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一度力压中俄的日本,为什么终究会被完爆成渣?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内开启了工业化征程,外部的扩张序幕也由此拉开。而地处东亚大陆的中国沦为为日本的垂涎目标。

这种选择是有其地缘依据的。东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优质的地缘板块之一,占据它,就具备了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而且地缘关系上,东亚大陆也是蜗居东北亚海上的日本,所能触及的唯一一个大型地缘板块。

当然,心里想是一回事,落到现实又是另一回事。以通常的标准,凭日本列岛的这弹丸之地,压根不可能有进取东亚大陆的机会。甚至,要是中国的工业化与日本同步进行,以中日紧密的地缘关系,以及近代国家的对外扩张规律,甚至不排除日本被中国吞掉的可能性。

不过,在日本拥抱工业化的同时,占据东亚大陆的中国却掉队了。

没赶上工业化东风,这意味着尽管中国地缘实力碾压日本,但后者却凭着工业化加持,获得了赶超乃至压过中国的现实国力。

这下日本翻身的机会就来了。

只要征服中国,将东亚大陆收入囊中,日本就可以鱼跃龙门,成为全球顶级的大国!这么大的诱惑摆在面前,在狭小群岛上憋屈了千年的日本焉能无动于衷?

一度力压中俄的日本,为什么终究会被完爆成渣?


基于这种逻辑,甲午战争的爆发就成为必然。没有足够工业实力加持的中国,空有强大地缘潜力却无从释放,最终被日本击败。甲午战争的结果,不仅再一次验证了工业对农业碾压级质量优势,也从现实层面,向日本证明了军国主义的成效。

当然,中国体量毕竟太大,日本虽然具有优势,但还不至于能一口吞下东亚大陆。但通过占领朝鲜、辽东半岛、台湾,和2万万辆赔款银,日本的国力已经获得了一次暴涨。

甲午一役后,中国已不再成为日本的等量级对手。妨碍日本西进东亚大陆的主要障碍,变为俄罗斯。

在欧系诸强中,俄罗斯跟中国的地缘关系相对紧密,而且俄罗斯也同样对东北亚虎视眈眈。这样一来,日俄就自然而然杠上。

不过俄罗斯可不是中国,不管是地缘实力还是现实国力,俄罗斯都比日本高了几个层级。但是,俄罗斯本部核心区远在东欧;北亚,尤其是远东板块领土既荒凉又落后,跟远东的地缘关系也十分遥远,联系沟通十分不畅——这就给了日本以小搏大、以弱搏强的可乘之机。

1904年,日俄战争在东北亚爆发。此战中,日本尽管国力远逊俄罗斯,但却仗着俄罗斯远东与东欧核心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然后凭借自身近水楼台的主场优势,居然打败俄罗斯,进而成为东北亚的绝对掌控者。

一度力压中俄的日本,为什么终究会被完爆成渣?


但是,俄罗斯到底是如假包换的世界级强国,综合国力不是日本比的了的。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通车,俄罗斯东欧核心区对远东边缘板块的地缘影响力骤然提升了好几个层级,这意味着即便在东北亚得手,日本依然不得不面临来自俄罗斯的强大压力。

幸运的是,现在的日本也算是今非昔比了。靠着甲午、日俄两次大胜的成果,日本的国力暴涨,差差也算挤进了二流世界强国的范畴。

并且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日本也非常有利。英国为了遏制俄罗斯,为避免其在远东坐大,所以日俄战争爆发前的1902年,就选择了跟日本结盟。

当时的英国,贵为世界霸主,有了它的力挺,再加上尚可的自身实力,日本也算是有了与俄罗斯分庭抗礼的本钱。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将俄罗斯拖的山穷水尽,并引发革命。新生的苏俄政权内有白俄之患,外被欧美列强围堵,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远东;而欧洲的传统强国,也都在战争中耗光几十年的财富积累,对东亚的控制力大不如前,这种情况下,日本竟摇身一变,成为东亚最强势力。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欧系强国的没落,一个新的对手——美国,迅速崛起,并将手伸进西太平洋,成为日本新的心头大患。

一战中,欧洲惨重重创,美国强势崛起,英法俄德等欧洲列强却元气大伤,此消彼长之下,战后的美国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全球第一大国。

虽然英法凭着传统优势,仍然勉强主导了战后国际格局,但其实际控制力已跟战前全不能比。特别是在东亚这种跟欧洲超级疏离的板块,英法的控制力已经严重退化。

而美国却影响力大增。作为太平洋国家,美国跟东亚的地缘关系,天然比西欧的英法要亲近许多。所以尽管就全球而言,英法仍是主导者,但在太平洋板块,美国的优势地位已经十分明显。这种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落到现实政治中,便是《英日同盟》的废弃与《华盛顿条约》的签署。

在云石君看来,英日同盟废弃是不可避免的。英国实力大不如前,它还想把控对全球格局,特别是欧洲格局的主导权,就必须在一些相对边缘、利益关系相对不大的板块对美让渡利益,以换取美国的妥协。而东亚正好符合上述两大标准,所以英国于情于理,都没必要再为了东亚格局跟美国较劲。

《华盛顿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太平洋板块,已由昔日的英法主导,转变为美日主导。

当然,整体而言,美国对太平洋板块的控制力肯定是强国日本的。但细化到西太平洋,尤其是东亚大陆,日本仗着地缘的亲近,还是能勉强压住美国一头。

只是美国却不能接受日本控制东亚大陆。这倒不是说美国在乎自己在中国的那点既有投资,而是,日本对东亚大陆的独占,会严重威胁到美国对整个太平洋板块的控制。

北美与东亚同属太平洋板块,而东亚大陆的地缘实力又不在北美之下,这意味,一旦东亚大陆的地缘潜力被充分释放,至少西太平洋是没美国什么事了,甚至东太平洋乃至本土西海岸,都有可能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威胁。

