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遺失在"帝國墳墓"的野獸,經巴基斯坦之手,長眠中國

1979年12月,經過精心策劃,蘇聯鐵騎入侵阿富汗並扶植建立了卡爾邁勒傀儡政權,自此長達10年的血腥阿富汗戰爭拉開了序幕。其中被稱為"空中坦克"的米-24更是橫行戰場,而作為友軍的我們也從巴基斯坦接手了一架米-24武裝直升機。

遺失在

米-24武裝直升機

上世紀70年代年蘇聯紅軍生產了一種新型"坦克",與傳統的帶履帶的坦克裝甲車輛不同,這種"坦克"最大的特點是帶著一副碩大的旋翼,身上的短翼下掛滿了火箭彈和反坦克導彈,正面一挺4管12.7毫米機槍猶如惡魔的獠牙一般兇猛無比。這就是蘇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第一代專用武裝直升機米-24,北約代號"雌鹿"(Hind)。該機於60年代末開始研製,1973年正式開始裝備部隊使用。後繼以米-24為藍本共研發了A、B、C、D、E和F六種型號,總產量約2000架。

遺失在

阿富汗戰爭中被擊毀的燃油補給車

米-24的主要任務是為己方坦克部隊開闢前進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種障礙,壓制空降區敵人的先頭部隊。經過長期訓練和使用,米-24直升機的使用戰術發生很大變化。米-24直升機不僅可以當作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而且還可以作為高速貼地飛行的坦克和用作空戰中消滅對方直升機的有效手段。其次,米-24還可以擔負為米-8和米-17機群護航的任務。但是受制於阿富汗多山高溫的環境,米-24不但無法表現其高速的優點,反而在起飛降落時十分危險。這也給當時軍事技術落後的我們提供了機會。

遺失在

米-24武裝直升機

資料顯示從1985年到1989年之間,從阿富汗飛往巴基斯坦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一共有6架。這6架武裝直升機有一架交給了美國,一架交給了中國,一架交給了法國(或英國)。當時我國僅有幾架帶反坦克導彈的法國"小羚羊"輕型武裝直升機,與實力恐怖的米-24"雌鹿"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此,獲得"雌鹿"武裝直升機對於中國新型武裝直升機研製的設計人員來說可謂獲益匪淺。

遺失在

一名手持AK-47的阿富汗聖戰士

然而我們的研究人員在完成相關測繪研究後,並沒有直接批量仿造這架直升機,而是把它搬進了北京小湯山的航空博物館,每日接受成千上萬的遊客參觀,成為了向民眾科普航空知識和國防知識的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