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動力十足邁步小康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海西州全面提升全州農牧區生產生活設施、公共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設施水平,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為烏蘭縣茶卡鎮的棚戶區改造項目。記者鹹文靜攝

過去,眼前難以翻越的大山遮擋了他們致富的希望,腳下坎坷的路途阻擋了他們奔向小康的步伐,因病、因學、因為種種環境因素,不少人因此被動地成為了貧困戶,而這貧窮之害對他們來說不亞於“洪水猛獸”,日漸蠶食著他們脫貧致富的意志……

如今,那些被大山阻擋的人們已經遷入了新居,腳下的路途也變得越來越便捷,看病就醫有了“新醫合”,義務教育也已惠及深山裡的每一位學子,許多家庭告別單一的收入方式,不會再出現有思路沒出路、有技術沒資金等方面的困擾。

這些,便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農牧民群眾所經歷的。得益於脫貧攻堅工作的縱深推進,在黨和政府各項扶貧舉措的幫助下,那些阻擋老百姓致富的“洪水猛獸”正在被各個擊破,現今,海西老百姓都鉚足力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攜手前行,動力十足。

搬出大山,致富的路越來越寬

都蘭縣熱水鄉有個名為賽什堂的村子,賽什堂藏語意為“金色福地”,可是在過去這個村子卻很難被“福氣”所眷顧。由於處於雪山腳下,這裡的牧民群眾每年都飽受冰雹、雪災等自然災害的苦,要麼是居住的帳篷被雪蓋住,要麼就是畜養的牛羊在一場雪災下來病的病,死的死。

賽什堂村是個牧業村,全村573戶1399人。大部分村民都依靠牛羊作為一家人的收入來源,而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深處雪山交通不便的客觀因素成為村裡人致貧的主要因素。

“我記得就在我們搬遷過來的前一年,一場罕見的雪災讓村裡死了7萬頭(只)牛羊,那一年大家都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村黨支部書記傲金才讓回憶說道。

2015年,都蘭縣將賽什堂村納入到易地搬遷項目中,全村搬遷到離縣城40公里處的定居點。當時,村民們就住進了政府統一規劃的新居,大家告別了揹著帳篷遷徙的生活方式,致富的路子也開始慢慢打開。

村民尖措,原本也是一個手握著皮鞭放牧的牧民。搬遷過來後,他把自家的牛羊都集中起來,搞起了設施養殖,在他的新居旁就是新建的200平方米的養殖場。除了搞養殖外,他還加工酸奶、曲拉等乳製品到縣城和周邊的卓蘭景區售賣,一年下來拋去牛羊養殖這塊,他就能掙一萬多元。

如今,賽什塘村的村民已經不用再為難以捉摸的雪災心有餘悸,就像是丟掉了身後揹著的一塊大石頭一樣,大家都甩開了膀子齊心致富,出去務工的務工,搞養殖的搞養殖,更有人成為“牛羊保險”的協保員,致富的路子多的說也說不完……

格爾木市的郭勒木德鎮中村、小島村,都蘭縣的巴隆鄉科日村,德令哈市的柯魯柯鎮希望村……在海西州像賽什塘村一樣實施易地搬遷項目後,許多農牧民群眾從此告別了大山和深溝,生活條件和生產方式發生鉅變的村子不勝枚舉。

據瞭解,海西州有將近1075戶3007人在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中受益,而涉及範圍也涵蓋了三縣一市,其中都蘭縣479戶1498人、烏蘭縣175戶537人、天峻縣400戶936人、德令哈市21戶36人。

產業興旺,錢袋子越來越鼓

踏上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安康村西面的一處田壟,足足幾百畝的地裡藜麥長勢喜人。

眼前這些地便是安康村探索發展產業的一個雛形。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扶持,從2016年起,通過土地流轉以每年每公頃7500元的價格承包給了青海三江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藜麥種植,這一下村裡的生產格局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17年10月份,安康村的藜麥田收穫頗豐,首批入股的張世芳、魏國民、吉武德等貧困戶就獲得了1000元的產業分紅,當年藜麥產值達到了20萬元,這對於安康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村裡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集體經濟,村兩委還為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繳納了醫療保險。

