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俄羅斯派往敘利亞的蘇57戰機能抗衡美國的F22嗎?

萌萌噠小兔子986


俄羅斯作為當前世界中的軍事大國之一,在軍事儲備與軍備建設方面處於世界先進地位。由俄羅斯研製的蘇-57戰機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戰機之一,據報道蘇-57戰機已經有四架被投入到敘利亞的反恐戰爭中使用,俄羅斯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與美國在軍事競爭中的抗衡優勢,畢竟F35已經部署到了以色列,自己拿出同樣一款能隱身的戰機部署到敘利亞多少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在蘇-57投入到敘利亞戰場之前,俄羅斯已經陸續對此戰機進行了測試,此後戰機分批次進入了敘利亞戰區,除了蘇-57之外,還有其他類型的戰機也同樣投入到戰爭使用中。由此可見,俄羅斯的蘇-57戰機並不是單純像媒體所報道的那樣,只是俄羅斯制衡美國的一個噱頭,而是真真正正的投入到戰爭的使用中。

蘇-57戰鬥機作為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戰鬥裝備,被投入到戰爭中進行使用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檢測它的性能和戰鬥性,在實戰中進步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裝備升級方式。俄羅斯正是希望通過實戰來發現此類戰機的優勢和不足,及時的進行調整修改以備今後的大量生產,實現戰機數據的收集和性能優化。

蘇-57是被劃分為第五代戰機,俄羅斯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嘗試才開始研製工作,設計定型之前還對戰鬥機不斷進行設備調試,蘇-57對打擊空中目標、水中襲擊和陸地威脅都具有極高的戰鬥力,不過它主要的作戰定位應該是制空作戰,可以說是俄羅斯花費多年心血精心製造的精良武器。

此外,蘇-57的戰鬥性能可以與美國F22相媲美,與從未參戰的F22相比,蘇-57可以在戰爭中獲取更多的軍事信息,掌握更多的戰鬥“先機”,至於說部署在敘利亞的蘇57能和F22交手,這是沒有根據的,因為至今為止美軍都沒有參展敘利亞的打算,不要說昂貴的F22就連無人機都不願意派往敘利亞,因此說蘇57即使部署到敘利亞也沒有機會和F22一決雌雄。


利刃號


其實對於俄羅斯空軍來說,他確實是真麼想的。

根據以往經驗,蘇俄的戰機一般都比美國的出來的晚,如米格-21晚於F-104三五年,米格-23晚於F-4六七年,蘇-27、米格-29晚於F-15、F-16約十年,但其飛機往往是緊盯美機的數據,其實是以美國的武器為目標。

如圖:俄羅斯蘇-27和美國F-15的一次合影,少見吧。

不知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這次T-50晚於F-22十年。所以F-22的主要性能指標應該是T-50的超越目標。單看飛機性能,不看老大哥俄羅斯數量上,因為現在口袋裡沒有那麼鼓了,所謂囊中羞澀,雖然帶著土豪印度。

戰機方面:

單說具體性能整體技術上應該是不輸於F22的,但是在隱身性、雷達火控、信息化方面可能比不上F22。

從外形上看,二者均採用了常規氣動佈局,但區別在與,T50前段的邊條翼可動,這樣T50就實際上類似於三翼面佈局。

機體尺寸上,明顯T50要比F22長一些,並且,結構比較鬆散,設計理念繼承了側衛系列,長機頭,長機身等,外界說他是拍扁的側衛也不無道理。

在航電上,雪豹雷達實際的性能可能不如ANAPG77,儘管可能前者探測距離較遠的,但其顯示水平遠遠不如後者。

事實上美國的F-22已經停產,連日本向其購買該機都被拒絕,顯然,美國的F-22在國際市場上不會有多大作為,所以性能肯定是沒達到預期效果吧。

但我們知道,飛機只是一個武器平臺,決定空戰的勝負有多方面的因素,機載火控系統、空空導彈性能,以及飛行員技(戰)術水平等都起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孰強孰弱沒有實戰是沒辦法下定論的。


