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國產航母比遼寧艦多搭載12架艦載戰鬥機,還能正常和放飛回收嗎?

靳源春


一言以蔽之:搭載不了這麼多。


現代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搭載數量是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除法公式算出來的:一般認為,每2000噸的常規排水量噸位對應一架艦載機。

按照我軍“遼寧”號航空母艦大約5.8萬噸的常規排水量來看,能夠搭載25到26架固定翼戰鬥機已經是極限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遼寧”艦的艦載機聯隊裡,艦載戰鬥機團也只配備了24架殲-15型艦載機(也許還有2架備用機),此外還有4架直-18Y預警直升機、4架直-18F反潛直升機與2架直-9S搜救直升機,加起來一共也就34到36架艦載機。


由於1143.3型航空母艦機庫面積設計較小,因此在戰役使用上,只在機庫內部攜帶10架殲-15和6架直升機,其它的飛機全部排列在甲板上的14個固定翼戰機的停機位上。這就是“遼寧”號航空母艦的極限搭載能力。

作為對遼寧艦的有限改進,002型航空母艦在甲板停機位上確實做了一定的優化,在戰機機庫、轉運平臺等方面也確實有了一些進步,但是畢竟底子在那裡擺著,機庫的面積也在那裡擺著,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也確實無法多帶多少艦載機——個人猜測。

002型航空母艦的艦載戰鬥機聯隊將由26到28架殲-15戰鬥機(其中可能有4架是伴隨電磁攻擊的殲-15D)、4架直-18Y預警機、4架直-18F反潛直升機、2架直-9S搜救直升機組成,固定翼艦載機只比遼寧艦多2架,其它載機數量不變。

您如果想給它強行多塞12架殲-15上去,那麼結果只有一個:所有的飛機都堵在甲板上,只能依靠兩個艦艏起飛位慢慢起飛,而且飛出去就無法回收了。


軍武次位面


我國國產的首艘國產航母可以搭載28架殲15戰鬥機,而遼寧艦則是24架,並沒有多出12架來,而是多出來4架,就這4架還是費了老鼻子勁才多出來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的載機量很小,實際上算上直升機在內,國產航母和遼寧艦都能搭載54架以上的飛機。

圖為國產航母(上)和遼寧艦(下)的載機對比示意圖,可見國產航母的載機量是通過艦島縮小和機庫擴大獲得的。


國際上常說的航母搭載多少架飛機,都是按照加上直升機在內的數字說的,比如說美國航母能夠搭載80架飛機,是說它能夠搭載包括戰鬥機和直升機在內的80架飛機,而不是80架戰鬥機,美國的9萬噸級的超級航母,可以搭載40多架戰鬥機,這已經是極限了。所以,遼寧艦和國產航母能夠搭載這麼多殲15已經很不少了。

圖為國產航母試航歸來,從正面看上去,他的艦橋比遼寧艦多出一層來。


另一方面來看,世界上也很少有航母能夠達到艦載機滿編,法國戴高樂目前只有20架陣風戰鬥機,還沒有滿編,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目前則只有13架蘇33和3架米格29K,比遼寧艦的殲15都少。所以實際上我國的兩艘航母艦載機算是不少的了。那麼國產航母為何會多出4架飛機呢?

雖然國產航母基本可以看作是複製的遼寧艦,但是還是有很多的改進的。


原因在於國產航母一方面縮小了艦島體積,節省了甲板空間,一方面擴大了機庫,增加了機庫容量,但是所增加的都不多,比如艦島,也就比遼寧艦短了個10來米,機庫也就多出一點點,但是就這一點,足足多出4架殲15的空間。當然,這是在國產航母和遼寧艦的總體佈局差不多的情況下得到的,已經實屬不易了。

期待我國的雙航母戰鬥群早日出海。


至於能否正常的起飛,那當然可以了,畢竟國產航母再怎麼說也是個大甲板航母,其飛行甲板可以擺放超過16架殲15戰鬥機,這是在甲板正常運作下得到的,如果是緊急出擊,佔據降落甲板的情況下還能更多,所以完全不會影響艦載機的起降和回收作業。


