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悠遊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

「悠遊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

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賞石清心,賞石怡人,賞石益智,賞石陶情,賞石長壽。”中國的賞石文化的形成由來已久,據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載,當時青州岱畎所產“怪石”即被列為貢品。自此,賞石文化在我國已綿延了兩千多年。 常山自古多奇石。作為一個有著1800年曆史的古縣,常山奇石造型別致、種類繁多,有的甚至名震一時。現將常山的各種奇石資料收集整理如下,以供參考。

四、千層石

「悠游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

千層石,產於常山縣、江山市等地。該地多呈方形,有深灰、褐、土黃等色;表面橫向層狀紋理層層疊疊,似流雲般飄逸;體量小至幾十釐米,大至幾米,單塊重量可達1噸左右;其質地極為堅硬,以硬物敲擊石體突出部分可發出金屬般的聲音;造型姿態或雄偉厚實、或細膩生動、或婉轉玲瓏,極具欣賞價值。是園林景觀、堆疊假山瀑布之佳材。 千層石是沉積岩的一種,紋理成層狀結構,在層與層之間夾一層淺灰岩石,石紋成橫向,外形似久經風雨侵蝕的岩層。因其沉澱年代及硅化程度的不同,形成的層理結構迥然有異,沉積年代久遠的千層石近於玉質。千層石外形平整,石型扁闊,紋理獨特。以此石疊制的假山,紋理古樸、雄渾自然,易表現出陡峭、險峻、飛揚的意境。

五、西石

「悠游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

西石,產於常山縣青石鎮一帶的硯瓦山。該石為鈣質泥岩,賦存於上奧陶統黃泥岩崗中。石質結實細膩,光滑堅潤,長年浸於水中者色青,山石者色紫,其中以紫紅色為佳。根據其顏色、紋理的不同,西石可分為紫石、紫金石、金星、玉帶、青花等數十種,還有極其名貴在紫石中貫穿有一條白筋的紫袍玉帶石,和石中有黑白相暈的石眼,並緊靠石眼存一小片綠色的珍稀石品。西石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因衢州古稱西安,硯山前有一清流名西溪,故名。 用西石製成的硯臺稱西石硯或西硯,石質滋潤,呵氣可磨,水貯其中,久不幹涸,易發墨,不損亳,明萬曆年間為西硯生產的全盛時期。

六、開化石

「悠游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

開化石,產於常山縣何家鄉、開化縣等地。該石色墨堅潤,與歙石相近,可用於制硯。成硯因地而名,稱為衢硯或開化石硯,大者有三尺,但多不發墨。 《雲林石譜》開化石:“衢州開化縣龍山一帶深土中出石,壘磈或巉巖可觀,色稍燥,扣之有聲。又地名鱉灘,亦多產石水中,色稍青潤,石質骨粗而肉細,率皆全質,間有群峰前後羅列,若大山氣勢,比之思溪,無崷崪勢,扣之亦有聲。”《長物志》:“衢硯出衢州開化縣,有極大者,色黑。”《古玩指南》:“浙江省衢州屬常山縣之開化,產黑石,堅潤有似歙石,用以制硯極佳。大者有三尺,但多不發墨。傳統名產有金星、玉帶硯。”

七、葉臘石

「悠游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

因岩石呈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是一種與高嶺土族礦物相似的含水鋁硅酸鹽,分佈於大橋頭鄉橋坑村赤山塘至東案鄉高角村瓦窯,預測資源量可達400萬噸。由於其地質形成過程中滲雜不同礦物而呈黃、白、紅、綠等色。應用於工藝品、陶瓷、耐火材料、玻璃、白水泥、造紙、塑料、橡膠等領域。 另外,常山還有花石、螢石、花崗石、太湖石、方解石等。

文字:畢建國 王有軍

「悠游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悠游常山」常山自古多奇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