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臨沂郯城:改革“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巧做“減法”

臨沂市郯城縣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通過“一降一減”巧做“減法”,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降門檻,放寬市場準入,激發萬眾創業新活力。

郯城縣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原則,精減行政審批事項,加強審批事項動態管理,先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202項以及全部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簡化87項涉稅事項辦理程序,規範104項涉稅事項辦理流程,明確稅務登記、發票領購等65項即辦事項辦結時限。在縣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國地稅聯合辦稅窗口,辦稅效率整體提速30%。根據政府和市場的新定位,按照“全面清權、簡政放權、科學確權、規範用權、嚴格控權”的要求,建立權力清單、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清單、責任清單、公共服務目錄清單、中介服務收費事項目錄清單、年檢和政府指定培訓清單等6張清單,以清單管理制度打造權力瘦身的“緊身衣”。

簡化證照辦理手續。大力實施“多證合一”、線上並聯辦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等15項改革舉措,最大限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改善優化營商環境,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乘法”。2018年1至4月份,全縣新增市場主體1836戶,其中新增企業582家,同比增長29%。

減負擔,降費減稅,助力發展工業經濟。

郯城縣在清理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的基礎上,出臺了《關於發佈2017年郯城縣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涉企事業性收費項目標準目錄的通知》,取消9項、停徵2項、降低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和停徵的行政事業收費項目,每年為企業減輕負擔200多萬元。減少中介服務收費。編制政務服務中介服務項目清單,梳理出50項中介服務項目,凡未納入清單的中介服務事項,一律不得作為行政審批的受理條件。在政務服務大廳建立中介超市,進駐中介12家,不斷提升中介機構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打造公平競爭、監督有力、健康發展的中介服務市場。減少制度性交易成本。針對建設項目審批中存在的評估評審手續複雜、難度大、耗時長等問題,創新性將前置性評估“整體打包,統一評價、共享使用”,由政府對產業園區實施前置性“精裝修”,吸引企業“拎包入住”,切實推動了解綁減負,實現多方共贏。

目前,郯城縣按照適宜園區開展整體評價的要求,採取以點帶面的方式,以郯城縣高科技電子產業園為試點,通過公開競標,實施區域化評估評審,為每家單體入園企業節省10萬元以上的項目評估費。郯城縣已在全市率先完成建設項目區域化評估評審工作,目前縣內的臨沂蘭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優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臨沂思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數家企業已享受到區域化評估評審成果。

臨沂日報記者 周寶雲 通訊員 杜娟娟 林曼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