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當電信詐騙遇上傳銷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若琳 通訊員 盧雅漩

記者從寶安公安分局獲悉,寶安警方成功破獲一系列電信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6人,凍結贓款40餘萬元。該團伙人員組織龐大,同時詐騙手段“翻新升級”,除常見的交友詐騙形式外,還用“傳銷”的模式發展下線,將原本的受害者“吸納”成為詐騙團伙成員繼續行騙,受騙事主遍佈全國達千餘人。

500元詐騙案牽出百人詐騙團伙

今年以來,寶安區共發生了112宗徵婚交友類詐騙案。寶安公安分局反電信詐騙專業隊偵查員彭亮告訴記者,今年3月,寶安分局刑警大隊從一宗500元的詐騙案入手,串並其他相關案件,成立專案組梳理案情和收集線索,摸排出多個嫌疑人身份信息,並在偵查中判斷團伙作案的可能性很大。民警隨即多次驅車前往嫌疑人多次出現的廣州、東莞等地,對嫌疑人及關係人的行動軌跡進行摸排和碰撞分析,很快掌握了幾個犯罪窩點信息。5月17日,寶安警方在東莞、廣州等地一舉抓獲35名犯罪嫌疑人。隨後,一個以“中國電商協會”為名義的徵婚交友詐騙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專案組發現這是一個金字塔形的犯罪集團,涉案人員達上百人。由於人員眾多,涉案金額較大,專案組確定“先打外圍,後打核心”的戰略,通過進一步深挖擴線,6月6日至6月13日分別在廣州白雲區太和北路、鍾落潭鎮、江高鎮打掉該團伙的另外三個犯罪窩點,抓獲範某潮等團伙成員31人,繳獲作案工具一批。通過對這三個窩點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專案組掌握到該團伙頭目的身份以及另外幾個詐騙窩點的情況,摧毀犯罪“金字塔”的時機成熟了。6月26日,專案組在廣州增城區、白雲區等地對團伙頭目陳某通及其下屬的5個詐騙窩點開展集中統一收網行動,抓獲嫌疑人29名。

先交友詐騙再拉人“入夥”培訓騙術 年流水超千萬元

嫌疑人陳某通是該交友詐騙團伙的“幕後老闆”,自2015年開始虛構了“中國電商協會”、“中國營銷協會”並以此名義招募會員。團伙採用營銷式管理,分工明確,組織周密,“公司”內部按發展下線和詐騙所得的總積分設置至少5個等級,由“公司”統一發放作案手機,集中組織培訓詐騙方法。團伙成員以“家”為單位(一般10男1女)用各類社交軟件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虛擬女性頭像尋找男性網友,以交友戀愛的名義,用假裝生病、受傷、家人去世等謊言騙取紅包和轉賬。彭亮說,團伙成員準備了大量的住院、打針等照片供行騙使用,甚至連“家人去世出殯”的照片都有。

對於“上鉤”的受害人,團伙成員再以上述虛構組織的名義吸納其“入夥”,繳納6900-8900元不等的入會費,然後“培訓上崗”行騙,管理模式類似傳銷,且也會通過沒收身份證等形式限制人身自由。陳某通對每個“家庭”每天的收入有要求,低於1000元就要被罰做俯臥撐、抄筆記等。同時,詐騙所得贓款全部上繳“公司”微信賬號即陳某通的賬號,其賬號轉賬流水每年就超過1000萬元。

幕後老闆“洗腦”控制百人團伙 有人被抓後還不醒悟

彭亮告訴記者,該團伙自2016年底開始行騙,被害人遍佈全國達千餘人。頭目陳某通曾涉傳銷,深諳其中之道,其偽造了保時捷、法拉利等奢侈品經銷、銷售授權書及金牌導購培訓證書,讓團伙成員對“能賺大錢”的信念深信不疑,甚至連其承諾的每個“級別”3500元-12萬元不等的“工資”都是其畫下的一張“餅”。實際上,團伙成員生活艱苦,每天不停“幹活”行騙卻沒拿到手一分錢。

抓捕該團伙主要犯罪成員後,專案組連夜對他們進行審訊。然而這些被洗腦的犯罪嫌疑人因事前商量好說辭,頑固不承認犯罪,甚至部分嫌疑人被抓後還堅定不移地相信“公司”,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犯罪。專案組利用前期收集固定好的證據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打開僵局。最終,犯罪嫌疑人承認了詐騙的犯罪事實。

至此,“5·17”系列交友詐騙犯罪案成功告破,案件共計抓獲犯罪嫌疑人106人,打掉犯罪窩點16個,凍結贓款40餘萬元,繳獲手機173臺以及用於作案的銀行卡、身份證425張,還有相關培訓手冊、賬本等。

來 源 /深圳特區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