亦二三讀書會


由於蘇-57這款第五代戰機項目已經進入凍結的狀態,且短期之內俄空軍也不會裝備,這也使得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俄製蘇-57重型戰鬥機是很難在空中,與美國空軍裝備的F-22重型隱身戰鬥機打個照面的了。

美製F-22隱身重型戰鬥機和俄製蘇-57重型戰機,雖然同為第五代戰鬥機,但在其具體的戰機性能和相關的細節上,還是有著非常大的不同的。至於這兩款戰機,在空戰之中誰能獲勝,還是隻能通過一些對於這兩款戰機相關性能和特點做出一定的分析,才能夠獲得。當然,晚面世幾年的蘇-57第五代戰鬥機也不是完全沒有自己的長處,其自身搭載的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最新研發的機載航電控制系統,還是要強於本世紀初就已經已經進入美軍部隊服役的F-22重型隱身戰鬥機的。

但比較尷尬的就是,俄製第五代戰鬥機蘇-35,其完全不講究隱身的戰機氣動佈局和粗糙的機身表面製造工藝,已經被國外很多家專業的戰機分析單位 ,證明了該型戰鬥機算不得上真正的隱身戰鬥機,並且蘇-35戰機在某些部位的雷達反射信號非常的高,甚至相當於第三代戰鬥機的信號值。這也使得雖然相關機載雷達已經沒有俄製蘇-57戰機先進的F-22重型隱身戰鬥機,依舊有非常大的機會,在非常遠的距離下,依靠自己極為優異的戰機隱身性能,搶先發現俄製蘇-57戰機,並使用相關的中距空空導彈,將其擊落。


也幾乎可以肯定的說,俄製第五代戰鬥機蘇-35戰機,在真正的實際空戰之中,是很難依靠自己的戰機性能和實際作戰能力,全面壓制美製F-22重型隱身戰鬥機的。比較有意思的是,俄空軍自己心裡也是非常清楚自己手中的蘇-57戰機是贏不了美製F-22戰機的,這才讓蘇-57戰機推遲服役,繼續進行相關的改進升級工作,直到達到相關的戰機性能指標,才能批量進入俄空軍部隊。


航空君


俄羅斯把蘇-57部署到敘利亞,就一定有自身的考慮。至少有以下4點:

1.蘇-57到底能不能打過F-22,我相信俄羅斯人心裡也沒底。從各方面的情報來看,很多人認為不能。但是如果蘇-57不上,之前部署的那些戰機一直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一定是越來越少,不是被擊落就是被炸掉。美軍自從將F-22部署到敘利亞之後,曾多次使用F-22對俄方的戰鬥機進行驅離和跟蹤,此前俄羅斯兩架蘇-25攻擊機在執行任務的途中就被F-22跟蹤警告,F-22戰機多次逼近蘇-25,還發射干擾彈示警,直到最近的蘇-35戰鬥機趕來才離開。

蘇-57畢竟是新一代戰機,相對之前戰機起點高、技術新、戰力強,從整體上能極大縮短與美西方現役武器裝備的差距,彌補現在一些裝備的不足。蘇-57來敘很重要一點可能是要蒐集對方先進戰機情報,其次才是積累實戰經驗,對決的可能性實在不大。當今世界,空軍作戰比拼的遠不是單個飛機的性能,還要有情報支持、電子技術支撐、飛行員技術、戰術運用等等一整套的事情,是純粹的體系作戰。蘇-57本身就是一個小體系,通過通過面對面、硬碰硬,看看自己差在哪兒、優在哪兒,看看俄軍差在哪兒、優在哪兒。檢驗一下自身到底能不能PK過美F-22或F/A-18,從飛機性能、戰術運用、體系支撐等多方面尋求對美軍的勝戰之道。

