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城區教師直接從鄉村教師中招收合適嗎?你怎麼看?

人生公敵


城區教師直接從鄉村教師中經過考試遴選招收的辦法表面上看起來很公平,但是依我之見:這就是對農村教育的一種歧視,一種偏見,一種不長遠的考慮。



教育要公平!我認為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不管在軟件和硬件上都要一視同仁,不能有親孃後媽的做法。你把優秀的教師都調到城裡,那農村的孩子就該讓不太優秀的教師教?這顯然是極不公平的事。這個事如果能夠調個頭,通過考試選拔,將城裡優秀的教師調往鄉村去教學,那就是開天闢地的改革了。

這種考試的辦法對農村教師的自身利益來說是公平的。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素質高的、教學好的老師從鄉下考到城裡,一家人團聚了。工作環境變好了,家庭生活又能照顧到了,人生算是完美了。


但是,鄉村教師擠破頭皮都往城裡考,農村孩子怎麼辦?難道鄉村教師就那麼喜歡城市而厭惡農村嗎?出於這種想法考到城裡的教師,其師德是令人擔憂的。

我認為,教育還是不要分鄉村和城市了,搞搞平衡吧!中國的教育欠農村的是有點多了。這個時候應該努力發展鄉村優質教育,讓更多的農村孩子能夠留在農村讀書,讓他們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跟城裡孩子同樣的教育!況且這樣還能減輕農村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教育支出的負擔。


泱泱大國不缺教書好的老師。只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社會上還有許多能人異士可以加入到教育活動之中。考核是對的,考試也是必須的,選拔優秀教師其本身也沒有錯,但是要用到實處。

優勝劣汰,將那些抱著鐵飯碗得過且過的庸師通過考核、考試、測評、審核的辦法將其趕下講臺,讓有本事、有能力的優秀教師上。不要再搞“鐵飯碗”那一套了,這是不科學的,也是跟不上時代前進的腳步的。以前的那些“鐵飯碗”就算了,新進的教師絕對不能搞這種終身教師制。


農村裡本身就留不住優秀教師,這是有問題的,還要繼續將農村裡的優秀教師選拔到城市,不是錯上加錯了嘛!

不能這樣幹!

難道那麼多師範院校培養的好老師都用不上嗎?難道農村學校就不能像城市學校一樣選拔一些優秀教師下鄉教書嗎?

我認為都是可以操作的。


QDH胡圖圖


現在城區的老師很多都是從鄉鎮調過來的,有關係有門路的,都調到了區直學校,鄉鎮老師要麼真沒有關係,要麼就是離家近的,在附近成家立業了,也沒有了調動的慾望了。

現在工資統籌了,都基本一樣,鄉鎮老師工資並不低,並且花銷比城區要小得多,大部分老師都在市區買了房子,絕不是原來意義的鄉村老師了!

在我看來,鄉鎮老師和城區老師只是工作地點的不同,其他都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的便捷,真沒有必要再分鄉鎮教師和區直教師,如果刻意去分,只能說有些人的觀念還是比較老套的。

市區老師從鄉鎮老師選拔,這個思路根本就行不通。

1.造成鄉鎮教育師資不穩定。人往高處走,優秀的老師肯定都想方設法向市區流動。鄉鎮教育優秀的師資喪失,不利於鄉鎮教育的發展。這樣對鄉村的孩子是不公平的。

2.人為擴大城鄉之間教師的差別。意識深處就是對鄉鎮教育的歧視,把鄉鎮作為跳板,當成過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鄉鎮教育就應該有一批自己的骨幹,安心教育,努力改變教育面貌。只有這樣鄉鎮教育才會有希望!

無論市區和鄉鎮老師都有穩定的家庭,孩子上學,老人照顧,都是一個系統。一旦打破,人心不穩,無心工作,只想換工作單位。對教育只有害處,沒有多大好處!


語文在線


城區教師直接從鄉村教師中招收合適嗎?

我認為很多事情要從利弊兩分面去考慮的。

我們縣的縣城小學老師招教就是採用從鄉下小學通過考試選調的,這個考試也比較公平,是跟全省的教師招聘考試一起考的。我也是通過這種考試調到縣城小學的。

這中間也有很多的鄉下村民極力反對,說把優秀的師資調走是對鄉村小學的不公。鬧得嚴重了,領導也有考慮,就想撤銷這種方式選調城區教師,停下一年不考了,問題就來了。


什麼問題呢?

