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盤點|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2月17日,我做了個夢

老規矩,特地選的BGM一定要點開

在夢裡和同學討論在平行宇宙中某一特定時空的當下的唯一性,像個體的業力一樣,宇宙也有TA宏觀層面的業力,我想如果在地球初始形成階段我們的粒子運轉模式不像現在這樣,那我們就不會以這種形式存在了,可能會是硅基生物或者其他我們還意想不到的形式。夢裡我甚至認為當下的時空會在未來某個時間帶著人類一起進入3.5維——大概時間是個可有可無的狀態。到那時,我們的意識是有邊界的實體,意念將會相互交流“說”:“我就是山河啊,我也是河外星系的某一行星...”身體早已融化在物理世界中,無邊無際。一個合一感非常強烈的3.5維。

宇宙的業力:可以理解為,宇宙中因為不同的關鍵節點(flag)會演化成不同一套物理法則(這不同的物理法則就像霍金舉的魚缸裡的金魚例子那樣。)這種業力推動力被理解成了大爆炸和宇宙膨脹。而這個時空的當下是唯一的。

醒來後,我猛然驚歎於人類社會已經發展出無數套的模式,各行各業各個層面都自有他的系統存在,我們都在系統之內被關聯著,而模式探索者們用他們強大的洞察力來審視全局,系統被構建或挖掘。那些尚未被證實的模式猜想,仍引導著人類走在宇宙模式探求之路上。

“To Understand Is To Perceive Patterns”

理解即感知模式

我大概也是一個模式探索者——你也是啊。

宇宙模式探索者們(一)

我整理了一些來自各個領域的宇宙模式探索者們的資料,他們的標籤是 神秘主義者 數學家 科學家 哲學家 科技先驅等等。來看看他們所探尋到的宇宙模式。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巴克明斯特·富勒

Buckminster Fuller

美國建築設計師、工程師、發明家、思想家和詩人,擁有55個榮譽博士學位和26項專利發明,他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探索新思想,他還研究現實中思想之間的不正常聯繫,他用這樣一些詞來描述他自己:“一個完全的、未來思想、科學設計的探險者。

著作:《地球飛船的操作手冊》宣稱地球是一艘太空船,人類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員,以時速10萬公里行駛在宇宙中,必須知道如何正確運行地球才能倖免於難。

C60結構:繼金剛石和石墨石之後碳元素的第三種穩定同素異形結晶體,由

巴克明斯特·富勒發現。“本世紀分子”的新發現物質,被命名為“Buckminsterfullerene”,簡稱“Fullerene”或“Buckyball”。


協同幾何學:所有的多面體都可分割為其基本成分——正四面體。宇宙中的一切結構都是由這種基本結構單元正四面體所構成。有可能建造球形結構或多面體穹窿建築,它是一個半球,由31個大圓圈繞著一個球面而構成,彼此交叉形成尺度不定的完美三角形。這種三角形球面就正好是正四面體的外部成分。因此我擁有全部這樣的四面體,它們歸屬於該球的中心,它們不能分離。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約瑟夫·坎貝爾

Joseph Campbell

美國比較神話學家。

主要著作:《神話的力量》、《千面一人的英雄》(1949)、《上帝的面具》(4卷,1959~1967)

坎貝爾神話概念:探討了人類文化中宗教信仰的共同點和神話的共性作用,並認為神話都有四個共性作用,這四個作用分別為神話學即形而上學,宇宙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他仔細研究了世界各地文學和民間傳說中的神話原型。其學問遍及人類學、考古學、生物學、文學、哲學、文獻學、超個人心理學、比較宗教學、藝術史及流行文化等領域,由此融匯成其獨特的神話學見解。他認為所有宗教皆為隱喻意而非原意,幷包含詩意的象徵意義,應以世界和人類存在的基本真理為線索來探討其象徵意義。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戴維·玻姆

David Bohm

美國量子物理學家、科學思想家。

相關理論:玻姆擴散(Bohm-diffusion)玻姆詮釋、德布羅意-玻姆理論、隱變量理論、量子勢能、阿哈羅諾夫-玻姆效應、全息式模型理論(Holographic paradigm)、完全變遷(Holomovement)、全腦理論(Holonomic brain theory)、玻姆對話(Bohm dialogue)、玻姆判據(Bohm criterion)、無輻射條件(Nonradiation condition)、導航波、等離子體、隱序和顯序(Implicate and explicate order)、隨機相位近似(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

宇宙全息論: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


隱纏序:任何相對獨立要素的內部,都包含著一切要素(即存在總體)的總和,猶如一張摺疊紙的接觸點可以包含著紙展開時所展示的總圖像的實質關係一樣。隱纏序不僅可以對量子理論所隱含的物質新屬性,而且對意識的能動性以及物質與意識的關係,給出了一致性的說明。


整體性和隱纏序》中,關於物質與精神本性的隱纏序觀念,他將西方科學精神與東方哲學“神聖的融合”,超越了兩者原有的疆域,證實物理怎樣能夠與更高層次的真理、秩序和存在達到嚴格一致。