2.蘇-57部署敘利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提振俄羅斯軍隊的士氣。

在遭受接二連三的損失後,俄羅斯駐敘利亞軍隊士氣必然受到很大影響。比如:一個機場的戰鬥飛機被炸掉,而且連對方的影子都沒摸到。俄軍瓦列裡·阿薩珀夫中將被迫擊炮襲擊身亡,成為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指揮官,這也是連對方是誰都看不到的情況下損失一員大將。還有就是前不久蘇-25戰鬥機被擊落,飛行員被迫拉響光榮彈犧牲,整個俄羅斯都為之哀悼。這樣的事情不時發生,必然影響俄軍士氣,影響官兵的作戰決心和必勝信念。這種情況下,蘇-57的到來或許能讓情況有些好轉。

3.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就是以上兩點導致的俄軍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問題。由於在輿論上處於劣勢,西方的一些報道讓俄國人很生氣、很窩火、很沒面子。一直以來,俄羅斯被公認為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軍事強國。但在敘利亞戰場,雖然有背後勢力支持,但俄軍應對那些不入流的對手卻顯得有些吃力,種種表現都嚴重影響了自身形象。

特別是不時有戰鬥損失經常被西方媒體率先曝光於眾,讓世界不斷刷新對俄軍的看法和印象,蘇-57到敘利亞來當然也是為了挽回一點顏面,至少看起來非常先進的新一代戰機,可繼續維持俄軍在世界面前一貫的光輝形象。畢竟,這是俄羅斯整體國家形象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在世界舞臺上混,俄羅斯靠啥?很多時候不就是靠軍事撐起半邊天麼。戰鬥上有勝負,軍事上有損失,但比並不耽誤借敘利亞這個舞臺展示俄羅斯強大軍事實力。那麼,蘇-57應該是俄軍現在能拿得出手、投入到敘利亞的最佳武器。

蘇-57入敘,既是形象,也有威懾。

4.挽救俄羅斯脆弱經濟的考量。有這樣一則消息現在看起來很有意味。2月22日,就在蘇-57視頻降落敘利亞視頻曝光之際,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弗拉基米爾·沙馬諾夫就表示,俄軍在援助敘利亞人民的同時,在敘利亞試驗了200多種新式武器,充分向世界展現了俄軍工綜合體的實力。現在就連不是盟國的國家也來想向俄羅斯採購武器。

俄羅斯是傳統重工業國家,經濟發展主要依靠重工業,多年以來更是嚴重依靠對外軍貿。俄羅斯(蘇聯)在二戰後武器的大規模傾銷和幾次中東局部戰爭的應用,為其軍貿出口建立了頗為可觀的口碑效應。俄羅斯的主戰坦克、機動式防空導彈在國際武器市場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經常是美式武器之外的首選方向。敘利亞戰爭卻普遍成了蘇-25等俄式武器的殉葬場,難免讓世界尤其是俄羅斯武器的買主和潛在買主,對俄式武器裝備產生質疑。買俄羅斯武器到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贏?蘇-57半低調入敘,應該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否則,一旦想做好保密工作完全可以選擇在黑夜降落,至少能遮擋住那些討厭的媒體記者的眼睛吧。

綜上分析,俄羅斯經過仔細考量,最終決定蘇-57,上!


單大毛


【蘇57和F22都是五代機,蘇57的隱身效果比F22稍微差一點,兩個在敘利亞上空都會靜默飛行,被動搜索,碰面的機會很少,應該是平手】


去年的時候,美國媒體報道,說是F22在敘利亞戲耍了F35,這個應該是有的,俄羅斯戰鬥民族,居然就飛了兩家蘇57去了敘利亞,這次來第一是為了測試性能,戰場上測試肯定比自己關門測試效果好很多,第二就是有找回戰鬥民族的面子的意思,這點符合戰鬥民族的性格,符合普京大帝的性格。


不過隱身戰機一般很少開雷達搜索的,因為來著雷達容易被別人捕捉到,順藤摸瓜的就摸過來了,EA-18G就是這樣在演習中幹掉F22的,所以一般都是保持靜默,被動搜索目標。這樣兩款隱身戰機在敘利亞的對抗就變成了美國找俄羅斯的蘇30、蘇35練習,俄羅斯找美國的大黃蜂練習實戰測試,這也算是一種對抗吧。