1、以前是本科畢業的呆鄉下三年,專科的呆鄉下五年就可以參加進城考試,還有個盼頭,所以剛畢業的師範大學學生願意參加鄉村小學的招教。這一聽說我們縣的鄉下小學老師以後不可以參加進城選調了,鄉下小學招教就困難了,一個個師範畢業的小青年聽說一輩子呆鄉下誰願意。更不用說能招到優秀的人才了。

2、縣城小學招教怎麼辦?以前從鄉下選調可以選出優秀的老師,那些鄉下老師為了進城考試努力準備三年五年的,教育理論知識跟專業知識都有很大的長進,他們為了符合選調的加分項,努力參加各種比賽 ,拼命教學爭取拿到期末考核成績優秀,這選調考試真的是對鄉村教師的成長有助力作用,這樣縣城也能招到優秀的教師。突然不從鄉下選調了,縣城老師招新畢業的老師嗎?鄉下老師進城靠走關係嗎?



所以停了一年就又開始從農村學校選調了,鄉下的青年老師一下就滿面春風有希望了,鄉下招教也容易了。


採山時光碎片


本來以為只有我們這個地方這樣乾的,沒想到城區老師直接從鄉村教師中招取這事別的市區也在搞。如圖所示:

這是我所在的縣區向縣下鄉村教師發佈的招錄令,此事一出,大眾譁然,一方面想去縣城教書又苦於沒門路的老師們樂了,趕緊報名準備,一時從者如雲。另一方面,此事大家心裡都嘀咕,鄉村教師本來就嚴重缺編,目前我所在的鄉鎮有的小學代課的老師佔一半,有的甚至比一半還多,代課老師的身份各異,有的上午還在集上賣白條雞,下午就來學校上課了,有的剛還在家拾棉花,一會兒又來學校給孩子們上課了,有的因為孩子在學校上學,乾脆來代課,孩子不受氣……根本沒有學歷,能有個高中畢業就已經鳳毛麟角了,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還要在鄉村教師中選調老師?那麼鄉村教育誰來支撐,還支撐的起嗎?

有人不僅要問了,為什麼不直接招聘年輕教師入教育編制,為什麼要在鄉村老師中選調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編制屬地方財政,多招聘一個老師,地方財政就要多出一份支出,如果地方經濟困難的,實在不想在教育上搞這份投資。

二、縣城的學生家長更強硬,無法用代課老師來充當。

三、廣大想進縣城謀求更好的教學環境,更便利的生活條件的鄉村教師需要這樣一個機會名正言順的進入縣城教育編制。

這樣一來,鄉村教育更加的薄弱,本來就沒人願意來鄉村執教,又被調走一批,這真是雪上加霜,我是農村孩子出身,我對農村的孩子有天生的憐惜感,我熱愛教育,有著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面對這種現象,我多麼希望能改變現狀,讓教育發展更均衡一些。

不知大家對此事怎麼看?難道除了順應這一切把孩子送到縣城上學就沒有別的出路了嗎?


指尖教育帝國


我覺得合適,也覺得很有必要。

我搞不懂那些說不適合的答案是怎麼樣洋洋灑灑說一堆的,從教育資源說到師德。在他們眼裡,老師正常地調動工作居然是一個不能原諒的錯誤。

前幾年,在北京學習的時候,有位教授說,教育不是在真空裡,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教育自身並不能解決。

我深以為然。

為什麼老師想調到城裡,想想那些出去打工的人就知道了。

因為農村的經濟現狀,不能給他們提供需要的生活條件。

農村經濟不如城市經濟,帶來的就是農村的教育資源不如城市的教育資源。所有更好的人才資源也好,教育資源也好,醫療資源也好,都在向城市聚攏。農村剩下的只能是那些老人,留守兒童,還有越來越少的學校。

這是教育的問題嗎?是的。

但是它自身能解決嗎?並不能。

這是教育的問題和趨勢,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問題和趨勢。

教育資源必定會隨著經濟資源聚攏到城市。

抱怨教育資源不均的,先抱怨經濟吧。

老師不背這個鍋。


sugemama


目前在教育中還是存在這樣的趨勢:鄉下老師向縣城跑,甚至直接跑市裡;縣城老師向市裡跑,而市裡的名師卻總是被挖走,或是自己考到外地。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為什麼鄉下的教師總是想考到城市裡呢?那還是說明教育資源的發展不均衡所導致的!

