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01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儀式感這個詞變得流行起來。

我們為什麼要有儀式感?

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儀式感為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和動作,標定它背後的精神內涵。

儀式感這東西是因人而異的。

對有儀式感的人,它就顯得很特別,像呼吸一樣重要。對沒有儀式感的人,會覺得這個東西虛頭巴腦的,又不能當飯吃。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看過《小王子》這部電影的人,相信都對這句話都很有印象:

你在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點鐘我就會坐立不安,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間準備我的心情,儀式能讓我覺得某一天某一刻與眾不同。

儀式感這個詞,聽起來矯情,做起來費心,但確實非常必要。

02

生活需要儀式感

生活中需要儀式感嗎?

一個很好的答案是: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

我們的生活,大多數時候都是被瑣事充斥,平淡無奇。可是生活就活生生地擺在那裡,精彩與平淡都取決於你。

早就忘記了過什麼紀念日,房間裡都是亂丟的衣物,週末宅在家裡睡到日上三竿,連頭髮都懶得洗。生活被我們過得如一潭死水,我們還在抱怨它的無聊無趣。

上一週,南昌一位大四女生即將畢業,為了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在青島的父母特意請假趕過去。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有朋友就勸他們說:現在的畢業典禮只是走個過場,沒必要這麼大費周章的跑過去來回折騰?

這對父母的回答,卻令人欣喜:

這是孩子的一個重要時刻,我們不希望錯過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你以後想多陪她都沒機會了。錯過了她的畢業典禮,以後想起多少會有些遺憾。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其實很多人都羨慕這位同學,她有一對重視孩子想法的家長。

《蒂凡尼的早餐》裡的霍莉,即使沒錢,也總是會穿著黑色小禮服,戴著假珠寶。

在蒂凡尼精美的櫥窗前,慢慢地吃著可頌麵包,喝著熱咖啡,即使是一頓早餐,也能讓蒼白的生活光彩起來。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花樣年華》裡的蘇麗珍,對待生活一點不敷衍,即使是出門買個菜,也一會換身與昨日不同的旗袍。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不理解的人眼裡,會覺得這是純粹在折騰自己。

麥叔卻不這樣認為,對生活挑剔的人,才不會隨意將就生活。

前段時間看到一段話,不覺落淚:

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真正會讓我們感到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那半盒牛奶,窗臺上隨風微曳的那盆綠蘿,那安靜摺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譁。

我們很多時候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一個人的思念有多深,直到某個瞬間。在那特別的場景,或者某種儀式感強烈的環境下,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變的柔軟起來。

生活裡因為有了儀式感,我們才感覺更加溫暖。即使面臨絕境,我們也不會放棄希望。

03

愛情需要儀式感

每個人的愛情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從剛開始互有好感的初戀朦朧期,到表白後的熱戀共存期。這個階段我們對彼此有了更多瞭解,雙方的優缺點也日漸暴露,彼此心裡都會有一些落差,如果不能接受現狀,愛情就此夭折。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跨過這個坎的感情會繼續升溫,進入第三階段的依戀與獨立期。這時,感情會有實質性的突破,雙方在日常生活中更離不開彼此,經過性格和習慣的磨合,感情會更加穩固。

如此就進入最後的平淡共生期,再激烈的感情也會流於平淡,能夠接受平淡的就進入婚姻。也有不能接受的,最終分道揚鑣。

在心理上能接受平淡,才能長久地共生。

不論出於感情的哪一個階段,它都有現階段的任務和目標,而這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儀式感,一段感情要想開花結果,每個環節都不能少。

但現實中,通常情況是男生剛追女生那會,恨不得每天送一束花,一週要約會幾次。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可是在一起久了,他們可能連紀念日都懶得過,對方生日也頂多就是發個紅包,吃個飯,根本就沒了以前的那份心思。

俗話說,當你開始敷衍生活的時候,生活也在悄悄地敷衍你。當你們愛的激情消退時,原因是對待愛情的態度變了。

愛情就像一面鏡子,你伸出左手,它就向你回應右手,我們卻也無可奈何。可當你一臉歡喜時,它也向你笑臉相迎,愛情總能讓我們偏離心中的自己,卻更是自己。

在培養儀式感方面,女人天生比男人要有優勢,很多男生不明白女生為什麼那麼注重儀式。

交往一百天紀念日,情人節為什麼一定要過?為什麼一定要每天說一句“我愛你”才行,難道我不說就是不愛你了嗎?

其實他們不懂,儀式感不是用來證明愛,而是用來表達愛。愛是需要大聲說出來,需要你親自告訴對方的。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王小波說: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愛情本來就需要花心思去經營,懶人的愛情註定會走向失敗,所以懶人不適合談戀愛。

人們忽視愛情中的儀式感,其實是在忽略愛情本身。

04

婚姻更需要儀式感

記得黃磊曾經在《奇葩說》上面說:

如果有一天有個男人向他的女兒求婚,而對方說不辦婚禮,那麼他會跟女兒說:不要嫁給他!連那樣的儀式感都沒有,我認為是不對的。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婚禮,其實就是夫妻間最重要的“儀式”。

但一段感情,開始得再轟轟烈烈,如果沒有經營,沒有一點點的儀式,當初的海誓山盟也會被柴米油鹽的瑣碎消磨掉。

很多人之所以會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過是把生活過得無趣的接口。

朋友翩翩是一個稱職的好媽媽,在孩子三歲之前,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寶寶身上,彷彿天下只有寶寶最大。

有一年結婚紀念日,丈夫提前預定了高級西餐廳,穿的西裝革履,親自開車來接她共度二人時光。

不想翩翩卻不想化妝,隨便抓了一件襯衫披上。丈夫眼裡的光芒頓時黯淡下來,溫和地對她說,請你好好打扮一下好麼,這是我們兩個人的紀念日耶。

翩翩一開始覺得很煩,你有必要這麼麻煩嗎,你知道我每天帶孩子有多辛苦麼?

成人的世界,本身就沒有容易二字。

正因平日操勞辛苦,所以我們才需要增加一些儀式感來放鬆自己,調劑生活。

無奈在丈夫的要求下,她換了長裙,塗了口紅,兩人去了全城最好的旋轉餐廳吃晚餐,她還收到一束精心定製的玫瑰。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當她望著窗外的璀璨霓虹,她好像從來沒有好好看過這個城市的夜景,這一刻她感動地熱淚盈眶。

從那之後,他們每年的紀念日,都會放下孩子,放下做為父母的身份,牽手去赴一個只屬於他們彼此的約會。

生活不止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對我們來說,詩與遠方就是不斷給生活製造一點儀式感,我們偶爾需要一些驚喜,需要一點刺激,來沖淡日復一日的寡味。

沒有儀式感的婚姻,多是行將就木。

05

生活離不開儀式感,愛情和婚姻更是如此。

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儀式感組合而成的。有儀式感的生活,必定是精緻的。它跟金錢無關,跟權力無關,跟地位無關,只跟我們的生活態度有關。

一輩子太短,我們需要儲存一些回憶,歲月靜好,不負過往。所以請把每一天都當做特別的日子來對待,人生無常。

是真愛就不會嫌麻煩,最好的往往在最後才出現。遇到一個喜歡的人不容易,要懂得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莫及。

為什麼愛情裡一定要有儀式感?

“520”不只是一個曖昧數字,對單身狗來說,這是一個表白的最佳時期。對情侶來說,這是一個可以增進彼此感情的好機會。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希望你可以把它過成一個有儀式感的開端。

遇到心儀的人,那就不要想太多,勇敢地告訴ta吧,你至少有一半的機會哦。

錯過了,也許你將終生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