如果蘇57與F22遇上了,短兵相接了,進行狗鬥,那我看好蘇57,他的機動性遠遠大於F22,遠距離發展對方的可能性都很小。

當然現代空戰沒有這麼簡單,不是某一款戰機對上某一款,而是體系之間的對抗,這點美國強於世界太多。

期待吧,期待某一天蘇57與F22的照面出現在新聞媒體上,那網友們一定會炸開窩的!


狼煙火燎


首先,不論任何武器裝備的優良與否,我們一定要迷信兩點:技術積累和時間檢驗!

T-50作為繼美國F-22/35和中國J-20後又一款問世的五代戰鬥機,其動態勢必會引起廣大軍迷朋友的關注,而且也會頻繁的拿來和F-22和J-20進行對比,當然,這一切在沒有實戰檢驗的前提下無疑都是紙上談兵!

俄羅斯作為前蘇聯家底的主要繼承者,軍事工業基礎可以說僅次於美國,即便如我們這樣多次彎道超車的後起之秀在某些方面也與之相去甚遠,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所以說,T-50在技術性能和工業造藝上不能說超越F-22,但肯定不會遜於J-20,這是起跑線的問題,前蘇聯留下的雄厚豐富的工業基礎保證了這一點。

鄧公曾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於一型戰鬥機這條名言同樣適用。F-22從立項到服役再到如今都已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時間,這不僅是一段發展的歷程,更是自我完善和更新的成長之路,就像人類比力氣,去年剛出生的幼兒和三十年前出生的成年人誰的力氣大?一目瞭然!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俄羅斯有工業底子,為什麼現在才發展出五代機?這個問的原因主要有兩點:1.蘇聯解體。2.俄羅斯不爭氣的經濟狀況。

寫到最後:不可爭議美國依舊是前蘇聯解體後唯一的超級大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其許多領域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因為拋開敵意,發展才是硬道理!

我是軍武最前哨!

喜歡軍事的朋友可以加關注,每天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


軍武最前哨


有一戰之力,但是總體性能不如。

戰鬥機設計本身是各方面妥協、突出側重點和優勢區域。蘇-57/T-50實際上很大是針對F-22和F-35進行設計,技術不足,設計去補,老毛子最擅長的一點。在整體上蘇-57更側重於機動性能,對於隱身性能經濟適用夠溫飽,我們主要針對第四代戰鬥機的4S水平進行分析討論(超低可探測性、超音速巡航、超級機動性能、超級戰場感知能力)


第一:蘇-57隱身性能遠不如F-22,其對於隱身方面妥協性很少。

蘇-57機身縫隙處理處理非常粗獷,機身後部處理差不多更可以用狂野派來形容(想要換髮動機做預備也是一個原因)至於其進氣道雷達信號屏蔽器更是被黑慘了,曾被廣大軍迷說是發動機槳葉,說是直通進氣道。


黑成碳的照片,其實是新式雷達信號屏蔽器
蘇-57其實還是S型進氣道的,但是其雙彎幅度比不過F-22。

F-22的隱身性能是很強,但要是真信了吹牛皮們吹的最小0.01平方米什麼的笑笑就行了,機身與進氣道之間的附面層空腔區域怎麼洗也不可能。

第二:超音速巡航,更換產品30發動機後不成問題

產品30發動機是蘇-57真正設計裝機的發動機,也是第三款第四代大推力航空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18噸,比F-22A的F119-PW-100的16噸要高。蘇-57雙臺36噸的推力,在推重比上優於F-22A。
該發動機


在去年10月份通過驗收,去年12月6日正式裝備蘇-57進行試飛。本身蘇-35裝備2臺14.5噸的117S發動機就有不使用加力可以實現1.4馬赫超音速飛行的說法,蘇-57換髮後沒有理由不可以超音速巡航。

