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廣元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

廣元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

廣元劍門關景區天空步道。孫旭偉 攝

广元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

曾家山滑雪場冬景。(廣元市朝天區旅遊局供圖)

劍門蜀道鍾靈毓秀,女皇故里人傑地靈。

9月16日,首屆中子月餅文化節在廣元朝天區中子鎮舉行,名優小吃體驗、DIY月餅體驗等活動受到月餅文化愛好者和遊客的追捧;

9月初,2018廣元女兒節拉開帷幕,作為四川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女兒節為各地遊客多方位展現了傳統女性文化及時代女性風采;

8月,四川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在廣元啟幕,廣元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為來自全省21個市州的數萬名體育界人士和遊客推出旅遊優惠及線路;

7月中旬,第八屆大蜀道文化旅遊節在廣元舉辦,成都、綿陽、德陽、南充、巴中、廣元、漢中、隴南八市共同簽署《大蜀道申遺保護聯盟備忘錄》,弘揚蜀道文化;

7月初,第十二屆曾家山避暑節在廣元朝天區曾家山與遊客見面。曾家山連續兩年(2017、2018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鄉村文化和生態康養的優勢明顯,遊客絡繹不絕……

廣元生態優美、文化厚重、區位獨特,自古就是蜀道上的一顆明珠。重大節會活動的頻繁落地,也讓廣元旅遊的魅力在短時間內得到大力度的釋放,遊客記住的不僅僅是廣元這座城市,更是廣元豐富而多元的旅遊體驗。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省旅遊發展委提出“新時代、新發展、新旅遊”的發展思路,廣元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北向東出橋頭堡。

廣元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廣元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精神,以全域旅遊為統領,以生態康養旅遊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重點,積極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打造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

持續推進重大項目落地 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2018年上半年,廣元全市預計國內旅遊接待2545.63萬人次,同比增長14.36%,旅遊總收入201.39億元,同比增長22.05%。有效發揮了旅遊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助脫貧中的作用,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步伐加快。

這組數據的背後,不僅基於廣元的旅遊資源稟賦,也得益於廣元市的旅遊發展戰略。

上半年,廣元旅遊緊緊圍繞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和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大力實施項目投資、宣傳營銷、旅遊服務體系“一體兩翼”戰略,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年初,廣元市旅發委對全市全年的旅遊發展明確了任務,印發《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建設2018年工作要點》,編制《廣元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廣元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方案》,印發《廣元市旅遊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同時,聚焦全市重點旅遊項目,緊盯廣元康養示範產業園、女皇產業園、黑石坡森林公園、蒼溪梨仙湖溼地度假區等13個項目,持續推動並抓好重點項目落地。1-6月,各項目基本實現預期進度,完成投資21.53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投資金額達100億元的北京新華聯曾家山國際旅遊度假區和投資金額達50億元的白鶴生態康養小鎮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在上半年成功簽約。其中,廣元朝天區與北京新華聯集團簽訂了《曾家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合作開發框架協議》,計劃建設康養小鎮、歐洲風情小鎮、高端民宿、極限體育休閒度假景區,將曾家山打造為國際旅遊度假區。

重量級新項目源源不斷,已開工建設的中青城投昭化古城、劍門關華僑城、廣元康養示範產業園等項目正加快步伐。上半年廣元市共簽約旅遊招商引資項目16個,總簽約金額214.1億元。

5月,廣元被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論壇組委會評定為“全國十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省旅遊發展委初步明確廣元為全省生態康養示範市,是全省三個健康旅遊試點市之一。

資金的注入、旅遊配套建設和旅遊產品更新等措施的推進,不僅為項目發展奠定了基礎,也讓廣元的旅遊發展具備了充足的底氣。今年,全市共爭取到生態旅遊示範區補助、鄉村旅遊提升項目建設、廁所革命等國家、省旅遊發展資金890萬元,在川東北地區位列第一,爭取到黃貓埡戰鬥遺址文化旅遊提升工程項目資金1435萬元,並已啟動建設。廣元機場跑道蓋被項目已納入機場集團年度計劃並立項,機場油庫擴容建設爭取年內開工。在旅遊產品更新過程中,廣元市針對境內外遊客陸續出臺系列優惠政策,優化完善《廣元市旅遊營銷優惠政策》,推出了“航空+旅遊”“高鐵+旅遊”“直通車+旅遊”等優惠產品。