海事先鋒


國產第一艘航母002到底能夠搭載多少架艦載戰鬥機,到現在還沒有官方的說法。根據官方公開的消息,001遼寧艦的搭載情況為:24架殲15艦載戰鬥機,6架18F型反潛直升機、4架直18J型預警直升機以及2架直9C型搜救直升機,搭載艦載機總數為36架。對於002航母的搭載情況,網上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二:一、可搭載36架殲15。二、可搭載28架殲15。

實際上,對於一艘航母來說,根據所執行的作戰任務不同,它的搭載方式也不同,數量也不同。如遼寧艦共搭載36架艦載機,就是平時的搭載方式。如果是在戰時狀態,它的搭載數量還要更高,這種情況並不影響艦載機的“放飛”與“回收”。還有一種為“極限搭載方式”,搭載艦載機數量更多,但卻只考慮艦載機的“放飛”,而不考慮“回收”。遼寧艦本為“瓦良格”號,與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為“姊妹艦”,如果參考庫茲涅佐夫的搭載方式,遼寧艦的搭載數量應該更高。



002航母搭載36架殲15艦載機,並不是不可實現:第一,可減少艦載直升機的數量。第二,002的機庫相比遼寧艦本就可多搭載4架殲15。第三,遼寧艦搭載24架艦載機,本就不是它的“戰時搭載模式”。002的機庫、甲板面積都較遼寧艦有所擴大,而且還進行了優化設計,搭載艦載機的數量更多,戰鬥力得以很大的提升。但如果說002在保證與遼寧艦搭載同樣的12架艦載直升機的情況下,它的平時搭載模式絕不會比遼寧艦多出12架殲15。


殲15是一款重型戰鬥機,比俄羅斯的米格29K、英國計劃搭載的F35B、法國搭載的陣風戰鬥機的體積更大——即便是機翼摺疊後,殲15所佔用的航母空間也更大。所以,在甲板、機庫面積同等的情況下,我們的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數量要更少。如果遼寧艦真的搭載36架殲15,那肯定能夠正常“放飛”以及“回收”,現在是和平時期,保證艦載機的正常“放飛”、“回收”那是必須的。不過,這並沒有官方的消息能夠證實。

按照遼寧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搭載情況來推測,在確保艦載機正常起降的情況下(確保正常的“放飛”、“回收”),搭載36架殲15,需要減少艦載直升機的數量——如果不減少艦載直升機數量,推算其搭載殲15的數量應為35架。遼寧艦甲板上的停機區、起飛區可停放最多總共16架殲15(並沒有遼寧艦甲板停放16架殲15的官方消息,這是根據面積推算的結果),而002的艦島更小(空出10米左右的空間),體積更大(比遼寧艦長約10.5米)——甲板面積得以增大,再加上優化了設計,推算其可多搭載5架殲15。



除了甲板,就是機庫了。002在設計理念上就是“載機平臺”,取消了遼寧艦的垂髮系統,並且優化了設計——使機庫可利用面積得以很大提高,遼寧艦機庫可停放10架殲15,而002則能多停放4架。當然了,這是在保證艦載直升機數量不變的前提下,002理論上可搭載總共35架殲15(甲板21架+機庫14架)。不過,002的甲板面積、機庫面積都沒有官方公佈的詳細數據,這些只是儒道之主推算的結果,現實到底如何,差距有多大?這並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002肯定要比遼寧艦能夠搭載更多的殲15艦載機,戰鬥力更強,這就足夠了!



實際上,艦載戰鬥機的起降效率也影響著搭載數量。為保證艦載機的正常“放飛”和“回收”,往往採用的就是“分批次作業”。在我國舉行的南海大閱兵期間,遼寧艦同一批次起飛的殲15就是4架,央視等都對此做了報道——對外展示遼寧艦已經形成作戰能力。每批次之間“放飛”需要間隔一定的時間,遼寧艦的具體間隔時間未知。總之,艦載戰鬥機的搭載數量是綜合考慮的結果,遼寧艦的起降效率未知,002在甲板調度等方面又會有多大的提升也是個未知數,我們只能從甲板、機庫面積上來推算。



希望儒道之主的回答能夠讓您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歡迎您的轉發、點贊、關注,但謝絕抄襲,還請自重!


儒道之主


12架戰鬥機,這個數字有點大。但不是不可能!

