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李康研報|逛商場可以選出好公司,對市場信心決定未來機遇

上次我們講到,作者提出了9字經,

不怕慢,不怕站,只怕退。說這是結合巴菲特和索羅斯的理論提出的新的投資體系。不怕慢,指的是追求持續盈利,不賺快錢。不追市場熱點,只做好自己的20%年化收益目標。但平均年化20%已經不低了,巴菲特也就23%年化收益。不怕站,說的是忍耐力,在市場大熱時,能否忍住,在走得太快時,能否站住思考一下。不隨大流,這個說起來簡單,能做到的寥寥無幾。最怕退,就是怕虧損。不虧損是持續盈利的基礎。

正在講《中國式價值投資》告訴我們在這個特殊的市場怎麼做好價值投資。醫藥類分析專業性強,篇幅大。如果文章篇幅過長不便閱讀,原稿找李康研報或留言,歡迎持續關注。

常用社交平臺,分析了白雲山,終於解決王老吉問題的它將會怎麼走。體檢龍頭美年健康,白酒加醫藥廣譽遠,復星醫藥等等醫藥類公司。

李康研報|逛商場可以選出好公司,對市場信心決定未來機遇

作者提到了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兩句名言,與偉大公司為伍,不買第二名的股票。看好一個行業,只買行業中最好的公司。投資一個企業,相當於把錢託付給他,讓他拿著你的錢幫你賺錢,哪些公司優秀呢?其實優秀的公司早已被大家熟知,如騰訊,阿里,茅臺,萬科,華為,格力,伊利,這些我們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不需要高深的經濟學知識,但是為什麼沒幾個人在這上面賺錢,因為都覺得太慢。作者舉了騰訊的例子,從上市到現在漲了200多倍,還舉了招商銀行,在07年的大牛市漲了20倍,現在也是早已創新高。

僅僅憑藉常識還不能戰勝市場。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貪念,作者舉個例子,2001年國有股有減持動作,一個小學文化的母親,對他學金融的兒子說,國家都不要的東西還留著幹嘛?當然兒子可以說出無數的理由去反駁,但事後證明,如果聽了這個樸素的建議,他能少賠很多。而到了2008年4季度,這個媽媽又對兒子說,國家匯金都開始進去買股票了,我們為什麼不買呢?想必兒子又給他普及了一堆知識,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經濟蕭條,泡沫破滅。恐懼讓他喪失了抄底的機會。

李康研報|逛商場可以選出好公司,對市場信心決定未來機遇

首先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是戒掉貪婪和恐懼。買一家公司之前,先要回答自己幾個問題,這家公司10年後,20年後還存在嗎?經常換名字的公司,也許不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第二,這個公司還能增長嗎?空間有多大?驗證自己的判斷,沒必要去公司看,去市場上走一走,在電商裡看看留言,就能有深刻的體會。作者說,他剛開始也在垃圾股上賺過很多錢,但後來想想基本都是運氣好。現在只會去投資那些有優秀管理團隊的,業績優秀的公司。作者提到了三個公司,萬科,招商銀行和中國平安,平安算是李馳先生的最愛。

投資者不愛買這些好公司,公司缺乏題材炒作,缺少刺激。行情也是不溫不火。不是市場不想炒作這些,而是炒不動,這些公司業績好,盤子大。所以大家覺得他們業績好是應該的。炒股票從來都是炒預期,既然沒有預期,好公司很難有爆發力。總是慢悠悠的漲,但很少後退。當然大熊市除外,好公司在大熊市一樣會暴跌。而且跌幅不比垃圾股小,因為投資者已經瘋了,分不清好壞了。這些優秀公司的持有者一般是基金,在震盪市還有定力持股不動,但在大熊市,他們也會迫於贖回的壓力,往外賣股票。所以熊市初期最好還是離場,並沒有什麼防守的股票。只是好公司會率先企穩,漲回來快,如2015年大熊市,茅臺也暴跌了20%,但8月份就企穩了,熔斷時,又跌了8%,但下個月就漲回來了,之後快速拉昇,反而又漲了1倍。

李康研報|逛商場可以選出好公司,對市場信心決定未來機遇

好公司很好找,超市裡能看見的產品,基本都是好公司。找到好公司要找到好價格,即使是黃金,用鑽石的錢去買,也是會賠錢的。而估值的問題只能等,在2006年,作者說招商銀行是值得持有一輩子的股票,但沒兩年他就賣了,不是不看好了,而是因為06,07年兩年,就把招商銀行半輩子的漲幅都漲完了。招商銀行從2006年開始,不到2年漲了20倍,如果按照每年20%的目標計算,差不多是16年的複合增長率,所以漲完了這一波,十幾年不漲也在情理之中。所以這時候你只有賣出,別無選擇。

另外一個例子,花旗銀行,在金融危機中,花旗的股價從55美元跌到了1美元,敢於抄底的都發大財了。起碼索羅斯和保爾森的基金,沒少賺。現在股價回到了07年之前的高點,那時候只要對美國經濟有信心,現在10年間,至少能賺50倍。都說巴菲特看的準,其實他一個是賭美國不會崩潰。另外他也堅信,樹漲不到天上去。所以總是差不多就拋出,每次大危機之前,都沒有他的身影。而現在,不正是需要我們對市場有信心的時候嗎?

市盈率,市淨率和市盈率增長率,這三個指標可以解決股市上80%的財務問題。我們下次接著講。

前面分析了海康威視,格力電器,蘇寧易購和貴州茅臺等大家熟悉的公司,找李康研報往前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