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绩效HR眼里的“一出好戏”

和同事一起看了由黄渤导演的作品《一出好戏》感受颇多,作为一名中毒已深的HR,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会被我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上去想。

不得不佩服黄渤思想的深度,使我一瞬间想通了纠结几个星期的问题。

我将戏中人物的三个领头羊进行区别,他们分别代表了一个公司的三个时期:

绩效HR眼里的“一出好戏”

01王宝强时期

典型的创业初期管理方法,人管人,多劳多得的薪酬,而且并无制度可言。

王宝强的一句话让我很深刻“不管马进,还是马退,只要能找到吃的,那么就是好马”。

在面对生存的时候,就好比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样的员工是毫无自尊可言;

我相信任何一家公司在创业初期的时候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02于和伟时期

​于和伟在王宝强时期就开始了资源的积累(丰富的食物),戏中特别强调了“时机”两个字。

其实于和伟一直在等着王宝强犯错,从而顺理成章地自立门户,相比王宝强的公司,有什么值得吸引人的地方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家公司尊重员工,并不太看重职级关系;

而且有了薪酬体系、分工合作、员工激励各种规章制度作为支撑,所以在于和伟的带领下,大家过上了短时间内美好的日子。

03黄渤时期

不得不佩服黄渤,让我真正见识到,一家有愿景、有使命、有目标的公司是多么强大。

首先,黄渤得到创业资金以后,(彩票变成鱼)并未立即创造公司,而是思虑了很久一起,把公司愿景和目标给想明白了。

公司愿景:新人类的开创者;

公司近期目标:离开小岛,寻找更多资源;

公司长期目标:繁殖后代,壮大公司规模。

由此可见,黄渤是一名资深的人力资源总监;

有了愿景和目标以后,他开始用他的理念和信仰寻找跟他志同道合的人(张艺兴、舒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新公司。

其目的就是让大家相信,他们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

当然黄渤知道仅仅靠愿景是留不下人的,所以他组织的团建(篝火晚会)使用了绩效管理;

从而有效地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结合到了一起(当然,戏中还特意渲染了黄渤的个人魅力,也就是领导力与演讲口才)。

该电影很好诠释了企业愿景、使命、目标对于一个公司或者组织来说,是多么重要,让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达成一致,是多么重要。

最主要的是让我清楚了愿景、使命、目标的区别在哪里,使我思路瞬间清晰。

这就是绩效HR眼里的“一出好戏”,你有同感吗?

只要你有心,任何事都可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上想,可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