首先遼寧號航母,載機量是非常低的。排水量\t:54,500噸(正常) ,60,900噸(滿載)。雖然 未有實際配置具體,。但俄羅斯的航母載機原為26架固定翼飛機、24架直升機。全換成戰鬥機大約34架。大約3架直升機換1架戰鬥機。美國兩棲攻擊艦攜帶戰鬥機6架,直升機26架。改成戰鬥機模式就是戰鬥機14-16架,直升機4架。這個數量是非常小的。因為航母一般是1000噸可攜帶一架飛機。按這個標準應該是50架戰鬥機,10架直升機。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因為:

1.中國的艦載機J15比美國的大。

J15

長度:21.9 m(72 ft)

翼展:14.7 m(48.25 ft)

高度:5.9 m(19.5 ft)

翼面積:62.04 m2(667.80 ft2)

空重:17500 kg(38600 lb)

載重:27000 kg(60000 lb)

F/A-18 E/F

飛行員:F/A-18E: 1, F/A-18F: 2

長度:60 ft 1¼ in(18.31 m)

翼展:44 ft 8½ in(13.62 m)

高度:16 ft(4.88 m)

翼面積:500 ft²(46.45 m²)

空重:30,600 lb(13,900 kg)

載重:47,000 lb(21,320 kg) (in fighter configuration)

2.中國航母甲板下機庫較小。

大約只有尼米茲航母的三分之一。原因是前甲板下的導彈佔位太多,艦船側裝甲太厚。中國改進是隻是把這部分改成船員休息室,浪費嚴重。

到了中國國產航母,現在主要看如果改進,如果只是改進前甲板下的機庫改成航母機庫,最多增加2-5架戰鬥機,就是極限。

如果進行整體設計大改,應該可以達到美國的70-80%載機量。主要是J15大了30%,太不好改進了。52000噸÷1000×70%(80%),大約37-43架戰鬥機,12-18架直升機。這樣則增加了12架左右。

所以是有可能達到的。




鬥天鬥地鬥自己


根據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65000噸的排水量可以搭載36~40架F-35B推算,中國排水量同樣為65000噸的001型航母也應該能搭載至少同樣數量的艦載機,有些網友認為殲-15的體型過大實際可搭載量不會超過伊麗莎白女王級的最低下線,也就是36架的水平,001航母比遼寧號24架艦載機多出12架殲-15的理論由此而來,但是這是缺少根據的。因為遼寧號和001航母公佈的艦載機數量除了殲-15之外還有直升機,如果將直升機全部換成殲-15其數量何止36架。

媒體公佈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擁有寬闊的甲板面積、最小化的艦島、體型小巧緊湊的F-35B艦載機,因此它的36~40架艦載機數量有很大的可信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載機水平還是太小看女王號了,在適當減小直升機數量之後還會有更大的載機量。

女王號搭載的是可以垂直降落的F-35B型艦載機,因此在戰鬥機使用過程中的甲板效率問題不是遼寧號能比的,就是說他本就寬闊的甲板可以獲得遠超兩艘遼寧號的起降效率。即使遼寧號和001型在艦體結構和技術水準上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有很多相似,但是艦載機形制的巨大不同註定兩者沒有可比性,


注意看遼寧號甲板上承載艦載機數量,這就是公認的最大艦載機停放數量

即便是僅有36架艦載機的水平,001航母正常起降艦載機也是沒有問題的,這並不是機庫大小的問題而是甲板大小和運作問題,之前很多網友通過遼寧號訓練照片估計它的甲板最多可容納13殲殲-15和1架直升機,就此推斷遼寧號的甲板最大容納輛為13架殲-15,如上圖照片顯示的13架艦載機佈置方案,而001的甲板尺寸並沒有太大改變,因此001的甲板也只能容納13架殲-15而已,注意這張圖片顯示的艦載機起飛狀態,甲板上停滿13架艦載機並不會影響到正常調度。

根據公開的各國航母加班甲板載機量對比,上圖顯示女王號的甲板可以容納相當於尼米茲級航母甲板艦載機的數量,而中國的遼寧號、001和法國德戴高樂號都要甘拜下風,不僅僅是我們的艦載機體積問題,最根源的問題還是甲板沒有女王號那樣誇張的外飄尺度,進而甲板面積不在一個級別上。

