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如何解決金融科技中的重大增長問題?(之二:創新合作方式)

在上一篇《如何解決金融科技中的重大增長問題?(之一:微服務)》

一文中,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金融科技公司需要解決什麼問題來擴大和增加利潤?

這包括三大挑戰:

1.構建一個易於擴展的軟件產品

2.與其他公司合作並吸引新的客戶群

3.在擴大規模的同時遵守法規和安全標準

如何解決金融科技中的重大增長問題?(之二:創新合作方式)

上文中,我們著重介紹瞭如何在金融科技中高效地擴展軟件架構。在本文中,我們將繼續探索技術如何幫助金融科技解決可擴展性挑戰。我們將嘗試回答以下問題:

金融科技公司如何找到新的收入來源並擴大其市場覆蓋面?

當金融科技公司構建可擴展和可靠解決方案的技術能力並設法降低其運營成本時,他們希望擴大規模,提高利潤並擴大業務範圍。不過,競爭是顯而易見的。

金融科技公司最初是作為開始“unpackaging”傳統金融服務的公司而開始的。他們旨在創造一個集中和高效的用戶體驗。但是,由於競爭,大大限制了他們現在的潛在市場。

Fintechs目前面臨亞馬遜,谷歌,Facebook,蘋果,騰訊等大科技公司的嚴重競爭,這些公司選擇不同的金融領域,並廣泛應用於大數據客戶分析和麵向客戶的人工智能。

更重要的是,銀行仍然是與一整套金融業務相關的一站式服務機構。銀行有幾個王牌,包括龐大的客戶基礎,低廉的資金和成熟的品牌。

換句話說,金融科技為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其中許多企業現在面臨著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知名度和實現規模經濟的挑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金融技術人員通常決定與傳統的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達成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

因此,2018年最強大的金融科技趨勢之一是金融服務的重新捆綁以及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公司之間的合作。

如何解決金融科技中的重大增長問題?(之二:創新合作方式)

1.1 金融科技公司與金融公司之間的合作。重要的參與模式

夥伴關係可以在不同的整合層面上進行。這可以是有限數據集的交換,例如P2P fintech通知銀行潛在的貸款人,銀行從fintech購買這些貸款。

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也可以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建立利用現有投資份額的共享數字平臺。

由於整合往往是複雜而富有挑戰性的,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企業決定選擇一個公平合作模式。

例如,在與墨西哥金融機構BBVA Bancomer的合作中,信用評分機構Destacame擁有與銀行完全獨立的系統。

如何解決金融科技中的重大增長問題?(之二:創新合作方式)

然而,Fintechs首選多種參與模式。

如何解決金融科技中的重大增長問題?(之二:創新合作方式)

白標解決方案。任職者從金融科技公司購買產品,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銷售。因此,fintechs可以有一個一對多的服務模式,為多個在職者提供解決方案,而不必完全致力於一個對象。傳統公司的品牌,基礎設施和分銷網絡使他們能夠及時將解決方案推向市場。

集成的內部解決方案。一家傳統公司在內部或作為軟件即服務(針對小公司)提供fintech解決方案。然而,這需要複雜的整合,並可能構成挑戰。

完全外包。這種模式意味著金融機構將其非核心能力外包給金融科技公司。

API集成。一家傳統公司提供API,因此fintechs可以訪問他們的數據並可以提供不同的操作。在另一種情況下,任職者利用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API。我們將在2.3章更詳細地介紹API。

獨立的內部解決方案。在這種參與模式中,傳統的金融服務公司將金融科技技術作為獨立的內部平臺。然而,將技術與現有的遺留系統集成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加速器和孵化器計劃。現任公司為金融科技公司創造加速器和孵化器,以開發創新解決方案。

2.2金融科技和金融公司合作擴大其市場範圍

由於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服務公司都努力擴大市場份額,因此他們進行合作以使未獲得服務的和服務不足的客戶獲得金融服務。

如何解決金融科技中的重大增長問題?(之二:創新合作方式)

金融科技提供敏捷性,新興技術和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現任公司提供值得信賴的品牌,基礎設施和資本。根據報告,他們形成了共生關係,有助於實現以下目標:

1.進入新的細分市場

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在實體分支機構無利可圖的偏遠地區與沒有銀行賬戶和欠銀行的人群進行合作。

案例:安盛(AXA)正與MicroEnsure合作擴大其客戶覆蓋面。安盛過去僅覆蓋新興市場最富有的5-10%的客戶。專業的保險公司MicroEnsure向AXA提供了一個IT平臺,旨在以更低的成本為大量客戶提供服務。

安盛表示,其與MicroEnsure的合作使該公司能夠與移動網絡運營商(MNO)形成更好的合作關係,因為MicroEnsure還為電信系統帶來了集成體驗。

此次合作降低了運營成本,並使安盛能夠將覆蓋範圍擴大到非洲和亞洲的1000萬低收入客戶。同時,MicroEnsure繼續與許多MNO和其他保險公司建立穩固的合作伙伴關係。

鑽石信託銀行(DTB)正與肯尼亞和烏干達的Kopo Kopo合作為零售商提供服務。

Mastercard與Grindrod Bank和Net1合作,在南非覆蓋無銀行賬戶的人群。

2.為現有客戶創建新產品

另一個目標是在較低的細分市場為現有客戶創造有利可圖的服務。

案例:ICICI銀行是印度的一家大銀行,它正在與硅谷的非營利公司Stellar合作,向其客戶提供分佈式賬單支付網絡。在建立300,000個賬戶之後,銀行將為每個額外賬戶支付恆星費用。

3.收集,存儲和分析數據

其他重要的焦點是利用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來改善用戶體驗並獲得更多客戶。

案例:BBVA Bancomer與另一個信用評分平臺Destacame合作,通過數據分析為拉丁美洲信用記錄較少的客戶提供信貸訪問。

在西班牙,微型銀行正在與心理測評評分平臺EFL合作,擴大對欠缺服務的中小企業的信貸渠道。

作為服務提供商的紐約軟件公司DemystData開始作為另一種信用評分平臺。該公司已將其業務擴展到數據測試,清潔和標準化,以增強數據訪問和合規性。其客戶之一是菲律賓的一家大銀行。

4.深化客戶參與和產品使用

為了接觸服務不足的低收入客戶,向他們提供新服務,並可能擴大其金融產品的使用範圍,企業需要不斷的互動和數字融入用戶的日常生活。

案例:例如,MetLife正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軟件開發公司Imaginate合作。他們的目標是為印度的保險投保人設計一個身臨其境的顧客之旅。在這個虛擬分支中,用戶可以與保險代理進行交互,獲取信息並提交索賠。

在拉丁美洲,BBVA Bancomer和Bancolombia每個人都與AI fintech公司Juntos合作。這兩家銀行使用Juntos的平臺通過自動和個性化的消息與客戶進行溝通。

金融科技企業與現有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可能會走很不一樣的道路。在某些情況下,現任和金融科技可以繼續作為合作伙伴進行合作。在其他情況下,金融機構可能會從金融科技公司購買技術,或者瞭解更多有關該技術的信息並開始自己的開發。

在第3部分中,我們將看到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利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來遵守法規和安全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