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常春藤名校、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是一座具有世界級水準的古代藝術博物館。博物館擁有古代兩河流域、埃及以及古羅馬的大量出土文物,館藏之精美,甚至可以和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相提並論。

撰文、攝影:珠聯璧合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賓大博物館是全美規模最大的大學博物館,館舍的建築風格帶有濃厚的學院氣息。

中國藝術也是賓大博物館的收藏特色之一。


中國展廳設在博物館建築最核心的區域——一座圓形的大廳內,其藏品的主體大多是在1914年到1927年間進入館藏的。


總體而言,在古代青銅器、陵墓石刻、佛教雕塑和寺觀壁畫等許多方面,賓大都是海外博物館中的領先者,曾經引領過北美地區中國藝術的收藏風潮。


北美的中國學界甚至發明了“中國圓廳”這個專用名詞,專指賓大博物館主穹頂下收藏著的藝術奇珍。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中國圓廳”內景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中國圓廳"內來自河南的陵墓石刻

1924年到1927年間,我國著名的建築史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在賓大的建築系和美術系負笈求學,博物館距離當時建築系的系館只百米之遙。


對於酷愛中國古代美術的兩位先生來說,博物館一定是他們流連忘返之地。只是,中國當時正陷入軍閥混戰的紛亂之中,面對流落異鄉的祖國文物,對於極具愛國熱情的兩位先生來說,其心情的複雜可想而知。這或許是他們不願公開提及母校博物館的原因之一。


但是,對於博物館的中國藏品他們一定是稔熟於心的,這可以在兩位先生關於中國古代雕塑和建築的許多論著中找到證據。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夾紵雪山大士像(元代)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山西晉東南地區的元代壁畫《藥師佛佛會圖》,前為唐代觀音像。

賓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古代雕刻,尤其是北朝時期的佛教雕刻,則是賓大中國收藏中最為人稱道的部分,其水平之高,在海外博物館中名列前茅。


以北朝藝術的絕響——響堂山藝術為例:館藏的北響堂大北洞中心柱南龕、左右脅侍菩薩的兩具頭像,是公認的最為精美的響堂山石刻之一。


賓大博物館和位於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是全世界收藏響堂山藝術最精的兩大博物館。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北響堂山石窟菩薩頭像(北齊)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南響堂山石窟觀音菩薩立像(北齊)

當然,對於許多參觀者而言,“中國圓廳”內最令人激動的展品應該是來自唐太宗昭陵的兩匹神馬,“拳毛騧”和“颯露紫”。


這是大古董商盧芹齋於1920年,以12萬5千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博物館的。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唐太宗昭陵石刻“颯露紫”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易縣三彩羅漢(遼)

攝影:梁鑑

賓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古代青銅器,數量雖然不多,卻不乏精品,以“陳璋方壺”最為著名。


方壺1916年購自盧芹齋,器身覆滿浮雕的龍鳳紋,紋飾間鑲嵌著精美的綠松石。器身底部靠近圈足處鐫刻銘文二十九字。


方壺外觀看似典型的燕器,銘文卻顯示出齊國文字的特點,引起研究者的濃厚興趣。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陳璋方壺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彌勒鎏金銅像(東魏)

從1916年開幕至今,“中國圓廳”已然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歲月滄桑。


因為圓廳的建築特點,現代化的照明、通風,以及溫度和溼度的控制都成為了難題,這既不利於文物的保護,也給展覽和陳列的更新、換代製造了困難。


目前,賓大博物館正在規劃全面的更新和改造。是堅守傳統,在圓廳內因地制宜進行改造,還是將中國文物全部遷出,在現代化的館舍條件下重新布展,這是博物館管理者們面臨的難題和挑戰。

走進中國圓廳,心情頗為複雜

唐三彩馬



有彩蛋:

溫潤美玉-精選和田玉作品專場(一)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走进中国圆厅,心情颇为复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