瓦良格號的航母甲板運作圖,注意看它的甲板停機區標識僅有10個戰鬥機機位

之前有過軍事評論的專家認為遼寧號甲板起降作業醉的可運作9架艦載機,這是考慮到艦載機同時起飛和降落的協調性,準備起飛的殲-15不能佔據降落跑道自然擺放的數量要下降。其實不僅僅是中國的航母如此,美國的尼米茲級超級航母也分為起飛模式、回收模式、滿停模式,甲板上擺放的艦載機數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這就說明機庫中艦載機的數量變化並不會影響到艦載機的正常起飛作業,

福特級航空母艦各種狀態下的甲板形態,可見直升機是可以適時取消的。下圖是處於艦載機回收作業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甲板上停放的艦載機數量相起飛狀態少了許多。

001只是在擴大化的機庫中多加了12架殲-15,這還有可能是在犧牲直升機之後換來的,因此並不會影響放飛戰機的作業。現代化的航母艦載機準備階段包括加油、掛彈甚至飛行員登機都可以在機庫中完成,甲板上擁擠一點或者機庫的空間緊張一點都不會對放飛戰鬥機作業造成影響,只要滑躍起飛區或者彈射區有足夠的空間就可以了。

網友的預測的002型航母機庫和甲板載機數量圖示,可見這時候的艦載機更加擁擠,但不能說會影響艦載機正常放飛艦載機的作業。


兵器世界


不論遼寧艦還是國產航母,搭載殲15都是應急之需。6萬噸的排水量,如果是平甲板應該是一個完整的艦載機聯隊,起碼80架。因為滑躍甲板不能停放飛機,也應該有60架。但是實際上遼寧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雖然殲15可以起降,但是嚴重影響艦載機數量。遼寧艦隻能執行單一的艦隊防空任務,對海打擊能力很弱。原因就是殲15體積太大,影響了艦載機數量。

遼寧號機庫內22架殲15,甲板有30個劃線停機位,但是有的之間有衝突,實際上有25個,其中有11個是虛線停機位,就是臨時的。加上7架直升機,54架。加上升降機,固定停放殲15的只有36個,18架制空戰鬥機,18架打擊戰鬥機。或者24架戰鬥機,12架攻擊機。前者制空力弱,後者打擊力弱。

對比一下相似的美國航母中途島級。也是6萬噸的排水量,主力是F-4和A-6,戰鬥機24架,攻擊機26架,預警偵察電子戰和直升機16-18架,總數80架。

從前甲板也能看出來,殲15的停機位非常鬆散,中途島號的飛機排列很緊密。可以停放10多架。中後甲板的密度就大一些。但是還是比不上中途島。


美國不在中途島級上配備F-14是有道理的。因為F-14太大,不僅彈射器比較困難,也帶來甲板和機庫操作的不協調。F-14都部署在福萊斯特級以後的航母上。直到超級大黃蜂服役取代F-14。

所以殲15不適合部署在遼寧艦和國產航母上。適合部署的是殲31或者是殲十這樣體積比較小的戰鬥機。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研究一下“遼寧艦”,因為它是訓練科研航母嗎,科研的就是這些個東西。然後再分別討論多12架飛機和起飛回收的問題。

我們先以“遼寧艦”甲板佈局為例,目前在停機區和起飛區內共可停放16架殲-15戰鬥機,甲板的利用效率並不高。如果殲-15使用右舷起飛點,那麼前甲板右側不能停放任何飛機,左舷的前起飛點和降落區又有重疊,這裡也不能放準備起飛的戰鬥機,停放了就無法正常回收,只有艦艏位有1架可以隨時起飛的飛機,不會和降落作業互相干擾。

如果右舷的前起飛點不停放殲-15,所有飛機都在右舷後方進行準備,從左舷後起飛點起飛,那麼在飛行甲板上可以停放21架殲-15和4架艦載直升機。如果中國國產航母的機庫像資料所說,因去除原遼寧艦上多餘的武器系統,優化了機庫結構,比如原來的機庫停放10架殲-15和6架直升機增加4架殲-15,達到了14架,加上上述甲板停機方案能擺下的21架,等於35架,原來的“遼寧艦”艦載戰鬥機數量是24架,這麼一算還真是多出了大約12架。誰也不知道國產航母的機庫面積有多大,這是絕密,我們就知道能多放12架左右,也就到家到業的了,沒必要知道得那麼清楚。

