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在陝西自古就流傳下來這樣一句老話:“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的確,在陝西關中就有唐代十八位皇帝的陵寢。可是,在蒲城縣城西北有一座陪葬墓,墓主人生前沒做過皇帝,死後其建制卻是按照帝陵的規格和標準所建,這便是唐讓帝李憲與夫人的合葬墓——惠陵,這裡是陝西省唯一一座已經發掘並對外開放的唐代準帝王陵,也是我國首座對外開放的唐代準帝王陵墓地宮。今天,我們就走進惠陵景區,一起“穿梭盛唐的時空隧道”,感受那段塵封的歷史歲月。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唐讓帝惠陵位於蒲城縣西北四公里處的橋陵鎮三合村,屬唐睿宗李旦橋陵的陪葬墓,陵園北靠金幟山,南鄰漫泉河,地處平川,頗為壯觀。惠陵是唐玄宗長兄李憲和恭皇后的合葬墓,當地俗稱 “讓冢”。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惠陵坐北朝南,地表封土承覆鬥形,封土底長100米,寬80米,高15米。陵前有青色大石碑一通,上書“唐讓帝惠陵”五個隸書大字,為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書。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陵主李憲,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他本來是太子,為了避免宮廷再起“玄武門之變”的禍端,絕然將太子之位讓給在平定韋后之亂中立了大功的弟弟李隆基。李隆基繼位後,李憲一直安守臣節,不幹政事,兄弟二人一直和睦友愛。李憲被封為寧王,實封有五千五百戶。李隆基還專門在興慶宮建花萼相輝樓,制長枕大被,經常與李憲一起聊天睡覺。李憲病逝後,李隆基非常難過,追諡李憲為讓皇帝,賜天子衣一身,贈他的元妃為恭皇后,陵墓按照帝陵建制,並葬在父親睿宗的橋陵旁,稱其墓為惠陵。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據唐史中記載,“墓內置膳食千餘味,藥酒三十餘色,其地宮建制與諸皇陵同”,但是這種特殊的禮遇並沒有給死後的李憲帶來安寧,反而成了盜墓賊的誘餌迎來一批又一批的盜墓者,誰都想知道惠陵裡到底存著怎樣的寶貝。 1999年的春節,陝西省文物局接到報案,惠陵再次被盜墓賊炸開一個8米深的盜洞,為了保護墓室內的文物,1999年3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於2000年3月對惠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惠陵的發掘對研究唐代帝陵建制和內部結構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現場不僅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並出土500平方米的壁畫和觀賞性極強的石槨(guo),為了讓這些珍貴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以及讓更多的人瞭解惠陵,2017年8月30日,唐惠陵博物館對遊客正式開放,惠陵地宮也為人們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走進地宮大門,一條幽長的墓道便呈現在眼前,神秘而深邃,記者小心的踩著傾斜的墓道緩緩而下,如同走在穿越盛唐的時空隧道里,激動而又充滿敬畏。

惠陵陵墓中壁畫形象生動,內容豐富。有反映現實生活中所居住地方的內外場景圖象和宇宙神瑞圖;有包含道教色彩的出行圖、青龍白虎圖等;有形態各異人物圖案,公主、侍女、侍從、胡人等皆身材高大,與真人相仿,這也是迄今所出土唐代墓葬壁畫中極為少見的。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惠陵地宮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及墓室等部分組成,帝王陵一般設有九個天井,而惠陵僅有七個,這又是為什麼呢。

進入甬道,壁畫中的主題幾乎多屬於身份、地位較低的侍女、侍從等人物。在這些眾多的侍女中,有身繫馬球杆男扮女裝的;有手捧各式水果的侍女;有威嚴站立,不苟一笑的男侍從,而在過道頂部則是一片片繪製精美的祥雲。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最後抵達的便是惠陵墓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巨型石槨(guo)。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墓室東壁為一幅場面較大的樂舞圖,中間兩人對舞,南邊是樂隊伴奏,北邊有一身份高貴的夫人帶著侍從在觀看。

整個墓室平面為正方形,高約4米,穹窿頂,最高處10米,墓室四壁畫有朱雀、玄武及樂舞等觀賞圖案,到處是如意雲儀,墓頂上有表明天象的日月星辰圖。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文化渭南」蒲城唐惠陵博物館(上)


唐惠陵雖然是一座陪葬墓,但它所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大唐風韻難以掩飾,它將所處的那個時代真實、全面、客觀、平易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是整個唐代社會文化的縮影,正是這種現實與藝術的高度結合,使惠陵的墓室壁畫具有了很高的歷史和藝術研究價值,那麼一個千年前甘願讓出王權的盛唐皇帝,他的陵墓裡,除了壁畫外,究竟還藏著什麼寶貝呢?下期節目中,我們將帶您走進唐惠陵博物館,一起見證大唐盛世的帝王寶藏。

來源:渭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文化渭南》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