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米上市股票名稱為什麼帶個“W”?

紫蘇財經


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雖然上市就慘遭破發,開盤價報16.6港元,較發行價格下跌了2.35%,但現在“破而後立”的小米自然讓實際、“精神”股東們十分高興。最新消息顯示,小米漲破20港元/股關口,粗略來看市值已經突破5100億港元大關。

與此同時,小米創始人兼CEO雷軍,個人身家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有媒體報道稱,截至7月12日晚,雷軍以177億美元身家超過三星集團掌門人李健熙,排名第66位。而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目前雷軍身家已超越百度李彥宏的120億美元、京東劉強東的108億美元以及網易丁磊的159億美元等老牌大佬。

然而,細心的朋友們不難發現,在這支“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中,發現小米的股票名稱為“小米集團-W”,而這個“W”後綴是其他股票所不具備的,那麼小米上市股票名稱為什麼帶個“W”?事實上,這個小小的“W”,就是小米選擇在港交所敲鐘的決定因素,並且也是引發眾多國內互聯網公司近期集體赴港上市的原因。

其實這個W全稱是“Weighted Voting Right”(WVR),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同股不同權”。而小米是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所以也是第一個帶有此後綴的。

至於為什麼港交所會推行“同股不同權”,這是因為此前港交所由於堅持同股同權的上市制度,錯失了阿里巴巴這個史上最大IPO體量公司。彼時,阿里希望以“合夥人”方式在港交所尋求上市無果之後,只能遠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從而開啟瞭如今龐大的阿里帝國序章。隨後,越來越多的國內科技公司也都只有無奈赴美上市。針對這一現象,港交所終於在2018年4月30日正式推出了同股不同權新政,以便吸引優質科技公司在港上市。

最後,所謂同股不同權,通俗的說就是同樣的股票份額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這樣結構的好處在於保證公司創始人在低股份的情況下依舊擁有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具體來看,就是將公司股票分為高、低投票權兩種股票,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有2票至10票的投票權,稱為B類股,一股一票甚至沒有投票權的稱為A類股,B類股一般由公司創始團隊持有。以小米為例,雷軍擁有小米31.41%的股份,但是在公司決策上卻擁有約54%的投票權


Tech情報局


我們在港股中通常會遇到帶“B”、“W”、“S”、“R”等後綴以及沒後綴的,比如騰訊控股就沒有後綴,剛上市的中國鐵塔也沒有後綴,但此前上市的小米其股票全名就是“小米集團-W”。那麼,在港股命名中這些後綴都代表什麼含義呢?

港股股票的全稱最多可以有八個字,比如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航空股在港股的名稱就是長長的八個字,分別為中國東方航空股份、中國南方航空股份。細心的投資者可能已經發現了,在小米上市之前,港股中沒有任何一隻股票的名稱後面有“W”的後綴,這是因為“W”的含義是“同股不同權”,小米是香港交易所開通同股不同權制度之後的第一個“試驗品”,所以此前港股中並不存在“W”的後綴。

除了“W”之外,常見的還有三種,即“B”、“S”和“R”。

其中,“B”表示“未盈利的生化科技公司”,“S”表示“第二上市”也就是香港交易所是其第二上市交易場所,“R”代表的是人民幣買賣,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是用人民幣進行買賣的,而非港幣。

舉個例子:差點尷尬的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現實版的“藥神”,是國內一家以生產研發抗癌藥物為主營的生化科技公司,但是8月8日這天百濟神州在港交所上市的時候差點碰上一件超級尷尬的事情。只因為百濟神州是一家“未盈利且第一上市地不是香港的生化科技公司”,這樣一來這隻股後面應該是“-SB”或是“-BS”,要是股票名稱後面加上前者的後綴可就尷尬了,作為一隻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明星生物股,該股的“粉絲”們也是為此操碎了心。幸好的是,最終8號上市的時候,公開的股票名稱是“百濟神州-B”。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小米集團—W,這個“W”代表“Weighted Voting Right”(WVR),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同股不同權”。

在小米上市前,大家就都知道,小米將會是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這也是為什麼只有小米帶有“W”這個後綴。

既然說到這人了,就簡單說說同股不同權吧,這個是指,同樣的股票份額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有高、低投票權兩種股票,高投票權的是B類股,低投票權的是A類股,所以同股不同權又被叫做雙重股權結構、AB股結構。

對於小米,雷軍和林斌持持有B股,以雷軍為例,他持股比例31%,但會擁有約54%的投票權。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本人常駐股市數十年,積累豐厚的炒股技術和實盤經驗。尤其擅長結合市場資金面、技術面抓熱點、搶龍頭,並總結出一套選擇牛股的方法,成功率極高,目前很多股民朋友學會後,都是讚不絕口,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潛心研究出來的底部引爆指標,該指標的核心口訣就是就是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同時出現底部和引爆信號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沒有領取到指標的朋友可以看我公眾平臺 老洪看市 來領取指標。下面可以跟本人一起看看近期通過指標所選個股的一個情況。

1、300126 銳奇股份,

該股在本月7號出現了底部信號,本人當時就立即給粉絲朋友們分享過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11個交易日漲幅已達到59%。

