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讓股神巴菲特變“賭神”?這是個怎樣的基金?

在2006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股神巴菲特拋出了一個驚人的賭約,“任何一家對沖基金在扣除高額管理費之後,他們的組合收益都不會贏過標普500指數。”2007年,ProtégéPartners資產管理公司的創始人之一Ted Seides接受了巴菲特的挑戰。雙方約定,以100萬美元做賭注,分別代表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在2008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期間,看Protégé選擇的一組對沖基金組合能否擊敗巴菲特選擇的一隻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收益。

眼看這個十年賭約即將到期,對賭雙方的收益情況如何呢?截至2016年底,巴菲特的標普500指數基金的年回報率為7.1%,而ProtégéPartners對沖組合基金年回報率只有2.2%。同時,對沖基金組合的管理費將佔到基金收益的60%,而巴菲特的標普500基金的管理費則少於基金收益的50%。

作為美國股市的基準指數之一,標普500指數長期以來表現出穩定的上漲趨勢。巴菲特選擇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僅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際出現了下跌。而在美國資本市場表現得較為強勢的時間段內,Protégé Partners選擇的對沖基金組合沒能跑贏市場,與同年份的標普500指數基金相比收益率更是遜色不少。

讓巴菲特從股神變成“賭神”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根據投資理念可將基金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與主動型基金不同,被動型基金並不主動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複製指數的表現。被動型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作為跟蹤的對象,因此通常又被稱為指數型基金。

在十年對賭的故事中巴菲特給出的投資建議十分直白:即使對於擁有專業資產管理團隊的基金管理機構,購買低成本指數基金的投資建議仍然值得采納。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先鋒集團創始人約翰·博格也認為,以極低的成本購買並持有廣泛分散化的投資組合,是一種高回報的長期投資策略。這類投資組合主要由大市值、高投資級別的股票構成,而這些股票佔有市場資本權重的絕大部分。

指數基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較低的風險。廣泛的市場指數相比股票型基金,其整體在實質上承擔了更低的風險。二、較低的成本。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收益率落後於市場指數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們需要承擔高額的運營成本,其成本負擔削弱了基金經理的專業優勢,且不排除未來主動管理型基金費率進一步上升的可能性。三、指數化適用於所有市場。任何分立的市場或市場板塊中的任何投資者都無法跑贏他們所運營的投資領域,指數化的成功沒有必要基於市場效率的概念。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在看好所屬市場並有意長期投資的前提下,指數基金以其公開透明、低成本、方便交易的特點,已被廣泛認可為一種明智的投資選擇。

(本文部分印自《基金定投的奧秘》、《共同基金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