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世界哲学大会掠影:形而上夕阳余晖中的亮点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降下了帷幕,仍然留下一个令哲学家感到无比沉重的话题:哲学是否真的已走向终结?作者对此是秉持肯定态度的,故本来并不太看重这种会议,但被邀请参加这次世界哲学大会后,觉得有必要基于此而再行切实体会一下,或许对本来已经形成的成见有所裨益和改善,毕竟这儿集中了据说是世界思想界最顶尖学者及多元思想精华。

世界哲学大会掠影:形而上夕阳余晖中的亮点

序. 世界哲学大会如期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切似乎都是那么自然,但陈部长一句话如雷贯耳: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马克思依然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惊异之余就在想,这会不会就是这次大会的基调,不知在堂下的具有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的三千多听众该作何感想,失落感油然而生。此后,就没有参加后两天的会议,一直到16日才决定再去现场试听一次,但就这次初步改变了我的看法,甚至几乎改变了我对哲学命运的判断。日薄西山的形而上夕阳余晖中,也有几抹熠熠发光的亮点。

1. 思辨的魅力重现

本次哲学大会上,发现最有哲学味道的应该是美国哲学协会的前任主席、罗格斯大学哲学Sosa教授的捐赠讲座《洞见与理解》(北京大学英杰中心),他的知识论探究的确可以看做是是哲学最后的值得探讨的阵地,但他仍然采取了形而上的那种思辨方式,尽管他的文论也有摆脱思辨的束缚而转向实践的倾向。我对他对"洞见"的探讨是很感兴趣的,而且认为他的探讨提供了一种很好视角和价值转向,有助于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但他似乎仍然把"洞见"看成一种非理性的天然能力并与理性对立起来,这可能会使其使其失去对该问题的更本质的探寻思路,事实上即便用胡塞尔的那种古老的现象还原方法,也应该会得出"洞见"的理性或逻辑上的本质所在,故在这个问题我希望能与他有所对话。当然,Sosa教授整个演讲用的是纯英文且没有同声传译,这也可能限制了我的理解。

世界哲学大会掠影:形而上夕阳余晖中的亮点

相对而言,中国的学者在思辨方面则几乎相对空白,过于强调实证和直白的表述,更像是科学的论证,这使其大多数论述水平低了很多。期间我所走过的几间哲学研讨小屋,明显感觉到他们研究论述过于浅显,基本上看不出思辨的痕迹。这也许正是西方很多人不认为中国有哲学的根本原因之一吧。另外,据说由多伦多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教授Vincent Shen主持的专题讲座"差异、多元、社群",其思辨意味也很浓厚,但是我因时间关系只听了个末尾,就不再赘述了。

2. 儒学正在脱离"圣人"本义?

杜维明作为现代儒学在世界上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次世界大会最耀眼的学术明星之一了,为此我特别有意廓清了思绪以使头脑充分清醒。但开始感到奇怪的是,他的中国儒学思想讲座面对的听众大部分也是中国人,何以要用英文讲述?这篇演讲的题目《精神人文主义——己、群、地、天》可能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即他的儒学思想渗透了很多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他要把儒学推广到全世界,这样用英文演讲就可以理解了。非常肯定的是,他的论述精神很博大,立论用意深远,观点新颖,其诸如"全球化"、"超越"等词语透露了他的"野心",整个文章呈现了一种由中国儒学推及全球化、整个世界的昂然向上的精神,应该是一篇较为宏伟、价值意义深远的文章,很值得一读(我有原稿抽空拍照片大家看看)。

世界哲学大会掠影:形而上夕阳余晖中的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杜维明的论述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概念思辨,比如他在进行儒家文化的论述时,不是像儒家那样入世,而更多地在进行纯粹概念的思维,加注了一些类似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等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观念和思想成分,这使其论述显得更加唯美。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来了,当我听到他引述西方哲学的思想时,不由的产生了一个问题:儒学思想历史上呈现了一个不断糅合时代因素的扩展过程,您的现代儒学思想究竟是一种升华或超越还是逐渐远离了"圣人"的本义?想好这个问题后,我就打算进行提问,可惜的的是提问的人太多了,我还差两位没有赶上。会后一大群人围绕他要求签名合影,而我则还是带着刚才的疑问很想找个机会问问他(因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于是退场时便陪同他走在一起,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只留下了一位黑人朋友所拍下的一张合影照片。诸位,不知有哪位渠道可以将该问题递交给杜维明老师?

