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近期滬深兩市放量重挫 真正的元凶竟是它

近段時間滬深兩市連續遭遇重挫,個股出現普跌現象,市場信心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此外,備受市場關注的便是以保險、地產為代表的上證50成分股,它們在多重利空消息的共振下亦出現了大幅下挫的情況。那麼上證50是否存在投資機會,私募排排網調查了眾多私募機構,超過半數的私募人士認為目前上證50成分股泡沫有所縮小,值得投資者買入;仍有46.42%的私募則表示上證50仍有下降的空間,建議觀望為主。

同時,針對上證50暴跌的話題,私募排排網亦連線了多位私募人士,他們分別是飛旋兄弟投資總經理陳旋、濱利投資基金經理梁濱、君禾資本、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引領集團基金經理潘晨興,他們認為多重利空消息導致上證50指數暴跌。

受訪私募仍存較大分歧 逾半數私募認為上證50值得買入

本次調查問卷的內容以上證50成分股是否值得買入為主,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受訪的私募機構仍存在較大的分歧,53.58%的受訪私募機構認為經歷暴跌之後,上證50成分股泡沫有所減少,短線投資者可以低吸優質白馬股。46.42%的私募機構則認為在人民幣迅速貶值、房地產流動性收緊等利空消息影響下,上證50成分股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間,建議投資者耐心等待低吸機會。

近期沪深两市放量重挫 真正的元凶竟是它

對於近期上證50出現暴跌的情況,飛旋兄弟投資總經理陳旋透露,上證50指數的暴跌與近期銀行、地產板塊等權重板塊的大幅下跌有關。個人覺得棚戶政策的變化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而更深一層次的原因在於政府對整個房地產流動性收緊從而所引發的市場擔憂。

濱利投資基金經理梁濱表示,上證50的暴跌主要原因是部分個股在去年漲幅過大,而在人民幣迅速貶值導致外資流出的預期增強情況之下,利空共振從而形成了下跌。但是本身人民幣適度貶值對於經濟利好的,能夠拉高GDP,對上證50個股是長期利好。

君禾資本指出,中國經濟現在處於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首先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的外需,同時近期傳出的棚改貨幣化安置的力度可能減弱,使得市場對房地產產生了一些悲觀預期。經濟的三駕馬車當中,投資和出口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外資對中國宏觀經濟相對悲觀,疊加美國加息,大量資本開始外流,人民幣匯率開始暴跌。所以藍籌股暴跌本質上還是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造成的。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為,對於上證50暴跌的主因是RMB持續持續貶值和七部委對地產打壓的影響,從而使得地產、銀行、保險以及外資重倉的釀酒、食品、醫藥、家用電器、旅遊等白馬藍籌股出現集體下跌,在連鎖暴跌反應之下上證50指數出現了大的調整。

引領集團基金經理潘晨興認為,上證50指數暴跌反映出長線投資資金對於未來市場的擔憂。市場雖然有說法認為目前上證指數估值已經到了歷史相對低位,但在包括貿易戰在內的多重風險因素集中釋放前,市場恐慌情緒依然存在。

長線低吸優質上證50成分股

暴跌過後的上證50成分股,是否值得投資者關注呢?為此梁濱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長期來看上證50個股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但是由於短期資金壓力下導致了快速下跌,亦是部分價值投資者非常難得的介入機會。

君禾資本則認為未來消費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會越來越重,新經濟將展現出愈發的活力,上證50成分股未來應該會有結構性的投資機會,我們仍然看好上證50裡面的部分消費股和科技股上市公司。

馬澄透露,從短期來看,上證50指數仍然沒有明顯止跌的跡象,仍處於左側估值偏低的區域。從中長期來看,我們認識大消費類的白馬股,廣大的中小投資者們可以逐步低吸操作。

潘晨興表示,由於上證50個股均為大盤藍籌權重個股,機構資金進出均需要一個過程,而對於短線投資者而言,需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耐心量力參與。

本文源自私募排排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