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近期網上流傳北大的宣傳短片,講一個窮男孩和他的夢想:摘星星。

為了這個夢想,他被爸爸打、被老師嘲笑、被同學戲弄。最後連大學志願的專業也在爸爸的威逼下放棄了天文系改報經濟系。

他在北大讀經濟系,卻常在教室的窗外偷聽天文系的課。被天文系的王老師發現,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二個沒有嘲笑他夢想的人(第一個是兒時的鄰家女孩)。

他在王老師的鼓勵下讀經濟學和天文學雙學位,期間一直抵抗著來自現實的攻擊。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準備論文答辯時,王老師給他一個和天文系學生一起答辯的機會,同時也提醒他,如果答辯成功,可以保送讀研,但要是失敗了,可能會影響他的工作。

他為了這個機會去找公司實習,卻再次被現實碾壓。於是他退卻了,然後通過學校就業中心獲得了一家國際投資銀行的工作邀請。

此時他覺得自己贏得了現實,把寫給女孩卻沒敢發的一千多封郵件一起發了出去。沒想到女孩來了,更沒想到女孩等的是那個夢想摘星的男孩。這次現實被夢想打敗了。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別人都叫他別做夢了,可王老師告訴他:夢,才是最真的現實。

他終於明白: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而是夢想支撐了你的現實。

於是他撕掉了《應屆實習生三方協議》,放棄了銀行的工作機會,開始準備天文系的畢業設計。

暫停!儘管後面的劇情很精彩,有興趣可以搜來看,本文在此要提醒各位,特別是那些正在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不要隨意毀約,後果很嚴重。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三方協議》是應屆畢業生首次就業時和用人單位及學校一起簽訂的,用來保障各方權益和約束各方行為的一份協議。對於用人單位來說,簽了三方就意味著招到了一名畢業生,要接收畢業生來就業,並且解決戶口、檔案等問題。對於校方意味著開始進行就業交接,也證明學校解決了一名學生的就業問題。

儘管《三方協議》不是勞動合同,對勞動關係也沒約束力,但從上面可以看出,一旦簽了三方,各方就已經進入了相關工作的準備階段,這時毀約,不僅要支付違約金(根據協議條款),更可怕的是:你可能因此進入HR的黑名單。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因為HR習慣在相關群裡分享各自的黑名單,所以這份名單的殺傷力非常大。

名單中的人在求職時,基本都會被掌握名單的公司自動過濾掉,所以千萬別隨意違約。

如果真的需要解約該怎麼辦?

你需要向用人單位申請,屆時闡明解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過錯則要承擔相應責任,實事求是、態度誠懇,這樣也許可以避免進入HR的黑名單。然後把用人單位發放的三方協議解約函拿回學校,學校審核通過後會解除舊的《三方協議》,併發放新的。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既然HR的黑名單這麼可怕,那麼哪些情況會中槍?

(1) 面試放鴿子;

(2) 入職時放鴿子;

(3) 履歷造假(特別是對高級人才和中高層管理人員,入職前都會進行背景調查);

(4) 因個人原因給公司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5) 缺乏職業道德,工作態度惡劣;

(6) 其它因個人負面表現引起高層重視的情況。

所以,避免中槍的防彈衣就是:誠信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北大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細節不要效仿,否則可能因此找不到工作

如果你認為本文是嚇唬小孩子的,那麼請自行搜索"HR的黑名單"看看相關新聞吧。

工作不易,且做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