如果是這種方案的艦載機滿編搭載方式,那麼在執行攻擊任務時一般要採取“分波作業”的方式,才能保證正常的起飛和回收。如果是在起飛的飛機降落之前,不再放飛飛機,這樣不會造成衝突,但是打擊強度不夠。要實現最大打擊強度,必須起飛和回收交替進行,比如一次起飛4架,間隔N分鐘再起飛4架,這裡的N,是4架飛機進行飛行準備加上降落之後整備甲板的時間,並非第一波次起飛之後第二波次整備完之後就能起飛,要加上4架飛機降落之後整備甲板的時間,才能在時間上把起飛和回收完全交錯開,保證連續出動。

不知道這麼打字大家能不能看清楚。我們再舉細一點的例子吧,反正“遼寧艦”就24架戰鬥機。這24架戰鬥機分6個波次起飛,假設第1波次起飛、執行完任務返回航母,第6波次還沒有起飛,但是時間是第5波次飛機全部放飛之後,這時候第1波次的飛機降落,甲板各站位艦員回收這4架飛機,放入停機區(或機庫,它們要去加油和掛彈呢,才能保證第7波次的出動),必須等到甲板起飛位全部清空,第6波次的飛機才能起飛。

如果是遠程打擊任務,還可能出現按上述放飛全部24架戰鬥機之後,甲板和機庫內出現一段時間的空載期。但是即使是有空載期,也要按4架一波次起飛,因為殲-15的作戰半徑是一定的,不可以連續放飛讓它們同時回來。如果24架執行遠程打擊任務的飛機前後腳一起回來了,第24架飛機就要在航母上空盤旋,等待,咱們按回收一架戰鬥機2分鐘計算(大概數字,我也不知道回收一架殲-15多長時間),23架也需要46分鐘,這種情況下,一定會有飛機沒油了掉海里的。但是如果是4架一個波次,最後一架只需要等待6分鐘,遠程打擊任務回來之後,掉海里的機率也基本為零。

這就是說,無論是“遼寧艦”還是多搭載艦載機的國產航母,其最大出動規模都受回收戰鬥機的能力影響。必須在確保每架出動的戰鬥機都能夠被回收的前提下,飛行作戰軍官才能讓後續戰鬥機升空。

這裡還存在一個悖論,比如國產航母搭載了36架戰鬥機,那麼甲板上就得放20架以上,如果出去的飛機數量少了,比如就派出8架戰鬥機去執行任務,這些飛機回收的時候,甲板上還有12架戰鬥機擺在兩側,飛機成功掛住攔阻索降落在甲板上滑行60多米達降落區的前端停住之後,整備起來消耗時間就比全部放飛的時間要長。不同和起飛數量,需要的起飛間隔都不一樣,並非起飛架次越少,放飛和回收的難度就越小。這就是我所指的悖論,這其中有個效率最佳值,但是也不能所有任務都用最佳值的飛機數量去執行。比如,就打擊1個海上或陸上定點目標,派出2架戰鬥機足夠,派出回收效率最佳值那麼多的飛機數量,就是浪費。

圖注:F/A-18戰鬥機對美軍航母艦載機聯隊指揮官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他遼寧艦圖片為資料圖,並非對段落內容對應,我沒有對應得那麼好的圖片,見諒。

總之,航母甲板運作有太多門道了,剛才的推演還沒算艦載直升機的起飛和回收呢,是光禿禿的戰鬥機起降,但是實戰中得起飛直升機,所以更復雜。我分析吧,海軍專業學習到研究生水平,估計能全部搞清,而我是裝甲兵,我就不多扯了,但是大意是說出來了,認真讀的都能看懂。最後說一句,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的聯隊長,一般都能升任少將的原因,他們得真有本事呀。


吾評武願


我國國產航母比遼寧號多搭載了十二架戰鬥機,還能正常的放飛和回收嗎?

