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人民日報:完美有一個重大缺陷,它往往是無趣的!

人民日報:完美有一個重大缺陷,它往往是無趣的!

完美,無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標。可是,真正的完美,卻往往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如果過度執著於完美而自縛手腳,就是走入了一個人生迷局。

著名的老牌科幻電影《千鈞一髮》曾講述了在一個過度依賴基因評定的社會中,人們傾向於培育最優基因組合的後代,在如此的社會中,擁有完美基因的“優等人”的一生似乎在受精卵形成的一剎那就已經是被寫好的劇本,一切都有條不紊地完美運行,絕對不會出現因為懶惰、遺忘甚至智商不夠而造成的失誤。然而,即便是擁有如此完美基因的人,人生的結局也並不讓人羨慕。

英國作家毛姆曾經說過,“完美有一個重大缺陷,它往往是無趣的。”更何況,完美從來沒有統一的定義,今天的完美不一定是明天的完美,今天的某種理解,明天就有可能被顛覆。

人民日報:完美有一個重大缺陷,它往往是無趣的!

人生不會因為生來完美就事事順風順水,也不會因為生來不完美就此生無望。維納斯並不因斷臂而缺少一絲美麗,霍金也沒有因為身體被禁錮在輪椅上就禁錮了他智慧的大腦。我們生活中有那麼多並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也正是靠著不甘心、不放棄、不認輸的勇氣在創造著屬於我們自己的別樣精彩人生。

正是因為個體的種種不完美,在朝著完美的人生奮鬥過程中,在品嚐著命運帶來的酸甜苦辣中,在踏破荊棘中展現出來的人性之光、力量、夢想,才讓人欣賞和崇尚。若是一切都被設計好,就像電影《千鈞一髮》裡的“優等人”一樣,他們也就會因為喪失了夢想和奮鬥的力量而黯然失色。

同樣,世上也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孩子,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做父母的,就是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發現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他母親把他帶回家後問他:“先生說你是劣等生,你覺得羞恥嗎?”

人民日報:完美有一個重大缺陷,它往往是無趣的!

愛迪生對母親的問話,回答得很巧妙:“不以為羞恥,但覺得悔恨。”

他接著又說:“可是我要知道的事,先生一點也不教我,我不要知道的事,偏偏又教我。”

母親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先生說你是低能兒,但我不以為然。你明天起,不要到學校裡去了。我今天在先生面前已發過誓了,學校裡當你低能兒,無法教育,我要在家裡好好地教育你。我已立了決心,無論如何要使你成為世界上第一等人物,你能不能也有這個決心呢?”

愛迪生說:“媽媽,我願意發誓,我定要做番大事業,使現在說我低能兒的先生聽了寒心。”

成功後的愛迪生,每每念及母親,都會心懷感激:“我在早年發現了慈母是如何有益的。當學校教員叫我笨蛋時,她來到學校為我極力辯護。就從那時,我決定要給她爭臉面,不辜負她對我的盼望。她實在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皮皮魯和魯西西、舒克和貝塔、大灰狼羅克……“童話大王”鄭淵潔筆下的角色們曾陪伴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然而學生時代的他卻並非“乖孩子”,調皮搗蛋,經常犯錯。不過他的父母從沒打過他,只要犯錯就讓他寫檢查,而且對檢查的要求很高,要求每次都不能重樣。

人民日報:完美有一個重大缺陷,它往往是無趣的!

在唸小學的時候,老師讓鄭淵潔寫“早起的鳥兒有蟲子吃”,他偏要寫“早起的蟲子被鳥兒吃”。老師說不能這麼寫,鄭淵潔卻說:“我講的沒問題啊,早起的鳥兒有蟲子吃,那早起的蟲子不是就會被鳥兒吃掉了嗎?”

老師說不過他,氣得讓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幾百遍“鄭淵潔是這個班上最沒出息的人”,可是小小的鄭淵潔不願意出這個醜,於是他從課桌裡偷偷拿出來十個炮仗,在教室裡把它們都引爆了!老師當場氣得大喊:“鄭淵潔你被開除了,你給我滾出去。”

鄭淵潔意識到自己闖大禍了,於是在父親來學校把他領回家之前就提前把檢查寫好了。可是沒想到他居然把那篇檢查給寫成了小說,有懸念、有人物、有伏筆,真情實感還能把人看出眼淚來。

他的父親、靠自學成為大學老師鄭洪昇來學校接兒子的時候滿臉烏雲,不過看著兒子的檢查,臉上的陰霾就漸漸散去了。也就是從這篇檢查開始,鄭洪昇發覺兒子可能有搞文學創作的潛能。

被學校開除的那天,在回家的路上,鄭洪昇就對鄭淵潔說了一句話:“孩子,沒關係,我在家教你。”

在鄭老爺子的言傳身教下,鄭淵潔走上了創作之路,漸漸成長為眾人皆知的“童話大王”。直到現在,鄭淵潔回憶起兒時的生活,一家人住在9平米的房子裡,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趴在炕上看書、寫字的樣子一直影響著自己。“雖然我們家裡沒有一個大學生,但我們不放鬆學習。”

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或者他就是一棵小草。那又何妨,無論他是花兒、小草還是大樹,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納,這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課。如果你不能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你就是不接納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