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自己也不傻,為什麼事情一直拖拉到最後得不到執行

自己也不傻,為什麼事情一直拖拉到最後得不到執行

每當在我還在猶豫要不要開始的時候,總有人早已開始行動了。

即便自己執行能力差,也知道執行力的重要性。

而執行力不足,已經變成了自己成長最大的瓶頸。

Q1,聰明人做糊塗事,可能是最令人氣憤的

前幾天被朋友說,你的執行力真強。剛開始做自媒體,就把各大重要的平臺註冊。並開始更文了,而且還能每天堅持寫作輸出。他如果不提醒我,自己還沒認真想過自己執行力強的問題。因為自己並沒有像朋友說的那麼厲害,我以前也是做事拖拖拉拉直到現在才好一些。

我們開始做一件事的順序應該是,選擇一件事就去做。如果不會當然是學了再回來接著做,如果沒學會就應該接著學。結果是很多人到接著學的這一步就停止了,不願意繼續進行了。很多人都是很聰明的,可是不斷的在做糊塗事。

我自己屬於另一種情況,就是知道做什麼、也知道怎麼做。就是是不做,也不想做,知道對自己有好處。反正就是今天不想做,總想以後在去做…

寫作是我要做的事,也想好了寫什麼。結果還是拖到了晚上才去開始寫,什麼道理都明明白白。知道要堅持寫,每天保持輸出的重要性。而且想以後有成就,寫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自己也不傻,就是一直拖拖拉拉到最後。

最近自己表現好了一點,開始去嘗試做了。健身有開始,一身腱子肉對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是沒有堅持做下去。(原因至今未明)

現代人的智力水平都很高,很少有不知道做什麼?或者不知道怎麼做,而且肯定能學會方法去做。偏偏結果就是沒去真正的執行過,只剩下最後一聲嘆息!

我怎麼沒有去做呢?要是去執行就好了!!! 而所有的牛人背後都有一個變態的執行力。

自己也不傻,為什麼事情一直拖拉到最後得不到執行

Q2,執行力你是有的,只是擅長用在沒必要的事上

執行力我們是有的,而且很擅長只是喜歡用在沒必要的事上。自己和牛人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在看書、我在玩手機!

我一天統計了一下自己,每天電話不超過10個。奇怪的是我每天用在手機上的時候,居然不少於4小時。只有一個好處就是,手機不容易丟了。因為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拿著手機玩,一分鐘要看手機很多次。即便明知道沒必要,不看也不會錯過什麼。心裡就是忍不住想打開,明明沒必要不打開心裡就會很空虛。

手機已經變成了,我們的體外器官。

喜歡把無用的事執行的很到位,已經變成了自己能力之一了。賴床已經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個人項目了。我們都知道賴床沒有必要,從理性分析也是。

已經醒了在睡又睡不著,躺著玩手機到中午。完全沒有必要,自己都能想明白。如果不是肚子餓,中午都不想起來。被人說懶也好,浪費時間也罷,反正我就是想躺著。

如果這樣看我當然有“執行力”,誰說我沒執行力我跟誰急! 還好我並不孤獨,因為你和我一樣((*^__^*) 嘻嘻

我們的執行力明明都很強,偏偏在必要的正事上,就莫名其妙的用不出來了......

自己也不傻,為什麼事情一直拖拉到最後得不到執行

Q3,也許我要公開一個秘密了,我們的身體裡並不只有自己

這個不是迷信傳說,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了。我們身體裡並不是只有一個自己,有的人感受到了,而有的人一直被另一個自己影響著。

去花錢應該是一個很爽的過程,每次去超市前都跟自己說只能買需要的商品。結果當然是買了一堆,便宜、無用、多餘的物品。每次準備開始學習了,心裡想好了今天看什麼書。準備計劃寫一篇文章。需要找一些素材資料,最後又莫名其妙的拿出手機刷一天。

這裡就是一個理性的自己,和一個情感的自己。我們不停的在被影響著,每一次的行為都是思想搏鬥的結果。

有一個比喻:說大象是我們的情感思維,而理性思維就是騎象人。我們說的執行力,就是騎象人指揮去做什麼的結果。但是,很多時候騎象人都是,被大象影響。每當想去做一件事的時候,理性告訴你去做吧對你有好處。當你趕著大象去前進的時候,大象會反過來影響你。幹嘛要去做?做了有什麼用?等會做也是一樣的,現在先玩一會吧。

