,滿山遍野的兔食割回來餵養即可,不需要啥本錢,只要勤快就行。比如養野豬, 圈養或園林散養皆可,野豬肉是一種備受大家歡迎的食物,飯店裡都是賣百元一斤,比養家豬賺錢。比如養山雞,即我們常說的野雞,這也是稀奇之物,很多人懷著好奇的心理都會去飯店品嚐,只要養成,酒店、飯店的銷路是不愁的。

農村水土也很養人。現在的農村不僅僅是空氣質量好,水源質量好,果蔬環保,而且存在著很多發財的機會。當然,如果仍然是老思維、老觀念,不跟隨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那肯定是不行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跟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變化,做消費者需求變化的供應者,才能贏得商機,賺取財富。





種植大世界


惠農圈為你解答疑惑!在我的家鄉,一般都是種麥子,跟玉米,一年只收這兩季其他的是不種的,因為耕地的原因,只能種這兩種農作物。如果說,農民一年不出去打工的話,那麼收入來源只能靠自己的糧食掙錢對此,我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農民朋友在家種地是多麼不掙錢的事。

首先,種麥子,如果一個農戶家裡有四畝地,在我們村最基本的就是這樣,多一點的就是六畝、八畝的,這要看分地的時候,給自家分多少了我們就按四畝來說吧,首先,種麥子,先要買麥種,現在由於國家的惠農政策,麥種可能是國家給發放了,所以,就按不需要成本來算,人工也不算,因為是自己家人幹活。那麼,將來麥子成熟後,四畝地大概可以產出四千斤麥子,就按四千斤算,一斤麥子現在市場價也是一塊錢左右那麼這一季麥子的收入是四千元,其他成本不計算,因為也差不了多少。

那麼就是種玉米,四畝地大概出五千斤玉米,按多的算,那麼這五千斤玉米賣不到五千,就按五千算,這樣玉米跟麥子加起來就是九千塊錢,再加上補貼三四百塊錢,一年連一萬塊錢都到不了。當然,各地的行情價格不同,但多也多不到哪兒去了,這是按照多的來計算的。而且有的地方,一畝地可以產七八百斤的玉米,那掙錢就更少了。

所以說,農民一年不出去打工,只在家裡種地,那麼掙的錢確實是太少了。


惠農圈


農民如果不出去打工,在農村一年能存多少錢?

有數據統計農村2018年人均純收入預計超過14600元,看這平均數據還是比較靚眼的,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生活在農村的你,看看家庭一年的收入拖後腿了嗎?

先說個大體的數據吧,外出打工,幹建築的,一個人一年能帶回家5~8萬。即使去經濟發達地區乾點零工,或者去工廠,一個人一年也能帶回來3~5萬。當然了,他們之間付出的汗水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村的勞動力能外出打工的幾乎都出去了,留下的都是腿腳不方便,或者有不得已原因才留在農村的。那些外出的和在農村出不去的,從他們的生活水平上就能看得出來。



那我們村農民不出去打工的,一年能存下多少錢呢?

平均每人一畝地左右,一年種小麥,玉米兩種農作物,以前計算過,除去種子費,澆地,農藥化肥的錢,一畝地一年能賺500~1000元,咱們按照最高標準,一畝地一年賺1000元。在農村一般沒有男勞動力市場,去鎮上的服裝加工廠一般都是年輕的婦女。


在家出不去的男勞動力一般跟著村裡的建築隊幹個零工,一天可能給個60~80元左右,一年也幹不了多少天,一年能賺10000萬元有點難。整體算下來,在農村不出去打工,一年天上掉餡餅,也就是賺個20000元吧。再多我真的想不出來了,加上一家老小的吃吃喝喝,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間交往,一年的收入不如在外面打工兩個月賺的多。
可能我們這比較窮,反正在農村不出去的話,家庭生活比較困難,吃魚吃肉都是一種奢侈,不知道你們哪裡如何呢?


最三農


您好,我是三農領域的優質作者,如果有任何關於三農、農村和農村生活趣事方面的問題,歡迎和我多多交流。

其實對於農民如果不出去打工,在農村一年能存的錢也是非常有限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如果不外出打工,他們大多數都是會選擇種地的,平均也就是每人一畝地左右,一年種小麥,玉米兩種農作物。以前計算過,農民除去種子費、澆地、農藥化肥的錢,一畝地一年能賺500~1000元。

如果是按照最高標準,一畝地一年賺1000元。有個三畝五畝地的,一年靠土地也就是賺個3000~5000元。

其次,農村一般是沒有男勞動力市場的,去鎮上的服裝加工廠一般都是年輕的婦女。婦女一個月起早貪黑,能賺個2000至3000就很好了,這完全是手腳麻利快的,手腳笨的也做不了服裝廠的活。整體算下來,在農村不出去打工,即使的=每天都不閒著,夫妻兩個人,一年也就是賺個3萬左右,農村親戚鄰居多,七大姑八大姨的為人處世每年的花銷也是挺多的。

最後,但是對於農村有孩子在上大學讀書,一年學費加生活費大約得12000~20000元,像是生病感冒發發燒、一家老小的吃吃喝喝,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間交往,一年的收入不如在外面打工兩個月賺的多。


以上是我對於農民不出去打工意念能存的錢這一問題的回答,歡迎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