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禅与书法 ── 之禅与书法的本质特性

禅与书法 ── 之禅与书法的本质特性

禅宗,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全部修习,故名。又因为它自认为是传佛心所认可的内容,以觉悟众生本有的佛性为目的,所以又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是六世纪来华的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一般认为实际创始人是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六代祖慧能。唐代时它已真正的完善的建立了起来。

由于禅宗传入时,中国已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比起禅宗来中国固有的意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许多明显的优越性。这就决定了“禅宗”思想对中国人的意识不是“征服”而只能是“融汇”。即发扬它本身的独特的思想内容,补充到中国的思想文化之中。因此禅宗特别富有中国味,成立儒、释、道结合的产物。禅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特殊的文化模式,具有特殊的价值取向。它突破佛教传统篱笆,深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认为成佛也就是不成佛。禅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里(如文学、绘画、书法、建筑、音乐等)都形成了特色的文化积淀,开辟了独特的审美天地。

禅宗的渗透是很完全彻底的。这我们从每一个文化层面都可以看出迹象,书法当然也不例外。书法作为一门我国特有的古老的艺术它的发展既受着各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着其独特的含义。

书法是创作者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秩序的全部展露,又是宇宙普遍性形式和规律的感情同构。书法艺术是审美领域内人的自然化自然化的人直接统一的一种典型代表。它与禅宗的主张“回归自然”“无意识”有着同一的观点。这里的人的自然化并不是退回到动物性,去被动的适应环境。刚好相反,这里指的是超出自身生物族类的局限,主动的与整个自然的功能、结构、规律相呼应、相构建。这里的“无意识”乃是指超越心灵界限,人与自然彻底的合而为一。

总之,禅宗是融入了中国道家、儒家的传统学术内容的纯粹的中国士大夫的佛教;书法则是依靠运动的线条在有意无意之间,表现作者内心秩序,创造独特意味的艺术。它们在本质上有着许多共同点,如“随心所愿”“超逸”等等。从禅宗的传入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期间产生了不少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都是禅味与书法自然结合的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