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本月的11日到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赴布魯塞爾,參加北約領導人峰會。但是就在剛剛,在此次會前,特朗普已經給德國、比利時、加拿大等主要成員國發出“催債信”,要求各國應該立即繳納夠2%GDP的軍費,否則美國會改變全球的軍力部署,典型的措施,就是威脅要撤出駐德美軍。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川普要求歐洲國家交夠軍費

有了G7峰會的前車之鑑,北約各國不由得擔心,特朗普會不會以催債為藉口,再次分裂北約呢?

談到北約和美歐債務問題,幾乎要觸及到西方的“靈魂”。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美歐那些“觸及靈魂”的挖坑史。

1945年後,歐洲被二戰戰火打成了廢墟,急需資金重建。而在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敏銳地捕捉到了“控制歐洲,然後登頂世界”的戰略機遇,以“馬歇爾計劃”為代表的歐洲援助計劃,也帶著美國資本控制歐洲的陰謀,撒了出去。

這其中,最大的目標,就是仍然佔據世界第二的英國和英鎊區。相比於被一分為二的德國,和實際的戰敗國法國,英國的情況下算是最好的一個了,不僅本土仍在,還擁有廣大的殖民地,如果處置得當,完全有可能恢復大英帝國的榮光。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二戰後的英國

可是,接下來美國一連串的陰謀,徹底打碎了英國的迷夢。

1945年,戰後急需用錢的英國簽署了《英美貸款條約》,規定了英國向美國借貸的利息(2%)和償還辦法(分50次還清),但條件就是,一年內實現英鎊區的現金自由兌換。戰火使得英國的工業生產大幅縮水,英鎊本就嚴重不夠用。但在美國的強迫下,英國不得不拿出英鎊來“自由兌換”英鎊區的股票和債券。由於入不敷出,英鎊區的國家和企業,紛紛捨棄了英鎊,轉投美元。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英鎊榮光不再

1949年8月,美國拉上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即所謂共同軍事聯盟。利用“北約議會”“北約理事會”“北約司令部”等等方式,整合歐洲各國的政治、財政、軍事獨立權。西方大幅渲染“冷戰”和對抗,美軍則是利用北約,強行將英國、法國等綁上戰車,投入對抗蘇聯的前線。

然而,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都在紛紛獨立啊,英國最需要的是出兵殖民地“平亂”!但此時的英國,實際上已經被“北約”深度綁架,軍費要交給北約,軍隊要劃歸北約指揮調用,自己想要單幹,幾乎抽不出力量來了。結果就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而英國,完全沒有出兵“平叛”的可能。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美元援助的背後,是大英帝國的解體

殖民地的大面積丟失和英鎊區面積的急劇縮小,使得英鎊開始急劇貶值,從原先的1英鎊兌4.03美元,貶到1英鎊兌2.8美元。

雖然英國鉚足了勁兒拼命生產,還是無能為力。國內的貨幣貶值和國外的貿易份額斷崖式下跌,使英國戰後的年平均GDP增長率只有2.8%。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英鎊百年貶值路

英國戰後衰落的始作俑者,就是北約對英國的軍事禁錮,和自由兌換幌子下的債務勒索。

面對美國左手北約右手債務的控制陰謀,歐洲國家也不是沒有反抗,法國的戴高樂主義,就是反對美國控制的一面旗幟。

一方面,法國堅決拒絕“軍事一體化”,甚至一度退出北約。另一方面,法國在民族化、國家主義等的口號下,積極發展獨立自主的民族工業,而不是倚靠美國的經濟技術援助,落入被控制的圈套。甚至,法國還跳出美國的外交控制,率先承認了新中國,並與之建交。

然而,法國最終還是著了美國的道兒。在北約的框架下,美國積極推進東擴進程,原本法國可以納入自己勢力範圍的意大利、希臘、土耳其等地中海國家,全部“洗清”了二戰的罪惡,成了新的“北約成員國”。隨後,駐歐美軍,紛紛進駐這些國家,讓法國的覬覦之心,無處落腳。

另外,在美國的慫恿下,法國始終不願意放棄越南殖民地,白白遭受10年的中越聯合抗法打擊。最終的結果,是遠在亞太的越南殖民地沒保住,近在咫尺的阿爾及利亞等北非殖民地,也丟了個精光。說是要“共同進退”的北約,並不給法國打越南任何的支持,(然而法國敗退後,美國自己上了)更沒有給法國控制北非殖民地任何的幫助。

債務陷阱作為另一隻手,面對法國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反美情緒,似乎失效了。於是,美國開始拼命扶持法國的戰略對手——德國。被一分為二的德國,本來只有法國國土的一半,而且還揹負著二戰戰敗國的枷鎖。試想,這樣的西德,如何能超過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加入北約的聯邦德國(西德)

可是,美國的資本援助,真的“發了善心”,原本要受審判的納粹戰犯,在美國的鼓動下,許多都被給予赦免;原本要封鎖的納粹人員和技術,提供給西德使用;在馬歇爾計劃的旗幟下,源源不斷的資本援助,更是大部分都流向了西德。短短二十年,只有法國一半國土的西德,GDP超過了英法兩國的總和,甚至有了比肩美國的勢頭。

如此強大的經濟實力,架空了法國對歐洲大陸的經濟影響力,斷絕了法國成為歐洲領頭羊的可能,更為法國的未來,創造了一個可怕的敵人。最終,獨木難支的戴高樂法國,回到了原點,成為看似光鮮,實者無依的歐洲“光桿司令”。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美國的北約帝國取代了歐洲的殖民帝國

如今,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落到了統一而穩定的德國頭上,相應地,北約的軍事壓制和美元債務勒索,也在向著德國集中發動。看過英法兩國教訓的德國,自然不會輕易就範。一方面,默克爾在歐洲防衛部隊的框架下,積極發展獨立自主的、與北約並行的軍事力量;另一方面,德國也在積極尋找外援,取代美國的資本陷阱。

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訪德國,與默克爾一起商討自由貿易合作。東方神秘大國,積極推進對德先進製造業投資。顯然,這次的貿易合作,不僅是要達成貿易戰上的“中歐同盟”,更是要救活德國經濟,維護德國的經濟自主性甚至政治自主性。

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特朗普把北約推向早就挖好的大坑

李克強總理訪德

有了東方神秘大國做後盾,特朗普想要制服德國,就要“做的更絕”才行,一方面,美國要崩解歐盟,毀掉德國最大的戰略靠山;另一方面,美國也要與俄羅斯修好,緩解美俄兩國在東歐的直接對抗。

這兩記重拳之下,德國將東西兩邊不得勢。沒有了歐盟,德國擴張就沒有了合法的舞臺,沒有了東歐美軍,德國就要面臨俄羅斯西進的戰略壓力。另外,趁著北約還在,特朗普還拼命地壓榨德國軍費,抽掉德國可能的擴張和戰爭潛力。

那麼,默克爾會任由特朗普欺負嗎?德國會任由美國,把他往納粹化的絕路驅趕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號立場無關。如有侵權去,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剛剛,美國一封催債信引發的歐洲危機。川普把北約推向一個早就挖好的大坑。

文 :平局、印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