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寶寶到了出牙期,這幾種“異常”情況很常見,你家寶寶是嗎?

一般情況下,寶寶到了五六個月,就開始長乳牙了。出牙期最先萌出的是下牙床上的兩顆牙齒。寶寶在長牙期間,會感到牙床不適,寶寶容易哭鬧、流口水、啃咬東西甚至發燒。媽媽一定要做好出牙期的護理工作,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出牙期。

寶寶到了出牙期,這幾種“異常”情況很常見,你家寶寶是嗎?

寶寶在出牙期,經常出現下面幾種狀況,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

1、流口水

寶寶在出牙前和出牙期間非常容易流口水。口水過多,容易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使孩子長溼疹。父母要及時用柔軟的棉布將口水吸乾,也可以準備一些圍嘴,經常更換。擦口水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擦破孩子的皮膚。如果寶寶皮膚上出現溼疹,可以給寶寶抹點潤膚的甘油,可以有效地緩解。

2、啃咬東西

出牙期的寶寶,不管抓到什麼東西,第一反應就是塞到嘴裡又啃又咬。其實這是寶寶緩解牙床不適的一種方式。寶寶經常啃咬東西,容易吃進去細菌,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牙膠,也可以買一些磨牙的食物,幫助寶寶減輕出牙帶來的不舒服。

寶寶到了出牙期,這幾種“異常”情況很常見,你家寶寶是嗎?

3、愛哭鬧

出牙期,寶寶會煩躁不安,容易哭鬧。爸爸媽媽要多陪寶寶一起玩,給寶寶一些小玩具,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4、不願意吃奶

出牙期,寶寶吃奶時,吸吮可能會使牙床感到疼痛,因此寶寶變得不愛吃奶,這是正常的,媽媽不用過於擔心。

寶寶到了出牙期,這幾種“異常”情況很常見,你家寶寶是嗎?

5、牙床出血、血腫

出牙期,媽媽要經常觀察寶寶的牙床情況,如果出現出血、血腫的情況,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以免發生感染。

6、發燒

有些寶寶出牙時,會出現發燒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經常啃咬東西,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引發炎症。出牙期的發熱一般不會超過38℃,如果超過38℃就屬於異常現象,媽媽要及時採取措施。

寶寶到了出牙期,這幾種“異常”情況很常見,你家寶寶是嗎?

你家寶寶幾個月出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