3. 多元文化的碰撞

世界哲学大会掠影:形而上夕阳余晖中的亮点

这次大会与其说是哲学大会,毋宁说是多元文化滥觞,其中最大的文化碰撞出现在18日上午的全体大会,该会是由印度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大使、作家Singh博士主持,共有四位分别代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著名学者演讲,他们各自提出了具有区域文化特点的讲述。其中,有代表亚洲的北京大学赵敦华老师的《从"学以成人"到"学以通达"》,来自于欧洲的法国大学科学院高级院士Anne Cheng (程艾兰)教授(她的演讲没来得及听,故没有写出题目),非洲Hountondi教授的To Moralize God? Return to the Human, the Condition of World Peace(《说服上帝?让人类回归,世界和平的条件》),来自于南美洲的Garza教授的The human,world and time in Mayan thinking(《玛雅人思想中的人类、世界和时间》)。各种文化精彩纷呈,其中尤为感兴趣的就是Garza教授所讲述的玛雅文明,各种新颖的观点,加上所展示的一幅幅令人震撼的大幅清晰的彩色照片,不能不使我们对玛雅文明产生由衷的敬意。

4. 超越性前沿思想崭露头角

而最有超越前景和新颖意义的应该是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主持的《专题讲座:人类,非人类,后人类》,参与讲座的几位大师的观点应该整合出了一条在人本意义上的人类未来希望之路。韩国Sangkyu Shin教授的Transhumanism and Biopolitics of Human Enhancement(《超人类主义与人类增强的生物政治学》),对人类技术增强提出了肯定态度。Thorgeirsdottir教授则更为大胆,她在Posthumanism as Embodied Think-ing(《后人类主义的体现思维》)直接肯定了"后人类"的存在价值,虽然"后人类"的提法有很大的问题和质疑的地方(我不主张"后人类",而认为"超人类"更合适)。只有挪威的Svendsen教授相对谨慎,他的文章标题Being Human文章本身就带有质疑、很中立的意味,哲学味道比较浓厚,而且他在人类、非人类、后人类的定义上就带有明显的迟疑不决、模棱两可。

世界哲学大会掠影:形而上夕阳余晖中的亮点

由于该专题比较切合于新文明的视野,我打算与其进行特别对话,特别是有关人类的定义和后人类的说辞方面,我有了明确的态度,比如我要提醒Svendsen教授,"人类"一词是有明确定义的,应该定义为"具有符号性抽象思维能力的即为人类"(用符合作思维媒介进行思维,可以大大提高思维效率),可惜的是我又没有抢到提问话筒。而其中第一位抢到话题的是一位中国人,他给人类的定义是"创造性",这显然是不确切的,因为正如Svendsen教授所反驳的那样——很多动物也有创造性。这让我很懊恼。

5、哲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对此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作为具有形而上和思辨特征的哲学已经死亡,这不仅体现在形而上在现代社会上的意义缺失和价值失范,也体现在作者本人与霍金同时于2010年9月分别出版的《在之演化》和《大设计》中,而且这也是为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等现代社会的大思想家所秉承的观点......问题在于,哲学既然已经消亡,哲学大会还有必要吗?作者本人认为这是两码事,哲学的存在与否是体态发展意义上的,而哲学大会则是主要是对其历史意义的追溯,同时也具有彰显哲学精神、启迪智慧的价值,故哲学大会还是很有必要的,即便是能够揩点哲学的余晖,同样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哲学大会上沐浴在形而上的余晖中,惬意地徜徉于智慧的海洋中,会使你思想丰富很多,可以汲取许多精神动力。另外,哲学的思辨功能同样是很重要的,思辨能力不同于智商,但很可能是比智商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或许正是基于这种能力,现代社会中才会构建现代科学体系。思辨是一种更具有核心的智慧体操,对于升华人类的理性思维、悟性、提升高品质智力是有极高帮助的,西方在近现代之所以超越中国,特别是高层面的现代科学的理性建构,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思辨的力量。第二十四届哲学大会已经闭幕,但哲学留给我们的回味依然非常悠长......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仅余下的任务为语言分析"!如今,哲学连语言分析的任务业已不存在了,但这次大会却给我们一个新的昭示:哲学在善后的同时,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有待完成:给人类寻找出新的精神力动力源泉,在一般性问题探寻出全新的超越性出路,使其在信息时代成为能够织造全新的意义、价值、伦理的主要载体。事实上,这条出路已经哲学的余晖中绽露——新文明,一种针对现代科学、哲学、宗教等人类以往所有认知方式和知识形态进行全面超越的认知方式和知识形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