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你不知道,我們這個時代,對於一些人來說,愛依然是有門檻的。

我是在除夕夜的飯桌上,發現爸爸開始插不上話的。

父母會說一些我們不感興趣的家長裡短,比如鄰居家的孩子明年出國留學了,今天媽媽那些蒸煮醬爆的拿手菜都是怎麼一步步做出來的。

我們不說話,笑盈盈地點點頭夾一筷子菜表示聽見了,爸媽大部分時間也笑盈盈地看著我們,除了敬酒,其餘時間是被冷落的。

我們在幹什麼呢?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我們大部分時間看著手機,其實是在搶紅包,刷小視頻,在各種關係群裡嘮嗑聊天,跟姐妹淘八卦春晚上的小鮮肉,跟男朋友膩歪撒嬌。

爸媽可能根本搞不清楚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我們這代人,天生就帶著熟稔操作新興電子產品的基因,一出生就可以享受互聯網各種信息通訊工具爆炸式發展帶來的紅利。

我00後的弟弟會用iPad玩各種小遊戲,對電腦WASD鍵的切換都不用過眼,他們玩steam比我還溜,生來就對電子產品有一種依賴感和親切感。

縱使通訊技術發達了,我們的爸媽依舊跟不上這個時代。他們對我們的愛,常常帶有他們無法掌握爆炸式更迭的通訊技術的門檻。

爸媽一邊厭惡我們沉溺於電子產品就好像隔絕了世界,一邊又很小心翼翼地琢磨各種APP的用法很想走近我們。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我爸爸以前用的就是那種只能打電話發短信的老人機,在我們看來字體巨大鈴聲巨響按鍵聲也超嚇人的手機,他們就覺得很實在。

有一次我給爸爸買手機,我跟服務人員一直在交流著像爸爸這樣的年紀會更適合哪種手機,我一直聽著各種手機參數,他就靜靜地趴在專櫃旁眯著眼睛,一副困困的模樣。

從前爸爸都是習慣大著嗓門吼,無論什麼場面總有他兩句話,可是在智能手機這類電子產品面前,嘴一向厲害的他卻敗下陣來。

後來爸爸叫我幫他下個微信,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每次都打電話長途費太貴啦。

其實我聽得懂他的潛臺詞是想你了可以用微信找你聊天。

爸媽對新事物的熱情,是源於對子女的牽掛與愛。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爸爸五十好幾快六十了,記性真是越來越不好,我費力地教他幾遍簡單的操作,就是簡單的如何用微信買火車票,教了半個小時先選哪個再點哪個,沒一會他就亂了,後來爸爸撒開了手機,也不說話就走開了,我以為是學不會受挫了。

沒想到他拿出一本記事簿,讓我把剛剛教的方法在重複一遍,那是一本用來記各種電子產品使用方法的小簿子。

第一頁記得是朋友圈。

2.下方第二個聯繫人圖標

3.點右邊字母S

4.點開女兒的頭像

5.選擇相冊

……

我不知道有多少爸媽是這樣做的,那一刻我突然淚目。

父母這一輩子已經走了很長很長的路,可是在表達對子女的愛這條路上,卻走的用力得多。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我們以為愛很簡單,最好的保健品一個月帶一次回家,在小角落裡堆成了小山,吃食水果一袋袋地往回搬,可是自己沒剝過一次蒜沒炒過一次菜,像客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爸媽的愛都是客氣的親近,是隻求心安理得的形式。

你嫌他們土,不懂網絡熱詞不知道表情包抓不住你的梗,朋友圈也只是一堆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騙人的標題黨的鏈接,你偶爾發個寶寶生氣或是深夜矯情的朋友圈,他們就電話轟炸,給你碎碎念一些心靈雞湯裡的大道理。

你開始屏蔽爸媽的朋友圈。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可是你不知道,小時候爸媽揹負著柴米油鹽醬醋的壓力把我們養大,是毫無保留的,他們或許有過眼淚,但是從不抱怨。

小時候那些咿咿呀呀的哭聲,惹得他們一個晚上不得好眠,上學了學費教育費各種支出又讓他們整日奔忙勞累看人冷眼,青春期我們叛逆放縱打架早戀,他們罵過打過也抱著我們哭過。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父親也一樣。