城區教師直接從鄉村教師招收合適嗎?作為教師,我真的很難回答!

  1. 如果我贊成鄉村教師向上考試?那就會造成鄉下教師的數量急劇減少,導致各個學校缺教師的現象愈發嚴重,甚至開學了,仍沒有教師上課的尷尬。去鄉下教學本身就有很多人不太願意,結果又考走一大堆,想再重新招來新老師,更難了。這會讓鄉下的教育雪上加霜!

  2. 如果我不贊成鄉村教師向上考試?那就是對鄉下教師的極大不公平。為什麼我在鄉下教學後,我就需要一輩子都呆在鄉下啊?即使自己呆在鄉下教學也可以理解和接受,但是孩子呢?孩子仍需要在鄉下接受鄉下的教育,無法到城市裡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所以,據我所知,凡是想盡辦法想考到市裡來的老師,很大部分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該同意還是不同意。我當年考編制的時候,是面向社會,鄉下的教師也可以考市直單位的編制,但是今年暑假市直學校招聘教師時就出現了新規定,如果正式辦理了離職手續可以報名,如果離職手續沒有辦完,也是不允許的。這就導致鄉下教師不滿意了,考試四處訴苦……

某些發展比較好的城市中的私立學校,他們根本不擔心自己教師的職稱評審問題,為什麼?因為他們都是實力雄厚,可以從全國招聘來優秀的教師,甚至都是高級職稱的,或是名師級別的。

歸根到底,教育仍需要國家不斷重視,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任重而道遠!


初中一線教師,兼任班主任德育工作。每天為大家帶來專業、可信的教育評述。我會盡量回答您的留言,期待您的“關注”,感謝您的高抬貴手——“點贊”支持!


教育苦行僧


這個怎麼說呢。相對公平吧,我按自己地區的情況來說一說吧。

城區教師直接從鄉村教師中招,這也是無可奈何,應該來說是目前比較合理的方式。一個是鄉村教師也需要這個平臺,讓自己回城啊,畢竟別的因素不考慮,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城裡就讀不是嗎,好的教學資源不都集中在城裡。另一方面因為現在鄉村的情況,大家心裡應該有數,雖然也缺教師,但是學生數相對少。城區不一樣,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會選擇把孩子送到城裡,導致城區學生數劇增,這樣一來,教師就完全不夠用了。就得招教師,那怎麼辦呢,總不能隨便就向社會招代課教師吧,所以就會出現三個選擇。

第一:就是把當年參加教招的新教師直接留城關教學,但其實這有點不好,因為城區的學生數多,新老師一來就教60多個學生,一個管理經驗不足,一個教學經驗不足,壓力有點大,然後就出現了去農村去鍛鍊的這麼一個說法。總之有利有弊吧,不作評判,就這麼一說。

第二:當然就是把鄉村的骨幹教師招進來,我們這邊有規定在農村滿多少年才能有資格參加,而且要拿到一些證明,諸如優秀教師等等,所以選調進城的教師還是不錯的。

第三:不夠用的沒辦法才面向社會招代課教師。

所以,樓主你問是否合適,我覺得就制度上而言,這已經挺合適的,但是對鄉村而言,有點傷吧,

以上,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歡迎私信或評論交流,謝謝!


張文強老師


我們這也是一樣,今年城區招收教師22人,統一在鄉鎮學校招錄,24號筆試。筆者認為,這種“挖東牆補西牆”的“吸血”做法,弊大於利!



城區教師從鄉村學校中選錄,儘管暫時緩解了城區教師短缺,但這種做法可以危害較大。

1、這種做法加劇了師資素質的不均衡。選招的教師要經過筆試和麵試,能被選拔上,絕對是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比較強的。從本來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鄉村教師中選拔優秀人才到城區,無疑讓鄉村教育雪上加霜,這種吸血做法,只會進一步降低鄉村教師的整體素質,不利於鄉村教育質量的提升。



2、這種做法加劇了鄉村教師人手緊張。城區缺教師,鄉村更缺。具體原因請品讀文章《教育投入越來越多,為什麼絕大多數學校都缺老師?》沒有教師的鄉村學校,要麼老師超負荷工作,要麼聘請臨時人員緩解工作負擔,教育教學質量很難保證。

