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一不留神,一只会“猪叫”、“跳泥坑”的粉色小猪,突然火了起来。

《小猪佩奇》,这部针对学龄前儿童制作的动画,现在老少通杀。

“小猪佩奇有毒啊!因为回家和两岁的小外甥一起看过,结果上瘾了,最近拉着室友一起看,哦,我是男的,读研。”

“小猪佩奇,适合2-3岁和22-33岁人群观看。”

打开B站,满满的弹幕,分别来自小孩、中学生、大学生、白领...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在商业上,如今这只小猪,每年创造超过10亿美元全球零售额、拥有 800 多个全球授权商。预计到2020年,零售额将达到20亿美元。

在当初,谁也没想到,它会这么爆。

01

《小猪佩奇》也曾无人问津

《小猪佩奇》的诞生,是三个英国大叔酝酿五年的成果。

这三人分别是:马克·贝克、内维尔·阿斯特利(负责编剧和导演),以及菲尔·戴维斯(负责出品、推广)。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三人因共同爱好走到了一起。刚组队时,只有马克略有名气,曾在1988年凭《山丘农庄》,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队伍刚成立前几年,不温不火。

1999年,三人决定玩票大的。他们发现,当时英国流行的动画片,大都以人物为主体,主要角色为男性。与此同时,马克突然想起自己同学的女儿,她在看动画片时,发现动画角色很少有父母陪伴,很疑惑很伤心。

所以,就有了《小猪佩奇》的诞生: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人员齐了,剧本有了,接下来,是找投资人。

当时迪士尼、皮克斯的动画片开始大行其道,3D技术+大牌配音,这才是赚钱之道。与之相比,他们的《小猪佩奇》,什么也沾不上边,没人看得上。

找了两年,都没人投资,最后他们带着两分钟的样片,前往在卡迪夫举办的动画界论坛,打算碰碰运气。

在那里,终于有家经销商表示愿意提供一半资金,英国第五频道也愿意资助一些。

但是,钱还是不够。当时他们每人每年仅几百英镑的收入,只好把家人拉进来,东拼西凑了32.5万英镑,总算启动了项目。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2004年5月5日,《小猪佩奇》在英国第五频道播出。

随后,开始霸屏,还频获大奖,比如2005年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节大奖。

2005年、2011年、2012年的英国儿童学会奖。

2015年9月,《小猪佩奇》引入中国,早上七点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没多久,收视率就在早间档动画节目里排到了第一。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小猪佩奇》2015年7月-12月百度指数

同年10月,《小猪佩奇》上线爱奇艺、优酷、土豆三家网络平台,热度很快超越《喜洋洋与灰太狼》以及《熊出没》,一年的播放量超过了100亿人次!

2017年9月,小猪佩奇第五季播出,它的受众也从学龄前儿童拓展到了00后、90后,开始了真正的爆发。

2

剧情简单、画风幼稚,为何会爆?

《小猪佩奇》动画里时不时的一声猪叫应该让不少人都印象深刻,看了那么多动物拟人的动画,恐怕没有几部能这么贴心和生动地还原角色物种了。

《小猪佩奇》被很多家长列入黑名单,只因孩子看后学猪叫跳泥坑——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也促使一部分从未接触过这部动画的读者前去动画里一探究竟。

不少人带着轻蔑或质疑的心态点进去,结果就再也没从猪叫的坑里出来。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而此后也有不少大V和营销号用“猪叫”和“跳泥坑”为《小猪佩奇》炒了一波热度。

其实“学猪叫”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有趣的点,但年轻网友喜爱跟风,这就促成了模仿一些无厘头的行为反而成了一种能让自己不掉队理由:你不看、不学,你就落后了。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同时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还引发了不少共鸣。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面对《小猪佩奇》,大人们都要沦陷,何况小孩。

去年年底,将佩奇纹在身上的短视频,在快手、抖音等平台刷屏,佩奇一跃而为社会人icon。与此同时,各方言版《小猪佩奇》,在微博和B站上爆发,笑抽网友。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佩奇的表情包,朋友圈里的佩奇,更让人觉得它真的火了。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作为动画片,能拥有这样的话题性,跻身一线IP,主要是以下两点。

1. 内容:满足用户内心需求

在豆瓣上,《小猪佩奇》的评分都在9分以上。

《小猪佩奇》针对的是3到6岁儿童,他们的家长以80后和90后居多。

80、90这代人的婚恋观育儿观,与上一代人大相径庭。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夫妻关系等家庭问题上,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渴望找到一种自己认同的“家庭生活方式”作为范本。

这时,《小猪佩奇》恰好提供了目前最令人认同的家庭模式。

比如,剧中的猪妈妈,永远和颜悦色,从不大喊大叫,佩奇提出的合理要求很少遭到拒绝。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有一集,佩奇想玩泥巴,她去征求妈妈的意见,妈妈告诉她,“如果你要在泥坑里跳,你必须穿上靴子才行。”这种教育方式,既不抹杀孩子兴趣,还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一举两得。

比起老用平底锅教训老公的红太狼,猪妈妈猪爸爸这样的人设才更讨人喜欢。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此外,猪妈妈和猪爸爸彼此相爱,爷爷奶奶不过多参与小家庭,但又能在必要时出现,佩奇和她弟弟有爱互动。如此和谐的家庭生活,令所有家长羡慕。

《小猪佩奇》并不关注“正义、邪恶”这样宏大又宽泛的主题,它的每一集,都是关于家庭生活小事。

即使是儿童,也较易产生代入感。

它的表达方式,从来不是说教式的,而是在娱乐和游戏中传达思想,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每集仅五六分钟的时长,对于专注力不够的学龄前儿童,恰恰合适。

2. 运营:酝酿口碑,引爆线上

如今,一个火爆的产品,几乎离不开运营。那佩奇是如何在中国火起来的?

《小猪佩奇》先在TV动画酝酿出口碑和用户基础后,能产生共鸣的动画片自然能在移动互联网传播。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所以,《小猪佩奇》渐渐出现在微信、微博、美拍、抖音等不同平台。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表情包、热门话题、短视频营销。

这只猪一年赚63个亿,却还有大把的人给它送钱!

3

会有第二个《小猪佩奇》吗?

复制《小猪佩奇》不难,但走它的老路子,很难成功。

《小猪佩奇》是第一部满足了家长对“认同的家庭生活方式”的需求的作品,已经是头部IP,拥有充分的市场话语权。

与其想用第二个《小猪佩奇》打败《小猪佩奇》,不如学它如何洞悉用户需求、做好产品、做好运营的手段。

好产品,就是要做出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

《小猪佩奇》为小孩量身打造,吸引了学龄前儿童,也吸引了很多成年人;残酷的《红海行动》在春节档不合时宜,却能逆袭成功,因为它把中国战争片提到了世界水准。

《小猪佩奇》真正的火爆,是得益于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的营销。但不要忘了,前提是它这个IP得到用户的深度认可。

好吧,小猪佩奇文上身,我们都是社会人。

本文整理自:金错刀,知乎答主猫一眼二次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