是我們把一個清秀美好的姑娘變成了願意為你不顧形象徹夜照顧你的好媽媽,把年輕英俊的小夥子變成了為家遮風擋雨一隻大手撐起一片天的好爸爸。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我記得我高中早戀那會分手,沒敢告訴爸媽,怕被罵。後來媽媽問我話,我破罐子破摔,告訴她事實,可是那時候媽媽沒有罵我,她用冷毛巾一直給我敷著哭紅的眼睛。

她像小時候抱我,念我的小名說,我是全世界最好最乖的女孩子,沒有人可以欺負我。

那天我哭掉了所有的難過,我央求我媽媽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爸爸。

可是媽媽說,爸爸早就知道了,爸爸沒有罵我。

他給我做了好多好吃的,像個英雄一樣在我面前嚷嚷著下次見到男生一定給他好看。

......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爸媽是什麼人?他們是哪怕全世界拋棄了你,他們也可以與全世界為敵的大英雄。

爸媽表達愛的方式啊,或許不那麼熾烈,但是絕對赤誠單純。

就像小孩子一樣,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從不含糊。

有一次回家的時候,我給爸媽帶了裡道斯紅腸,他們每頓飯都吃得美滋滋,還要配點小酒,逢人就在鄰居朋友們面前誇:我家閨女可好了,這是我家閨女給我帶回來的哈爾濱紅腸,是我吃過最正宗的紅腸。

其實他們從未在我面前這樣誇過我,他們在外人面前,給我們留足了臉面,說的也真的是心裡話。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天。

現在我們長大了,他們成了小孩子的模樣,

那就由我們做他們的天吧。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朋友圈對他們開放吧,他們也想感受你的開心你的難過你的成長,見面的時候就放下手機,家人閒坐,燈火可親,聽聽爸媽講講他們的芳華,他們上山下洋走南闖北的故事,你也可以給他們嘮嘮怎麼用手機拍一張朋友圈大片呀。

陪爸媽逛逛最有煙火氣的街道和菜市場,一起參與做一頓情意綿綿香氣氤氳的飯菜吧。

一家人能夠有時間一起,做著最親密最貼近心靈的事,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有一則聽來的故事,覺得很暖。

媽媽剛來到一個新城市生活,不會看公交牌,坐反車被別人笑話了,媽媽打電話跟我說她的糗事,我說沒關係的,我剛開始也不會看公交站,還是別人教我的,等我下次帶你去公交站牌,教你怎麼看。

沒有什麼是不可原諒之事,尤其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

現在的爸媽,在曾經某個時刻也是像我們一樣的晚輩,他們不想就此安享此生,他們也想把生活裡過得熱鬧、盡興一點,也懷念自己很年輕,很有活力的時刻。

他們只想讓你帶著他們一起玩。

其實人的長大,很多時候是一瞬間的。

就好像那天我第一次遠離家門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我爸去動車站送行,我過安檢我爸不能過,他一直隔著玻璃牆愣愣地看我,招手完準備走時我哭了,覺得以前的事都不是事。

爸爸,媽媽別把愛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我曾經無數次堅定地想要教會爸媽用手機點外賣訂火車票訂酒店訂機票,可是教了一個小時,看著他們一無所知混亂的眼神,我放棄了,大不了我幫他們訂。後來我不在他們身邊,我也無數次想過他們不會搶票買不到票要用更多的錢去買汽車票的心酸。

一直說怕賺不到很多的錢,給他們足夠的愛,但是想想,你拼命賺錢的速度怎麼也快不過爸媽老去的速度吧。

很喜歡一段話。

“做父母的,你們跟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賺多少錢,都不重要,我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過得踏實,過得快活,健健康康的。”

父母這麼懂事,我們就這麼不懂事的由著他們懂事嗎?

爸媽已經走過很長很長的路了,我們走得太遠,父母等得太久,剩下的一點點,就讓我們做子女的,主動跑過去吧。

別把愛只停留在轉賬和朋友圈。

比起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教他們如何融入這個時代,教他們如何享受這個時代,這才是我們做子女所能給到的,最好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