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曾經的諾基亞可謂是手機界的一哥,在2007年巔峰之時,估值超過千億美金!甚至“日進斗金”都不足以來形容當時電信帝國之盛。然而最終還是被時代所遺棄,被微軟公司以71.7億美金的價格的收購。

但今天我們不說諾基亞,我們來聊聊還在苦苦掙扎的另一手機巨頭——HTC。

HTC在七月初時宣佈將要採取組織優化政策,準備於9月底裁員1500人左右,對於一家大企業來說,一次裁員上千人絕不是小事,然而對於HTC來說卻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13年時HTC擁有近兩萬名的員工,五年後的今天,HTC裁員後將剩下不到5000名員工。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裁員的主要原因自然是HTC業績不佳,根據IDC數據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排名上,HTC已跌出10名外了。2018 年6月的營收為22.3億新臺幣,摺合人民幣約4.8億元,同比去年的數據下降了67%,而今年上半年 HTC 的總營收為155.6億新臺幣,摺合人民幣約 34 億元;第二季度營收為67.7億新臺幣,同比去年下降了58%,無論是單一月份還是某一季度的營收,都有超過50%的下滑。

2014年,HTC的市場份額約為6%,2017年進一步縮水到2.3%。到了2018年一季度,HTC已經被數據機構歸類到“其他”裡面,並且出現了12個財季連續虧損的尷尬局面。

安卓始祖

2007年,蘋果發佈了技驚四座的iPhone。當喬布斯如行雲流水般展示著他的得意之作時,HTC的高管也意識到自家的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已經走到盡頭了,是時候轉投一個全新的、足以與iPhone OS(iOS的原名)抗衡的平臺了。

而那一年的Google,也正像眾多名士一樣,為襁褓中的Android和寄託在它身上的移動互聯網夢想尋找著合夥人。於是,兩者一拍即合,第一臺量產版本的Android手機——HTC Dream(G1)誕生了。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第一臺搭載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G1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G1確實是醜而簡陋的,480*320的3.2英寸小屏幕、不支持多點觸控、內部搭載來自高通主頻僅528MHz的MSM7201A處理器,集成Adreno 130 GPU,僅內置192MB RAM和256MB ROM,同時機子的三圍尺寸為116.8×54.8×16mm厚度相當感人。但G1在手機史上卻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它是全球第一款搭載Android操作系統實現商業化的智能手機。提及Android的誕生就離不開HTC。

HTC的豪賭讓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9年3月Android操作系統在美國的市場份額能夠達到6%,當時還有Symbian、Windows Mobile、RIM OS、Palm OS以及全新iOS系統的競爭,Android算是站穩了腳,HTC也贏得了市場,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推出一系列的Android手機。

2010年,HTC Desire(G7)正式發佈。這臺手機搭載Sense UI 2.0和當時最新的Android 2.1系統,擁有3.7英寸、800*480分辨率的AMOLED屏幕、576MB的內存和1GHz的高通驍龍處理器。儘管首日銷量不太理想,但仍輕鬆擊敗了同一天發佈的三星GalaxyS旗艦手機。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HTC G7

HTC的市值在2011年超越了當時的諾基亞(Nokia),股價也達到了1300新臺幣的歷史高點。

2013年,HTC發佈了HTC One M7,這是HTC有史以來最好同時也最漂亮的智能手機之一。一體式的金屬機身外殼、對稱的立體聲揚聲器、華麗的1080p顯示屏等等一系列新特性,一經發布就贏得滿堂喝彩。該機子在短短兩個月內就賣出了500萬部,在所有“年度最佳銷量”榜單上幾乎都名列前茅。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HTC One M7

王者的隕落

HTC最早其實是一家手機代工廠商,自身並不具備強大的研發團隊,註定了其走不遠。2010年,蘋果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起訴稱, HTC智能型手機等產品侵犯了其擁有的10件美國專利, HTC的“專利戰爭”自此開打。2011年底,HTC被認定侵犯了蘋果公司的第647號專利,並決定從2012年4月19日起對HTC涉及該專利的智能手機實施進口禁令。從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HTC的市場份額縮水60%,蘋果市場份額則從46.84%增長至76.88%。

禁售令那一年的HTC,一半以上的機器賣在美國,它有一季度甚至是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一共賣出了 640 萬臺設備,分別超過三星的 490 萬和蘋果 460 萬的出貨量。美國市場對 HTC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後HTC與蘋果達成協議,HTC支付給蘋果專利授權費(具體費用HTC從未公佈,相信是筆不小的費用)。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如果說專利案讓HTC元氣大傷,那HTC的營銷則是一步步將它推下神壇。

HTC在廣告營銷上的投入並不少。在HTC One時代,王力宏就擔任過HTC手機的形象代言人。“我超愛的智能手機,HTC”這句廣告詞更是能見諸各大媒體。後來,HTC也聘請過林心如、托馬斯·戴利(Thomas Robert Daley)等人拍攝廣告。

然而,也不知道是HTC給的錢不夠還是什麼情況,HTC的廣告真是沒有多少影響力。這些廣告要麼是與產品形象不符,要麼不能吸引潛在購買人群。最後導致營銷的轉化率很低。相比之下,蘋果廣告的高格調、OPPO和vivo的明星轟炸、華為廣告的沉穩大氣,都抓住了目標受眾的喜好,進而促成了較高的用戶轉化率。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HTC 10

HTC不僅僅是在廣告上不行,在策略上也有重大失誤,失去了大陸市場一大批HTC用戶。2016年HTC 10發佈後,一些網友發現這款手機居然沒有國行高配版本,取而代之的是售價依舊沒有優勢的HTC 10 lifestyle。而一部分網友在發現後,認為中國市場被HTC區別甚至歧視對待。這起營銷危機迅速發酵,HTC也遭到了許多中國大陸網友的口誅筆伐。最終迫於壓力,HTC 10高配版在幾個月後登陸中國大陸市場。然而為時已晚,許多HTC的潛在顧客已經購入了三星Galaxy S7 edge等旗艦機,HTC做法顯然得罪了大批大陸用戶,HTC失去了一塊大蛋糕。

HTC的銷售渠道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蘋果有成熟的自營和代理體系、OPPO和vivo等國內廠商更是能夠將觸角伸向鄉鎮一級。而HTC自始至終都沒能建立起能夠匹敵的渠道模式。知道卻買不到,也成了限制其發展的一大束縛。

還有一點比較令人費解的是,HTC拒絕承認自家手機定價過高的事實,每推出一款旗艦的定價幾乎都與三星旗艦水平相當,有時甚至更高。但要知道,三星憑藉品牌認知度及行業影響力,自家Galaxy S9旗艦的全球購買力必然不低。然而,HTC品牌影響力已經跌至低谷,自家新品U12+不僅宣傳不足,價格又與三星旗艦看齊,這難道不是自阻財路嗎?

安卓始祖跌下神壇,HTC能否自救?

HTC U12+

話說,你聽說過HTC的新品U12+嗎?5888的價格你會買嗎?

我想我是不會買。

HTC曾經的輝煌已經過去了,再不徹底改變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此次裁員調整之後,HTC還有希望嗎?我想如果不突破固有思維,它終將如諾基亞一樣倒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