情感會誘導你的理智,誘惑你說現在玩一會多舒服。幹嘛要去做為難自己的事,做了也不一定有結果。讓我們一直停留在舒適區,無法做出真正的行動。

我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馴服大象的過程。開始我們都是靠本能在生活,所以情感的大象成長的更早更快。我們的意識是後面才,不斷的成長起來的比較慢。在這樣的過程裡,騎象人的力量不足以去直接改變大象。成長的任務就是情緒化,改變到一個理性逐漸強大的過程。

我們不可能放棄情感,只需要做的讓理性和情感能共同存在。不要被其中一邊徹底影響,情感和直覺可以幫我們減少思考的時間。遇到簡單和緊急情況,可以瞬間做出反應。理智和理性是幫我們,思考長期有用的事做判斷。避免短期情緒化影響,一直無法走出改變。

執行力就是讓騎象人,可以自己指揮大象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自己也不傻,為什麼事情一直拖拉到最後得不到執行

Q4,原來執行力不過是,“想明白”的自然結果

很多的學習都是停留在被“告知”的階段,以為知道就完成了知識教育。

以前我有一段時間看了很多書,每天下班去泡在書店裡。很多書買回去很快就看完了,自己賺錢又少。反正看書快,一般的書就不買了。每天下班也你看2-3本,到後來感覺書店老闆對我都有意見了。有時候不好意思,就買一本第二天接著看。

當時並沒有想過執行力,感覺很多詞都離自己很遠。只是覺得自己沒什麼知識,需要多看一些書僅此而已。現在奮鬥、成長、努力、夢想、理想,這些詞被用的越來越大。離生活越來越遠,導致現在誰在說這些詞。都被認為不切實際,但是這些大詞離我們一點都不遠。

這也是影響執行力最大的問題,就是隻知道道理。沒有內化和應用,就導致了知道道理就是不去做。只停留在知道階段,學到的知識是不能幫助你執行的。

內化和應用可以讓你理解知識,理解“想明白”了你的執行力自然就起來了。

“想明白”的人都很有執行力,執行力不是單獨出現的。每次的執行都是伴隨著,你明白你的真正達到的目的是什麼?當我完全想清楚自己,寫作的目的以後。在也沒在為日更堅持而煩惱,只是不停的學寫作知識。然後回來理解內化,幫助自己寫的更好。

執行力的過程,可以回塑你的“想明白”。寫作我是想明白了,就是想問問寫作改變自己。以後有機會出書,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同樣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要一直寫作。

在寫作中不斷的思考理解,又回來塑造我的想法。讓我更加明白這樣做的好處,這樣的正反饋不斷的幫助我繼續執行下去。

自己也不傻,為什麼事情一直拖拉到最後得不到執行

Q5,執行力強和執行力差,本質上就不是一類人,覺得難受的並不是所有人的感覺

我們不願意做一件事,本身就是沒有完全想明白。小時候問為什麼讀書,長大的知道了不用別人催自己就去看書。如果你想明白了,執行力還是差一點。說明你還差最後一點“想明白”,就是一切半途而廢。都是因為重複和改進的次數不夠,想明白瞭然後去做。

結果沒有做好,然後就放棄了。這裡就差最後一點,要想明白不是什麼事馬上就可以做好的。

需要時間積累,和應用重複。我舉例自己每天要寫2000+字,就是為了形成一個抗壓力。每天寫自己慢慢就習慣了,這個習慣會影響你為了保持它。不自覺的會做出其它有利於自己的事,我在遊戲卸載了。

不怎麼出去玩了,就是為了給寫作看書留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找到了樂趣。不在覺得寫這麼多字是痛苦的,“工作的報酬就是工作本身!”不是我喜歡受虐,只是我找到了裡面的快樂。現在誰攔著我---就跟誰急!!

我想通寫作目的之後,堅持快100天了。之前從來沒有堅持寫作過,這是一個自我迭代的過程。不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是想明白那一瞬間就的執行力就爆棚了!!!

如何提高執行力?讓自己真正的想明白,做這件事的目的價值是自己需要的。在執行中得到正反饋,你就可以成為有執行力的人了!

祝你早日成才,執行力爆棚。

更多我的故事,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魚堂主(ID:yutangzhu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