2、600119長江投資,

這個也是本人通過底部引爆指標選出來的,該股在11月12號出現了底部信號,本人立即在實戰群中講解該股,剛開始幾天漲幅還不是很明顯,當時還有粉絲朋友私信我說該股是不是預測錯了,但是我讓他再多持有幾天,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8個交易日漲幅達42%,特別是近幾天漲幅明顯。

本人會經常講解這樣的選股思路和個股,下面給大家講解一隻即將從底部起爆的黑馬牛股

該股在今天已經出現了底部信號,我和朋友們研究後認為該股在未來幾天內會上漲40%以上,詳細的在這裡就不便多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適當關注,和我一起來驗證此股,關注我的公眾平臺 老洪看市,那裡有更詳細的分析。

如果還是有不知道怎麼領取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後第一時間回覆,另外,如果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麻煩點贊轉發或者評論,謝謝!


股市一枝花骨朵


小米集團作為港交所上市的首隻同股不同權的股票。

這個W指代的是“Weighted Voting Right”(WVR),也就是“同股不同權”。小米是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所以也是第一個帶有此後綴的。

同股不同權:是指同樣的股票份額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也稱雙重股權結構、AB股結構。分高、低投票權兩種股票,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有2票至10票的投票權,稱為B類股,一股一票甚至沒有投票權的稱為A類股,高投票權股一般由管理層持有。比如小米集團,B類股僅雷軍、林斌持有,每股有10倍的投票權。

這次小米上市除了成為港交所第一隻同股不同權的個股,同時還是第一個使用港交所定製的“超級大銅鑼”的上市公司:

同時也是小米第一款不用搶的招牌產品,還只要不到20港元,第一款想什麼時候買就什麼時候買的產品;第一款無限量供應的產品;第一款沒有黃牛抬價的產品;第一款不再跑分的產品!

交易時,沒看到上面的圖片,都覺得是不是買到假的了!


不怕小貓


這個問題好,問出了小米上市的意義所在。

小米股票全稱為“小米集團-W”,這個後綴小尾巴“W”是首次現身,其他股票都沒有。

這個“W”,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同股不同權”,英文為“Weighted Voting Right”。



小米是港交所第一家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所以也只有它帶這個後綴。

同股不同權,又稱AB股結構,是指同樣的股票份額A和B,卻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B類股投票權一般是A類股的10倍,這個AB股計劃由谷歌首創,也稱為牛卡計劃。

比如,擁有1000股的A類股票,等於1000票的表決權,而1000股的B類股票,則相當於擁有10000票的表決權。

全球互聯網公司,普遍採用同股不同權制度,原因是創始公司經過多輪融資後,創始人的財務股權往往遭到大幅稀釋,同股不同權保證了創始人的控制權不遭到同樣稀釋。不管誰是第一大股東,公司的命運都牢牢掌握在創始人手上。因此,B類股只有創始人持有。就像小米,僅雷軍、林斌持有B類股。

長期以來,港交所與滬深交所一樣,奉行同股同權原則,不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在錯失了阿里巴巴後,港交所痛定思痛,年初修改了上市規則,於2018年4月30日對同股不同權結構公司開放。

小米成為吃螃蟹的第一家公司!

…………………………………………………………………


史晨昱


小米集團—W,這個“W”代表“Weighted Voting Right”(WVR),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同股不同權”。

在小米上市前,大家就都知道,小米將會是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這也是為什麼只有小米帶有“W”這個後綴。

既然說到這人了,就簡單說說同股不同權吧,這個是指,同樣的股票份額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有高、低投票權兩種股票,高投票權的是B類股,低投票權的是A類股,所以同股不同權又被叫做雙重股權結構、AB股結構。

對於小米,雷軍和林斌持持有B股,以雷軍為例,他持股比例31%,但會擁有約54%的投票權。


懂股帝


小米最近剛上市,也非常火,雖然首日破發,但是截至發稿,價格已經從原來的17元首發價上漲到19.7元,說明了小米還是備受歡迎的。但是大家會注意到小米的名字後面有個W,不免覺得奇怪:

其實,這個W指代的是“Weighted Voting Right”(WVR),也就是“同股不同權”。小米是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所以也是第一個帶有此後綴的。


同股不同權指的是同樣的股票份額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又稱雙重股權結構、AB股結構。全球很多知名企業都採取同股不同權,包括Google、Facebook、VISA等等,BATJ四大巨頭中百度、阿里巴巴、京東也都是,只有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是同股同權。


以股易金


“W”的意思是同股不同院,全拼為“Weighted Voting Right”,因為小米是港交所第一隻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所以也是第一個帶有“W”後綴的。

所謂同股不同權也很好理解,就是同樣的股票分割擁有不一樣的表決權。

這裡進一步說一下:

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分為高投票權的股票和低投票權的股票,搞投票全的股票美股有2-10票的投票權,低投票權的股票就是一股一票。

就拿小米舉例來說,高投票權只有雷軍、林斌持有,每股有10倍的投票權,就是在公司中的話語權很大。

淘牛邦,您身邊的投資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