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走近原野,才能飽賞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溫柔”。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上海市天文學會組織80位全國各地的小營員在新疆看天文、瞭解植物和地理……8天的新疆研學遊對孩子來說比單純的看景娛樂式旅遊更有價值。新疆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瑰麗的文化寶庫,給了孩子們研學的最佳平臺。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出臺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鼓勵中小學生親近自然,參與體驗。近兩年,新疆研學遊成為熱點,阿勒泰、伊犁、吐魯番、阿克蘇已經成為國內省區市和新疆本地研學團隊的主要研學地,研學科目囊括了自然科普、文化尋根、生存技能、探險拓展、特種體驗等。

今年暑假期間,廣東、山東、福建、湖南、浙江、四川、江蘇、上海等省區市約30個研學團隊來到新疆,其中一些研學營是親子型。

觀鳥、擠奶,看風吹草低見牛羊

15歲的任萱兒來自北京,今年初中畢業。“我第一次來新疆,從烏魯木齊出發先到了有世界地震博物館之稱的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北國江南之譽的可可蘇里。可可蘇里湖面生長著大量蘆葦,聽老師說,每年夏秋季節,這裡會有成千上萬的野鴨、紅雁、白天鵝棲息。”任萱兒說,這次她看到了好幾種鳥,都是以前沒見過的。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可可蘇里。圖 /晨報國旅

化石、標本、稀有金屬、花崗岩地貌、地震遺蹟……在可可托海景區地質博物館,地質演化歷程直觀生動;在稀有金屬國家礦山公園三號礦脈,綠柱石、海藍寶石、紫水晶讓孩子們大開眼界,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是額爾齊斯大峽谷,奇特的石山地貌、表面蜂窩狀的石頭,這些地質知識比看書更生動有趣。

喀拉峻也是研學團隊“打卡”的一處地方,喀拉峻大草原位於新疆伊犁河谷的特克斯縣境內,屬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生長有上百種優質牧草,禾本科、豆科、菊科植物很多。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研學遊團隊在喀納斯景區觀察植物。圖 /晨報國旅

“很多老師和家長帶著孩子們來,一來看植被,二來體驗民俗。”喀拉峻景區遊客中心李經理介紹,住氈房,跟著牧民擠牛奶、做奶酪、煮奶茶,是內地孩子們特別喜歡的體驗項目。

上海遊客石女士這次特意陪著參加研學營的女兒來到喀拉峻,她說,女兒上五年級,去年冬天看到一篇講新疆民俗的文章,就特別想到新疆體驗一下。“住在氈房裡,跟牧民一起放牧、收草料,跟著牧民大媽一起學習做奶酪、酸奶、奶皮子,零距離體驗牧民的生活,能讓她更生動地理解書裡講的知識。在牧場,女兒還第一次嘗試了騎馬,特別興奮,還驕傲地和爸爸說自己學會了一項新技能。”這兩天,她把女兒的研學遊體驗告訴了親朋好友,不少人表示,明年暑假也帶孩子來體驗。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孩子們在昭蘇馬場體驗騎馬。圖 / 馬韶鎧

探險、尋秘,紫砂壺中融親情

“早就聽說這裡有石油泉,這次終於看到了。”來自湖南的初三學生林東晟這次跟幾位同學參加了去新疆克拉瑪依的研學營,當他站在黑油山的石油泉旁時,忍不住對著冒泡的石油泉拍了十幾張照片,“好多同學等著看我發的照片呢。”

自然尋秘之旅、石油探奇之旅、動物王國之旅、幸福都市之旅、陶藝人生之旅和農耕體驗之旅,克拉瑪依市從7月起,向遊客推出了6個研學遊項目、12條線路。揭秘地質奇觀、講述石油故事、邂逅荒漠動物、探尋野生魚類、紫砂陶藝人生等,涉及自然、科學、生命、建設、藝術多個領域。

今年暑假以來,在黑油山景區,每天都有近千遊客造訪。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景區專門配備了一批旅遊講解員,給孩子們講解與石油相關的知識。同時,還有讓孩子鍛鍊動手能力的體驗項目。