要是控制东亚大陆的是中国,这对当时的美国来说是无所谓的。毕竟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工业化,又穷又弱,还内部军阀混战。这样的东亚大陆,当然没有能力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可要是日本占了东亚大陆,那就完全不同了。日本当时已经迈入了工业化跪倒,跻身世界二流大国,由着它征服中国,一旦整合完毕,东亚大陆释放出的能量,完全可以让美国夙夜难安。

基于这种逻辑,美国慢慢开始掣肘中国,并加强对中国国民政府的扶植。

美国的战略调整,严重威胁到日本对中国的攻略。而苏联的复苏,又进一步加重了日本的危机。

在稳住脚跟后,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就基本完成了全苏的工业化改造,国力骤增,重新远东方向形成威胁,这视东亚为自己禁脔的日本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面对美苏的双重进逼,日本的应对之法仍旧是内外二途:对内,不断鼓吹军国主义,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战争潜力,争取抢在美苏对东亚影响力增长到难以遏制之前,将中国彻底征服;外部,则与德国结盟,利用纳粹牵制美苏力量。

基于这种背景,日本侵华骤然提速。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寇占领东北。旋即,日本又在华北、淞沪滋事,并最终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对这样的形势,美国当然是不接受的。这种情况下,美国一方面国民政府加大援助、并在经济方面对日执行封锁策略,冀图借此逼日本罢手。

但这只是美国一厢情愿罢了。日本要是现在罢手,那意味着其不可能拥有强大的地缘实力。在美苏业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大国,又对东亚各有图谋的状况下,即便两强短期内因各自羁绊而容忍,但终有一日,还是会拿日本开刀——而日本注定无法抗衡。

但强撑下去也不容易:一则,中国实在是太大了,背后又有美苏暗中支援,这意味着即便它不足以打败日本,但至少可以把战事拖下去,进入拉锯状态。二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本身就是个超级花钱的买卖,日本资源有限,美国又严防死守,让日本没法从其他地方购买战争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源保障,日本就算把军国主义煽动到极致也是白搭。

面对这种困境,日本犹豫再三,终于做出了它的最后选择——跟美国开干,偷袭珍珠港。

后来的史家倾向于将对美开战定性为日本近代历史上的最大战略失误。但这不过是马后炮罢了。其实仔细斟酌可以发现,对美开战,是所谓“大日本帝国”继续混下去的仅有选择。

一度力压中俄的日本,为什么终究会被完爆成渣?


要是不跟美国开战,日本侵华将因资源匮乏而被迫中止,那么早晚有一天,美苏会把日本打回原形。而开战,特别是闪电般的突袭开战,就有极大概率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武装力量。

只要打掉美国的显存武装力量,由于一下子失去了防御日本的筹码,美国就极有可能被迫答应放弃中国,以此作为与日本媾和的条件。

当然,美国也不是不可以继续扛下去。但就算美国工业无比强大,现存武装被消灭殆尽后,再像恢复也得有个过程才行。趁着这个空档,日本完全可以强势东进,把美国西海岸核心板块的工业基础也给摧毁掉。

当然,如果真打到这个地步,日美的仇就没得解了。在西海岸工业基础被毁后,美国起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失去了反击日本的能力,至于封锁日本、支援中国的能力自然也随之消失。

趁着这个空档,日本就能从容打垮中国,占领东亚大陆,然后对这块蕴含大量资源的土地进行工业化改造和开发。

等到美国缓过劲儿来,想着跟日本做个了断时,届时其所面对的,可就不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二流小工业国了,而是有着庞大东亚地缘板块做支撑的顶级工业大国。对这样的新日本,美国还搞不搞的定,这个还真的是不好说。

此方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背后的真正算计和考量。你可以说这是在拿国运做赌,但日本的有限实力和窘迫处境,决定了它也确实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只不过,相较于美国这个大佬,小日本手头的资本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它一直以来的好运气似乎也已用完——尽管偷袭珍珠港本身还是大获成功,但却没有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军事力量——航空母舰,至于本土工业能力什么的,更是毫发无损。

这一下就偷鸡不成蚀把米,彻底捅了马蜂窝!珍珠港一事后,美国国内的争议戛然而止,举国一心,对日开战。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

面对块头比自己大了无数个层级的美国,日本的结局由此注定。尽管凭着前期准备和占得先机,日本在开局阶段赚了些便宜,但当美国战争机器启动后,局势很快就出现反转。

尽管靠着军国主义的加持下,日本的战争动员能力远胜散漫成性的美国。不过由于二者在国力和资源方面差距太过悬殊,以至于日本再怎么折腾,也无法跟美国抗衡。随着战争的持久化与扩大化,日本拮据的战争资源迅速消耗殆尽,山穷水尽之下,只能被迫无条件投降。

一败涂地的日本,吐出了明治维新以来的几乎全部扩张成果,国家也化为一片焦土,甚至连主权都不得不转交由美国控制。

油尽灯枯,被全球唾弃的日本,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当就此沉沦,接下来哪怕亡国灭种,也不是不可能事。可世事就是如此吊诡,日本不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战后迅速重振旗鼓,甚至超越战前,一举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为什么可以咸鱼翻身?它赶上了哪些历史性机遇?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下节继续分析。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32章——日本之第4部分。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持续收看全部云石君原创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