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曾強:以“生態場”模式 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頂層再創新

本報記者 屈麗麗 北京報道

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頒佈,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日益突出,有關灣區頂層再創新的問題受到產業界和資本界的廣泛關注。

在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閉門會議上,鑫根資本創始合夥人曾強作了題為“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深圳創新之都的頂層再創新”的報告,其中談到以“生態場”模式和立體發展戰略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頂層再創新的路徑探索。

曾強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頂層再創新,正處在一個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之下。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具活力的金融與創新之都,應在金融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同及建設宜居城市等領域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頂層再創新。”

創新背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曾強看來:“大變局包括以下四個層面:人類科學技術進步新奇點,中美歐競爭與合作新格局,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新時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起點。”

關於人類科學進步新奇點,曾強指出,過去30年,CPU計算能力、內存大小和通訊速度均提高了100萬倍。這使得我們有可能處在一個人類大異化的奇點時代,即人類在經歷了幾萬年的演化之後,上述因素使全球物聯網賦能神經感知系統成為可能,從而使人類第一次處於大異化的奇點時代。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之間相互交織相互促進,為人類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將全面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不少產業巨頭已經在積極謀劃,全面擁抱顛覆性技術,面向未來進行產業技術的佈局,其開闢的一片藍海將創造巨大的產能及投資機會。人工智能已經連續三年被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更是首次提出了“智能+”。歐、美、日、韓等發達經濟體均已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被譽為5G元年,5G是推動智能化的關鍵要素,是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必不可少的催化劑。

“AI(信息處理)+5G(信息傳輸)+ IoT(神經感知),正在全面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誰佔領了上述三個制高點,誰就控制未來世界的制高點。”曾強表示。

關於世界格局,曾強認為,全球貿易體系、金融體系也接連生變——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無節制的量化寬鬆及其催生的虛擬貨幣……預示著舊的模式難以為繼,全球面臨再平衡。

“中國正面對中美歐競爭與合作新格局,如何重建全球貿易體系及金融體系,如何建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新機制,是崛起中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須儘快提交的滿意答卷。”曾強表示。

不過,外部環境只是中國經濟面臨的諸多問題中的一個,中國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要解決自身的問題。今天的中國,正面臨債務風險高企、成本居高不下及不敬畏市場引發的流動性“血栓症”,這些都是對昨天非市場手段干預市場的反應。曾強認為,中美貿易戰是對中國深度體制改革的倒逼,對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的倒逼,對中國搶佔人類科技創新制高點的倒逼。

改革開放40年再出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個全球最活躍、發展最快、龐大、繁榮又極具創新力的區域正站在協同發展新起點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場”

事實上,早在去年曾強就曾提出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場”戰略的建議,即圍繞“城市操作系統+前沿產業智慧主題園+與全社會分享的特殊政策”,完成粵港澳大灣區跨越式發展。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需要超前佈局未來的產業研發體系,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集聚全球高端科技要素資源,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所有這一切,更需要以系統的思維打造城市間的創新平臺,突出市場融合,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以此來引領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潮流,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針對“場的力量”,曾強曾告訴記者:“蘋果獨創的‘ISO操作系統+智能終端+資源共享平臺’的生態場是其保持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制勝之道。2017年,蘋果獨佔全球手機利潤的83%,2018年,蘋果手機遇到一些挑戰,但仍然獨佔了全球手機利潤的62%。”

依託蘋果公司的成功先例,曾強建議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場戰略,打造“以5G技術為基礎的前沿產業終端+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城市操作系統+以萬物互聯為基礎的資源共享平臺”的創新生態場。

此外,曾強還建議建立“1+1=∞”多效創新的運營模式,即一個論壇——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一個生態場——粵港澳產業聯盟及產業政策配套,實現近乎無限的戰略功效。

曾強表示,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前沿科創企業培育與反哺及金融投資與回報的雙閉環,粵港澳大灣區是將該發展模式應用得最好的區域。面對近期出現的“血栓症”,金融體系須與時俱進,持續優化,營造良性循環產業與金融生態。

立體發展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無論是國際、國內都沒有可資借鑑的經驗,是一項具有開創性、探索性的事業。

對此,曾強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制定包括金融創新戰略、產業升級戰略、區域協同戰略及宜居城市戰略等四大立體城市戰略,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頂層再創新。

金融創新戰略包括積極培育開放、穩定、高效、多元化金融市場。曾強認為,FinTech/TechFin全面滲透金融服務每個角落,解決傳統金融領域無數痛點,粵港澳大灣區要發揮引領作用,讓FinTech給金融插上創新與騰飛的翅膀;同時培育穩健而不失活力的金融機構及金融人才;建立成熟、高效的金融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

曾強建議粵港澳大灣區11大核心城市,共同牽頭髮起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政府聯盟、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前沿基礎科學培育基金會(非營利機構)及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前沿創新產業母基金,以資本為紐帶,為前沿產業發展提供全面服務。

通過戰略性投資和主動併購重組,實現企業價值釋放,為粵港澳大灣區改革開放40週年再出發,帶來新的人才、科技、管理的升級換代產業升級戰略。

同時,以“2+N+M”模式,即2個母基金+N個子基金+多個產業,實現全球併購+中國落地+粵港澳首發,以及以前沿產業賦能傳統產業的“智能+傳統產業”模式,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前沿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同時組建“粵港澳產業智囊團”推動產業內協同及跨行業合作。

曾強建議,以龍頭企業為抓手,以金融服務為紐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大核心產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加速區內產業升級。

“面對世界百年之大變局,粵港澳大灣區應當完成頂層創新的重大轉型:從國家沿海示範區域,上升為國家戰略奮勇爭先的制定者、踐行者、推動者;從中國的粵港澳,轉變為世界的粵港澳;從產業的粵港澳,轉變為產業+數字+金融+綠色的粵港澳。”曾強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