“我做了一個紫砂壺,準備送給外婆,克拉瑪依的紫砂礦泥很細膩,製作出的紫砂壺色澤自然,老師告訴我們紫砂壺的保溫性和透氣性也非常好。這次在新疆的陶藝學習太讓我有成就感了。”來自四川的六年級學生李盈盈對克拉瑪依紫砂壺體驗館讚不絕口。

克拉瑪依市旅遊局石副局長介紹,研學遊就是為孩子們提供走出校門親近自然、融入社會的機會,真正達到在玩中學知識的目的。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孩子們在賽里木湖畔跟牧民學剪羊毛。圖 / 馬韶鎧

兩週前,山西小夥、遊學課程設計師馬先生帶著來自內地的12名孩子剛剛結束在烏魯木齊縣南山的研學拓展,去年他曾帶150名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遊學”新疆。

今年他帶著孩子們到賽里木湖看了星空,幸運的是,孩子們還看到了15顆流星,他們還到空中草原那拉提探秘高山森林、草原上的植物。

“新疆有太多自然、人文資源適合開展研學旅遊,每次都覺得在新疆待多長時間都不夠,伊犁河谷草原生物的多樣性,讓孩子們大開眼界;巴音布魯克草原的東歸文化傳承和生態保護措施,讓這裡成為地質和民俗文化的移動課堂,交河故城的歷史探索,庫車龜茲文化的探尋……這些都會是我們研學社將來要帶孩子們來研學的地方。”馬先生說。

看礦、觀星,研學遊中長知識

“在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看寶石礦產,在克拉瑪依黑油山探索石油奧秘,在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尋訪荒漠植物的蹤跡,新疆地大物博,讓孩子們的視野更廣了,對新鮮事物的興趣也更濃了。”來自山東的家長鄭女士今年和孩子一起參加了親子研學營,她覺得15天時間帶給了孩子很多改變。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可可托海。圖 /通訊員孫蕾

“截至目前,今年景區已接待遊客超過37萬人次,研學遊團隊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可可托海景區工作人員表示,參加研學遊的主要是中小學生,很多旅行團隊都配有專業的地理、地質生態等方面的老師講解。

而坐落在流沙地上的吐魯番沙漠植物園,佔地40公頃,生長著檉柳類、草藥類、甘草類等600多種荒漠植物,珍稀瀕危植物類43種。

長期在吐魯番沙漠植物園搞荒漠植物研究的潘教授,幾乎每天都要接待幾個研學遊團隊,超過上百人,他要為孩子們提供科普講解。

有的孩子是特意帶著問題來的。來自廣州的研學遊團隊裡,五年級學生周洛向潘教授請教駱駝刺的生長知識,“在課堂上,老師講了在沙漠裡駱駝刺是怎麼吸水的,這次終於見到駱駝刺的真面目了,潘老師講得很形象,還用剖面模型讓我們理解吸水過程。”

看過了荒漠植被,還可以體驗民俗文化、進行自然探索、觀賞人文景觀、感受水景遊……8月17日,21名小學生組成的阿勒泰自然科考營開營,這也是阿勒泰市首次試點研學遊。科考營的小營員們在樺林公園風景區學習30餘種植被知識,在阿勒泰民俗博物館瞭解當地歷史風貌和人文資源,到塘巴湖景區捕蟲、採蘑菇、做遊戲,夜幕降臨又架起望遠鏡看星星。

「雲遊新疆」礦場尋寶 曠野看星 新疆研學遊吸引全國小客人

8月,來自烏市的研學遊團隊在阿勒泰市進行科考研學活動。圖 /晨報國旅

阿勒泰市擁有優質星空資源和觀測場地,非常適合開展星空科普、天文旅遊,目前星空科普(科研)園地項目正在規劃中。

“新疆自然資源稟賦,是研學遊非常好的目的地,發展前景廣闊。”新疆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焦院長說,研學遊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書本的教育模式,旅遊+教育的模式讓孩子們在親近自然中學到知識,開拓了視野。研學遊從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旅遊行業的質量和體量。今後研學遊市場會逐漸細分,有特色的研學旅行才更吸引孩子。

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秦金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