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去中心化的決策原來是這樣制定的——區塊鏈共識機制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眾創思維創業邦】,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讓所有節點對於新增區塊達成共識,所有人都要認可新增的區塊。

對於中心化系統來說,這件事情應該這麼解決,中心說什麼大家同意就好了,但是對於去中心化的系統來說,大家都是參與的一份子,都有做決策的權利,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但是群眾的意見很多時候是難統一的,這個時候就要利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法則來確定領袖意見。

去中心化的決策原來是這樣制定的——區塊鏈共識機制

航天飛機系統中就有這個法則的應用。

飛機一般都有三套獨立的系統,之所以設計這麼多系統是由於對於系統的不信任,不能保證一個系統不出任何故障,再好的系統都不敢保證完全不出毛病,但是有個三個系統,出事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假如一個系統出事的概率是十分之一,三個系統同時出事的概率就變成了千分之一。

投票的時候一般總票數要單數,這裡選擇3個系統就是這樣的考慮,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遵從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這裡有一個假設,如果三個系統中有一個出現了故障,一個被壞人掌控了,這時候怎麼做決定?

去中心化的決策原來是這樣制定的——區塊鏈共識機制

區塊鏈裡解決這個問題採用了激勵。

任何一種制度機制,首要的功能顯然應當是“激勵”,其次才是約束,有效的激勵是社會進步真正的動力。現行社會治理體系中的產權制度和分配方式等,宗旨皆在於激勵人們去發展生產力、創造財富;公司薪酬制度、職工持股、職級晉升等同樣是為了激勵員工努力創造價值。區塊鏈如果應用於商業場景,自身不需要附帶激勵功能,因為參與者的商業訴求自然會激勵他們主動地去管理和維護區塊鏈。但如果應用於公共事務,就必須加入激勵機制,否則鏈條將無法延續下去。

應用在比特幣中,做了正確決定的節點會收到獎勵,做了錯誤決定的節點得不到任何獎勵。

去中心化的決策原來是這樣制定的——區塊鏈共識機制

如果想要幹一件壞事,必須讓51%的人認可你,假設總共有10萬個節點,那麼至少要50001的節點同意你乾的壞事,才能被系統認可,而要讓這麼多人認同你,付出的代價一定是巨大的,在付出的代價比壞事本身的利益大的時候,這件事情再去做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區塊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犯錯的概率。

【關注眾創思維創業邦,資訊深度剖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