可以換個說法。剛買新車的時候哪捨得在露天停車場停車呀。這車漆要是黑了,你心疼半天。

開車開的時間長了,習慣了,管他呢,管他地上地下我都能停。然後,飛行甲板的停機區也就用上了。(機庫裡邊兒就能帶24架,36是把停飛行甲板上的也加上了)

艦載機放飛與回收之間的問題也沒多大,那就是工作量大點,但是熟能生巧的也沒多大難度。



我國的新航母在兩條航空母艦機庫大小差不多,也就是甲板停機位,02號航空母艦要多一個,的情況下,卻能讓艦載機的搭載搭載數量由24架艦載機上升為36架艦載機。

也就是著陸的時候得心應手了,不怕因為有菜鳥不會降落,導致沒油了摔海里的情況。


所以嘛航母就敢在地上停車場,把停機的畫得密集一點,多停兩個飛機(但是生把飛機颳走,所以艦載機之間的空隙很大。)熟練以後能放得更密集一點。所以艦載機能多帶不少


嘯鷹評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看,首艘航母應該比遼寧艦多搭載大約11架艦載機,達不到12架艦載機。理論上多搭載一架,甲板上的空間就會越狹小,給艦載機的調度帶來更大的困難。此前,關於首艘航母的改裝我們得知,國產航母比遼寧號優化了艦體結構和空間,使得機庫存放戰鬥機的能力大大提升,所以首艘航母的搭載能力會大大提升。

鑑於航母自身的大小,僅僅只有65000噸的排水量,甲板面積還是有限的,雖然在理論上可以擺放下36架殲-15,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能力,考慮到實際使用,預計首艘航母最多搭載35架殲-15,這裡必須要考慮到實際作戰過程中甲板的使用效率和戰機的調動效率。

無論是對於遼寧號還是首艘航母,甲板和機庫的面積都是相對固定的,考慮到實際需要搭載的還有反潛直升機、預警機等,甲板必定還需要將一部分空間預留給其他艦載機;同時為了更好的移動各個機位的艦載機,甲板還要預留一部分的空間餘量,這樣才可以方便戰機的移動。同時還必須要考慮到戰機在甲板上需要起降、加油、裝彈、維護等多項工作,科學的使用佈置、調度方案必然需要科學的計算和規劃,並不是擺的越滿越好,必須在最高調度使用效率情況下搭載儘可能多的艦載機,從首艘航母目前情況來看,在不影響正常放飛和回收的情況下,搭載35架殲-15應該已經就是極限了。


水鏡曉先生


我國國產航母已經在1月初完成第四次海試,距離正式服役的期限已經不久。然而關於002航母能夠比遼寧艦多搭載12架艦載戰鬥機的猜測應當說是不實的,而且即便多搭載12架艦載戰鬥機,也會嚴重影響航母的起飛收放作業和出動效率。

國產航母所搭載的仍然是殲15艦載戰鬥機,而經過改造的遼寧艦的載荷已經浮出水面,24架艦載戰鬥機和4架直18預警直升機、4到6架反潛直升機等,這個規模是較為合理的配置,適應遼寧艦的搭載能力且不影響艦載機出動效率。殲15戰鬥機的尺寸是比較大的,殲15機長21.9米,翼展14.7米,機高5.9米,空重17噸,即便是摺疊機翼也比美國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更大,而直18也是一型重型直升機,所以說艦載機的尺寸也是遼寧艦無法搭載更多艦載機的原因。而國產航母與遼寧艦的噸位和所搭載的艦載機類型是大致相同的,所以也會是大型艦載機配置,所搭載的數量超出不了多少。



另一方面,由於遼寧艦船體結構是前蘇聯的設計,其姊妹艦“庫茲涅佐夫”號即是一艘“載機巡洋艦”的理念設計,佈置了諸如“花崗岩”反艦導彈等發射裝置,佔據甲板位置影響戰機出動不說,最主要的是嚴重佔據了機庫空間,甚至有猜測稱庫茲涅佐夫號的機庫空間比日本的“出雲”級還小。而國產航母的構造也脫胎於遼寧艦,雖然我國航母放棄了蘇聯的“載機巡洋艦”理念,但是一脈相承的構造理念意味著機庫面積還是會受到一定限制,所能搭載的艦載戰鬥機數量如果超過遼寧艦12艘,等於機庫和上層甲板要擴大到1.5倍,我們知道國產航母噸位僅僅比遼寧艦大了幾千噸,所以如果真的比遼寧艦要多攜帶12架艦載戰鬥機,那麼要麼是根本塞不下,要麼就會嚴重限制艦載戰鬥機出動效率。



航母重視的不是光重視能搭載多少,更重要而是戰機出動效率,所以合理的搭載數量才能使得航母的效用達到最大化,超負荷必定會導致航母的作用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