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國長期制裁俄羅斯,為什麼俄羅斯還賣發動機給美國?

網事隨風35417987


俄羅斯確實向美國出口發動機,這個發動機就是著名 RD-180🚀火箭發動機。美國用俄羅斯的發動機為其運載火箭作為動力源,這也幫助了美國的航天事業。可以說俄羅斯在航天領域繼承了前蘇聯的遺產,到目前為止依然佔據著世界首要的位置。


RD-180火箭發動機

然而2000年普京上臺以後結束了葉利欽的親西方政策,俄羅斯逐漸走上了獨立自主,反對美國霸權的道路,而這個轉折點就是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國為了推行其霸權主義道路,那麼必然就要清理這條道路上的絆腳石,而俄羅斯就是這個最大的一個絆腳石。


美國在不能運用軍事對俄羅斯進行打擊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各種方式和各種藉口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但是美國的經濟制裁也僅限於對俄羅斯的金融,貿易,石油,商品等,對俄羅斯的軍工產業並沒有進行限制。而航天產業更不會限制,而是尋求合作。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國,並且每年向世界各主要地區出售大量的軍事武器。比如向中國出口的蘇35s戰機,S400防空導彈。想印度出口的蘇30mki戰機,米格29k艦載機,包括未來的s400防空導彈等等。而最近,俄羅斯國防部在兩週內向敘利亞提供5-7套s300防空導彈系統。只不過是美國也想限制,可是限制不了。美國只能限制像印度這樣的國家,但是印度也不會甘願被限制。


蘇-35S戰機

可是在美國的眾多制裁當中,唯獨航天領域,美國並沒有對俄羅斯採取任何制裁,而是向俄羅斯尋求合作。其中購買俄羅斯的RD-180 火箭發動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美國不是沒有能力研製同級別的火箭發動機,只不過是當時的研製成本居高不下。而且這樣的發動機對於美國的需求來說沒有太大的量級,研製週期和成本會攤高很多。
美國購買RD-180安裝在“宇宙神火箭🚀”


俄羅斯出售的RD-180火箭發動機,比美國自行研製的要便宜很多。於是美國在90年代初,就與俄羅斯達成了購買RD-180火箭發動機的協議。並且,俄羅斯也會獲得大量的利潤,如果俄羅斯限制向美國出口火箭發動機。那麼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是一個無法承受的結果。畢竟世界上對於RD-180這樣火箭發動機有需求的國家,也只有美國和中國了。所以俄羅斯沒必要限制對美國的出口。
我們的長征5號重型火箭也需要這樣的發動機

而同時美國還迫切希望與俄羅斯航天合作,這個主要表現在美國的航天飛機早已經退役。但是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合作,就必須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來回往返於天地之間。而俄羅斯在此期間就可以收取高昂的過路費。而這些都是擺在美國面前現實的問題,是美國短期內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所以,對於俄羅斯來說,美國的經濟制裁已經不起多大的效果。在2014年最艱難的時刻,俄羅斯已經挺了過來,那麼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影響已經變得相對有限。而俄羅斯對美國出口RD-180火箭發動機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限制美國的研製,那何樂而不為呢?

還有一個就是美國購買了雅克141的垂直起降發動機技術,為美國研製F-35B戰機提供了巨大的幫助。F-135矢量發動機可以說是蘇聯人的成就,只不過是在美國開花結果了!!!


淡然小司


原因很簡單,美國是唯一的買家,不賣給美國,航天發動機行業就要活活餓死了。為什麼不賣給中國?不好意思,不可能賣你,萬一被你山寨出來,我就更沒活路了。俄羅斯火箭發動機對美國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技術,美國自己不是研製不了,而是自己造成本上還不如買俄羅斯的划算。但對於中國,就是一直以來難以攻克的尖端技術了。諷刺的是,雖然俄羅斯一直想求著美國買,但是美國已經在尋求新的替代品,不想買了。2014年,美國國會決定禁止使用俄製發動機發射國家安全衛星。俄羅斯現在為了挽回面子,放話說因為你制裁我,我不賣了。這真是打腫臉充胖子,美國製裁你都第四年了,你怎麼才想起來?