很快,承包後的土地裡便開始種植藜麥,每當這個時候公司就會在當地招人,進行除草、耕地、播種等工作,村裡人每天去務工的人能有100元的收入。

村民代存忠的藜麥事業也是從那時開始的,他和村裡的張成福合計著種植藜麥,自己家的0.1公頃地不夠,就到其他地方承包,從2017年初到現在代存忠他們的藜麥地從當初的0.1公頃擴大到了1公頃,自己家的收入也從3000元達到2萬多元,翻番了近6倍,實現了脫貧。

“現在村裡大概80%的人要麼種枸杞,要麼種藜麥,按0.01公頃200千克的產量,每千克5元的價格來算,效益比種莊稼高出許多,所以大家搞產業的積極性特別高。”第一書記康軍勝介紹說道。如今,村裡的貧困戶已經全部從事藜麥種植,安康村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貧困村了。

烏蘭縣茶卡鎮巴音村建設生態旅遊扶貧示範村項目、希裡溝鎮東莊村、柯柯鎮西沙溝村實施旅遊扶貧賓館建設項目、天峻縣陽康鄉果當村建設自駕遊營地項目、都蘭縣熱水鄉實施旅遊扶貧項目……

海西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依託資源大力發展農牧產業是脫貧的重要途徑之一。為將產業發展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翹板,拓展農牧民群眾增收新空間,激發貧困群眾的致富動力,海西州進一步加大村級投入,達到以產業扶貧促增收的目的。

同樣,家住天峻縣梅隴村的牧民桑傑也在該縣“梅隴模式”的產業發展下脫了貧、致了富。桑傑生活的變化得益於當地發展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造血式扶貧”。牧民加入合作社後,草場牲畜股份有分紅,作為合作社的社員,每個月還有固定的工資收入,生活穩步跨上新臺階。桑傑說:“以前我家是典型的少畜戶也是貧困戶,幾乎每年我都要借錢過日子。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去年,股份分紅加上放牧工資,我們一家收入就達到9萬多元。”

政府“撐腰”,再也不怕入窮坑

面對脫貧攻堅的艱鉅任務,海西州委州政府時刻把握扶貧開發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明確提出脫貧攻堅新戰略新思想,咬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不放鬆,腳踏實地連續制定減貧方案,除了開展易地搬遷、產業發展和資產受益、旅遊扶貧、產業園扶貧等脫貧行動計劃外,還立足於低保兜底、大病救助、技能培訓等關乎貧困群眾有可能返貧的細節當中。

德令哈市柯魯柯鎮連湖村村民王生剛,原本在村裡還算中上水平,但因小兒子患有腦癱的後遺症,他和妻子帶著孩子跑遍了省內各大醫院。給孩子治病先後花去了10萬多元,花光了全部積蓄,還負債5萬多元。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王生剛一家的日子發生了徹底的逆轉,從2015年低的收入不到3000元,到2016年底實現7.1萬餘元。脫了貧的王生剛說:“以前每年的收入光給孩子看病都是個問題。現在不用擔心了,孩子被納入免費就醫裡了。再加上每年穩穩當當搞生豬養殖,再加上政府的低保金和媳婦的護林員工資,生活有了奔頭。”

據瞭解,海西州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資金,用於就醫門檻費和慢性病財政報銷補貼,各市縣行委結合建檔立卡,建立貧困人口身份識別制度。取消貧困群眾在州、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就醫門檻費,為特困戶實現州內免費就醫,這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希望和光明。

對貧困勞動力進行精準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是實現轉移就業的基礎。貧困家庭的一個成員如果能掌握一技之長,實現轉移就業,就能帶動全家脫貧。“雨露計劃”工程主要是開展履帶式挖掘機、民族刺繡、烹飪、汽車駕駛員等專業培訓,這一計劃的實施為貧困人口帶來了就業希望。

“對我們來說,光給錢不一定管用,關鍵還得有條致富的路子。”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富源村村民馬金貴深有感觸地說。2014年馬金貴參加了村裡組織的技能培訓,拿到挖掘機作業證書後,在格爾木市汙水處理廠從事挖汙泥的工作。“從上班第一個月起我每個月都能拿到3500元的工資,家裡的條件也隨之得到改善。”(記者蘇 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