是時候插播一張埃舍爾的作品了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列昂納多·斐波那契

Leonardo Fibonacci

意大利數學家。

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34、……在數學上,斐波納契數列以如下被以遞歸的方法定義:F(0)=0,F(1)=1, F(n)=F(n-1)+F(n-2)(n>=2,n∈N*)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斐波那契數會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比如松果、鳳梨、樹葉的排列、某些花朵的花瓣數(典型的有向日葵花瓣),蜂巢,蜻蜓翅膀,超越數e(可以推出更多),黃金矩形、黃金分割、等角螺線,十二平均律等,在現代物理、準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應用。


斐波那契弧線:也稱為斐波那契扇形線。第一,此趨勢線以二個端點為準而畫出,例如,最低點反向到最高點線上的兩個點。然後通過第二點畫出一條“無形的(看不見的)”垂直線。然後,從第一個點畫出第三條趨勢線:38.2%, 50%和61.8%的無形垂直線交叉。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詹姆斯·洛夫洛克

James Lovelock

英國獨立科學家,環保主義者和未來學家。

蓋婭假說:假定生物圈是自我調節的實體,具有能力通過控制化學和物理環境保持我們的地球健康。在他的假說中,地球被視為一個“超級有機體”(superorganism)。蓋亞假說起初認為,正是由於生命的出現,從過去到現在,地球表面、大氣和海洋的理化環境才變得舒適宜人。這一假說和傳統觀點完全對立,傳統觀點認為生命在不斷適應地球環境,同時生命和地球的演變是獨立進行的。現在科學認識到:“生命不是為了自己才讓地球變得宜居。”這種調節“讓地球更適合生存,是包括生命、空氣、海洋和岩石在內的整個進化系統的特點”。這就是蓋亞,也就是“地球上最大的有機體”(superorganism)。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雷·庫茲韋爾

Ray Kurzweil

作家、發明家和未來學家。他一直是光學字符識別(OCR)、文字轉換語音合成、語音識別技術與電子鍵盤樂器領域中的先驅。

主要著作:《心靈機器時代》(1990年),《精神時代時》(1999年)和《奇點臨近》(2005)涉及了健康、人工智能(AI)、超人類主義、技術奇點和未來主義。

加速循環規則”(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也被稱為庫茲韋爾定律。技術的力量正以指數級的速度迅速向外擴充。人類正處於加速變化的浪尖上,這超過了我們歷史的任何時刻。他說,更多的、更加超乎我們想象的極端事物將會出現。科技進步仍會加速,直到機器智能超越人類智能——這一事件會被稱為奇異性,在這一點人類會超越生物學。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伯努瓦·曼德勃羅

Benoit Mandelbrot

雲不是球體,山不是圓錐體,海岸線不是圓,樹皮不是光滑的,閃電傳播的路徑也不是直線。 ——《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1982年)緒論

分形幾何學:曼德博羅發現了一個集合,現今被稱為曼德博集合,並創造了“分形”這一術語來描述其結構。與經典的描繪光滑、圓潤對象的幾何學(如歐氏幾何學)相反,這種表現斑點、纏繞、破碎對象的幾何學,在放大的條件下會呈現無限重複的自相似性、尺度不變性、非整數豪斯多夫維數。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托馬斯·庫恩

Thomas Kuhn

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

主要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

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庫恩認為科學不是通過新知識的線性積累進步,而是經歷週期性的革命,也被稱為“範式轉移”, 而其中科學探究的本質內場業主突然轉化。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累積數據的破滅招致智慧的到來,從而徹底改變這個世界以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例如,當人們發現地球是圓的而不是平的後,之前對地球上所發生的各種現象的理解全部都要重新考慮。這樣,之前舊的範式(地平說)被一個新的範式(地圓說)所代替。從根本上來說,範式轉移就是衝出原有的束縛和限制,為人們的思想和行動開創了新的可能性。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德日進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哲學家,神學家,古生物學家,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德日進在中國工作多年,是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主要著作:《哥白尼革命》、《科學革命的結構》、《人的現象》

《人的現象》一書突破了各門學科之間的界限,統攝精神與物質、智慧與肉體的關係,把宇宙的一切演變過程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加以研討。從宇宙的基本物質開始,經過複雜的演變過程,到生命和思想的出現,都被給予有機的綜合。

宇宙進化史:在德日進的宇宙整個的進化過程理論中,物質與精神的對立、質與量的鴻溝、無機物與有機物的界線,是完全不存在的。宇宙的歷史就是一部進化的歷史。進化本身並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種不可逆的向上運動。“沒有正向演化,生命只能得到擴展;由於正向演化(orthogenic原譯為:直向),生命就有了不可戰勝的昇華運動”。不過,他不贊成達爾文等生物學家的進化論觀點,只承認外部刺激是宇宙進化和生命發展的動力;他不反對外部影響的作用,但認為物體的內在動力才是物體直向演化的主要動力。宇宙一直是依靠自己的內在力量而逐漸進化的,結構複雜性與意識並進的規律就是直向演化的有力證據。

寫到這裡,我剛剛那個夢好像和一些理論系統有了隱秘的匯合。

由於篇幅控制

下次我們再來繼續分享其他的宇宙模式探索者們

【被爛標題耽誤的好推送】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不負眾望的好推送】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盘点|宇宙模式探索者(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