3、這種做法加劇了鄉村教師的不穩定。在鄉村學校中選拔教師,還會造成城區學校重要,鄉村學校可有可無的印象,讓更多的年輕人不願到鄉村任教,讓鄉村教師人心浮動,加劇了鄉村教師的不穩定。鄉村學校成了城區學校的師資培訓場,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優秀教師被招走,讓鄉村學校沒了培養師資的動力。



基於以上原因,【文軒閣】認為,這樣的選拔做法不合適。手心手背都是肉,這種挖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只會讓城鄉教育差距更加拉大,不利於教育的均衡發展。你說呢?

文軒閣,專注教育,致力公平,歡迎關注!


文軒閣


這麼做有一定的合理性。

現在招聘老師,各個地方都差不多,招聘來的新老師先到下面工作幾年,而縣城又在鄉下來招考老師。

誰規定在鄉下的老師就必須一輩子在鄉下呢?如果沒有這個招考政策,可能有些人一輩子就都必須要呆在鄉下,而能夠進城的都是那些有關係有後門的人了。

工作幾年,能夠有機會考到城裡,這讓老師這個職業多多少少的會對有些人有點吸引力,即便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每年仍然招不滿,如果連這個都沒有的話,可能報考老師的人數更是寥寥無幾了。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樣把鄉下學校當做培訓基地了,其實不然,剛剛招聘上來的老師,可能經驗欠缺一點,但是他的積極性責任心並不亞於那些老老師,有一些新鮮的血液補充到農村學校,對學生對學校都是好事。

好事也要辦好,為什麼農村老師只要有機會就想著考入縣城(從工資上看還要少一點)?只要有機會就想著要走,教師隊伍不穩定,這個問題的癥結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秦山談教育


強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今天,個人認為城區只是從鄉村選調教師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多年以來,城區教師從鄉村教師中選調應該說是許多地方的通用做法。在此以本地區為例說說這樣做的好處和存在的問題。

以前本地區城區選調教師是通過自己申請,教育局審批的方式。這種方式可想而之,沒有過硬的關係的別想的。

近些年,我們實得了逢進必考的政策,城區選調教師需要通過考試。開始是教師只要符合年齡、工作年限等條件就可以報考。但實行後卻出了一個很難解決的狀況,就是有些高崗位職務的教師到縣區學校後無崗可聘,影響工資,即使是可能有崗的,原城區學校有些教師好不容易等到有希望評高一級職稱,現在可能被新來的教師佔了,引起不少矛盾。於是後來我們實行了崗位對等的招考,也就是城區學校缺什麼崗那隻允許鄉村對應的崗位教師報考,從此以後城區選調就只有畢業不久的年青教師的事了。因為城區學校中級以上崗們只可能是人等崗,不可能缺崗,那只有初級教師可報考。從實行考試選調製度後,我們城區教師補充全是從鄉村教師中選調了,所有新分配的教師都只能是分配到鄉村學校。

從以上敘述大家可能看出,現在表面上本地區城區選調教師的做法應該說是公平的,而且公眾也是很容易接受的。但細一想,這不是個事啊,難道農村學校就該替城區學校培養教師?農村孩子就該接受年年換老師的局面。不得不說我們這裡的崗位對等的做法還是給農村留下了較優質的師資,但對於長期在農村工作的教師來說,這也不公平啊!而有許多地方沒有這個限制,那農村優質師資流失就更嚴重了。同時,新招聘教師必須到農村,看起來是一個好做法,但反過來想,如果城區學校也能新招教師,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相對優質的人才進入教師隊伍呢?

不得不說,在當前沒有其他更好辦法的時候,考試選調還是最好的方法。但如果要真正解決教師補充、保持城鄉師資平衡,個人認為“縣管校聘”應該是出路。雖然目前有許多人,特別是我們教師都在批判“縣管校聘”,認為“縣管校聘”是造成不公平、滋生腐敗的溫床,但個人認為這是由於目前還沒合理的讓大部分教師都能接受的“縣管校聘”具體方案,也還沒有配套的科學評價體系。同時應該拉大鄉村教師與城區教師的待遇,甚至是艱苦地區與一般鄉鎮的待遇也可以有區別。

什麼時候有了教師的迴流,那師資均衡的問題才可能徹底解決。

更多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