從1995年起,俄羅斯就在賣RD-180火箭發動機給美國了。RD-180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4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之一,而中國最新型的長征五號、長征六號與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使用的YF-100型液氧煤油發動機海平面推力僅有120噸,僅僅是RD-180發動機的三分之一。RD-180發動機是專門根據美國的要求,為“大力神”系列火箭量身定製的。由於蘇聯剛剛解體,資金困難,航天工業急需新訂單來維持生產。而美國又急需一種成本較低的大推力發動機,因此雙方一拍即合。當時,為了解決發動機製造廠商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NPO Energomash)的資金短缺問題,美國普惠公司給予了投資,組建了合資公司。


萊茵的黃金


國際關係不是非黑即白的,也存在很多中間地帶。美國與俄羅斯也是如此,美國和其他國家關係也類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木叔舉個例子,便於大家或許更好理解。

美國對委內瑞拉這個拉美小兄弟的態度大家都知道吧!從查韋斯到馬杜羅,近20年來,他們一直高舉反美旗幟,對抗美國在拉美的影響。結果美國對委內瑞拉實施了嚴厲的制裁,結果如何?

委內瑞拉是一個產油大國,該國石油出口的最大目的地是哪裡?就是美國。也就是說,委內瑞拉雖然和美國經常打嘴仗,甚至說美國人顛覆政權,但是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的最大對象竟然是美國。

原因是該國企業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有煉油廠,委內瑞拉要把原油出口到這個企業來進行提煉。

也就是說,委內瑞拉企業在美國都沒有被禁止或者被限制,委內瑞拉可以順利出口石油到美國。這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其實也折射出政治關係的複雜多面。

這個關係似乎能解釋美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往來了吧!

俄羅斯對美國出口發動機的道理類似。

首先,美國人根本沒禁止這款發動機出口到美國,換句話說美國人雖然制裁很多俄羅斯的行為,但對出口這款發動機到美國沒有限制。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既然如此,這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哪裡有利潤,俄羅斯的發動機企業肯定就會找買家。基本通過市場行為來判斷。

其次,木叔瞭解到,這款發動機是航天發動機,全世界能玩這類發動機的國家肯定是航天大國。全球有幾個?本來群體就很小。

所以美國是這款發動機僅有幾個客戶而已。俄羅斯給美國企業發貨,順理成章。

如果不給美國發貨,這款發動機可能就會“爛”在俄羅斯手裡,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買主嗎?那俄羅斯生產發動機有什麼用?

第三,俄羅斯發動機的質量不錯,美國人願意買也確實有需求,這是貿易往來的基礎。

前蘇聯在航天事業的發展有目共睹,甚至一度超越美國。其實現在很多層面上美國的航天也需要俄羅斯的協助,或者說國際合作。

比如3天前俄羅斯發生了太空艙到國際空間站,這就是美俄太空合作的重要一步。基本上宇航員到國際空間站都要依賴俄羅斯的飛船。美俄關係再出問題,這個合作是不會被列為美國製裁俄羅斯的行為的。

所以航天發動機是俄羅斯工業的拿手產品,美國人的需求當然有,而且這要比美國人自行研發和測試更便利更划算。


你怎麼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發生以後,美國及西方國家開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一直持續到今天,並且還有逐漸加碼的趨勢。但是,在美國製裁俄羅斯的背景下,俄羅斯還一直向美國出口RD-180火箭發動機,這是怎麼回事呢?俄羅斯難道不會對美國採取反向制裁措施,停止向美國供應RD-180火箭發動機呢?

現在俄羅斯還在向美國出口的是RD-180火箭發動機,這是一款大推力(400噸),以煤油為燃料的發動機,由俄羅斯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生產,該發動機主要配套用於美國的“宇宙神”運載火箭項目,每臺售價是1000萬美元。根據俄羅斯和美國簽訂的銷售合同:到2018年底,俄羅斯向美國交付101臺RD-180火箭發動機。

但是,2014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約翰•麥凱恩參議員提出的《關於美國於2019年前全面擺脫俄製發動機的修正案》。美國有意謀求自己研發、製造替代發動機,來取代俄羅斯生產的RD-180火箭發動機,防止俄羅斯停止向美國提供RD-180火箭發動機來制裁美國,影響美國航天發射業務。

但是,後來美國和俄羅斯又重新簽署了一份RD-180火箭發動機供應合同,俄羅斯在2020年以前繼續向美國提供6臺RD-180火箭發動機。看來美國雖然有意擺脫對俄羅斯RD-180火箭發動機的依賴,但是一時卻找不到替代產品,不得不繼續向俄羅斯訂購該產品。但是,美國是否最終下定決心自己研發、製造這款發動機,現在還是未知數。

那麼,很多人就有疑問了,美國航天科技這麼發達,為何不自己生產這款航天發動機?

