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此大佬兩救幫派於危難中 功成名就後橫死街頭 造就世紀葬禮

陳永和,綽號“大寶”,臺北人,四海幫大佬,被視為四海幫精神領袖。

四海幫是臺灣著名的黑幫,起初由一群家境富裕的學生與官二代子弟所組成,故得到迅速發展,成為臺灣黑社會最大的外省黑幫。1962年,四海幫成為臺灣當局掃蕩的重點對象,加之內部勢力各自為政,竹聯幫趁此次機會展露頭角,搶奪四海幫原有版圖,讓四海幫一度面臨解散風險。所幸由陳姓、周姓大老為首經營船務公司等生意,這才勉強穩住局面。

此大佬兩救幫派於危難中 功成名就後橫死街頭 造就世紀葬禮

陳永和1960年加入四海幫,四海幫沉寂後參軍服役。退役後與幫內成員“偉民”劉偉民,找上於1971年從空軍退役的創幫成員“老哥”蔡冠倫重新復出發展四海幫,多次與其他黑幫勢力對抗及合併各地黑社會勢力,迅速擴大四海幫的版圖,除在傳統特種營業場所竄起,更開始經營期貨公司、營造廠、建築公司、影業公司及傳播公司等企業,復興發展迅速,四海幫實力開始復甦,以兇狠出名並實質掌權的劉偉民成為新一代幫主。

此大佬兩救幫派於危難中 功成名就後橫死街頭 造就世紀葬禮

但好景不長,1984年,臺灣實施掃黑行動,陳永和、蔡冠倫相繼被捕入獄。幫主劉偉民為躲避掃黑偷渡至日本新宿,因利益糾紛,遭狙殺身亡,震驚臺灣與日本兩地。劉偉民逝世後,出獄後蔡冠倫出線掌權擔任新幫主,但其勢力多次遭警方強力取締,加之兩次參選立法委員失利,心灰意冷,便逐步淡出幫內事務。

危難之時,陳永和竄起掌權,極力整合各自為政的企業與堂口勢力,仿照政黨架構成立中常委,並廣設堂口,對四海幫影響重大,也間接影響其它幫派仿效組織企業化。四海幫在陳永和的幕後主導下規模日大,逐漸壯大版圖。陳永和制定了四海幫弟兄出席公眾場合需一致穿著黑色服飾,直至今日仍是臺灣黑社會份子仿效的對象。陳永和將四海幫帶向另一高峰,被四海幫視為精神領袖。

此大佬兩救幫派於危難中 功成名就後橫死街頭 造就世紀葬禮

1995年,陳永和與松聯幫幫主“志偉”覃世維,因土地買賣糾紛爆發衝突,雙方談判時突然有槍手衝入槍殺“志偉”而引發渲染大波,陳永和等人也被松聯幫認為是幕後指使者,並且策劃展開復仇。

1996年1月,陳永和與四海幫“俠哥”藺磊洽,於自營的港式飲茶餐廳遭蒙面殺手狙殺身亡,震驚臺灣社會。警方多次對涉嫌重大的松聯幫、天道盟等幫派展開調查,但至今仍未破案。

此大佬兩救幫派於危難中 功成名就後橫死街頭 造就世紀葬禮

陳永和的太太是本省人,身為外省幫的陳永和也因此跟本省黑道、角頭走得較近。本省、外省幫派發生恩怨,幫派老大較喜歡找陳永和協調解決。因此,陳永和在臺灣黑道間具有相當知名度及影響力。

陳永和逝世後,四海幫高調為其舉行喪禮,靈堂佔地2千坪,並動員4,000名四海幫成員於喪禮現場維持秩序。竹聯幫也動員3,000人前往參加喪禮致意,松聯幫、天道盟、日本山口組、住吉會、香港14K、新義安等海內外各大幫派也派人參禮,現場更不乏有政府官員、立法委員等民意代表前往參與,參與喪禮人員高達20,000人,成為臺灣歷年來的黑幫喪禮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