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網籌金融王小龍:擁抱監管 恪守本分 P2P未來還有很大機會

導語:

“很多行業的發展都會有一個趨勢,從開始,到出現泡沫,然後再到最低點,之後再反彈到最高點。一般來說,任何一個新興的行業都會出現這樣一個曲線,互金行業基本上今年就是最低點,能不能反彈,反彈到多高,它是受政策影響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怎麼在政策的指引下做的更好。”

網籌金融王小龍:擁抱監管 恪守本分 P2P未來還有很大機會

穩重、低調,是他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在網貸行業,做到不忘初心,很難;堅持做不違規的事,也很難,但我們都做到了。當然,雖然目前行業內雖雷聲滾滾,但依舊有很多平臺匜在秉持著這兩大觀念,合規前行。在如今的背景下,這些平臺這麼堅持,必然對市場、政策、投資人抱著敬畏之心”。在談及互金從業這的心路歷程時,他這樣跟記者說。

他就是網籌金融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王小龍。對於互金行業目前面臨的問題,他感慨良多,也較為坦誠。

精準定位 進軍車貸

“在當時,互聯網金融還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書也特別少,整個亞馬遜就找到四本。”王小龍回憶當初剛接觸互聯網金融時的情形時,如是對記者講道。

據他介紹,早在之前,他曾是做技術的,後來轉型做產品,之後經歷過幾次創業,做過在線教育、O2O、移動互聯網。而與互聯網金融的緣分,則源於艾瑞諮詢的一篇關於餘額寶的文章。

“因為當時關於互金的書很少,獲取互聯網金融知識的渠道也比較少,所以就會去看一些網站發佈的信息,當時在艾瑞諮詢上面看到一篇關於餘額寶的文章。他才知道,原來互聯網金融原來具有這麼高發展潛力。”

而在當時,王小龍正好也在尋找一些創業的方向。當時,他比較看好的領域分別是眾籌、比特幣,第三個便是互聯網金融。

在這三大方向中,王小龍選擇了互聯網金融中的P2P市場。“當時媒體已經開始不斷報道,2013年下半年的時候,坐地鐵都能聽到大家在討論這個話題,2014年、2015年,P2P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我應該也是最早一批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了。”

初涉網貸行業,王小龍最看好的業務是上市公司的供應鏈、房貸以及車貸。不過,上市公司的供應鏈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對於網籌金融來說有些困難。於是,經過全面而精準的市場分析,網籌金融最初選擇了房貸。

2016年8月,原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對網貸機構做出“限額令”,明確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借款總餘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借款總餘額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而房貸業務顯然已經不符合規定,網籌金融迎來了轉型,向車貸領域邁進。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借款金額為4.86億元,累計借款筆數為3120筆。

合規穩健 降低成本

作為車貸行業後來者,如何與這個領域的龍頭老大們競爭,成為網籌金融要面臨的挑戰。

“在15年建立網籌的時候的就覺得,這個行業就是要合規才有出路,很多做的比較急的平臺差不多都被淘汰了,所以就決定做的穩一點,低調一點。網籌金融做這麼久才做這麼大的規模,之前我不覺得這是好事,現在覺得不盲目擴張,穩健一點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平臺低調穩健的運行,與王小龍的性格也不無關係。只有對這個行業足夠關注,親身經歷過各種風雨之後,才會有如此深的見解。

時至今日,問題平臺頻繁出現,行業陷入一片恐慌。對此,王小龍表示,“任何一個行業5或者8年都會處於一個瓶頸期,互金這個行業本身就是剛開始湧入太多的熱錢,導致這個行業的成本要比其他行業的要高,人員工資也高,獲客成本也高,高成本下,很多的不良資本和壞賬,很多平臺看似沒問題,因為已經沒辦法了。”

王小龍認為,未來可能要有百分之九十的平臺會被淘汰掉,至於怎麼樣才能不被淘汰掉,他認為核心就是跟著監管步伐走,另一個就是降低成本。

另外,對於很多平臺出事的原因,王小龍表示 “資本市場是一個0和1的遊戲,人家有錢投你了,就是想讓你把規模做大,像滾雪球一樣。但是,他們忽略了賺錢的基礎是在不考慮政策風險、市場風險、逾期和壞賬的基礎之上的。而現實中邏輯是不存在的,所以賺錢的平臺很少。大多數平臺出事的直接原因便是成本較高。”

網籌金融運行多年,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也有一定的好處。要知道,備案合規的過程中,不會因為規模大就給亮綠燈,真實的信息披露才是關鍵。任何作假,最後都要為此買單。

擁抱監管 不忘初心

金融本身就有風險。

對於互金行業目前的形勢,王小龍形象地分析道:“很多行業的發展都會有一個趨勢,從開始到行業出現泡沫,再泡沫破滅回到最低點,之後可能再反彈到最高點。通常來說,任何一個新興的行業都會出現這樣一個曲線,互金行業基本上今年就是最低點,能不能反彈,反彈到多高,它是受政策影響的。”

王小龍坦言道:“互金行業是受政策指引很明顯的行業,金融創新都要在政策的指導之下健康進行。對於目前情況來看,最終考驗的都是心態問題,我們現在的心態還是要看未來,剛開始慢的話,也帶來一些優勢,備案不是說看你的規模有多大,市場份額有多大,宣傳有多好,還是看這個備案的條件是否滿足,每一個平臺都有機會通過備案,國家是讓你做普惠金融、數字金融,但是你要在一定的規則指引下,擁抱監管,恪守本分,未來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關於互金未來的發展趨勢,王小龍認為“未來,我覺得整個大金融方向下,供應鏈、消費金融還是比較有機會的,汽車金融會有幾家好的公司出來,這三個方向都沒有問題,汽車金融現在看似競爭比較激烈,其實最後真正能夠留下來的,只有那些有真正技術力量的,能夠做出事情的平臺。未來,各個方向也都會推出新的創新,但是現在大家都沒有時間研究這些問題,都在忙著做備案。”

正如王小龍所說的,只有不忘初心,永遠對這個行業心存敬畏之心,恪守本分,才能等到明天。能夠堅持到最後,真正留下來的平臺才是有價值的平臺。”

願互金行業能夠順利度過這段“陣痛期”,擁抱更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