旅遊發展帶來的是精準扶貧工作有效推進。上半年,廣元編制完成《廣元市旅遊扶貧專項2018年實施方案》,籌措旅遊扶貧資金6806萬元,爭取省旅遊扶貧資金440萬元。同時全面啟動朝天區創建省級旅遊扶貧示範區,蒼溪縣嶽東鎮青龍村、旺蒼縣東河鎮紅埡村創建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工作,截至8月底,旅遊扶貧共投入5444.8萬元。

蒲家鄉位於廣元市朝天區西南部,羅圈巖村作為全鄉唯一的貧困村,近年來堅持走“特色產業+旅遊”的農旅融合脫貧奔康之路。2015年,《羅圈巖村農業旅遊扶貧規劃》出爐,根據規劃,全村以傳統民居為基礎,因地制宜修繕提升,著力建成集遊客接待、鄉村休閒體驗等旅遊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特色民宿群,形成“嶺上養心谷”核心區,組織群眾栽植睡蓮、水芭蕉、再力花等觀賞性水生花卉,建成面積達100餘畝的“十里荷塘”觀賞帶,並建成以車釐子、八月瓜、青脆李為主的高山小水果採摘體驗帶,全面豐富了鄉村旅遊內涵。據瞭解,羅圈巖村138名貧困群眾將於今年實現脫貧奔康。

堅持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

“大蜀道文化旅遊節和廣元女兒節已成為廣元旅遊的亮麗名片,為打造大蜀道國際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7月,省旅遊發展委主要負責人在第八屆大蜀道文化旅遊節上說,近年來,廣元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和生態康養名市建設,實現了旅遊業強勢崛起和高質量發展。

6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推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打造一批世界級旅遊文化品牌,提升大九寨、大峨眉、大熊貓、大貢嘎、大蜀道、茶馬古道等市場影響力。8月,省委主要領導在廣元調研時也指出,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康養旅遊、生態旅遊,加快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特別是要抓好大蜀道遺址遺蹟保護、修繕和申遺工作,打造更多精品文化旅遊景區、線路和項目。

對於生態康養資源豐富、蜀道文化深厚的廣元來說,應如何貫徹落實省委的部署要求,更好地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打造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

首先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全面發力生態康養旅遊業發展,讓產業和建設項目更多體現“遊”的元素、“景”的精緻。

單一發展向協調融合發展轉變是關鍵。融區域建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於一體,助推城鄉一體化發展、產業融合發展。在空間佈局上得到優化,加快形成“一核、兩道、四區”的名市佈局,著重做優以市城區為主的生態康養旅遊名市核心區,建設大蜀道和嘉陵江水道,做強唐家河野生大熊貓特色遊憩區、米倉山高端生態旅遊示範區,曾家山康養旅遊度假區和紅色經典與鄉村旅遊示範區。

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是著力點。廣元市旅發委認為,未來需將域內資源優勢連點串線成面,圍繞旅遊規劃佈局生產力,圍繞旅遊產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圍繞旅遊實現市民高質量創業就業。其中,突出打造大蜀道大熊貓世界級旅遊文化品牌,以重大旅遊項目建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天瞾山旅遊區、蜀道植物動物園、康養示範產業園等建設。並圍繞“天險蜀道,雄關劍門”的劍門蜀道旅遊品牌定位,以劍門關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昭化古城為龍頭,整合覺苑寺、攔馬牆、明月峽等著名景點資源,以古蜀道為紐帶,連接成都、西安,依託108國道、西成客運專線等交通大通道,輻射帶動劍閣、昭化、利州、朝天四縣區旅遊資源,加快大蜀道劍門關旅遊區、昭化古城旅遊度假區的進度,並呈現一批遺產觀光、蜀道自駕、文化體驗等旅遊產品,打造貫通東西、要素聚集、文旅融合的旅遊產業經濟帶。

隨著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廣元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打造大蜀道國際旅遊目的地的步伐不斷加快,不僅在重點旅遊項目和區域旅遊建設上下足功夫,也正著力提升旅遊產品和配套服務質量,增強市場營銷和工作推進力度,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康養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體育旅遊。

到2020年,廣元將基本建成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力爭實現全市遊客接待量超過6000萬人次,生態康養旅遊總收入達600億元以上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