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告訴你中秋節天氣如何,哪裡可以看月亮

告訴你中秋節天氣如何,哪裡可以看月亮

獨自一人在異鄉打拼,每到佳節,就更加思念親人…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每當此時,閤家團聚,其樂融融。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其說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有人則認為,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南宋時,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各地區天氣(源自中國天氣網):

告訴你中秋節天氣如何,哪裡可以看月亮

9月23日8時 - 24日8時我們廣東地區都有雨(詳細市區縣區城區請參見中國天氣網),感覺每年都是有雨,但是每年都能見到月亮。

告訴你中秋節天氣如何,哪裡可以看月亮

9月24日8時 - 25日8時都有雨(詳細市區縣區城區請自行參考中國天氣網),希望大家都能見到月亮。


以下為月亮能見度:

告訴你中秋節天氣如何,哪裡可以看月亮

告訴你中秋節天氣如何,哪裡可以看月亮

又是一年落葉黃,一層秋雨一層涼。整日工作辛苦了,天氣轉涼望君珍重。祝願佳節多好運,月圓人圓事事圓。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