第三:超機動性能方面,蘇-57不會比F-22A差。

本身蘇-57繼承了蘇-27的T-10平臺的出色升阻比的基本優點,在亞音速格鬥方面值得肯定。

而擁有後發優勢,比F119發動機晚將近20年的產品30發動機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確保超音速性能,發動機好才是可以為所欲為。而在氣動控制方面,蘇-57的可動邊條以及全向TVS矢量發動機,使其在氣動控制方面可以傲世其他對手。

第四:戰場感知,航電設計針對F-22而設計佈置

這二十年來,軍事領域爆炸發展的就是在電子領域,進入信息化時代,這方面F-22吃虧太大,其低估了航電探測性能方面的發展。

蘇-57在航電設計佈置上很有針對性,其雷達系統一拖四,一共5塊AESA主動相控陣雷達陣列比較有意思。
主雷達,1500個T/R單元陣列,功率上還要超過F-22的AN/APG-77
雷達,性能指標上不會差。
兩塊側視AESA雷達,擴大雷達的探測範圍,在戰術上可以更好的進行偵查以及賦予導彈進行更大角度離軸發射和攻擊。


而機翼上的L波段雷達就比較有意思,因為長波的特性,其對隱身單位探測性能很好,又有“反隱身雷達”的稱號,只是精度較差,難以滿足導彈攻擊所需要的鎖定精度。
比如說我們放在山東,沒事幹可以對在韓國參加軍事演習的F-22進行追蹤的米波相控陣雷達。

而另一個方面F-22A明顯低估了IRST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的發展,在其設計的年代,IRST工作距離僅只有十多公里,F-22為減少機身凸起降低RCS沒有裝備,而現在IRST工作距離可以達到50公里以上,能夠很好的銜接雷達與肉眼之間的空擋,空戰左右越來越明顯,在美國紅旗軍演報告中有提到,颱風戰鬥機的海盜IRST系統可以在50公里外發現F-22,差不多比雷達還好用。
此外蘇-57率先在戰鬥機上安裝了激光干擾紅外導引頭空空導彈系統,這種系統最早是美國的空軍一號上使用,可以對紅外導引頭和激光導引頭的導彈進行激光致盲幹擾。


激光干擾系統位置
工作原理



所以說,綜合分析蘇-57對F-22還是能夠構成相當大的威脅,雖然在隱身性能上不如對方,但是晚出15年的後發優勢,以及針對性設計佈局,完全能進行平衡,現在的主要問題,你快開個武器艙門給大夥瞅瞅啊!


五嶽掩赤城


蘇57部署敘和亞,可以肯定地說不能對決美F22。從俄方公佈的蘇57數據來說,相對於F22,並不佔優勢,什麼高機動性都是鬼扯,現在都是超視距攻擊,你連對手都發現不了,機動性有什麼用?俄即然把蘇57部署在敘利亞,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目前,還沒和美,以色列,土耳其撕破臉,蘇57在敘還是安全的。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普鯨要向西方傳遞一種信息,那就是俄在敘決不退縮的意志,為了敘戰場,什麼武器都會使出來,也許還有會更大殺手鐧。當然,這也是普的一相情願,具體怎樣的結果,假以時日,以觀後效。


秦皇與漢武


當然不能。一款尚未正式服役的戰機,而且僅有幾架試驗機,若與早已定型成軍的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飛機之一對壘,雖有後發優勢,恐怕也難言取勝。俄羅斯部署蘇57,更多的是表明一種奉陪到底的姿態,對美以產生某種心理威懾。畢竟,美以兩國都是以武器先進著稱,而俄羅斯近些年的發展顯得比較吃力,更多的是在吃老本,面對美以在敘利亞咄咄逼人的攻勢,顯然不能退後,現在亮出尚在試驗階段最先進的戰機,既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某種程度亦可看作是無奈之舉。


漲就漲吧


肯定不可能啊 F22都服役多少年了 豈是su57一個剛剛試飛的飛機能戰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