美國的航天科技是很發達,美國之所以不自己生產這款發動機,主要是出於經濟效率因素。俄羅斯的這款發動機技術成熟、性能優異、且經過長期的發射檢驗,是比較可靠的發動機。如果美國自己生產這款發動機,那麼需要研發時間、研發資金投入、以及建立配套生產設施,週期比較長,投入比較大,不如直接購買俄羅斯這款發動機划得來。美國只是不生產這個型號的發動機,對於其他型號的火箭發動機,美國還是會自己生產的。

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那麼俄羅斯為何還要賣給美國呢?

RD-180火箭發動機目前唯一的客戶就是美國,如果俄羅斯不賣給美國賣給誰呢?畢竟能夠玩得起這種規模航天發射的沒有幾個國家,而美國缺的不是技術,俄羅斯賣給美國不怕技術洩露。而對於這種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我們也有需求,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這種技術,但俄羅斯並不向外轉移這一技術,所以這款發動機俄羅斯並未向我們銷售。所以,俄羅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向美國出售這款發動機純粹就是為了獲得經濟收入,如果不賣就會砸在手裡,只有賣給美國,還能賺點利潤。而美國雖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但是由於該款發動機是美國所必需的,所以沒有列入禁止進口名單裡。

儘管美國在經濟上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在軍事上對俄羅斯進行圍堵,在政治外交上對俄羅斯進行孤立,但是依然不影響兩國關於RD-180火箭發動機供應合同,這說明現實的經濟利益勝於兩國之間的對抗。


銘蘇先生


俄羅斯賣給發動機給美國自然是為了賺外匯!俄羅斯經濟以重工業、能源行業為主,能夠賺取外匯的也就是能源、武器、航天發動機這幾塊。世界上有能力發展航天業的也就區區幾個國家其中美國是一個非常大市場。

俄羅斯向美國出口的是RD-180火箭發動機,在蘇聯時期研發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發動機。美國一直大量進口RD-180火箭發動機,用於“宇宙神”重型運載火箭。RD-180火箭發動機單價高達1000萬美元,相當於賣掉近20萬桶原油的價格!所以,在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一直向美國提供RD-180火箭發動機。

此外,美國製裁俄羅斯,也並未件事情做絕,而是給俄羅斯留下了很多情面。例如,美國並沒有制裁俄羅斯能源出口。要知道,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僅僅是2017年,俄羅斯通過出口石油與天然氣,就獲得了超過2000億美元的外匯。如果美國對俄羅斯能源進行出口,再拒絕向俄羅斯出口民用芯片。那麼,俄羅斯經濟將無以為繼。同樣的道理,美國人沒有把事情做絕,俄羅斯人自然也不會。向美國出口RD-180火箭發動機既能夠賺錢外匯,還能夠一定程度上制衡美國。

俄羅斯海上油田

事實上,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並非絕大多數國人想象的那樣,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在葉利欽時代,俄羅斯還曾經有過一段全面親美時期。在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初期,也曾經想與美國好好相處,以便全力發展俄羅斯經濟。可是,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打破了普京的幻想。此後,普京才選擇與美國硬碰硬。但是,與美國硬碰硬的是以犧牲部分經濟發展速度為代價的!

不過,如果俄羅斯不採取對美國強硬態度,美國會得寸進尺。對於美國來講,一個擁有7000枚核武器的俄羅斯威脅太大, 必須使用各種手段削弱其實力。但美國是要削弱俄羅斯,而非將俄羅斯逼上絕路。所以,美俄之間也沒有停止過互動。例如,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就對俄羅斯比較友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兩國保持一定的經貿往來也不奇怪。俄羅斯絕大多數產品在美國市場都不具備競爭者,RD-180火箭發動機是少數具備競爭力的產品之一!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美國有可能會對俄羅斯能源出口進行限制嗎?


美國觀察室


我以前在一家軍工性質的企業幹過一陣子,知道一點美俄軍購的事情。

我看了大家都回答,都說的有道理,但我覺得還有一點沒有提到,那就是美俄之間的軍購項目絕大多數都是由美俄兩國的相關企業在做生意,確切的說就是由美國一方的私營企業購買俄羅斯的軍品,然後買了俄羅斯軍品的美國企業再把這些東西賣給美國軍方機構,從中賺取差價。

要知道,俄羅斯的軍工產品真的是世界一流,太好用了,性能太好了,質量太給力了,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俄羅斯的軍品向來講究“即興之作”,即高興了一口氣生產很多,然後就不再生產了,以後想買都買不到的,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大家覺得美國長期制裁俄羅斯,所以就認為俄羅斯應該跟美國為敵,並且堅決反對跟美國做生意,自然也不能把發動機賣給美國,認為這樣豈不是幫助美國增加軍力。如果這樣理解,那就太狹隘了,因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完全是由利益決定的,美國雖然一直在制裁俄羅斯,但是俄羅斯也相應的在制裁美國,算是對等行為。

可是不能因為美國對俄羅斯有制裁,就不賣東西給人家了啊。畢竟,美俄軍事力量相差不大,但美俄的經濟實力卻相差甚遠。俄羅斯不缺發動機,俄羅斯缺的是美金,而美國缺的是世界一流的發動機,不差錢。所以美俄在軍品採購生意方面都存在“剛需”。自然的,即便美國製裁俄羅斯,俄羅斯也會把發動機賣給美國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美國向來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利益制定了對別國的武器禁售法案,很多國家就算想要購買俄羅斯的發動機都無法買到,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沒有更多的市場,只能把武器賣給美國。


Sir聊HR


題中說的“發動機”指的是俄製RD-180、RD-181火箭發動機,俄羅斯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格魯什科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雙燃燒室、雙噴嘴的火箭發動機,由RD-170系列衍生而來,發動機效率更高,曾用於前蘇聯的“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


1996年,RD-180火箭發動機競標“宇宙神”運載火箭項目成功。1997年,俄羅斯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與美國簽訂合同:2018年底,向美國交付101臺RD-180火箭發動機,曾臺價格1000萬美元。2014年12月,格魯什科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與美國軍火及火箭製造商Orbital ATK(OA)簽署了購買RD-181火箭發動機的相關合同——RD-181將用於發射Antares運載火箭。

2014年12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約翰•麥凱恩參議員提議的關於“美國於2019年前全面擺脫俄製發動機”的修正案,美國國會撥款2.2億美元用於研製替代的國產火箭發動機。根據該修正案規定:雙方在2019年前簽署的合同屬於例外,仍然有效。2018年7月31日,格魯什科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總經理伊戈爾•阿爾布佐夫宣佈:美、俄又簽署了一份新合同,2020年前將繼續從俄羅斯進口RD-180火箭發動機,並獲得其本地化生產的許可。



阿爾布佐夫說:“我們將在2020年前向美國夥伴提供6臺RD-180發動機。”美國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甚至是制裁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出口,但一直未中斷從俄羅斯進口RD-180,這不僅是因為俄羅斯的RD-180火箭發動機技術成熟、性能領先、價格便宜,最重要的是:國際上並沒有可替代的同類產品,包括美國。有消息稱,美國已取消對俄製火箭發動機的禁令。美國媒體對此分析稱,在2025年前將繼續從俄羅斯進口火箭發動機。


回答題主的問題:美國長期制裁俄羅斯,為什麼俄羅斯還賣發動機給美國?

對於這個問題,儒道之主的看法很簡單,原因就三點:一、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這是毫無疑問的。向美國出口火箭發動機,俄羅斯有錢可賺。二、與美國的合作不僅保住了格魯什科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不致於倒閉,還能夠讓其有錢繼續研發新型火箭發動機,能夠確保俄羅斯在火箭發動機研發領域的領先地位。三、在世界範圍內,只有美、中、俄有這種需求,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想要對外銷售,除了這兩個也沒別的選擇。


制裁歸制裁,合作是合作——這是兩碼事。該斗的時候得鬥,該賺的錢還得賺,俄羅斯總統普京當然知道怎麼做才更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國際上更在乎的是利益,而不是鬥氣——斗的目的是為了利益。如果美俄徹底撕破臉,俄羅斯還有更管用的手段來對付美國:全世界目前只有俄羅斯擁有宇宙飛船,美國的宇航員想要進入國際空間站或者是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都必須搭乘俄羅斯的宇宙飛船——俄羅斯完全可以讓美國的宇航員“上不去,也下不來”。


這比終止向美國提供火箭發動機或者是其它反制裁手段更管用,不到最後的關鍵時刻,俄羅斯當然不會這麼做。儘管美國很多官員經常鬧著“停止購買俄羅斯航天發動機”,但有一點需要認清:停止購買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首先受到懲罰的是美國自己,而且對美國航天事業的打擊相當嚴重(美國至少在5年內無法實現類似於RD-180發動機的量產);俄羅斯只不過是經濟利益受損,並且除了美國這一棵樹,俄羅斯也有別的選擇。
美俄同類發動機對比


裝備俄製RD-180發動機的美國“宇宙神-5”火箭

對於美俄在火箭發動機領域展開合作的這個問題,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伊萬•莫伊謝耶夫已經給出了答案:交易對雙方都有利。伊萬•莫伊謝耶夫在回答媒體的這個問題時說:“RD-180的出口還將繼續,因為這筆交易讓我們和美國人實現了雙贏。” 他表示:俄羅斯通過火箭發動機的出口不僅能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客觀上還能保持俄羅斯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俄製RD-180火箭發動機


儒道之主


美國製裁俄羅斯與俄羅斯賣給美國引擎並沒有必然聯繫。但是,未來並不排除俄羅斯將限制對美出口特定引擎作為對美國製裁的回應。

必須看到,美國製裁俄羅斯的理由並非出於經濟原因。近年來,西方對俄羅斯的第一次重大制裁發生在克里米亞事件以後,美歐都認為俄羅斯“以武力改變戰後歐洲的邊界”,並沒有尊重烏克蘭的主權意志,因此對俄羅斯做出了懲罰性的制裁措施。

第二次重大制裁則發生在去年年中,美國國會通過了包含對俄羅斯制裁在內的法案。這次制裁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干涉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也就是說干涉了美國政治制度,再次挑戰了美國的底線。

既然不是出於經濟原因,俄羅斯也就沒有太多理由在經濟上予以回應。況且美俄的經濟實力本來就不對等,俄羅斯採取經濟手段回應無異於以卵擊石,還不如在一些地區問題上牽制美國,如中東、歐洲等。

而俄羅斯對美出口引擎主要集中在軍事領域。就在今年夏天,俄羅斯引擎製造公司Energomash NPO與美國達拉斯州的公司Orbital ATK簽署了一份新合同,俄方將向美方提供四部RD-181液態火箭引擎,表明兩國企業之間的合作並未受到制裁影響。

對於美國而言,這樣的合作至關重要。儘管國會意見較大,但美國軍方認為很難找到俄羅斯引擎的替代品。據初步估計,至少到2024年或2025年,美國軍方仍然必須依賴俄羅斯製造的引擎。

在俄羅斯,已經有政客呼籲停止向美國出口引擎,以此作為對美國製裁的回擊。尤其是,RD-180火箭引擎對於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的Atlas 5號火箭第一階段的動能十分重要。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臨冬大俠客


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和美國在航天領域有合作項目。

俄羅斯和美國是兩大死對頭,經常較勁。俄羅斯的軍力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國,所以美國也拿它沒辦法,只能在經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美國仗著自己是世界經濟的霸權國家,它愛制裁誰就制裁誰。

然而,雖然是冤家,有時也有共同的目標,比如國際空間站。俄羅斯的這款RD—180航天發動機具有及其先進的水平。對俄羅斯來說,出售產品有錢可賺,就是好事。而對美國來講也省去了一大筆研發費用,所以雙方各有好處。

兩個大國在軍事上雖然是不服軟,但在宇宙探索方面還是有切合點。


史裡淘聲


大型火箭發動機是俄羅斯為數不多向美國出口的大型裝備。並不代表美國自己造不出來,唯一的問題是成本會很高。事實上美國有私人公司已經在嘗試製作能代替俄羅斯火箭發動機的產品。

而對於俄羅斯來說,一旦美國不購買的話,基本上在海外就沒有了銷路。這對於俄羅斯軍工來說是損失。因為俄羅斯經濟一大支柱產業就是大型軍用裝備出口。

事實上美俄同為軍事超級大國,但實力卻很懸殊。主要表現在經濟領域,美國人口是俄羅斯兩倍,經濟接近俄羅斯20倍。

實際上情況是,儘管美俄有對抗,但俄羅斯無力與美國全面為敵。找麻煩可以,但要玩像蘇聯那樣美國巴不得為自己找一戰略對手。

因為軍事作為俄羅斯長項一旦發力,首先威脅歐洲。這就等於給了美國重新控制歐洲的機會。而完全對抗的下場有可能讓俄羅斯真的再走前蘇聯老路,再解體一次。

吃一塹長一智的俄羅斯絕對不會再衝動的玩一次冷戰思維模式,何況俄羅斯不是蘇聯。務實的選擇一種與美國鬥而不破的關係是最佳結果。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天真嘗試融入西方社會。然而殘酷的現實讓其明白,美國執行森林法則有多無情。

可以說俄羅斯有普京做總統真的很幸運,看下前華約國家和前蘇聯國家、有幾個是正常的?

俄羅斯如火箭發動機類似對美貿易本身就屬於小量貿易,一旦衝動做出停止供應,經濟損失除外,等於切斷了美俄關係最大紐帶。

如此做法對於處於弱勢的俄羅斯極為不利。至於美國敢於經濟制裁俄羅斯,你想對了這是美國唯一能夠在不對稱位面可以完虐俄羅斯的地方。沒辦法,誰叫俄羅斯經濟是可以打擊後無法還擊的地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